饲用营养品质论文-张垚,葛均筑,杨永安,吴锡冬,王金龙

饲用营养品质论文-张垚,葛均筑,杨永安,吴锡冬,王金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饲用营养品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饲用油菜,播期,气象因子,全株生物产量

饲用营养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垚,葛均筑,杨永安,吴锡冬,王金龙[1](2019)在《播期对春播饲用油菜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天津播种饲用油菜获得高产和优质的最适播期,本研究设置3月8日、3月18日、3月28日和4月7日4个播期,选用金油158、华油杂62、华协油82和青杂9号4个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于终花期收获,测定饲用油菜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油菜生育期缩短2~9 d;不同油菜品种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随播期变化趋势不同,金油158、华油杂62、华协油82和青杂9号分别于3月18日、3月8日、4月7日和3月28日全株生物产量最高,其中华油杂62显着高于金油158和华协油82(P<0.05),4个品种分别于3月28日、3月28日、3月28日和3月8日综合营养品质—牛奶生产力最高,但品种间差异均未达显着水平(P>0.05)。本试验中,统筹考虑饲料油菜的全株产量和营养品质,金油158、华油杂62、华协油82和青杂9号在天津地区的最适播期分别为3月8日、3月8日、4月7日和3月28日,可实现青饲料产量29.0 t·hm~(-2)以上,且其牛奶生产力均超过1 650 kg·t~(-1),其中华油杂62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其次是青杂9号。(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罗玉洁,周树峰,李龙兴,孙赵龙,廖胜昌[2](2019)在《“大黑山”饲用薏苡不同刈割高度营养品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1.5、2、2.5 m和3 m四种不同刈割高度,对"大黑山"饲用薏苡鲜草茎和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为"大黑山"饲用薏苡适时刈割及营养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在不同生长期茎中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水溶性总糖、全磷、全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3%、5.11%、5.19%、61.25%、41.46%、13.77%、0.17%、0.38%;叶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5%、15.81%、9.64%、63.46%、33.55%、4.36%、0.30%和0.95%。试验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适宜贵州省的土壤气候条件,营养品质较高,动态变化规律明显,可在不同生长时期刈割以满足牛、羊及其他动物营养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17期)

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3](2019)在《甘南地区饲用型小黑麦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饲用型小黑麦品系C35为试材,黑麦品系C39和当地种植的燕麦品种(岷县燕麦)为对照,对3种牧草4个刈割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的草产量、营养价值和干物质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乳熟期小黑麦,黑麦和燕麦的平均干草产量最高,抽穗期CP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株高,NDF含量和ADF含量最低。小黑麦的平均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显着高于燕麦,虽然干草产量与黑麦无显着差异,但CP含量显着高于黑麦,NDF和ADF含量显着低于黑麦。综合评价,3种牧草最佳刈割时期均为乳熟期,乳熟期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γi(小黑麦)>γi(黑麦)>γi(燕麦);小黑麦品系C35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具有明显区域优势,适于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9年02期)

王丹,凌康,张英,揭红东,班琦沁[4](2019)在《干燥方法和收获高度对饲用苎麻营养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饲用苎麻湘饲苎1号的收获高度、干燥方式与其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设置四种收获高度和叁种干燥方式。以期筛选出湘饲苎1号较佳的收获高度和干燥方法。结果表明:叁种干燥方式对饲用苎麻的营养品质影响之间的差异并不显着。随着高度增加,粗蛋白含量下降、粗纤维含量提高,NDF、ADF含量提高。营养品质最好的处理是45cm,最差的是90cm处理。综合考虑以75cm作为饲用苎麻收获标准,其营养品质和生物量均较高。(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班琦沁,张维童,王贤芳,张英,揭红东[5](2018)在《不同干燥方式对饲用苎麻营养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饲用苎麻营养品质的影响,开展了对不同干燥方式下对饲用苎麻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烘干法和压杆晒干法对饲用苎麻的营养品质影响最小,水泥地晒干法和阴干法对饲用苎麻的营养品质影响最大。所以烘干法和压杆晒干法是最佳的干燥方式,水泥地晒干法和阴干法是最差的干燥方式。(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8年30期)

王书[6](2016)在《饲用油菜植株营养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导致饲草紧缺,尤其在冬春季节尤为严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油菜生长速度快、营养体产量高,不仅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植株还可以用作饲草。油菜具有较强的耐寒性,适宜在冬春季节种植,能有效地缓解冬春季饲草缺乏的情况。种植饲用油菜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并获得较高种植效益。为更好地对饲用油菜进行高效利用以及选育最佳营养成分含量的饲用油菜,分析其营养成分含量、测定并评估其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效率和饲养效果,并掌握控制其营养品质性状的相关基因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研究群体由300份甘蓝型油菜材料组成,去除生长不正常的材料,田间取样的有279份。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Van Soest法对样品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酸不溶灰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无氮浸出物这10个饲用营养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利用广泛分布于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的大量SNP标记,对该自然群体进行群体结构、亲缘关系以及连锁不平衡(LD)分析;基于群体的LD状态,利用SNP标记对饲用品质性状进行初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本研究中的油菜群体在水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酸不溶灰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共10个与油菜饲用品质相关的性状都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并符合典型的数量性状的特点,多个性状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性。2.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分析:本研究采用3791个SNP标记对300份材料组成的自然群体分别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与亲缘关系分析。分析结果将该群体划分为P1、P2两个类群。其中P1类群占26.2%,包含79份材料;P2类群占73.8%,包含221份材料。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约有57.63%的材料的亲缘关系值为0,亲缘关系值小于0.05的比例占71.78%,总体上亲缘关系值在0.5以内的材料达到了总比例的99.15%,表明该群体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弱,对关联分析的影响较小。3.连锁不平衡分析:A、C亚基因组的LD(r2)均随着物理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且两个亚基因组的衰减程度不同。当r2的阈值设为0.2时,A亚基因组的平均衰减距离约为150Kb,而C亚基因组的平均衰减距离约为750Kb,说明白菜被更广泛地运用于甘蓝型油菜的育种中。4.油菜饲用品质各性状的关联分析:在Q+K模型下,利用TASSEL5.1软件的MLM模型程序,对群体材料各性状的表型值分别进行全基因组SNP关联分析,共检测出50个标记位点与目标性状呈极显着关联,这些标记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其中与粗蛋白含量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2个;与粗脂肪含量相关联的位点有3个;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4个;与酸性洗涤纤维相关联的标记有4个;与酸性洗涤木质素相关联的位点有1个;与酸不溶灰分含量相关联的标记有6个;与半纤维素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10个;与纤维素相关联的标记有15个;与无氮浸出物含量相关联的标记有5个。5.候选基因预测:通过分析显着SNP位点的LD区域与甘蓝型油菜对应的区间序列,共筛选出62个候选基因。其中,7个基因GDH2、GRP17、ADC2、AT1G31150、AT5G06839、AT3G22980和AT5G06800与粗蛋白含量有关,通过影响氨基酸的合成与基因的转录或翻译,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9个基因与粗脂肪含量相关:OLEO1、AT1G54570、ACBP4、AT3G04360、LTL1、LPP3、AT1G56670、AT5G03610和AT3G05180,它们编码的蛋白质通过参与脂类的各种生理活动来调节脂类的代谢与累积;11个基因与粗纤维含量有关:其中XND1、CESA6、CSLA07和CESA8通过编码纤维素合酶影响纤维素的含量;MUCI10、AGP17、AGP12、AGP1、AT4G38940、AT1G55270、VGT1所编码的蛋白质通过影响糖类的合成与运输,从而影响半纤维素的含量;39个基因与酸不溶灰分有关:FSD3、FTRA1、FRO4、ZIP6、KT1等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主要通过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来调节灰分的含量;6个基因与无氮浸出物含量相关:RCA、EULS3、SWEET9、PGP1、AT2G39470和AT5G54800,它们编码的蛋白通过影响光合作用或影响糖类和淀粉的代谢来影响无氮浸出物的含量。(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20)

白玉超,郭婷,杨瑞芳,佘玮,曹诣[7](2015)在《氮肥用量、刈割高度对饲用苎麻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Xiangzhu-3)和"多倍体1号"(Tri-1)饲用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为"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作为饲用作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刈割高度设3个水平,分别是40 cm(D1)、70 cm(D2)和100 cm(D3);氮肥设置3个水平,分别是每次施氮0 kg/hm2(N1)、92 kg/hm2(N2)和138 kg/hm2(N3)。通过测定各处理饲用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败蔸率,对不同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处理的苎麻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磷含量影响显着,其中刈割高度是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和粗纤维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湘苎3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刈割高度决定,而多倍体1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氮肥用量决定。其交互作用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影响显着。在相同刈割高度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以N2处理最高,粗纤维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氮肥用量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蛋白、钙和磷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生物产量和粗纤维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多次刈割会引起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不同程度的败蔸。在本试验条件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最适合的刈割高度是70~100 cm,氮肥用量是92kg/hm2。(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张放,蔡海莹,王志耕,杨烈[8](2014)在《不同品种全株饲用大麦青贮发酵品质及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对灌浆后期的叁个品种全株大麦(杨饲麦一号、盐丰一号、皖饲麦一号)青贮后的概略养分和青贮发酵品质进行了动态变化测定,同时与青贮前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采用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进行不同青贮处理,研究最适宜青贮的全株大麦品种以及不同青贮处理对全株大麦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皖饲麦一号的粗蛋白含量在青贮后下降显着(P<0.05),盐丰一号和杨饲麦一号粗蛋白含量青贮后变化不明显;叁个品种全株大麦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差异显着(P<0.05),是青贮时损耗较大的营养成分;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盐丰一号纤维素酶处理组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着低于乳酸菌处理组(P<0.05)。结论为,灌浆后期叁个品种全株大麦都适宜青贮,添加剂处理组的青贮发酵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乳酸菌+纤维素酶混合青贮处理的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4年Z4期)

张磊,梁卫,陈一昊,王永军,王立春[9](2014)在《施氮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紫花苜蓿鲜、干草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磷钾肥条件下,施氮肥可同时提高鲜草与干草产量,除第一茬外,第二、叁、四茬,中氮(0.18 g·株-1)比高氮(0.36 g·株-1)对生物量的影响显着,且随收获次数的增加,不施氮(0 g·株-1)处理的鲜、干草产量较施氮下降快;中氮水平较高氮水平更利于提高粗蛋白(CP)、粗脂肪(EE)与粗灰分(CA)含量及产量,降低粗纤维(CF)含量,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并增加总能量(GE)的产量;不同氮肥用量对苜蓿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时期不同,中氮水平可以降低收获中期纤维蛋白比,提高饲草饲料的营养品质,高氮水平则利于降低植株初期与收获后期纤维蛋白比,提高饲草营养品质。(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杜晓华,陈建芳,揭雨成,王贤芳,郭丽[10](2013)在《葛茎叶饲用产量和营养品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个葛品种(湘葛1号、湘葛2号)为材料,比较不同收获方式下(年收获一次和年收获两次)葛茎叶饲用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方式下,地上部分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湘葛2号两次收获,其粗蛋白含量达15.89%;湘葛2号两次收获地上部分的干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表现较好,分别为18 476.85 kg/hm2和2 935.97 kg/hm2。葛地上部分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饲料资源加以利用。(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5期)

饲用营养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以1.5、2、2.5 m和3 m四种不同刈割高度,对"大黑山"饲用薏苡鲜草茎和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为"大黑山"饲用薏苡适时刈割及营养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在不同生长期茎中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水溶性总糖、全磷、全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3%、5.11%、5.19%、61.25%、41.46%、13.77%、0.17%、0.38%;叶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5%、15.81%、9.64%、63.46%、33.55%、4.36%、0.30%和0.95%。试验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适宜贵州省的土壤气候条件,营养品质较高,动态变化规律明显,可在不同生长时期刈割以满足牛、羊及其他动物营养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饲用营养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垚,葛均筑,杨永安,吴锡冬,王金龙.播期对春播饲用油菜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9

[2].罗玉洁,周树峰,李龙兴,孙赵龙,廖胜昌.“大黑山”饲用薏苡不同刈割高度营养品质分析[J].中国饲料.2019

[3].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甘南地区饲用型小黑麦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9

[4].王丹,凌康,张英,揭红东,班琦沁.干燥方法和收获高度对饲用苎麻营养品质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5].班琦沁,张维童,王贤芳,张英,揭红东.不同干燥方式对饲用苎麻营养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8

[6].王书.饲用油菜植株营养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D].西南大学.2016

[7].白玉超,郭婷,杨瑞芳,佘玮,曹诣.氮肥用量、刈割高度对饲用苎麻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

[8].张放,蔡海莹,王志耕,杨烈.不同品种全株饲用大麦青贮发酵品质及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奶牛.2014

[9].张磊,梁卫,陈一昊,王永军,王立春.施氮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4

[10].杜晓华,陈建芳,揭雨成,王贤芳,郭丽.葛茎叶饲用产量和营养品质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3

标签:;  ;  ;  ;  

饲用营养品质论文-张垚,葛均筑,杨永安,吴锡冬,王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