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清迈倡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迈倡议,多边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保障
清迈倡议论文文献综述
约翰·韦斯特,李雪怡[1](2017)在《振兴亚洲财政保障——加强清迈倡议至关重要》一文中研究指出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国家大力推动建立新的金融安全网。清迈倡议就是这样的一种财政保障。然而,通过普遍评估之后,他们发现该计划有诸多限制,也许并不可行。亚洲金融防御发展采取的第一步措施是在1977年8月,原五国东南亚国家联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泰国)货币当局建立了互惠货币协定。东盟互换协议的初期创建资金高达1亿美元,1978年增至2亿美元。而在1997至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笔数额远远不足以应付当时的局(本文来源于《《IMI研究动态》2017年下半年合辑》期刊2017-12-01)
张华君[2](2014)在《清迈倡议多边化资金规模翻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亚洲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有关货币互换的清迈倡议多边化为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区域金融风险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近日表示,7月17日,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修订稿正式生效,它是在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4-07-21)
牛娟娟[3](2014)在《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修订稿生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7月18日讯 牛娟娟报道 7月17日,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修订稿正式生效。这是在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中国香港金管局之间开展的区域金融合作。清迈倡议多边化是在原有清迈倡议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基础上建立的由10+3全体成员共同(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4-07-19)
周士新[4](2012)在《清迈倡议多边化的演进与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清迈倡议,在此基础上,为预防危机重现和削弱危机产生的危害,清迈倡议多边化成为东亚各国的现实选择和展示各国合作意愿促进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渠道。目前,清迈倡议多边化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机制和规范建构,在推进经济评估和政策对话中,促进了央行行长会议与财长会议的整合、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的建立等。清迈倡议多边化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才能真正发挥保障东亚金融秩序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和持续一体化,提升东亚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地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12年05期)
莫莉[5](2012)在《东亚金融合作不断深化 《清迈倡议》规模或扩大一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欧洲债务危机悬而未决、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风险仍存的大背景下,亚洲各经济体的货币金融合作正持续推进。有外电援引柬埔寨财政部官员3月29日的表态称,中、日、韩叁国及东盟10国副财长一致同意《清迈倡议》规模应扩大一倍至2400亿美元。相关正式协议将在周五的10(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2-03-30)
陈凌岚,沈红芳[6](2011)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从“清迈倡议”到“清迈倡议多边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东亚国家的货币金融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并促使东亚国家加强区域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东亚"10+3"的财长们于2009年12月发表了有关"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的联合声明,决定成立采取自我管理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安排(SRPA)作为"清迈协议多边化"的具体形式。从2000年以双边货币互换为特征的"清迈倡议"(CMI)到以自我管理的区域外汇库安排为特征的"清迈倡议多边化"过渡与发展,表明了东亚"10+3"货币金融合作进一步走向深化。(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纵横》期刊2011年05期)
陈凌岚[7](2011)在《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亚掀起了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高潮,而其时东亚区域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的程度不甚很高,以贸易投资一体化为标志的“自由贸易区”浪潮尚未涌现。东亚这种区域金融合作在先,商品与服务市场的一体化在后的经济现象在21世纪初曾被视为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引起了国际主流经济学术界的置疑。他们认为,区域经济合作排序问题的颠倒,会加剧地区金融的不稳定,反过来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因而是不可能持久的。然而,14年后的今天,东亚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一方面,东亚初步建立了其独特的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其中包括:信息沟通与区域间金融监督协调机制,区域性货币互换机制,并在积极尝试建立亚洲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机制。另一方面,在一些具体的货币金融合作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酝酿已久的东亚外汇储备库终于在2010年3月应运而生。可是,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相距预期目标甚远。尽管信息沟通与区域金融监督协调已基本上形成机制,然而,各种安排交叉重迭,有着“泛区域”,甚至“跨区域”的特点。为防范金融危机重现而制定的地区最后贷款人和紧急援助机制,从“双边货币互换”过渡到“多边货币互换”,再到“自我管理的外汇储备库”的建立,花费了约11年时间,依然存有诸多不足之处。虽然亚洲区域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债券基金发行规模很小,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建立盯住亚洲货币篮子(可称之为亚元)的亚洲汇率机制的区域汇率合作,必然影响各国政策的自主权,因此也是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其发展进程更是步履维艰。如何对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实际进程有一个较为贴近客观的认识,而非只视官方网站的宣传而进行判断?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发展究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并处在何种发展阶段?掣肘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障碍因素究竟是哪些?此外,如何解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排序的颠倒,这种颠倒是否符合东亚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本文借鉴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合作理论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成分,运用历史与现状相联系、经济与政治互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兴起的缘由,研究了现有的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及其特点,并以“清迈倡议”(CMI)和“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为案例对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CMI”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双边货币互换,签订的互换协议很多,然而,实际利用率却很低,文章对制约“CMI”双边货币互换实质性进展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文章还研究了“CMIM”外部推力和内部动力,介绍了东亚“自我管理的外汇储备库”的基本情况,阐述了“CMIM”的意义,并探究了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过程中所存在的棘手问题。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作为开放的发展中大国,与东亚其他国家一样同样面临着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与经济衰退对东亚各国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对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增添了诸多不定因素。入世后,中国与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国家经济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中国作为东亚的一个重要经济体,理应一如既往、坚定不移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东亚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本文的研究希冀为我国更好地参与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1-04-01)
项怀诚[8](2010)在《开启亚洲财金合作大门的“清迈倡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认识到加强地区经济和财金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清迈倡议”多边化的成功启动,以及筹备中的独立区域经济监测机构,标志着亚洲财金合作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充分体现了“10+3”成员共同防范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的坚定承诺和共同努力。(本文来源于《中国财经报》期刊2010-07-15)
周杰[9](2010)在《清迈倡议实施增加亚洲抵抗危机实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03年提出动议到今天的启动,清迈倡议多边化参与方经过7年的反复磋商才就主要要素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 根据倡议声明规定,中国和日本各占总规模的32%,韩国占总规模的16%,剩下的20%由东盟国家支付。 3月24日,随着东盟与中(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0-04-06)
袁波[10](2010)在《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正式生效东盟秘书长访问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周,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共同宣布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正式生效。协议是在现有清迈倡议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基础上建立的由10+3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多边货币互换机制,旨在通过单一协议下的共同决策机制,采取迅速、一致的行动(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0-03-30)
清迈倡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亚洲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有关货币互换的清迈倡议多边化为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区域金融风险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近日表示,7月17日,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修订稿正式生效,它是在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迈倡议论文参考文献
[1].约翰·韦斯特,李雪怡.振兴亚洲财政保障——加强清迈倡议至关重要[C].《IMI研究动态》2017年下半年合辑.2017
[2].张华君.清迈倡议多边化资金规模翻倍[N].第一财经日报.2014
[3].牛娟娟.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修订稿生效[N].金融时报.2014
[4].周士新.清迈倡议多边化的演进与前景[J].金融与经济.2012
[5].莫莉.东亚金融合作不断深化《清迈倡议》规模或扩大一倍[N].金融时报.2012
[6].陈凌岚,沈红芳.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从“清迈倡议”到“清迈倡议多边化”[J].东南亚纵横.2011
[7].陈凌岚.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初探[D].云南财经大学.2011
[8].项怀诚.开启亚洲财金合作大门的“清迈倡议”[N].中国财经报.2010
[9].周杰.清迈倡议实施增加亚洲抵抗危机实力[N].国际商报.2010
[10].袁波.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正式生效东盟秘书长访问中国[N].国际商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