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人民医院湖北郧西4426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746-01
脂肪栓塞综合症(FES)是骨折等严重创伤后,循环血液中出现脂肪栓子堵塞重要器官血管床产生的以呼吸窘迫为主要特征的全身综合征。
1资料与方法
1.1统计学资料
该病征发病急骤来势凶猛,一旦发生病死率高达50%,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增多,创伤病人增多,脂肪栓塞发生率也相应增高,甚至达55%。
1.2预后
此病发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有的病例发展迅速,典型症状出现之前便很快死亡。所以该疾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3症状
FES多发在多发性长管骨骨折后,以进行性低氧血症、意识障碍、皮下出血点、发热为特征的综合症。
1.4治疗方法
我科2004~2007年间共收治6例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人,通过采用呼吸支持疗法,提高血氧分压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脑保护,采用冰袋、冰帽,减少脑细胞耗氧,同时用脱水疗法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科学合理地运用药物、分配输液量;仔细观察尿中脂肪滴的数量,防止伤肢反常运动,减少脂肪栓子形成,收到较好效果。
2临床资料
2.1我科自2004~2007年共收治该类病人6例,其中股骨合并胫腓骨骨折3例,骨盆骨折合并股骨或胫腓骨骨折2例。年龄在28~72岁。5例治愈1例死亡。
2.2本组6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8岁,最大72岁。3处长管骨骨折2例,2处长管骨骨折1例,骨盆骨折合并长管骨骨折1例。1例发生在伤后4小时,其余5例发生在伤后12~36小时之内。昏迷时间最短12小时,最长2周,平均6天。
2.3治疗结果
除1例死亡外,其余5例均治愈出院。
3护理
3.1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是脂肪栓塞综合症的主要表现,6例病人都存在着低效能呼吸状态,吸氧是主要的疗法之一,我们根据病情采用面罩吸氧、气管切开或者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提高氧弥散差,使血红蛋白得以充分氧合,减低肺泡的表面张力,改善肺泡顺应性。本组6例病人通过给氧,除1例在伤后4小时栓塞的病人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外,其余5例病情逐渐好转,随着血氧饱和度的升高减少吸氧流量,当血氧饱和度回复至95%时停止吸氧。
3.2防止伤肢反常运动,减少脂肪栓子形成因损伤的骨髓或软组织局部脂肪组织破坏形成游离脂肪滴,由破裂的静脉进入血液循环。骨折的肢体应尽早行石膏、夹板、牵引或内固定,减少各压力点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每15~30分钟观察伤肢的温度、组织张力及末梢血运情况,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及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和牵引力线及重量,防止脏器栓塞面积扩大。
3.3保护脑组织及皮肤
由于脑缺氧致体温中枢失调,在高热时,我们应用冰帽、冰袋行物理降温或行药物人工冬眠,降低了脑细胞耗氧及减轻脑损害,并将此类病人置于气垫床上,应用酒精行骨隆突部位的按摩,防止皮肤的损伤。
3.4科学管理液体输入及合理膳食
本组病人应用的药物为脱水剂、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电解质及白蛋白、新鲜血液等,根据病情对脱水剂按类型不同按时交替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半衰期不同,定给药时间,液体白天给总量的2/3,夜间给1/3,避免短时间快速输液,加重肺、脑组织水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应该遵循早期大量、症状控制后及时撤退的原则。
3.5在输液过程中,我们注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使有效血容量的维持得到保证。6例病人通过药物的合理应用,科学管理液体输入量,未发生肺、脑水肿现象及其他药物的毒副反应。可进食者给予低脂饮食,禁食脂肪餐,昏迷病人应禁食,这样能有效防止脂质在吸收过程中的再循环。
3.6观察尿液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6例病人均采用保留导尿,并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并观察尿液面上有无脂肪滴,详细记录脂肪滴的数量,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3.7鼻饲供能,预防应激性溃疡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人都有高热症状,因发热是一个严重的耗能过程,加重病人意识障碍,不能从口进食,机体处于营养失调状态。对6例病人均采取鼻饲供能,间隔2--3小时灌注流质250ml---300ml,并在每次注入液体食物前先检查胃管是否脱出,然后抽吸少量胃液,观察胃液性质,以便及时发现应激性溃疡,轻者胃液是淡红色,重者胃液是咖啡色。6例病人中有2例及时发现应用洛赛克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余4例病人在清醒后及时拔除胃管进食。
4小结
通过6例脂肪栓塞综合症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此病发生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护理时必须有的放矢,争分夺秒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以预防及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平稳地度过危险期。对临床多发性骨折的病人,及时对受伤肢体行有效地固定,防止伤肢的反常运动,减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可大大减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