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灵感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柏拉图,刘勰,灵感说,文化根源
灵感说论文文献综述
倪静[1](2019)在《刘勰与柏拉图“灵感说”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勰深受中国古代佛道思想以及实用理性观念的影响,认为灵感的获得需处于"虚静"状态,同时离不开创作主体的知识积累;灵感获得时,思维具有超越时空的自由性、不可言说的微妙性和物我两忘的无意识性等特征。柏拉图的"灵感说"有深厚的宗教神话背景,认为灵感的获得与"神灵"相关,当"神灵附体"获得灵感时,创作主体处于"迷狂状态"。尽管二人的"灵感"论述存在差异,但都为当代灵感理论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6期)
高乙今[2](2018)在《灵感与灵魂——论柏拉图“灵感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美学对文艺创作的研究,从对文艺活动的感受出发,将文艺创作归于灵感,并将灵感的来源及文艺创作过程与其"灵魂说"与"回忆说"相结合。柏拉图最早提出艺术创作来源于灵感,此说法直至今日依旧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同。艺术创作需要后天学习,更需要所谓天赋的存在,而灵感就蕴含于个人的天赋之中,并与灵魂具有密切联系。本文围绕灵感的来源及表现形式、灵感与灵魂回忆展开,探究柏拉图灵感说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启示,以及其与理想国理论之间的关行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9期)
原文芳[3](2016)在《浅析柏拉图灵感说中的理性之光》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认为,诗人之所以能创作出伟大的诗篇,在于神灵附体时诗人所拥有的灵感,这时诗人处于一种迷狂的状态。长期以来,柏拉图的灵感说与迷狂说都被认为是非理性学说。本文旨在探析柏拉图灵感说中的理性思想,以便我们能更加全面的理解柏拉图的灵感说中闪现的智慧之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6年14期)
陈冀铮[4](2016)在《灵感与共鸣——柏拉图《伊安篇》“灵感说”新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伊安篇》是作为柏拉图较早的一篇对话,他通过苏格拉底与诵诗人伊安,探讨了诗人文艺才能产生的原因,即诗人凭借灵感来创作的,并描述了灵感产生时诗人和观众都会具有的"迷狂"状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对话中中,柏拉图有关创作和欣赏的灵感说的解释有一些模糊的地方,也正是本篇所要阐述的关键:灵感对于诗人荷马与诵诗者伊安、完美听众是等一的吗?创作者的灵感与欣赏者的共鸣是否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共同的"赫拉克勒斯石"的驱使?这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接下来,笔者试图对《伊安篇》做文本细度,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个角度入手,对《伊安篇》中的灵感和共鸣进行粗浅的解说。(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14期)
白云[5](2016)在《灵感说与心斋坐忘说——柏拉图与庄子审美主体体悟方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灵感说作为柏拉图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的心斋坐忘说也是庄子学说中体道的重要方式。两者都是先贤们对于审美主体体悟方式的论述,有其相通性,但背景不同等原因也使得它们各有特色。(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14期)
高阳[6](2014)在《艺术创作的源动力——论柏拉图的“灵感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灵感说"。柏拉图的"灵感说"由感性指向理性,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柏拉图的"灵感说"对弗洛依德的无意识理论等产生直接影响。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动力,柏拉图的"灵感说"提示马克思的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的观点并不完善。从哲学角度来看,灵感源于生活、源于思考;而从心理学角度,灵感的产生则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孟庆雷,梁智博[7](2014)在《柏拉图《理想国》的“理式”“艺术教育”与“灵感说”》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想国》是柏拉图壮年时期的着名代表作,10年的漂泊游历之后带给他许多感触,使其思想不断深化和完善,完成了这部内容极为广泛,影响今后历代文论思想的十卷本《理想国》。对《理想国》中有关"理式"、艺术教育和"灵感说"的观念进行详细分析,以及亚里士多德对相关思想的发展和更新,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古代文论中的相关概念,加以比较和评析。(本文来源于《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张宁[8](2014)在《论中国古代“灵感说”的唯物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灵感"说的唯物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的前期准备阶段、灵感袭来之际的接受阶段以及灵感降临之后的延伸与规整阶段,灵感说所彰显的本土化特色,与中国农业型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必然联系。在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视野中,尊重中国古代灵感说的理论价值,是客观而全面地解读中西文化的必经之路。(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10期)
王婧瑜[9](2014)在《异质性与可通约性:中西方“灵感说”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灵感是文艺创作的动力与源泉,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中都曾出现过许多关于灵感问题的学说。西方以柏拉图的"迷狂说"、浪漫主义的"天才灵感论"为代表;中国则以陆机的"天机说"、刘勰的"神思论"、严羽的"妙悟说"等影响较大。这些学说间颇多相通又有所不同,本文将在比较的视野中对中西方"灵感说"的兴发与流变、异质性与可通约性,文化根源及其差异等问题展开具体探讨。(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4年03期)
彭园珍[10](2013)在《论柏拉图的“灵感”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认为诗歌的创作是凭借灵感,而不是技艺。本文在概述柏拉图的"灵感"说的基础上,对此理论进行剖析,既肯定灵感是创作的源泉,又批判灵感靠神依附而获得。(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33期)
灵感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柏拉图美学对文艺创作的研究,从对文艺活动的感受出发,将文艺创作归于灵感,并将灵感的来源及文艺创作过程与其"灵魂说"与"回忆说"相结合。柏拉图最早提出艺术创作来源于灵感,此说法直至今日依旧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同。艺术创作需要后天学习,更需要所谓天赋的存在,而灵感就蕴含于个人的天赋之中,并与灵魂具有密切联系。本文围绕灵感的来源及表现形式、灵感与灵魂回忆展开,探究柏拉图灵感说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启示,以及其与理想国理论之间的关行的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灵感说论文参考文献
[1].倪静.刘勰与柏拉图“灵感说”之比较[J].青年文学家.2019
[2].高乙今.灵感与灵魂——论柏拉图“灵感说”[J].戏剧之家.2018
[3].原文芳.浅析柏拉图灵感说中的理性之光[J].北方文学.2016
[4].陈冀铮.灵感与共鸣——柏拉图《伊安篇》“灵感说”新解读[J].大众文艺.2016
[5].白云.灵感说与心斋坐忘说——柏拉图与庄子审美主体体悟方式的比较[J].大众文艺.2016
[6].高阳.艺术创作的源动力——论柏拉图的“灵感说”[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
[7].孟庆雷,梁智博.柏拉图《理想国》的“理式”“艺术教育”与“灵感说”[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
[8].张宁.论中国古代“灵感说”的唯物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2014
[9].王婧瑜.异质性与可通约性:中西方“灵感说”比较[J].当代文坛.2014
[10].彭园珍.论柏拉图的“灵感”说[J].青年文学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