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胆囊壁结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胆囊壁结石,微创保胆手术,并发症
胆囊壁结石论文文献综述
戴卫兵[1](2018)在《胆囊壁结石微创保胆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胆囊壁结石微创保胆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120例胆囊壁结石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6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壁结石患者,对患者的创伤比较轻微,术后恢复时间短,能让胆囊生理功能得以保留,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99期)
闫昆[2](2018)在《MRI对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囊壁炎性增厚的病因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MRI成像对其胆囊壁弥漫性炎性水肿增厚的病因诊断价值,以期指导临床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或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搜集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期间就诊于宁波市第二医院医院,因上腹部不适而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组共139例患者,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结石组共67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标准化上腹部MRI检查各项影像征象的差异。结果各项影像征象,包括胆囊结石部位(P = 0.000(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艳勤[3](2017)在《利胆汤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胆囊壁厚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利胆汤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胆囊壁厚度的影响。选取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63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予以生理盐水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研究组32例予以利胆汤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胆囊壁厚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治疗后进流食时间、进普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胆囊壁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13%(1/32)显着低于对照组25.81%(8/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利胆汤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可显着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能明显缩小胆囊壁厚度。(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7年22期)
张世本[4](2017)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3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并重点探讨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胆囊壁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囊壁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显着,并且能够控制胆囊壁厚度,使胆囊收缩功能得到有效保障。(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7年09期)
孔亮[5](2016)在《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结石的成分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特点以及二者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的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患者及38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差异。结果观察组胆色素类结石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在混合型结石比例多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胆囊结石华支睾吸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结石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结石成分构成方面,对成分不同的胆石症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避免结石再生。(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6年19期)
黄海仪,马瑞红,乔铁,罗小兵,冯禹阳[6](2015)在《硬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硬镜保胆取石手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的作用。方法选取胆囊结石患者259例,术前12 h空腹行腹部B超观察、测量胆囊颈部、体部前壁、底部的胆囊壁厚度。术后半年B超复查胆囊,与术前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6 mm时,无论胆囊壁是否增厚,硬镜取石术后3个部位的胆囊壁较术前均明显变薄(P<0.05),且不同部位术后变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与多发结石患者的手术前胆囊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镜保胆取石手术能使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6 mm)的胆囊壁变薄;结石的数量与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增厚程度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23期)
周海军,陈炳荣,沈彬,肖卫星,周君[7](2015)在《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保胆取石术后近期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的保胆取石术后近期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受保胆取石术的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胆囊壁间结石多少,患者初步分为5个级别:I级,胆囊壁间单发结石;IIa级,胆囊壁间多发结石,2处≤总数≤5处;IIb级,胆囊壁间多发结石,5处<总数≤10处;IIc级,胆囊壁间多发结石,10处<总数≤15处;Ⅲ级,胆囊壁间多发结石,总数>15处。对照组为同期单纯胆囊内结石患者214例。通过保胆取石术后1年随访,评估两组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内结石复发情况,了解不同级别胆囊壁间结石的保胆手术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胆囊收缩功能情况:研究组各级分别为(44±9)%、(39±8)%、(39±6)%、(32±9)%、(33±10)%,研究组整体为(37±8)%;对照组为(40±7)%。术后6个月胆囊收缩功能情况:研究组各级分别为(42±9)%、(37±10)%、(37±9)%、(32±9)%、(29±7)%,研究组整体为(36±9)%;对照组为(38±7)%。术后1年,IIc级3例、Ⅲ级8例复查胆囊彩超提示胆囊内结石复发;研究组其余组别及对照组未发现胆囊内结石复发。结论合并IIc级以上胆囊壁间结石者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导致近期胆囊结石复发,主张切除胆囊。(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陈智勇,李钢[8](2015)在《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临床特点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四川绵竹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实施内镜保胆取石的180例患者的结石标本进行分析,其中胆囊腔内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患者92例,单纯胆囊腔内结石8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患者胆囊壁间结石直径(0.4±0.2)cm,胆囊腔内结石直径为(1.0±0.3)cm,腔内结石直径显着大于壁间结石(t=11.027,P=0.000);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腔内结石直径(1.1±0.3)cm显着小于单纯胆囊腔内结石组结石直径(1.3±0.2)cm(t=7.857,P=0.000)。两组患者的病程分布主要集中在病程1年以内,病程分布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患者的胆囊结石主要为胆色素型(60.87%)显着高于单纯胆囊腔内结石组的(36.36%)且差异显着(P<0.05);单纯胆囊腔内结石组的混合型结石为(40.91%)显着高于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的(13.04%)且差异显着(P<0.05);其他类型的胆囊结石类型差异均不显着(P>0.05)。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患者与单纯胆囊腔内结石组患者的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差异不显着(P>0.05),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患者的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单纯胆囊结石与合并胆囊壁结石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在结石的构成上存在差异,但在华支睾吸虫卵检出情况上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期刊2015年04期)
丁海涛,韩智君,李春[9](2014)在《胆囊壁内结石保胆取石价值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肝胆外科医生通过内镜技术行保胆手术让患者受益匪浅。医生通过内镜技术取出胆囊腔内的结石,临床效果显着,打破了通过行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这一"金标准",然而对于保胆治疗胆囊壁内的结石的效果目前尚有争议。故我院就近年来采用保胆治疗胆囊壁内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胆囊壁内结石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和保胆取石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保胆(本文来源于《新疆医学》期刊2014年11期)
王炜,朱建华,韩江,吴衍,丁佩芬[10](2014)在《胆囊结石与胆囊壁黏膜幽门螺杆菌定植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和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胆囊壁黏膜中的定植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切除患者的胆囊组织和胆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特异性DNA片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蛋白IgG、并对两组胆囊黏膜标本行幽门螺杆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检测.结果: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石组和非结石组中H.pylori抗体蛋白,结石组中48.44%阳性,非结石组43.75%阳性,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采用PCR方法检测结石组和非结石组胆囊黏膜和胆汁标本中H.pylori特异性DNA片段,胆囊黏膜中结石组25例阳性(39.06%),非结石组2例阳性(12.5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而胆汁中结石组59.38%阳性,非结石组56.25%阳性,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两组胆囊黏膜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石组有19例阳性,在胆囊黏膜腺腔中可见棒状、弯曲杆状或球形的菌体,呈棕黄色或棕褐色.而非结石组仅有1例检出.结论:胆道中H.pylori感染在胆囊结石形成的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而H.pylori在胆囊黏膜的定植则参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14年14期)
胆囊壁结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MRI成像对其胆囊壁弥漫性炎性水肿增厚的病因诊断价值,以期指导临床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或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搜集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期间就诊于宁波市第二医院医院,因上腹部不适而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组共139例患者,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结石组共67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标准化上腹部MRI检查各项影像征象的差异。结果各项影像征象,包括胆囊结石部位(P = 0.00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囊壁结石论文参考文献
[1].戴卫兵.胆囊壁结石微创保胆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2].闫昆.MRI对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囊壁炎性增厚的病因评估[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
[3].王艳勤.利胆汤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胆囊壁厚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
[4].张世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的影响[J].健康之路.2017
[5].孔亮.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结石的成分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
[6].黄海仪,马瑞红,乔铁,罗小兵,冯禹阳.硬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
[7].周海军,陈炳荣,沈彬,肖卫星,周君.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保胆取石术后近期疗效评价[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
[8].陈智勇,李钢.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临床特点比较[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
[9].丁海涛,韩智君,李春.胆囊壁内结石保胆取石价值的探讨[J].新疆医学.2014
[10].王炜,朱建华,韩江,吴衍,丁佩芬.胆囊结石与胆囊壁黏膜幽门螺杆菌定植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