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证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负性情绪,恩替卡韦,菖郁逍遥散
证候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高明,吕必华[1](2019)在《菖郁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应用中药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伴有抑郁负性情绪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3例伴有抑郁症的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1例,采用常规心理干预和恩替卡韦治疗,和观察组9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菖郁逍遥散中药煎服治疗,观察8 w。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的负性情绪量表(N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负性情绪,采用Likert五点评分法评价中医证候积分,采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转氨酶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A评分为(10.3±2.5),HAMD评分为(8.1±1.4),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2±3.1)和(10.6±1.7),P<0.05】;精神抑郁、面色暗黄、脘腹痞胀和粪便稀溏积分分别为(2.9±0.8)、(3.4±0.9)、(2.7±0.8)和(2.8±0.8),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0.5)、(3.9±0.6)、(3.5±0.6)和(3.6±0.7),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的社会活动、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活力和情感职能评分分别为(56.3±11.4)、(57.4±12.5)、(52.6±12.3)、(56.8±13.1)、(59.1±9.5)、(55.5±13.6)、(55.4±13.1)和(58.6±13.2),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1.5±12.3)、(53.6±12.8)、(60.9±11.7)、(50.4±13.9)、(52.8±10.4)、(51.5±13.2)、(53.7±13.3)和(53.5±13.8),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菖郁逍遥散不仅能有效消除伴有抑郁症的CHB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对肝功能的影响还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李香茶,余瑾,姚国明,胡日红,陈洪宇[2](2019)在《微炎症因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对糖尿病肾病(DN)终末期透析前后的中医辨证分型变化及微炎症指标与辨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更好指导中医临床治疗。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肾病科2014年1月~2016年3月终末期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DN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53.19±17.41岁。对照组为62例同期透析的非糖尿病肾病(NDN组)患者,男38例,女24例,年龄61.27±(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学英[3](2019)在《不同透析频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特征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透析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入的所有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所有患者的透析时间抽取出62例具有明显中医症候群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患者的透析频率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录入31例患者,A组透析频率为1周2次,B组透析频率为1周3次。记录所有患者各个证候指数,评价不同频率下患者的中医证侯变化状况,评价最优的透析频率。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各种中医证候均会存在一定的变化,但B组患者的证候变化更为明显,并且在两种透析频率中,透析频率越加频繁会对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造成影响越显着,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时B组患者的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症状得到完全改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较高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取得较好透析效果,维持患者的肾脏功能。反之,如果患者的血液透析过少,则患者脾肾气虚和气阴两虚以及肝肾阴虚的情况改善不明显,对于患者的治疗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应当注重患者的个人状况,选择更合适的频率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赵冬耕,岳小强,凌昌全[4](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不同阶段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人群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启东市辖区内8个城镇既往在门诊或其他普查中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居民纳入研究队列,从研究队列中筛选出HBV携带发展至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691例,从CHB发展至肝硬化患者143例,以首次确诊CHB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以首次确诊肝硬化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HBV携带至CHB、CHB至肝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结果在HBV携带至CHB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而且中医证候构成越发复杂。从CHB到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在每个阶段出现的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阴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组成含有3个和3个以上基本证候者最为常见。结论随着病情由HBV携带向CHB、肝硬化演变,患者中医证候日趋复杂,由以实证(气滞、血瘀、实热)为主向虚实夹杂证候(夹气虚、阴虚、阳虚)转化,气滞血瘀、瘀而化热酿毒为HBV感染相关疾病的核心病机。(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常海,冯晓莉,樊蔚虹,朱晓晓[5](2019)在《胃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胃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特点。方法选择61例胃癌患者,以证候调查表和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等为研究工具,于化疗前3天及化疗后2周内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症状、证素、证型分布和变化特点。结果①化疗后神疲乏力、口淡、恶心呕吐、懒言、头晕、便溏、气短、气促、身重困倦及齿松发脱等症状程度明显加重(P﹤0.01);食欲不振程度有所加重(P﹤0.05)。②化疗后病位证素胃和脾的分布显着增加(P﹤0.01);肝的分布增加(P﹤0.05);化疗后气虚、湿、阴虚、痰及气逆等病性证素分布明显增加(P﹤0.01)。③证候分布上,化疗前以脾胃气虚、脾胃虚寒及湿热蕴脾证型为主,化疗后以湿热蕴脾、寒湿困脾及胃阴亏虚为主。化疗后,胃癌患者湿热蕴脾的频数明显增加(P﹤0.01),寒湿困脾和胃阴亏虚的频数增加(P﹤0.05)。结论①"正气亏虚"贯穿胃癌化疗前后,化疗后气虚、阴虚明显增加。②胃癌化疗后"标实—湿"明显增加。(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5期)
张维亮[6](2019)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的紊乱与T2DM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肠道菌群变化与中医证候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选择初诊未经治疗干预的T2DM患者,避免了药物等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初诊的T2DM患者中医辩证较多的脾虚湿盛证和气阴两虚证为切点,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2种证型T2DM患者粪便样本总DNA的提取,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经过Reads拼接等方法处理后得到最终的菌群信息。从2种角度,对试验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双相验证中医证候与肠道菌群之间变化的关联性,保证了结论的准确性与多样性。通过对T2DM患者脾虚湿盛、气阴两虚2种证型肠道菌群之间差异性研究,探索寻找中医证型与菌群变化的规律,最终证实肠道菌群能够影响T2DM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阐明决定T2DM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和病理机制,为中医药基于肠道菌群为靶点防治糖尿病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9首届全国中青年中医糖尿病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5-10)
赵珈艺,金香兰,陈宝鑫,王敏,马清科[7](2019)在《卒中后非痴呆患者5年认知功能变化与中医证候要素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卒中后非痴呆患者的5年随访,分析其认知功能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要素的关系。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纳入卒中后非痴呆患者233例,5年后随访,66例完成面对面访视。根据认知水平是否较入组时下降分为认知下降组(39例)和认知无下降组(27例),分析5年认知功能变化与中医证候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认知下降组气虚、痰浊证候要素较基线显着增加(P<0.05,P<0.01),证候虚实夹杂、多个证候要素组合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下降显着的认知域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下降组,5年后气虚明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语言、延迟回忆下降组,5年后痰浊显着增加(P<0.01)。结论:在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的长期病程中,证候要素倾向于虚实夹杂、相兼组合,证候及病机更加复杂;气虚、痰浊与卒中后认知障碍进展相关,气虚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下降之间存在关联,痰浊与语言、记忆功能下降之间存在关联。(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冯宝约[8](2019)在《温阳健脾法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候变化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CRC手术会进一步破坏患者的肠道微生态,这与术后感染、腹泻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期。因此对于CRC术后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干预意义重大。临床上采用温阳健脾法治疗CRC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患者术后相关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研究发现中药制剂具有良好地促进肠道菌群增殖的益生元样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拟通过比较温阳健脾法治疗CRC术后脾肾阳虚型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以及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治疗前后患者肠道微生物结构进行分类学分析,并与正常健康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作比较,以期证明温阳健脾法能够调节CRC术后患者的肠道微生态,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相关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为中医药抗肿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共纳入7名CRC术后脾肾阳虚型患者,采用温阳健脾方持续治疗2周,通过中医症状积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脾肾阳虚型相关中医症状总积分进行临床评价,比较患者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采集治疗前后患者的粪便标本以及10名正常健康人的粪便标本(作为研究基线),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各样本中的肠道微生物信息,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各分类水平上的物种组成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结构相比较,从而说明中医证候变化与肠道菌群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CRC术后患者通过温阳健脾法治疗后脾肾阳虚型相关症状缓解的有效率为100%。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3.9±1.4、9.4±0.8、5.6±1.0。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CRC术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正常健康人降低,而在温阳健脾法治疗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健康人群。3.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CRC术后患者的肠道菌群在结构上与正常健康人有显着差异,处于失调状态;温阳健脾法治疗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有所改变,但是变化不明显。4.叁组样本的优势菌群在门、纲、目分类水平上没有区别。在科分类水平上,与正常健康组相比,CRC患者组的优势群落中缺失了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5.温阳健脾法治疗前后各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在各分类水平上均发生了改变,其中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富度都增加,而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的相对丰富度都减少。6.不管治疗前后,CRC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正常健康人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为显着差异的微生物群落。温阳健脾法治疗前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本研究证实了 CRC术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与正常健康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温阳健脾法可以改善术后患者脾肾阳虚相关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改善CRC术后患者的肠道微生态,使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增加,并且使益生菌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富度增加,而条件致病菌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的相对丰富度减少,有助于CRC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恢复正常健康状态。温阳健脾法改善CRC术后脾肾阳虚型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关。(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李长江,白雪,江云东,杨思进[9](2019)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证候要素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证候要素的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方法:对200例CHD患者进行证候要素辨证分型,比较PCI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结果:CHD患者PCI术后不同时间点中医症候要素的变化规律是:术后1周: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术后1月、3个月:气虚证>血瘀者>痰浊证;术后6个月: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CHD患者PCI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PCI术前与术后6个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PCI术后患者证候要素的转化可能始于术后1周,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证候要素与术前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9年03期)
窦智丽,吴秀艳,王天芳,薛晓琳,赵丽红[10](2019)在《10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值变化规律及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简称FS值)在不同疾病分期、分级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肝炎肝硬化患者108例,其中代偿期69例,失代偿期39例。制定证候要素辨识标准,判定每位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同时采集患者信息,对患者进行ChildPugh评分,并根据评分进行分级,以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检测FS值。比较不同分期及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FS值,并分析患者FS值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代偿期患者FS值明显低于失代偿期患者(P <0. 01);患者FS值与Child-Pugh得分、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 <0. 01)。代偿期患者常见证候要素为阴虚(45例)、气滞(43例)、阳虚(39例);失代偿期常见证候要素为水停(34例)、阴虚(30例)、血瘀(29例),其中血瘀、阳虚、气虚、水停分布两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代偿期患者血瘀、阴虚、湿热、阳虚、水停患者FS值均高于未出现相应证素者;气滞患者FS值低于未出现者(P <0. 05)。失代偿期患者中气滞患者FS值低于未出现者,血瘀、阴虚、湿热、气虚、阳虚、水停患者FS值均高于未出现相应证素者,其中是否出现血瘀、水停、阳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FS检测值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上升趋势;中医证候要素与患者FS检测值有一定相关性,出现血瘀、水停、阳虚时病情较重。(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证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旨在对糖尿病肾病(DN)终末期透析前后的中医辨证分型变化及微炎症指标与辨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更好指导中医临床治疗。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肾病科2014年1月~2016年3月终末期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DN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53.19±17.41岁。对照组为62例同期透析的非糖尿病肾病(NDN组)患者,男38例,女24例,年龄61.2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证候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高明,吕必华.菖郁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
[2].李香茶,余瑾,姚国明,胡日红,陈洪宇.微炎症因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9
[3].张学英.不同透析频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特征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4].赵冬耕,岳小强,凌昌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不同阶段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分析[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5].王常海,冯晓莉,樊蔚虹,朱晓晓.胃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特点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
[6].张维亮.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的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9首届全国中青年中医糖尿病论坛论文集.2019
[7].赵珈艺,金香兰,陈宝鑫,王敏,马清科.卒中后非痴呆患者5年认知功能变化与中医证候要素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8].冯宝约.温阳健脾法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候变化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9].李长江,白雪,江云东,杨思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证候要素变化研究[J].河南中医.2019
[10].窦智丽,吴秀艳,王天芳,薛晓琳,赵丽红.10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值变化规律及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