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期早期论文-王睿

慢性期早期论文-王睿

导读:本文包含了慢性期早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深度分子学反应

慢性期早期论文文献综述

王睿[1](2019)在《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深度分子学反应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持续稳定获得深度分子学反应(deep molecular response,DMR)的部分患者可成功停止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现有研究表明监测服药后患者3个月和6个月BCR-ABL~(IS)的定量水平对远期疗效的判断如总生存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等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拟探究3个月和6个月BCR-ABL~(IS)定量水平及其他可能的预测因素与达到深度分子学反应的关系。方法:分析2010-2017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首次诊断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CML-CP)并服用伊马替尼或尼洛替尼一线治疗的16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收集其外周血BCR-ABL定量结果及性别、年龄、血常规、Sokal评分等基线资料。以达到MR4.0(BCR-ABL~(IS)≤0.01%,ABL1转录本≥10 000)作为主要观察指标,采用Kaplan-Meier绘制累计风险函数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比较3、6个月BCR-ABL~(IS)定量水平与未来达到MR4.0之间的差异,涉及多重比较时,检验水准取Bonferroni校正,以P<0.016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3个月及6个月BCR-ABL~(IS)和初诊时性别、年龄、Sokal评分等基线指标中单因素分析P<0.2的变量代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患者获得MR4.0的独立影响因素。当以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early molecular response,EMR;3个月BCR-ABL~(IS)≤10%,6个月BCR-ABL~(IS)<1%)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时,依据伊马替组及尼洛替尼组3、6个月定量水平不同分组,比较伊马替尼与尼洛替尼达到EMR的差异,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首先,3个月及6个月达到EMR的患者累计达到MR4.0的比例高于未达到EMR的患者(P_1=0.003,P_2<0.001)。进一步将3个月BCR-ABL~(IS)分为1%-10%、>10%和≤1%叁组,发现3个月BCR-ABL~(IS)≤1%的患者累计达到MR4.0的比例最高(P_1=0.014,P_2<0.001)。相似的,将6个月BCR-ABL~(IS)分为≥1%、0.1%-1%和≤0.1%叁组,仍然是BCR-ABL~(IS)≤0.1%组最容易达到MR4.0(P_1<0.001,P_2=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初诊时性别、年龄、Sokal评分等基线资料与获得MR4.0无关而3个月和6个月BCR-ABL~(IS)定量水平是影响累计MR4.0发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_1=0.022,P_2<0.001)。其次,尼洛替尼相比于伊马替尼更容易达到EMR,3个月96.4%vs 62.3%,P<0.001;6个月91.7%vs 55.1%,P=0.001。结论:1.达到EMR与获得深度分子学反应相关,3个月BCR-ABL~(IS)≤1%或6个月≤0.1%的患者远期更有可能达到MR4.0,应该成为追求停药患者的早期治疗的新目标。2.尼洛替尼可以使更多的患者在治疗早期就获得良好的治疗反应。(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利强,陈振萍,郑杰,马洁,吴润晖[2](2019)在《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儿童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昕维)治疗新诊断儿童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phase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P-CML)的早期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反应和安全性。方法收集35例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初次确诊CP-CML的患儿,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260~340 mg/m2,1次/d治疗,根据药物种类分为国产仿制药(昕维)组和进口原研药(格列卫)两组,国产仿制药(昕维)治疗组20例,原研药(格列卫)治疗组15例,随访至2018年5月。对比进口原研药,评价国产仿制药治疗CML患者3、6、12个月时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及安全性。结果 35例初诊CP-CML患儿中位年龄10岁(1~16岁),其中男性18名,女性17名。治疗3个月时,国产仿制药组患儿完全血液学反应(complete hematologic responses,CHR)率为75%(15/20); 80%(16/20)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inor cytogenetic response,MCyR),45%(9/20) BCR-ABL转录本水平≤10%。治疗6个月时,CHR率为94%(15/16);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CCyR)为62. 5%(10/16); 43. 8%(7/16) BCR-ABL≤1%。治疗12个月时,CCyR为92. 3%(12/13); 77%(10/13) BCR-ABL≤0. 1%,对比进口原研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15%(3/20)不良反应为血液学不良反应,无严重Ⅳ级不良反应;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依次为疼痛35%(7/20),消化道症状25%(5/20),水肿15%(3/20),不明原因发热10%(2/20),乏力5%(1/20),皮疹5%(1/20)。治疗3个月,国产仿制药CCyR略低于原研药(P=0. 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良反应易控制,无药物毒性相关性死亡。结论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初始治疗新诊断儿童CP-CML的早期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良好,安全可靠,本研究尚未发现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有明显差别。(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景华,周凡,刘洋,惠玉,刘彦琴[3](2015)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早期分子反应39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早期分子反应(EMR)。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39例CML慢性期EMR的患者,并分析影响EMR的因素。结果 39例CML患者可评估38例,EMR率61%。其中,低、中危组EMR率70%(19/27),高危组EMR率36%(4/11)。高危组与中、低组比较,EMR率明显减低(P<0.05)。EMR患者和EMR失败患者,例数分别为23例和15例;初诊时肋缘下脾脏大小分别为4.0(QR=1.5)cm,11.3(QR=1.6)cm(P<0.05);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3(QR=4.0)×10~9/L,35(QR=8.9)×10~9/L(P<0.05)。结论初诊时脾脏大、白细胞计数高、Sokal评分高危可能与伊马替尼治疗CML的EMR失败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宗桂华[4](2015)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塞早期诊断及腔隙性脑梗塞(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MRI成像技术在脑梗塞早期诊断中有其不足之处,新技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弥补了不足。它利用水分子的弥散运动特性,反应水分子的微观运动状况,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来研究疾病及其发展状况。成像原理是利用常规SE序列,在180度聚焦射频脉冲前后各加上一个位置对称极性相反的梯度场。通过部分病例,经用MRI和DWI对比扫描进行图像统计分析,临床实践证实对于急性期脑梗塞病灶的诊断,DWI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r ADC值在脑梗塞发病不同时期有其对应的范围,可以更客观地反映病灶的时程和发病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5年03期)

郑天林,王晓黎,胡长征,徐红妹[5](1999)在《1例罕见的Ph~-/bcr~+慢粒早期慢性期-红血病-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对1例疑难病人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运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分子遗传学检测指标与临床相结合进行检查与分析。结果确诊1例罕见的Ph-/bcr+CML早期慢性期-红血病兼患淋巴瘤。结论该病例为十分罕见的多能干细胞克隆恶性增生疾病的多重癌罹患。其细胞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发现对诊断与鉴别诊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白血病》期刊1999年02期)

慢性期早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昕维)治疗新诊断儿童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phase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P-CML)的早期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反应和安全性。方法收集35例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初次确诊CP-CML的患儿,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260~340 mg/m2,1次/d治疗,根据药物种类分为国产仿制药(昕维)组和进口原研药(格列卫)两组,国产仿制药(昕维)治疗组20例,原研药(格列卫)治疗组15例,随访至2018年5月。对比进口原研药,评价国产仿制药治疗CML患者3、6、12个月时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及安全性。结果 35例初诊CP-CML患儿中位年龄10岁(1~16岁),其中男性18名,女性17名。治疗3个月时,国产仿制药组患儿完全血液学反应(complete hematologic responses,CHR)率为75%(15/20); 80%(16/20)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inor cytogenetic response,MCyR),45%(9/20) BCR-ABL转录本水平≤10%。治疗6个月时,CHR率为94%(15/16);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CCyR)为62. 5%(10/16); 43. 8%(7/16) BCR-ABL≤1%。治疗12个月时,CCyR为92. 3%(12/13); 77%(10/13) BCR-ABL≤0. 1%,对比进口原研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15%(3/20)不良反应为血液学不良反应,无严重Ⅳ级不良反应;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依次为疼痛35%(7/20),消化道症状25%(5/20),水肿15%(3/20),不明原因发热10%(2/20),乏力5%(1/20),皮疹5%(1/20)。治疗3个月,国产仿制药CCyR略低于原研药(P=0. 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良反应易控制,无药物毒性相关性死亡。结论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初始治疗新诊断儿童CP-CML的早期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良好,安全可靠,本研究尚未发现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有明显差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性期早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睿.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深度分子学反应的预测价值[D].吉林大学.2019

[2].张利强,陈振萍,郑杰,马洁,吴润晖.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儿童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

[3].刘景华,周凡,刘洋,惠玉,刘彦琴.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早期分子反应39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5

[4].宗桂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塞早期诊断及腔隙性脑梗塞(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5].郑天林,王晓黎,胡长征,徐红妹.1例罕见的Ph~-/bcr~+慢粒早期慢性期-红血病-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探讨[J].白血病.1999

标签:;  ;  ;  ;  

慢性期早期论文-王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