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美学论文-刘璇

乡愁美学论文-刘璇

导读:本文包含了乡愁美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听听那冷雨,古典意蕴,乡愁美学,文化归属感

乡愁美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璇[1](2018)在《从《听听那冷雨》中的古典意蕴体味台湾乡愁美学中的文化归属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离散的历史命运、孤岛的隔绝环境面前,对原乡文化的追寻自然而然成为台湾作家的时代使命。作为台湾着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在离开大陆二十多年后,以台湾的雨勾起中国古典文化的情思,触动游子乡愁的敏感神经,创作了富含乡愁美学特质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借助一系列具有文化意味的古典表达和意象组合,对大陆故土作了一次深情回望。本文试图以《听听那冷雨》的古典意蕴为切入点,从土地和文化的深情眷恋、古典诗词意象的承衍、古典韵律的赓续叁个方面体味余光中台湾乡愁美学中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归属感。(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06期)

楚惬[2](2017)在《当代语境下戏剧中的“乡愁”美学意蕴——以现代戏《丹水情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作为乡音、乡韵的一种传播媒介,承载着浓厚的"乡愁"美学内蕴。在豫剧现代戏《丹水情深》里,这种"乡愁"美学内蕴主要表现在戏剧题材的选择、情节结构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本色化的戏剧语言运用以及饱含传统意义和现代精神的思想意蕴等,为当代戏剧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本文来源于《当代戏剧》期刊2017年06期)

章学锋[3](2016)在《长篇散文的文化叙事和乡愁美学——吕向阳“关中叁部曲”艺术品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作家对传统文化的焦虑,为文学创作带来了转型的契机,长篇散文创作呈现出文化反思和突破的新态势。作家吕向阳的"关中叁部曲"《小人图》《神态度》和《老关中》,以独特的生命感受抵达传统文化的根脉,以崭新的叙事能力和文体形式,标示着长篇散文创作的文化存在感和独特的乡愁美学意蕴。(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燕世超[4](2012)在《论王鼎钧散文的跨文体写作及其乡愁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鼎钧散文的跨文体写作得力于汉语自身的语言张力,并借鉴诗歌、小说、戏剧之长。其乡愁美学颠覆了传统的故乡意象,穿梭于现实与梦幻间,往返于虚构与回忆中。(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0期)

王云芳[5](2008)在《虚妄而又执着的追寻——试论平路小说中的乡愁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旅美作家王鼎钧曾经说过: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①既然是美学的范畴,就与个人的主观情感密切相关。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人即能解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乡愁又何尝不是如此?古往今来,凡是有迁徙的地方就有游子思乡的惆怅,乡愁由是成为中国文学中千古传唱的主题。平(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08年01期)

陆克寒[6](2006)在《苏童乡愁美学的艺术建构与意义表达——“枫杨树系列”读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体验性:乡愁美学的发生之维"我们这个城市的屋檐下住着许多从前由农村迁徙而来的家庭。他们每夜鼾声不齐,各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梦境。如果你和我一样,从小便会做古怪的梦,你会梦见你的故土、你的家族和亲属。有一条河与生俱来,你仿佛坐在一只竹筏上顺流而下,回首远远的故乡。"这是苏童着名短篇《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的结尾。它以隔行独立的"故意"形制,被缀置在叙述的终点,犹如一个华美之音意味深长的留恋回旋。但在我看来,这个结尾其实是苏童整个"枫杨树系列"小说关于故乡想象的逻辑起点。"与生俱来"的"河",表述着生命似水的液态本质与流动性;生命以类似"竹筏"的模型在"河"上漂流,从"故乡"出发,流往"城市";"顺流而下"的生命频频"回首"、眷念"故乡"——这是生命挥之不去的永恒乡愁。没有谁能逃脱这一份伤感:"我们"、"他们"、"我"、"你"——苏童混和使用叁种人称,正提示着乡愁的普泛弥散性。乡愁不南自主凝聚成"回首"的肢体形象,它是"枫杨树系列"的想象原点与叙述发生。"河"是"枫杨树系列"小说的一个核心意象。"祖父把农(本文来源于《翠苑》期刊2006年06期)

陈晓敏[7](2004)在《余光中《乡愁》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余光中数量众多、风格多样的诗歌中,怀乡思亲之作占有突出地位。生于大陆、长于大陆而后辗转定居台湾的余光中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诗歌之中,写下了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思乡之曲。其中创作于1972年的抒情小诗《乡愁》影响深远,曾被谱曲广为传唱,深受海峡两岸人民喜爱。大陆着名诗人流沙河曾在集会上多次朗诵这首诗,每次都激起强烈反响,他赞叹此诗说:“这是一粒水晶珠子。”(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04年13期)

乡愁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戏曲作为乡音、乡韵的一种传播媒介,承载着浓厚的"乡愁"美学内蕴。在豫剧现代戏《丹水情深》里,这种"乡愁"美学内蕴主要表现在戏剧题材的选择、情节结构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本色化的戏剧语言运用以及饱含传统意义和现代精神的思想意蕴等,为当代戏剧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愁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璇.从《听听那冷雨》中的古典意蕴体味台湾乡愁美学中的文化归属感[J].青年文学家.2018

[2].楚惬.当代语境下戏剧中的“乡愁”美学意蕴——以现代戏《丹水情深》为例[J].当代戏剧.2017

[3].章学锋.长篇散文的文化叙事和乡愁美学——吕向阳“关中叁部曲”艺术品鉴[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燕世超.论王鼎钧散文的跨文体写作及其乡愁美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5].王云芳.虚妄而又执着的追寻——试论平路小说中的乡愁美学[J].当代文坛.2008

[6].陆克寒.苏童乡愁美学的艺术建构与意义表达——“枫杨树系列”读解[J].翠苑.2006

[7].陈晓敏.余光中《乡愁》美学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

标签:;  ;  ;  ;  

乡愁美学论文-刘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