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诗英译心理定势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周方衡[1](2020)在《许渊冲宋词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相比古诗英译,许渊冲在宋词英译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学界对其宋词英译的研究亦相对有限。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从美学、翻译过程内部要素、翻译理论、语言学和其他视角等角度对许渊冲的宋词英译研究进行回顾。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以"三美论"指导的成果较多,研究对象较为狭窄,存在翻译理论套用之嫌,跨学科的研究不多。本文提出,今后学者可从文化翻译、实证研究、跨学科、译者改译等方面对许渊冲的宋词英译进行深入研究。
张玲[2](2020)在《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中忧郁情结的表现——以“译者的声音”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汪榕培英译的《牡丹亭》译本及其副文本中,译者以多种方式传达了一个声音:杜丽娘的情感集中体现了东方女子的忧郁情结。汪译《牡丹亭》的译者声音体现了主体性、主动性、个性的特点,并在译本内外形成呼应和相互阐释。其译本契合译者在文本外所表达的对原文的情感解读以及获得读者共鸣的目标。"译者的声音"为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中忧郁情结的表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有助于全面地研究译本生产过程和译本翻译策略的选择。
赵祥云[3](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提出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温潘亚[4](2017)在《历史剧:作为一种历史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剧是一种寓言于历史的戏剧,由于它既不回避"虚构性",又必须接受真实性标准的检验,即具有赋予"历史真实"以意义的能力,所以它还是一种叙事,一种历史叙事。由历史、虚构和风格三个层面组成的历史剧,处理好虚实关系是其创作的核心。当然,正确的史识、史观与化史为剧能力对开展历史叙事而言缺一不可。而以历史叙事为视角,追寻历史剧这一有意味的叙事形式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性则为历史剧研究提供了巨大的阐释空间。
李曼曌[5](2017)在《帕尔默文化语言理论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近年来,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热潮,使对外汉语教学实践随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国内各大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以语言教学为主,将文化因素放在一个极其末端的位置,忽视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虽然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了部分改善,出现了普及中华文化传统的专门课程,但在留学生实际的交际运用中,仍存在大量的文化障碍,这些文化障碍是如何产生的?对外汉语教师面对教学中存在的文化障碍应该怎样进行阐释,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障碍?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我们发现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很好地将人文性和认知性结合了起来,以意象为核心概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本文运用该理论,选取语音、语法、词汇层面中的范例进行了阐释,希望由此探索出一种更好的阐释方式来克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具体来看,主要分成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交代的主要是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方法以及对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相关涉内容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是对本文采用的理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进行介绍的过程,不仅追溯了其人类学渊源,探究了其认知系统及最终的形成,还重点对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及其应用作了一系列的分析解读。最后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该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语言、文化和意象的关系,并提出了以此为视角,克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障碍的设想。第三部分首先明确了文化障碍的定义,并基于留学生实际交际中出现的文化障碍现象,对其内容进行了分类归纳,最后从留学生自身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两方面分析了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这一部分主要是发现并提出问题,以便后文应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来克服解决。第四部分选取了英语国家留学生作为阐释对象的代表,并充分说明了选择的缘由;阐释围绕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意象理论,从语音、语法、词汇三个层面展开,并对作为文化意象最重要的载体——词汇部分作了详细的分类阐释;最后探讨了该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对克服文化障碍阐释的建议。第五部分结语对本文内容作了概述,指出了有待探讨研究的相关不足之处。
高查清[6](2017)在《论译者忠实观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文中认为自上个世纪末起始,翻译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否定忠实之风。不少人以谈忠实为耻,说“叛逆”为荣,似乎不说“叛逆”就不“学术”,不行“叛逆”就非“翻译”。从本质上说,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或文字忠实地表达出另一种语言或文字所说或写的内容,其终极目的是要完成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言语之间的沟通,促成双方相互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对于源语信息的扭曲或损伤,都会影响交流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导致交际失败。职是之故,翻译过程中对于原文本的忠实至关重要。不管是研究翻译理论还是从事翻译实践,都离不开对忠实翻译原则的理解、把握和坚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忠实翻译原则乃马之缰、船之舵。有了它,翻译才有一定的参照标准,译者也才有一定的追求方向;反之,如果没有或者否定忠实翻译原则,那么,翻译实践势必变成了译者自行其是、随心所欲的实验场甚至游乐场,读者也根本无法知道自己所阅读的所谓“译作”中哪句话为作者所说、哪句话乃译者杜撰,到最后,可能连作者的“真话”读者都难信其真了。这不仅仅是读者的不幸,更是译者乃至翻译本身的不幸。所以,对一定忠实翻译原则的遵循与坚守是一件必然也是必须之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译文质量的高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说到底还是要取决于译者,所以,对于译者正确的忠实观教育,是保证翻译质量、发展翻译事业的源头和起点。在翻译教学中,必须让译者明白,不管是从翻译的本质和功用来说,还是从伦理和目的的角度来看,忠实是翻译的生命线,是翻译须臾不可离的灵魂。不管是文学文本还是非文学文本,不管是“归化”翻译法还是“异化”翻译法,不管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都始终不能丢开“忠实”这一根本原则。抛开忠实,就等同于否定翻译本身。正因如此,在跨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仍且成为教育领域一种常态的今天,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所有外语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关注翻译活动对于“忠实”原则的遵循与坚守,必须要在翻译人才教育培养的源头和起点加强译者忠实观教育。这也是撰写本文的主因。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陈述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了与该研究关系密切的文献并分析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阐明了作者的研究思路、运用理论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正确认识翻译本质是译者忠实观教育的基础”从翻译的本质、功用谈起,以翻译史上出现的文质之争、直译意译之争等重大争论皆因译文是否忠实而起为例,教育译者忠实乃翻译的本质要求。第二章“译者伦理与译者忠实观教育”从译者伦理的角度,教育译者作为“中间人”,有忠实传达委托人信息的义务。虽然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有时要面临忠实于作者、读者、委托人,或者是自己翻译理想的选择,但从根本上说,这几者之间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协调一致的关系。“归化”与“异化”翻译方式同样也是辩证统一,只要秉持忠实原则,二者之间就可以相互促进。第三章“加强译者的文’本’意识教育”论述了不同性质的文本对于忠实翻译的不同要求(比如文学性文本要求译出文本中的“美”,而非文学性文本则对译文的准确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从文本特征的角度教育翻译人才要以“文(本)”为“本”,树立正确的“文本意识”,培养熟练分析文本类型并将不同文本的不同特点体现于译文之中的能力。第四章“培养翻译人才妥善应对翻译环境的能力”阐释了影响忠实翻译的文本外因素,说明政治、民族、文化、宗教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会对忠实翻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育译者要排除外界干扰,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追求自己的翻译理想,拒绝做“线牵木偶”。第五章“译者须正确认识并合理发挥其主体性”从分析译者主体性的本质入手,批驳国内外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译者主体性的一些错误认识,重点驳斥翻译理论界宣扬“叛逆”思想的相关论调,论证它们对于翻译的危害,教育译者要正确理解并合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为忠实翻译服务。第六章“培养翻译人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从翻译批评的角度,论证了翻译批评对于忠实翻译的保障作用。忠实翻译不能完全依靠译者的自觉性,而是要有健康、严肃的翻译批评,要在翻译界形成一种批评氛围。教育译者不仅要虚心、诚恳地接受翻译批评,并且也要积极地参与翻译批评,惟其如此,忠实翻译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译者忠实观教育进行总体性的归纳总结,肯定正确的翻译忠实观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对于翻译事业、对于译者教育与成长的重要价值,并对如何更好地进行译者忠实观教育提出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李恬恬[7](2016)在《许渊冲和庞德的汉诗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关联理论视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别选取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译者许渊冲和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两位译者的汉诗文化意象翻译策略进行对比研究。文中的文化意象按人名、地名、典故、其它文化意象这四类进行分类研究,旨在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哪种翻译策略更能让译语读者对诗中的文化意象产生最佳关联,并理解原诗文化意象的含义和诗歌的意义。这将有助于中国古典诗歌走向世界。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关于汉诗文化意象中的人名的翻译,采用音译加注释的策略既能让译语读者产生最佳关联也能保持原诗的忠实度和韵味。关于汉诗文化意象中的地名的翻译,采用意译策略能达到让译语读者产生最佳关联的效果。此外不管是用音译策略还是直译策略如果能在后面加以注释效果会更好。关于汉诗文化意象中的典故的翻译,采用意译策略比较合适,此外采用音译策略加注释的方式也能达到让译语读者产生最佳关联的效果。关于汉诗中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最好的翻译策略是采用文化对等词进行翻译,在没有文化对等词的情况下采用替换加注释的翻译策略也能达到让译语读者产生最佳关联的效果。此外采用省译策略是无法让译语读者产生最佳关联,不利于译语读者对原诗意义的理解。
匡秋爽[8](2015)在《从民间传说到艺术经典 ——艺术视野中的“梁祝”母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梁祝”是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母题”。它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孕育、生发和传承了近1700年的东方爱情故事,在其漫长的演化、传播历程中,逐步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穿越了语言、文字、审美心理和认知、思维习惯的壁垒,不仅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与欣赏,更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形式。“梁祝”的打动人心的魅力何在?其无远弗届的情感和精神感召力从何而来?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轨迹是怎样的?又是如何跨过了语言、文字、审美心理和认知习惯的阻碍,成功叩开了普通西方民众的接受之门?在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时代,“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和接受,能够为当下中国的文化建设、发展和海外传播提供哪些经验、智慧?本文旨在从母题学研究的视角出发,以历史的、美学的方法对“梁祝”传说的生成、演化历程展开考察和分析,探讨总结出“梁祝”文艺经典化的路径:一方面研究“梁祝”在生成、演化和传播、变异的过程中,容纳、形成的那些作为最小的叙事单元、持续存在的情感和叙事“母题”;另一方面探讨“梁祝”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和文化样本的“文化母题”,如何超越时空融汇各种文艺样式,最终形成洋洋大观的“梁祝”文化的历史过程。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梁祝”传说的本事考证与历史考察、起源与流传地域、域外传播与文艺样式作以梳理和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已有的“梁祝”研究提出了“文化母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着力探讨“梁祝”作为一个文化母题的生成、演化、变异、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与价值。第一章是“梁祝”母题的生成,在已有史料典籍和研究成果中整理出“梁祝”产生、丰盈、嬗变的历程,从而提炼出“梁祝”母题的两个基本文化内涵:一是对现世情谊的坚贞执着,对现实和命运的不屈抗争;二是超越现世的自由意志与生命精神。这构成了“梁祝”在演化、传播和丰富历程中最为稳固、最具感召力的基本情感和价值内涵。第二章对元明清时期的“梁祝”母题经典化之初步展开进行论述,并重点考察“梁祝”母题在进入文人视野和文艺创作之后所呈现出的“精致化”、“典雅化”的流传与演化特征,提出了“梁祝”在明清时期被中国诗词的抒情传统所吸纳、改造,成为诗词抒情的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和意蕴含量的象征“符号”的观点。第三章主要从小说叙事和影像传达两方面讨论“梁祝”母题,包括对现代学术视野中“梁祝”的缘起与价值分析,简要介绍“梁祝”母题的现代化概貌,以小说和电影为核心讨论了“梁祝”母题的现代化之路所积淀的历史经验:“梁祝”之所以能进入“四大”系统,成为中国民间传说的典范代表,一方面固然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与中国现代学术尤其是民俗学建立之初的那种将“经世致用”与“学术自律”合二为一的学术品格关联密切。第四章是以中国戏曲艺术中的越剧为范本讨论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中的“梁祝”母题,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产生、发展、演变及传播的历史脉迹为线索展开讨论,力求揭示越剧“梁祝”为“梁祝”母题的传承传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第五章则是以音乐领域当中的经典之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通过对其创作、演绎、中外流传历程的考察和音乐美学的分析,明确“梁祝”母题的世界化与经典化的路径和意义。第六章是对以“梁祝”为母题所衍生的“梁祝”文艺之跨际传播的论述,主要针对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梁祝”文艺作品进行研究分析。结论部分通过对艺术视野中“梁祝”母题研究的历时梳理与剖面解析,得出“梁祝”母题从民间传说走向艺术经典所具有的规律性启示:民间“梁祝”传说是“梁祝”文艺作品的根源;文人创作是“梁祝”母题经典化的必经之路;现代媒介对“梁祝”母题的推进与创新;“梁祝”母题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构成的文化张力,对构建世界文明格局中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文艺创造图谱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
胡筱颖[9](2013)在《国内唐诗英译研究回顾与反思(1980—2011)》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80年至2011年间发表的305篇以唐诗英译为主题的英译研究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对国内近30年的唐诗英译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这段时间国内唐诗研究总的形态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今后唐诗英译的研究应重描述轻判断,重定量轻定性,重实证轻感受,多注重跨学科研究视角,加强唐诗英译的宏观研究。
沈岚[10](2013)在《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学者理雅各通过对中华经典《诗经》的翻译和介绍,从思想、文化、文学诸方面对《诗经》进行跨文化阐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译介阐释”,成为东西两大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经典译本之一,在中华经典阐释史和跨文化交流史上有重要意义。绪论将对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交代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包括采用细读法、译介学、阐释学与比较文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分析法、逻辑论证法、比较法、统计法等,同时介绍了本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理雅各《诗经》译介与中西经典阐释传统。中西《诗经》阐释传统部分介绍了中国《诗经》解经学以及西方《圣经》阐释传统的流变,即从《圣经》解释学到《圣经》批判主义,从经典到《圣经》文本本身的一种回归。同时梳理了西方传教士对《诗经》的译介史,分析了理雅各《诗经》译介的阐释方式:直译加注法(厚重翻译)和异化法与语义翻译。从理雅各《诗经》译介的心路历程,深入剖析其襄助传教,旨在耶儒对话和融合的《诗经》译介动机。第二至五章是对理雅各《诗经》英译本的本体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理雅各的三种英译本即1871年散译本、1876年韵译本和1879年东方圣书版,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第二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思想阐释。从政治美刺诗与爱情诗、政治怨刺诗与抒情诗两方面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怨与刺的原则;理雅各对《诗经》题解求贤尚德、匡正得失、歌功颂德的诠释体现出其遵教化的阐释观;理雅各对于清代《诗经》学独立思考派如崔述等学说的重视以及对孔子删诗说的考证等,体现其海德格尔的“阐释循环”思想以及客观派的阐释风格。第三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化阐释。理雅各从文化“他者”的角度,对《诗经》中所体现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婚姻制度进行阐释。在《诗经》中寻找上帝和启示,解读中国的祖先崇拜,并对中国的一夫多妻制提出批判。第四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学阐释。理雅各在1876年《诗经》韵译本的题解中,将《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大致解读为narrative(陈述性的)、allusive(暗指性的)、metaphorical(隐喻性的),并认为《诗经》中“陈述性的”居多;对1876年《诗经》韵译本的翻译体现出其还原“中国诗歌本身”的努力,在诗节和押韵等方面表现出汉诗格律诗的均衡和对偶原则,同时运用了诸如使用苏格兰方言等多种翻译策略来体现其不同于1871年《诗经》散译本的文学追求。第五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意象阐释。从自然意象、动物意象、植物意象等方面分析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意象系统,概括出男女恋爱婚媾、思乡怀人以及感时伤怀的象征义,并从中解读理雅各的宗教型和科学型文化心态。第六章理雅各及其《诗经》英译的影响。纵向考察英国早期汉学情况,横向研究理雅各时代的英国汉学。理雅各《诗经》英译在西欧特别是英国掀起复译《诗经》热潮,促进了包括《诗经》在内的中华经典以及中国文论等的跨文化传播。结语部分,归纳总结全文。理雅各作为跨文化学者的知识结构是译介中华经典的首要条件,他尊重源语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樊篱,使中华经典译介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理雅各的《诗经》译介对解释源语和译语之间纯语言差距之外的文化和思维差异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跨文化经典译介范式,在《诗经》西播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树立了英译汉诗的典范。
二、唐诗英译心理定势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诗英译心理定势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许渊冲宋词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许渊冲简介及其宋词英译 |
二、许渊冲宋词英译研究现状 |
(一)许渊冲宋词英译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许渊冲宋词英译的国内研究现状 |
1.专着方面,关于许渊冲古诗词英译研究的有两部。 |
2.博士论文方面,国内关于许渊冲古诗词英译的仅有三篇。 |
3.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方面,国内关于“许渊冲宋词英译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多。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
四、对未来许渊冲宋词英译研究的几点设想 |
(一)从文化翻译视角系统研究许渊冲的宋词英译。 |
(二)从实证的角度研究许渊冲的宋词英译。 |
(三)从跨学科跨艺术的视角研究许渊冲的宋词英译。 |
(四)对许渊冲的宋词改译进行探讨。 |
(2)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中忧郁情结的表现——以“译者的声音”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译者的声音 |
3.汪译《牡丹亭》副文本中有关杜丽娘忧郁情结的“译者的声音” |
3.1 对原文的解读和阐释 |
3.2 读者 |
3.3 翻译策略 |
4.汪译《牡丹亭》译本内关于杜丽娘忧郁情结的“译者的声音” |
4.1 变换使用近义词 |
4.2 重复译词 |
4.3 意译和显化 |
4.4 扩充(amplification) |
4.5 使用押韵的形式 |
5.结语 |
(3)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观点 |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贡献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历史剧:作为一种历史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剧:作为一种历史叙事 |
二、历史叙事一:徘徊于真实与虚构之间 |
三、历史叙事二:形式的意识形态性 |
四、如何叙事:史识、史观与化史为剧能力 |
结语 |
(5)帕尔默文化语言理论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现有成果研究综述 |
1.我国关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概况 |
2.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关涉的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材料法 |
3.示例分析法 |
4.全面梳理与细节阐释法 |
一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 |
(一)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简介 |
1. 语言人类学的三大传统 |
2. 帕氏理论的认知系统——认知语言学 |
3.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最终形成 |
(二)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意象 |
1.意象的定义 |
2.意象在帕氏理论中的应用及其反映的特征 |
3.意象和意象图式 |
(三)语言、文化和意象 |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 |
(一)文化障碍的定义 |
(二)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 |
1.留学生汉语交际中的文化障碍现象 |
2.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障碍的分类情况 |
3.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障碍的基本内容 |
(三)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 |
1.留学生的自身因素 |
2.对外汉语教学的因素 |
三 帕氏理论对外汉教学中文化障碍的阐释 |
(一)阐释对象的选取及缘由 |
(二)帕氏意象理论对语音及语法层面文化障碍的阐释 |
1.选取古典诗歌作为阐释范例的缘由 |
2.古诗词语音层面的文化障碍阐释 |
3.古诗词语法层面的文化障碍阐释 |
(三)帕氏意象理论对词汇系统文化障碍的阐释 |
1.颜色词类:红、白、黄、黑、青 |
2.数字词类:一、二、四、六、八、九 |
3.植物词类:柳、松、竹、梧桐、桑、菊、莲、桃、杏、梅 |
(四)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对克服文化障碍的建议 |
1.充分调动感官 |
2.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敏感度 |
3.提高留学生的自我文化意识 |
4.坚持灵活适度的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论译者忠实观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价值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工具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正确认识翻译本质是译者忠实观教育的基础 |
第一节 翻译的本质 |
一、翻译的概念 |
二、“翻译就是翻译” |
三、忠实是翻译的本然要求 |
第二节 文质之争乃“形”“义”之争 |
一、文质之争的缘起 |
二、文质之争的本质 |
第三节 直译、意译与忠实原作之辨 |
一、直译、意译之界定及争论 |
二、逐字译、字面译与直译都必须以忠实为准绳 |
三、翻译层次论与“直译”“意译”之调和 |
四、“信、达、雅”须以“信”为先 |
第二章 译者伦理与译者忠实观教育 |
第一节 伦理与翻译伦理 |
一、伦理 |
二、翻译伦理与译者伦理 |
三、对译者的忠实伦理教育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思想保证 |
第二节 “忠实”与“叛逆”的博弈 |
一、忠实历来是译者的追求 |
二、应该抵制翻译中叛逆思想及行为 |
第三节 忠实取向对翻译行为的影响 |
一、作者取向 |
二、读者取向 |
三、委托人取向 |
四、译者取向(理想取向) |
第四节 归化与异化—忠实取向的不同选择 |
第三章 加强译者的文“本”意识教育 |
第一节 文本乃翻译之“本” |
一、何谓文本 |
二、文本内涵的“异化”与回归 |
三、已译文本与待译文本 |
第二节 体裁(文体)与忠实翻译的关系 |
一、体裁的内涵 |
二、体裁的分类 |
三、体裁与文体、风格 |
四、文本体裁分析对于翻译的价值 |
第三节 服务于翻译的文本分类 |
一、以主题/话题为标准划分的文本类型 |
二、以文本的功能为标准划分的文本类型 |
第四节 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及翻译 |
一、文学文本的特点与翻译 |
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与翻译 |
三、区别对待两类文本的翻译 |
四、忠实翻译没有“特区” |
第四章 培养翻译人才妥善应对翻译环境的能力 |
第一节 翻译不仅仅是单纯的语符转换 |
第二节 翻译相关方对翻译进程的影响 |
一、委托人的“指挥”与赞助人的“召唤” |
二、读者的审美和阅读偏好 |
第三节 影响译者的目的语交际环境因素 |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
二、政治因素的“遥控” |
三、民族主义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
四、民族文化是翻译的“滤网”与“染色剂 |
五、宗教信仰的另类“投射” |
第四节 译者不是线牵木偶 |
一、语言文学“规范”不能丢 |
二、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
第五章 译者须正确认识并合理发挥其主体性 |
第一节 译者的角色 |
一、译者角色在中国 |
二、译者角色在西方 |
三、译者身份与社会地位 |
第二节 译者主体性及其与译者忠实观的碰撞 |
一、主体性释义 |
二、译者主体性 |
三、译者丧失主体性了吗 |
四、“译者主体性”有别于“译者主体性研究” |
五、如何看待译者主体性 |
六、“叛逆”不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
七、“译者主体性”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努力 |
八、发挥“译者主体性”不等于鼓励译者“显形” |
九、解构主义否定不了忠实之于翻译的价值 |
第三节 发挥译者主体性的保障因素 |
一、提高翻译能力是充分行使译者主体性的技术保障 |
二、树立忠实翻译观是正确行使译者主体性的思想保障 |
第六章 培养翻译人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 |
第一节 忠实翻译需要翻译批评 |
一、翻译批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二、翻译批评概念的内涵 |
三、翻译批评的任务、目的、价值和功能 |
四、翻译批评所处的困境及其出路 |
第二节 翻译批评主体之争 |
一、普通读者批评 |
二、专家批评 |
三、译者批评 |
第三节 译者应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翻译批评 |
结语必须坚持和加强对翻译人才的译者忠实观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许渊冲和庞德的汉诗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关联理论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关联理论与汉诗翻译研究 |
第一节 关联理论概述 |
第二节 汉诗翻译研究 |
第四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许渊冲与庞德的汉诗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
第一节 许渊冲与汉诗翻译 |
第二节 庞德与汉诗翻译 |
第三节 许渊冲与庞德的汉诗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从民间传说到艺术经典 ——艺术视野中的“梁祝”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学术史的回顾 |
(一)“梁祝”传说的本事考证与历史考察 |
(二)关于“梁祝”传说起源和流传地域的讨论 |
(三)关于“梁祝”传说域外传播的探讨 |
(四)关于“梁祝”文艺样式的研究 |
(五)关于《梁祝文化大观》与《梁祝文库》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意义与方法 |
(一)母题学:本文的研究视角与可行性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梁祝”:一个文化“母题”的生成(东晋至南宋) |
一、“义妇”祝英台:“梁祝”传说的雏形 |
二、“梁祝”故事的丰盈与嬗变 |
三、“化蝶”:生命意志、自由精神的超现实显现 |
四、作为“文化母题”的“梁祝” |
第二章“梁祝”母题经典化的初步展开(元明清) |
一、从“史料”到“文人创作”:“梁祝”母题的经典化 |
(一)“梁祝”传说文本化的肇始 |
(二)元明清时期的“梁祝”文艺概貌 |
(三)文人创作对“梁祝”母题的影响 |
二、“梁祝”叙事的精致化和典雅化 |
三、作为抒情符号的“梁祝” |
四、“梁祝”与明清市民文艺思潮 |
第三章“梁祝”母题的文学叙事与大众传播 |
一、走向“四大传说”:现代学术视野中的“梁祝” |
二、“梁祝”小说的产生与影响 |
(一)“梁祝”小说发展至今所经历的三个时期 |
(二)“梁祝”小说模式固化的缘由 |
(三)“梁祝”小说与“梁祝”戏曲的渊源 |
(四)“梁祝”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三、“梁祝”母题的现代认知与大众传播 |
(一)“梁祝”母题与现代大众文化 |
(二)“梁祝”影像叙事中的蝴蝶意象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中的“梁祝”母题 |
一、越剧的萌芽时期及发源地 |
二、步入上海戏曲舞台的“小歌班” |
(一)“小歌班”进军大上海 |
(二)男班时期的“梁祝”唱片 |
三、女班时期的越剧唱腔与越剧改革 |
(一)“三花一娟”与“四工腔” |
(二)女班时期的“梁祝”唱片及剧目创编 |
四、越剧改革与《梁祝》的三度改编 |
(一)袁雪芬与越剧革新 |
(二)运用新声腔的越剧剧目《梁祝哀史》 |
(三)建国初期的新版《梁祝哀史》 |
(四)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特色 |
五、银幕经典: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
(一)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产生及创作过程 |
(二)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
(三)对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评价与阐释 |
六、新时期以来越剧《梁祝》的复兴与重新演绎 |
(一)新世纪再生经典——“小百花”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
(二)“小百花”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创新与价值 |
第五章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西遇合与传统母题的重生 |
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孕育与诞生 |
(一)创作初衷与时代背景 |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问世 |
二、中外小提琴演奏家对《梁祝》的演绎与诠释 |
(一)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弓弦下的《梁祝》 |
(二)国外小提琴演奏家诠释的“蝴蝶爱情” |
三、民族音乐传统的创造性现代转化 |
(一)凸显民族特色的音乐题材 |
(二)源于越剧“梁祝”的音乐主题 |
(三)中国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技法的融汇 |
(四)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理念观照下的“梁祝” |
四、西方音乐艺术的本土化与民族化 |
(一)主奏乐器——小提琴 |
(二)西方古典音乐曲式与“梁祝”母题的遇合 |
(三)中西音乐优质元素的成功组合 |
五、世界的心灵语言:“梁祝”音乐的情感诉求与审美特征 |
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
(一)国内传播与艺术历程 |
(二)传统艺术经典的当下境遇与传承拯救 |
(三)半个世纪的艺术盛宴 |
第六章“梁祝”母题的跨际旅行 |
一、天籁回声:“梁祝”文艺在东北亚 |
(一)“梁祝”传说在朝鲜半岛的流传 |
(二)“梁祝”母题在日本的传播及本土化 |
二、琴瑟和鸣:“梁祝”文艺在东南亚 |
(一)“梁祝”文艺在印尼的传播与本土化 |
(二)“梁祝”文艺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流布与改编 |
三、异域蝶韵:“梁祝”文艺跨际传播的动因与规律 |
(一)“梁祝”传说的文学创编及其本土化 |
(二)越剧“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及影响 |
(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及影响 |
(四)西方学者对“梁祝”舞台剧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国内唐诗英译研究回顾与反思(1980—2011)(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年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及主要研究视角分析 |
2. 国内唐诗英译研究主题统计分析 |
2.1 宏观研究 |
2.2 微观研究 |
3. 反思 |
3.1 近30年来国内唐诗英译研究的特点 |
3.2 基于特点的反思 |
(10)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与中西经典阐释传统 |
第一节 理雅各与中西《诗经》阐释传统 |
一、 《诗经》解经传统 |
二、 西方释经传统 |
三、 传教士《诗经》译介 |
第二节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阐释方式 |
一、 理雅各《诗经》译介 |
二、 理雅各阐释方式的选择 |
三、 理雅各阐释策略的制定 |
第三节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心路历程 |
一、 新教传教士理雅各 |
二、 襄助传教而译介 |
三、 耶儒对话与融合 |
小结 |
第二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思想阐释 |
第一节 怨与刺的阐释原则 |
一、 政治美刺诗与爱情诗 |
二、 政治怨刺诗与抒情诗 |
第二节 遵教化的阐释观 |
一、 求贤尚德 |
二、 匡正得失 |
三、 歌功颂德 |
第三节 阐释的循环与创新 |
一、 阐释的循环 |
二、 独立创新 |
第四节 客观派的阐释风格 |
一、 孔子删诗说辨正 |
二、 版本流传考证 |
三、 《诗经》的采编和诗大序作者考证 |
四、 风、雅、颂语义训释 |
五、 名物的考释 |
小结 |
第三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对封建宗法制的文化阐释 |
一、 中国的封建宗法制 |
二、 中西封建制异同 |
三、 分封制与秦的中央集权制 |
第二节 对宗教信仰的文化阐释 |
一、 寻找上帝与启示 |
二、 多神教与一神论 |
三、 “迷信”与祖先崇拜 |
第三节 对婚姻制度的文化阐释 |
一、 中西不同的婚姻制度 |
二、 抨击一夫多妻制与曲解文本 |
三、 出于对妇女的同情而误读 |
小结 |
第四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学阐释 |
第一节 对“赋、比、兴”概念的阐释 |
一、 “赋、比、兴”的概念阐释 |
二、 赋、比、兴比例统计 |
第二节 赋、比、兴的文本解读 |
一、 纯用赋体 |
二、 比兴兼用 |
三、 赋、比、兴兼备 |
第三节 诗歌文学性的回归 |
一、 西欧诗歌和《诗经》的语言艺术 |
二、 1876 年版译本的用韵 |
三、 1876 年版译本的文学翻译策略 |
小结 |
第五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意象阐释 |
第一节 理雅各《诗经》英译的意象系统 |
一、 自然意象 |
二、 动物意象 |
三、 植物意象 |
四、 其他意象 |
第二节 理雅各意象系统中的象征义 |
一、 男女恋爱婚媾的象征义 |
二、 思乡、怀人的象征义 |
三、 感时伤怀的象征义 |
第三节 理雅各《诗经》英译本意象的跨文化解读 |
一、 异质文化翻译的异化 |
二、 异质文化翻译中的误读 |
小结 |
第六章 理雅各及其《诗经》英译的影响 |
第一节 英国汉学研究的理雅各时代 |
一、 英国汉学 |
二、 理雅各与英国着名汉学家 |
三、 不断问世的译着 |
第二节 理雅各与西方诗经学 |
一、 西方诗经学的发展 |
二、 《诗经》的西方社会民俗学研究 |
三、 《诗经》的比较诗学研究 |
第三节 理雅各与《诗经》复译风潮 |
一、 《诗经》复译风潮 |
二、 《诗经》着名英译本 |
三、 《诗经》英译的发展轨迹 |
小结 |
结语 |
一、 理雅各作为跨文化学者的知识结构是译介中华经典的首要条件 |
二、 尊重源语文化使中华经典译介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 |
三、 理雅各《诗经》译介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阐释思想 |
四、 理雅各《诗经》译介对中外诗学影响深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表 |
后记 |
四、唐诗英译心理定势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许渊冲宋词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 周方衡.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中忧郁情结的表现——以“译者的声音”为视角[J]. 张玲.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04)
- [3]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历史剧:作为一种历史叙事[J]. 温潘亚.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5)
- [5]帕尔默文化语言理论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D]. 李曼曌.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6]论译者忠实观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D]. 高查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许渊冲和庞德的汉诗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关联理论视阈[D]. 李恬恬.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从民间传说到艺术经典 ——艺术视野中的“梁祝”母题研究[D]. 匡秋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8)
- [9]国内唐诗英译研究回顾与反思(1980—2011)[J]. 胡筱颖. 译苑新谭, 2013(00)
- [10]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D]. 沈岚. 苏州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