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接触性溶栓论文-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

导管接触性溶栓论文-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

导读:本文包含了导管接触性溶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导管接触溶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慢性缺血,血管内成形术

导管接触性溶栓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1](2019)在《导管接触溶栓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慢性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慢性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采用CDT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189例下肢ASO慢性缺血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溶栓有效率、并发症等。结果 18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CDT治疗,溶栓有效率为88.4%(167/189)。动脉闭塞病变平均长度由术前(173±24) mm缩短为术后(81±16) mm(P<0.01)。153例患者病变血管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Ⅱ分型较术前改善。CDT后进一步完成血管成形术,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1±0.12显着升高至术后0.82±0.21(P<0.01)。CDT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6%(54/189),无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肢ASO慢性缺血患者CDT辅助治疗可提高血管成形术效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董训忠,秦金保,崔健,石亿,周汝航[2](2019)在《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与标准抗凝治疗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和比较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与单纯标准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中央型(髂股静脉)和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导管溶栓治疗组(试验组)65例、单纯抗凝治疗组(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消肿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患肢大腿消肿率[(83.03±4.53)%]显着高于对照组[(50.42±7.41)%](P<0.05);患肢小腿消肿率[(76.48±8.24)%]亦显着高于对照组(54.95±8.14)%(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有效率为92.31%(60/65),显着高于对照组[14.29%(4/28)](P<0.05)。随访半年后,试验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90.67%(57/65),PTS率为7.69%(5/65);而对照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21.42%(6/28),PTS率为14.28%(4/28)。试验组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T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急性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且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相当。(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8期)

伍淑文,马延召,苏连花[3](2019)在《广东省深静脉导管接触性溶栓护理实践专家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1概述1.1共识制定的方法和背景本共识是由广东省护理学会外科专委会血管组组织,包括血管外科医疗、护理等16名专家参考《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叁版)》,并结合近年临床实践而制定。为了指导血管外科护士规范实施静脉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护理,使患者安全地接受治疗,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中涉及的深静脉置管溶栓除特殊说明外,均指除脑血管、冠状血管外的其他静脉血栓。1.2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本文来源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吴鉴洲,黄金培,吴志林[4](2019)在《DSA引导下置入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置入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LEDVT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系统性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DSA引导下置入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分析比较两组的溶栓率、静脉通畅度评分、双侧大腿周径差、双侧小腿周径差、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尿激酶用量。结果观察组的溶栓率高于对照组[周围型:(70.30±9.51) vs.(32.62±11.62)%;中央型:(52.84±9.70) vs.(43.95±10.84)%;混合型:(62.07±12.95) vs.(40.87±10.95)%](P<0.05)。治疗后,两组的静脉通畅度评分、双侧大腿周径差和双侧小腿周径差均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95±0.53) vs.(1.87±1.01)分;(1.26±0.60) vs.(2.43±0.42)cm;(1.03±0.52)vs.(2.39±0.61)cm](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3.62±0.93) vs.(5.29±1.62)d],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12.36±2.95) vs.(10.95±2.57)d],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3934.94±530.72) vs.(2938.76±486.81)元],尿激酶用量多于对照组[(532.95±29.47) vs.(301.84±45.95)×104U/h](P<0.05)。结论 DSA引导下置入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LEDVT的临床疗效优于系统性溶栓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静脉再通,但同时也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增加治疗费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高锋利,王克华,苟伟,赵刚,胡志鹏[5](2019)在《经皮腔内机械药物血栓清除术与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机械药物血栓清除术(PMT)与导管接触溶栓(CDT)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CDT组(40例)和PMT组(4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PMT组溶栓时间[(42.90±15.57)h]明显短于CDT组溶栓时间[(106.50±21.42)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组出血并发症1例,CDT组出血并发症6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MT组静脉通畅率高于CDT组静脉通畅率,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组下肢消肿率高于CDT组下肢消肿率,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PM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CDT具有更好的血栓清除效果,PMT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具有溶栓时间短、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胡晓晓,李茂全,姜金霞[6](2019)在《空气波压力仪联合光子治疗仪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导管接触溶栓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仪联合光子治疗仪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导管接触溶栓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行导管接触溶栓治疗的7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36例患者为实验组,所有患者行溶栓导管置入术,在溶栓拔管后当天,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空气波压力仪机械性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光子治疗仪辅助机械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有效率、治疗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大小腿周径差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胀痛、Homans征、腓肠肌压痛以及股叁角肌压痛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拔管后7 d大小腿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拔管后7 d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可以有效提高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周军传[7](2019)在《导管接触性溶栓在股腘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导管接触性溶栓在股腘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行股腘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中均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技术,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技术后,手术成功率为96.7%,平均溶栓时间为(23.0±11.0)h,并发症发生率为6.9%;治疗后,股腘动脉闭塞段血管长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ABI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靶血管通畅率为96.6%。结论:股腘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中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技术,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短期血管通畅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普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曹健强,谭羽灿,邢越,罗灿华[8](2019)在《接触性导管溶栓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单中心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接触性导管溶栓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06月~2014年01月期间行导管溶栓治疗38例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接触性导管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双下肢周径差、溶栓并发症、血栓后综合征等疗效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痊愈或好转后出院,出院前双下肢髌骨下10 cm周径差由3.74±0.94 cm下降为1.85±0.76 cm;双下肢髌骨上10 cm周径差径差由7.31±0.91 cm下降为4.35±1.28 cm,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5,治疗效果显着。平均随访18±9.3个月,随访成功率100%,随访期间10例(26.3%)患者诊断为血栓后综合征。结论采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确切、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较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期刊2019年03期)

刘强,王永利,王征宇,彭志清,相建峰[9](2019)在《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分析其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CDT术治疗的18例急性LEDVT患者,治疗中每隔8 h检测患者血浆D-D、FIB浓度。计算每例患者D-D峰值、D-D上升速度、FIB下降速度及D-D增高时间,统计学分析D-D、FIB变化规律,以及D-D峰值、D-D上升速度、FIB下降速度及D-D增高时间之间相关性和线性关系。结果 CDT术后18例患者中13例(72%)疗效评价为优或良,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CDT治疗中尿激酶微泵速度不变情况下,D-D先上升后下降,FIB持续下降;尿激酶微泵速度减半后,D-D下降速度变缓,FIB逐渐上升。统计学分析显示,D-D峰值与D-D上升速度呈正相关(Pearson比0.88,P<0.01),D-D峰值与D-D增高时间呈正相关(Pearson比0.80,P<0.01),D-D上升速度与D-D增高时间呈正相关(Pearson比0.62,P=0.01),D-D上升速度与FIB下降速度呈正相关(Pearson比0.49,P=0.04),D-D峰值与FIB下降速度呈正相关(Pearson比0.76,P<0.01),D-D增高时间与FIB下降速度间无相关性。结论急性LEDVT患者CDT治疗过程中血浆D-D、FIB会产生规律性变化,监测和分析D-D、FIB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CDT疗效,减少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雷松柏,李庆[10](2019)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临床上的常见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严重的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近年来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技术的不断发展,CDT的治疗效果得到肯定,本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CDT作进一步归纳。(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导管接触性溶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和比较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与单纯标准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中央型(髂股静脉)和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导管溶栓治疗组(试验组)65例、单纯抗凝治疗组(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消肿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患肢大腿消肿率[(83.03±4.53)%]显着高于对照组[(50.42±7.41)%](P<0.05);患肢小腿消肿率[(76.48±8.24)%]亦显着高于对照组(54.95±8.14)%(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有效率为92.31%(60/65),显着高于对照组[14.29%(4/28)](P<0.05)。随访半年后,试验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90.67%(57/65),PTS率为7.69%(5/65);而对照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21.42%(6/28),PTS率为14.28%(4/28)。试验组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T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急性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且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相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管接触性溶栓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导管接触溶栓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慢性缺血治疗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2].董训忠,秦金保,崔健,石亿,周汝航.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与标准抗凝治疗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3].伍淑文,马延召,苏连花.广东省深静脉导管接触性溶栓护理实践专家共识[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4].吴鉴洲,黄金培,吴志林.DSA引导下置入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

[5].高锋利,王克华,苟伟,赵刚,胡志鹏.经皮腔内机械药物血栓清除术与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对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9

[6].胡晓晓,李茂全,姜金霞.空气波压力仪联合光子治疗仪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导管接触溶栓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7].周军传.导管接触性溶栓在股腘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

[8].曹健强,谭羽灿,邢越,罗灿华.接触性导管溶栓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单中心经验[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9

[9].刘强,王永利,王征宇,彭志清,相建峰.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变化规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10].雷松柏,李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9

标签:;  ;  ;  ;  

导管接触性溶栓论文-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