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规则论文-刘水美

目的规则论文-刘水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目的规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理使用目的,着作权,兜底条款,转换性使用

目的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刘水美[1](2019)在《扩张合理使用目的法律适用新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英国安娜女王法案》以来,着作权利益平衡就包含了在保护版权人利益的同时兼顾使用者权益的精神,因此设立了着作权合理使用原则。现代以来,着作权扩张侵蚀了合理使用制度下的使用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故在合理使用目的判断中需发展出一些新的法律适用规则,才能维护使用者权益,进而维护着作权平衡。本文提出了叁种我国在立法上扩张着作权合理使用目的的法律适用规则路径,以期在扩张合理使用目的之路上,探求到合理使用目的背后司法判定应当遵从的实质,从而寻找到合理使用目的法律适用规则的合适边界。(本文来源于《知识产权》期刊2019年08期)

肖志珂[2](2019)在《论目的解释在刑事指导案例中的运行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释具有叁个内在属性,分别是主客观统一性、主体间性及实用性,目的解释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刑事指导案例分析,目的解释中的目的一般是从立法精神、司法政策、社会价值叁个维度进行展开的。对指导案例中的目的解读需要规范和限制,具体包括,规范适用不能超出司法解释权限,指导案例应指向同类案例,指导案例应该有一定内容创新。(本文来源于《政法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李军[3](2019)在《兜底条款中同质性解释规则的适用困境与目的解释之补足》一文中研究指出同质性解释规则于兜底条款中的适用可以充分发挥例示法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的发挥必须在典型的例示法条文中。在没有达到该前提条件的非典型例示条文中,"生搬硬套"地适用只能导致同质性解释规则的"畸变"。例示法作为类型思维在立法中的体现,是由经验类型和价值评价共同构成的,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类型中的"价值评价"即规范目的。因此当同质性解释规则失灵时,应该回溯到特定类型所蕴含的规范目的,通过目的解释限定兜底条款的适用范围。但由于目的解释会因解释主体标准的不同而出现滑入类推的危险,通过类比解释与类推的区分,明确指出兜底条款中目的解释的运用属于类比解释,应受到所在条文特定构成要件中规范语义的约束。除此之外,还应警惕司法解释基于秩序维护之需要,以目的解释为途径将刑事政策"扩充"为刑法规范之目的。(本文来源于《环球法律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刘大元[4](2019)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解释性重构——以功能缺陷的实践弥补为目的》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政策性法律规则,具有可能放纵犯罪的功能缺陷,为弥补这一功能缺陷,美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基于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维护司法公正之间的利益衡量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方法论的基础,法官自由裁量权是非法证据排除的合法性与妥当性的实现条件,共同构成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制度逻辑。基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固有功能缺陷没有有效避免,尽可能规避规则的适用成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现实逻辑。由此导致要么严格司法要么放纵犯罪的两难困境。基于对证据非法性与排除之间关系的简单化理解是错误之源,作为行政违法性确认判决依据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效力性关系非对应性原理,为正确认识证据非法性与排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参考。以利益衡量方法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进行反向解释,确立确认违法而不排除的非法证据处理方式,实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解释性重构,能够有效弥补规则的功能性缺陷,走出制度性困境。(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9年05期)

喻如慧,黄紫韵[5](2018)在《BEPS第6项行动计划主要目的测试规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BEPS第6项行动计划为防止税收协定优惠的不当授予提出了多项建议。"后BEPS时代",《实施税收协定相关措施以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多边公约》的签署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在近年打击协定滥用的需要和现行反协定滥用规则的局限性下,该公约根据BEPS的项目成果,纳入利益限制条款和主要目的测试规则,规定了防止协定滥用的最低标准。在最低标准提供的多种方案中,多国选择了单独适用主要目的测试规则。毫无疑问,随着BEPS项目成果逐渐在各国落实,主要目的测试规则将对国际税收协定网络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将详细分析主要目的测试规则的背景和内容及其在部分国家(地区)的法律实践,结合我国税收环境和需求,提出对后BEPS时代我国反滥用规则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国际法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邓纲,吴英霞[6](2018)在《证券法“慢走规则”之完善——基于立法目的解释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次一、"慢走规则"问题梳理二、"慢走规则"问题根源叁、"慢走规则"立法目的之法律解释四、基于秩序维护意图的制度完善路径"慢走规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第86条第2款所规定的,投资者单独或者与他人共同持有某一公司股份比例达到5%以后,持股比例(本文来源于《经济法论坛》期刊2018年01期)

陈陌阡[7](2018)在《U规则——银行及证券经纪人、证券交易商之外的其他人为购买或持有保证金股票之目的提供的融资》一文中研究指出§221.1权限、目的和范围(a)权限U规则("本部分")由联邦储备体系理事会("理事会")依据1934证券交易法("法案")(15 U.S.C.78a et seq.)颁布。(b)目的和范围(1)本部分对除证券经纪人或交易人之外的人(以下简称出借人)施加贷款限制,该类人提供的贷款是为了购买或持有保证金股票,并且该贷款直接或间接由保证金股票担保。出借人包括"银行"(定义于§221.2)以及其他根据§221.3(b)的规定需要在理事会处登记的人。出借人不得超过担保此类贷款的担保物的最大(本文来源于《金融服务法评论》期刊2018年00期)

秦前红,石泽华[8](2017)在《目的、原则与规则:监察委员会调查活动法律规制体系初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监察委员会调查活动涉及限制公民人身和财产等多项基本权利,必须在法治框架内作必要讨论。监察委员会调查活动至少在涉及犯罪调查时要定位在刑事侦查范畴。监察委员会调查活动宜接受国家监察有关法律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共同规制,立足宪法规定、借鉴立法经验、综合顶层设计、考量试点实践,从立法目的、原则和具体规则等叁个方面系统构建改革后职务犯罪调查活动的法律规制体系。调查活动须以"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为基本目标,在反腐效能和程序公正之间寻求价值平衡;明确分工制约原则并接受法律监督,强调辩护原则,被调查人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从调查措施的审批、执行和期限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制,并对技术措施作特别考虑。未来调查活动应更加注重客观性证据之收集,完善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7年05期)

刘友婷[9](2017)在《大学生的实习烦恼》一文中研究指出“并不是每一次实习都能如愿‘赚经验’,有的单位只是让实习生‘打杂’。”日前,华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大四学生蔡燕株向《工人日报》讲述了她实习的烦恼。多份经历,为简历加分在不少高校,实习已成必修课程,用人单位也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实习经历(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7-06-06)

吕芳[10](2017)在《民事裁判中目的解释规则运用之实证研究——以济南中院民事裁判个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解释学视域中的目的解释规则,是解释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对应的是法律解释方法中的目的解释法。在传统法律解释理论中,受制于"文义解释优先"的共识,目的解释方法及其规则的运用是有条件限制的,然而,"有何限制","如何运用",诸如此类问题,目前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尤其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两个层面,并未实现完美沟通并达成共识。基于此,本文尝试一种新的研究进路,从选取的一个个案中,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透视民事审判实践中法官对"目的解释规则"的具体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基于实践运用的"目的解释规则"体系,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法律方法》期刊2017年01期)

目的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解释具有叁个内在属性,分别是主客观统一性、主体间性及实用性,目的解释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刑事指导案例分析,目的解释中的目的一般是从立法精神、司法政策、社会价值叁个维度进行展开的。对指导案例中的目的解读需要规范和限制,具体包括,规范适用不能超出司法解释权限,指导案例应指向同类案例,指导案例应该有一定内容创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目的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1].刘水美.扩张合理使用目的法律适用新规则[J].知识产权.2019

[2].肖志珂.论目的解释在刑事指导案例中的运行规则[J].政法学刊.2019

[3].李军.兜底条款中同质性解释规则的适用困境与目的解释之补足[J].环球法律评论.2019

[4].刘大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解释性重构——以功能缺陷的实践弥补为目的[J].学术界.2019

[5].喻如慧,黄紫韵.BEPS第6项行动计划主要目的测试规则研究[J].国际法研究.2018

[6].邓纲,吴英霞.证券法“慢走规则”之完善——基于立法目的解释的考察[J].经济法论坛.2018

[7].陈陌阡.U规则——银行及证券经纪人、证券交易商之外的其他人为购买或持有保证金股票之目的提供的融资[J].金融服务法评论.2018

[8].秦前红,石泽华.目的、原则与规则:监察委员会调查活动法律规制体系初构[J].求是学刊.2017

[9].刘友婷.大学生的实习烦恼[N].工人日报.2017

[10].吕芳.民事裁判中目的解释规则运用之实证研究——以济南中院民事裁判个案为例[J].法律方法.2017

标签:;  ;  ;  ;  

目的规则论文-刘水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