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底线道德,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高璐[1](2019)在《底线道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高标与低标》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人成为一个合格、有道德和高尚的人至关重要;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发展、积极向上和可持续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社会主义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定位;社会主义要凝聚人心,必须要有立足于现实性和可能性的价值理想。通过对道德进行分类,探讨"道德人"与"道德模范"的不同,得出底线道德的认定标准:最基本要求的道德与能保障个体权利的道德。将这些底线道德与全体国民的道德方向引向一致,使整个社会的发展与道德的发展呈现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真正让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时俱进。(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胡慧莲[2](2019)在《论传统道德与企业家的行为规范——评《新时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宏观上,商业伦理关系国家和政府的制度建构;在微观上,商业伦理涉及企业等经济组织章程的制定、制度的实施和社会责任的履行等。因此,构建一种新型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中国商业伦理精神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9年17期)
高璐[3](2019)在《底线道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当代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有道德的、高尚的人至关重要;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发展、积极向上、可持续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社会主义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定位;社会主义要凝聚人心,必须要有立足于现实性和可能性的价值理想。本文通过对道德进行分类,探讨"道德人"与"道德模范"的不同,得出底线道德的认定标准:最基本要求的道德与能够保障个体权利的道德。将这些底线道德与全体国民的道德方向引向一致,使整个社会的发展与道德的发展呈现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真正让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时俱进。(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松播[4](2019)在《基于中国传统道德自觉的教师专业伦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伦理型社会文化十分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十分强调教育者自身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作为我国古代教师道德文化之精髓,对教师群体与道德文化有着积极影响,利于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升。然而目前社会中教师专业伦理中出现了道德水平滑坡现象,缺乏对教师道德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引起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急需加强教师专业伦理中的道德自觉建设,帮助教师生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并自觉践行道德行为,以从根本保证教师专业伦理水平提升。现实中,部分教师的不顾师道尊严、跌破底线行为,如缺乏教育良心、不以身作则、侵犯学生、收受钱财、学术不端等行为,严重影响和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名誉和权威,对教师专业伦理的重视和规范成为我们思考教师建设的重心问题。道德自觉对个体的道德水平发展、道德人格完善与道德理想追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若不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道德自觉意识的培养,不仅会严重影响对学生的身心教育质量,更会使教师队伍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只有在帮助教师主体生发自觉自愿地去建设自身的伦理道德水平的意识,并自觉转化成道德行为,才可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的专业伦理水平稳步提升的效果,增强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本文从教师专业伦理的现实问题出发,通过搜集实证研究数据及列举部分社会典型案例等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分析发现目前的教师专业伦理中普遍缺乏道德自觉的意识,包括道德主体性不足、反思自省意识淡薄、教育良心缺失及知行不一等。随后本文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建设等角度来看,归结为西学东渐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百年来文化不自信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价值观的冲击、学校建设忽视教师道德主体性建设及教师自身忽视其专业伦理建设等。本文认为为了帮助教师生成专业伦理中的道德自觉,应在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重点关注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反思自省的教师人格、他律与自律结合、关注教育幸福等方面。本文为实现教师专业伦理中的道德自觉性提出了系列建议,包括合理继承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唤醒教师的道德主体自觉、加强专业伦理教育与启发、完善教师专业伦理相关政策及注重营造伦理环境,以期为提高教师队伍专业伦理水平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江雨桥,缪美芹,于涛,林雅静[5](2018)在《应当重视中国传统教育伦理的当代价值——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全国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沪、京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积极学习贯彻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提高我国师德建设理论水平,2017年11月28日与2017年12月24日,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上海市伦理学会、《解放日报》理论部联合举办的"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沪、京两地顺利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本文来源于《教育伦理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李萍,杨少曼[6](2018)在《罗国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立场、方法与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问题,是伦理学建构发展必须做出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亦是罗国杰先生创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生将传统道德问题的思考,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辩证的思想方法,揭示了中国传统道德具有两重性和矛盾性;在客观梳理建国以来社会传统伦理道德历史遭遇五个阶段的基础上,批判了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两种错误倾向;进而论证了"批判地继承"传统伦理道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系统提出了批判继承传统伦理道德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先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的态度具有鲜明特点:即无论中国伦理学发展际遇如何曲折,他都始终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始终自觉坚持批判继承的基本价值立场,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追求真理的勇气与严谨的科学精神。(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刘春元,李明岩,陆黎敏[7](2018)在《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道德的培育需要从树立生态道德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和养成生态道德行为叁个方面入手,构成叁位一体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这在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智慧中"天人合一"、"仁民爱物"、"节用爱物"的思想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生态观和培育正确的生态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学术论坛2018研讨会专刊》期刊2018-08-15)
于艳华[8](2017)在《用中国传统文化构筑青年伦理道德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别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中国传统道德,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而当代青年正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的伦理道德观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把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培养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中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7年33期)
孔园园[9](2017)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例,如讲仁爱、守诚信、兼相爱、求大同等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还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7年12期)
孔园园[10](2017)在《中国传统文化推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浓厚的伦理道德倾向。如讲仁爱、守诚信、兼相爱、求大同等等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还是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重要内涵,也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教育资源。(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7年06期)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宏观上,商业伦理关系国家和政府的制度建构;在微观上,商业伦理涉及企业等经济组织章程的制定、制度的实施和社会责任的履行等。因此,构建一种新型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中国商业伦理精神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高璐.底线道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高标与低标[J].教育科学研究.2019
[2].胡慧莲.论传统道德与企业家的行为规范——评《新时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J].山西农经.2019
[3].高璐.底线道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当代价值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
[4].李松播.基于中国传统道德自觉的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江雨桥,缪美芹,于涛,林雅静.应当重视中国传统教育伦理的当代价值——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全国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沪、京召开[J].教育伦理研究.2018
[6].李萍,杨少曼.罗国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立场、方法与原则[J].齐鲁学刊.2018
[7].刘春元,李明岩,陆黎敏.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C].东北亚学术论坛2018研讨会专刊.2018
[8].于艳华.用中国传统文化构筑青年伦理道德观[J].现代职业教育.2017
[9].孔园园.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7
[10].孔园园.中国传统文化推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