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哲学论文-王芬,裴会敏

信息哲学论文-王芬,裴会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息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哲学,生物信息学,融入

信息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芬,裴会敏[1](2019)在《将哲学原理融入生物信息学教学的探索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将哲学原理融入生物信息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掌握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课题组在融入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唯物辩证、知行合一的理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完善生物信息学教学理论,使晦涩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易于接受的、指导实践的知识架构体系。(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期刊2019年12期)

陈华威[2](2019)在《例谈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哲学一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1+1主体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自主学习课和展示交流课两大课型。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和"1+1主体建构"课堂模式深度融合很有必要,能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软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能。(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10期)

程科,刘川琦,代群,孙静[3](2019)在《基于OBE导向的“哲学与自然科学”通识课程改革与实施——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识课程改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学习产出(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的理念,课题组开展了"哲学与自然科学"通识课程改革与实施,重点开展了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采取激励机制赋予教学动力、学生反馈来反向设计教学互动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中引入"设题—研讨—分析"型教学,同时保障体系中采取激励和退出机制,最后通过不记名式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分析和指导教学内容优化等,这对进一步完善通识课程的教育、提升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都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3期)

高依旻,张毅华,余达淮[4](2019)在《信息本体探讨及其对哲学范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信息进行哲学层面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信息科学发展的方向,因此文章对信息的本体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信息的概念进行剖析,提取信息在哲学层面的内涵;然后依据信息的内涵探讨了信息的本源问题;由此将信息纳入存在领域的划分的探讨。结论是没有独立存在于信息之外的本源,是超出思维之外的状态。信息的根本特征使其很难纳入现有的哲学范畴,因此分别从总体角度和个体角度对存在领域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图书馆》期刊2019年09期)

汪青松[5](2019)在《信任机制演进下的金融交易异变与法律调整进路——基于信息哲学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学视角下的交易行为以合意为其内核,而借鉴信息哲学观能够进一步揭示出交易合意达成之基础乃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信任机制。信息障碍影响主体之间形成信任,以银行为代表的信息中枢逐渐充当起信用共识,中心化的制度性信任机制得以形成,金融交易中心化格局得以确立。中心化信任机制基础上的金融交易关系具有中介性和银行主导性特征,由此形成的传统法律调整逻辑存在自身不足。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新发展使得基于技术理性而建构的共识性信任机制成为可能,并促使中心化的金融交易发生异变,由此不仅引发监管难题,也给传统民商法理论与制度带来诸多挑战。为此,需要从法律思维、规则理念、主体理论和制度、交易媒介范畴、治理理论与制度、义务与责任等方面推动民商法理论与制度不断创新,以更加契合信息社会新时代的发展脉搏。(本文来源于《法学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崔玉柱[6](2019)在《哲学思维的现代地图信息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是系统化、理性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章针对地图信息表现中所遇问题,用哲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探讨与论述,并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哲学思维的有机结合,创新地图信息的表现形式、内容和内涵。(本文来源于《华北自然资源》期刊2019年04期)

邬焜[7](2019)在《信息哲学与智能社会的发展——2019年6月2日美国伯克利第四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开幕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尊敬的参会代表们:大家好!根据国际信息研究学会(IS4SI)和联合发起单位的计划,第叁届国际信息科学峰会如期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召开了。为此我们感到高兴并表示祝贺!同时,在国际信息研究学会(IS4SI)、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中国分会(IS4IS-CC)、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XJTU-IRCI),以及各国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5期)

王健[8](2019)在《第叁届国际信息研究峰会暨第四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6月2日至7日,由国际信息研究学会(IS4SI)和多国机构联合举办的第叁届国际信息研究峰会暨第四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召开,本届峰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中的自我在哪里?信息中的意义在哪里?"。峰会由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信息科学研究会议、理论信息研究会议等3个子会议组成,来自欧洲、亚洲和美洲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5期)

邬焜[9](2019)在《信息范式的超然品格和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2019年6月5日美国伯克利第四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闭幕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尊敬的参会代表们:大家好!我们已经开了四天会了,此次会议开得紧凑、热烈,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再会了许多老朋友。此次会议是在全球信息社会发展到智能化推进的新阶段召开的。会议的主题内容,亦即会议的哲学之思,紧扣了这个全新发展的时代。本届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收录论文46篇,(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5期)

马运朋[10](2019)在《技术哲学视角下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理想探究——以电子书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促进学习,尤其是数字化学习技术的表现尤为突出。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进了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但是,技术并不是无条件地促进教与学的,其教育价值的实现归根结底在技术的使用上,而非合理性的技术使用则给教与学带来了负效应。因此,从技术哲学视角切入,以电子书包为例探究教育中信息技术的技术本质、教育功能特性,从理想的概念、理想的产生、理想的特性及理想的层次四个方面辨析信息技术使用的理想、讨论教与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使用的主体界定、信息技术使用的过程中理想的消逝与重生等内容,建构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愿景,为在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避免信息技术使用行为异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信息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1主体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自主学习课和展示交流课两大课型。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和"1+1主体建构"课堂模式深度融合很有必要,能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软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息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芬,裴会敏.将哲学原理融入生物信息学教学的探索实践[J].大学教育.2019

[2].陈华威.例谈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哲学一轮复习[J].新课程(下).2019

[3].程科,刘川琦,代群,孙静.基于OBE导向的“哲学与自然科学”通识课程改革与实施——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识课程改革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高依旻,张毅华,余达淮.信息本体探讨及其对哲学范畴的影响[J].新世纪图书馆.2019

[5].汪青松.信任机制演进下的金融交易异变与法律调整进路——基于信息哲学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视角[J].法学评论.2019

[6].崔玉柱.哲学思维的现代地图信息表现[J].华北自然资源.2019

[7].邬焜.信息哲学与智能社会的发展——2019年6月2日美国伯克利第四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开幕词[J].西部学刊.2019

[8].王健.第叁届国际信息研究峰会暨第四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召开[J].西部学刊.2019

[9].邬焜.信息范式的超然品格和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2019年6月5日美国伯克利第四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闭幕词[J].西部学刊.2019

[10].马运朋.技术哲学视角下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理想探究——以电子书包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信息哲学论文-王芬,裴会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