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韩对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颜色词,汉韩对比,象征意义,教学设计
韩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文昞现(MUN,BYEONGHYUN)[1](2019)在《基于汉韩对比的对韩颜色词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名韩国留学生,通过几年的汉语学习,我对汉韩比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汉韩颜色词对比。我认为汉韩颜色词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相同又不同,韩国留学生使用时经常会发生错误。因此,本论文以汉语颜色词“白、黑、红、黄、青”以及韩语颜色词“(?)”为中心进行汉韩颜色词对比研究,其目的在于比较汉韩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异同,并以两国颜色词中的不同点为基础,为韩国汉语学习者设计如何学好汉语颜色词的有效教学方案。第一章,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对颜色词进行界定和分类。第二章,以汉韩颜色词“白((?))、黑((?))、红((?))、黄((?))、青((?))”五色为中心,从基本意义到象征意义进行比较研究。第叁章,以韩国汉语学习者为对象,按照“导入-讲解-操练-巩固及布置作业”的顺序设计了教学方案,选取、短文、小说、节选和新闻等内容作为依托设计了阶梯式的教学方案。希望能为对韩颜色词教学提供一些帮助。韩国汉语学习者弄懂两国颜色词的异同点后,与中国人沟通,能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本意和深层意义,更畅通地交流,因此我们认为本论文的颜色词比较和教学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朴彩夽[2](2019)在《汉韩对比视角下的汉语动词分类及其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韩两种语言中,动词的分类标准并不一一对应。本文首先对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常用动词分类标准进行了梳理。汉语常用动词分类标准主要有根据动词的意义分类、根据动作行为是否受控制分类、根据动词必有论元的数量分类等。韩语常用动词分类标准除了以上几种以外,还根据动作行为是否涉及其他事物分类、根据动作行为是否影响其他动作行为主体分类、根据动作行为是否主动进行分类、根据动词能否单独使用分类等。基于对两种语言动词分类结果的比较分析能够发现,汉语中根据动词的意义分类与韩语中根据动词所表示的意义分类相比,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韩语中的“对称动词”和“受惠动词”。韩语动词根据是否涉及其他事物、动作行为是否影响其他动作行为主体、动作行为是否主动进行、根据能否单独使用等对动词进行分类。韩语的上述分类标准,在汉语研究中很少被虑及,但都对汉语动词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借鉴以上几种韩语动词分类的标准,将HSK(1—6级)词汇大纲中的动词进行分类,希望有助于区分汉韩动词的差异,并进一步认识汉语动词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孙宏艳,张旭东[3](2018)在《中美日韩对比研究发现: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网聊比例最高》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正处于解构和重塑的转型阶段。10月27日,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18家庭教育学术年会(苏州)上发布的《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中小学生使用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的比例最高(63.8%),社交网(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8-10-30)
梁占永[4](2018)在《中国社会对不同职业的信任程度及与日韩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国社会对不同职业的信任程度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仅有理论分析缺乏实证分析的弊端。本文在基于2015年公布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的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社会对医生、教师等九个有代表性的职业的信任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社会对不同职业所属四种编制的信任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军队编制、事业编制、行政编制、企业编制。而且在此基础上,结合东亚社会调查对日韩的数据,本文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韩在对不同职业的信任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均对教师和医生信任度较高,均对信任度较低;另外,中国大陆对九个职业的信任程度是普遍高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社会还具有一个显着特征,只有中国大陆社会对中央政府官员的信任程度高于对地方政府官员的信任程度。(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8年07期)
任海波[5](2017)在《河南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韩对比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保险是以保障"叁农"持续发展,规避农业风险为目的的保险。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之一,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非常严重,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险政策来促使农户投保,以期达到规避农业风险的目的,但是农业保险的普及率还是较低,成效不大。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前河南省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柯丽娟[6](2016)在《汉韩对比分析韩国留学生虚词偏误》一文中研究指出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虚词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显着,国内一些着名专家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方面的文章和专着,加深了我们对虚词本体研究的认识。而从韩国语角度来专项研究虚词偏误的文献还是不多。本篇主要以初级韩国留学生为对象,以虚词类别中偏误概率较高的介词为例,将韩语和汉语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问题并提出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6年23期)
曹玲玲[7](2016)在《中国与东北亚国家渔业增加值贸易竞争力分析——与日韩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新的贸易核算方法入手,构造了两个增加值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来比较分析中日韩3国渔业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东亚国家范围内,无论是从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还是全球价值链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中国渔业增加值贸易竞争力都较日韩两个渔业强国大,但从数值上来看,中国渔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不高。(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6年07期)
肖月晨[8](2015)在《从中韩对比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韩国环境评价法制建设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大纲、环境影响评价法制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两方面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期刊2015-09-14)
李卢梅[9](2015)在《基于中韩对比分析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果义习得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趋向动词的结果意义是趋向动词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着眼于时间的也有着眼于空间的,结果意义趋向补语结构众多,其表示的意义又非常的复杂,对学习者来说非常难以掌握,特别是复合趋向补语。韩语中也有相似的表达,也可以表达一定的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目前中韩对于趋向补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趋向补语本体及趋向补语趋向义的习得上,对韩国学生趋向补语结果义特别是复合趋向补语结果义的习得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以及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等的研究方式、方法,对汉语和韩语中的相似表达进行对比并考察了韩国汉语习得者的结果意义复合趋向补语(“上去,下来,下去,起来,过来,过去,开来,开去”等)的语义习得和语法习得情况。笔者发现对于以韩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结果意义复合趋向补语的习得是一个难点,其习得偏误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复合趋向补语的混用,复合趋向补语的遗漏,复合趋向补语的位置错误,动词的遗漏误用,宾语错置,把字句使用偏误,可能式使用偏误,“了”的遗漏和误加等等,并分析偏误可能出现的原因有趋向补语自身因素的影响,母语迁移及教师、教材的影响等,希望能给予针对韩国汉语学习者的趋向补语教学一定的有益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4-28)
金铉哲,李知恩[10](2015)在《“小量义”格式的汉韩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现代汉语"小量义"表达方式中使用频率高、出错率也高的"(一)点儿""一下"与韩语中"小量义"表达方式"jogeum/jom"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第二外语教学提供依据。"(一)点儿""一下"以及韩国语的"jogeum""jom"都具有"小量义",而"请求义"和"承诺义"就是从这个小量义发展而来的。在韩国语中,"分量少""程度低"和"动作短促"之意都是用"jogeum2"以及"jom1"来表达。"(一)点儿"和"一下"作为数量词,在VP或AP后面做补语。韩国语中除了"jogeum1"做名词之外,其他"jogeum2""jom1"和"jom2"都属于副词,而且句子中的位置也很灵活,甚至可以单独成句,表示强烈要求。"(一)点儿"修饰名词性成分或用于全量格式时要译成"jogeum1",修饰动词性成分或形容词性成分表"小量义"时要译成"jogeum2"或"jom1",而用于祈使句时则只能译成"jom2"。"一下"修饰动词时如表"小量义"要译成"jogeum2"或"jom1",如表"请求义"或"承诺义"要译成"jom2"。此外,"一下"修饰少数名词、形容词的超常搭配,因表示"小量义",要译成"jogeum2"或"jom1"。(本文来源于《汉语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韩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韩两种语言中,动词的分类标准并不一一对应。本文首先对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常用动词分类标准进行了梳理。汉语常用动词分类标准主要有根据动词的意义分类、根据动作行为是否受控制分类、根据动词必有论元的数量分类等。韩语常用动词分类标准除了以上几种以外,还根据动作行为是否涉及其他事物分类、根据动作行为是否影响其他动作行为主体分类、根据动作行为是否主动进行分类、根据动词能否单独使用分类等。基于对两种语言动词分类结果的比较分析能够发现,汉语中根据动词的意义分类与韩语中根据动词所表示的意义分类相比,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韩语中的“对称动词”和“受惠动词”。韩语动词根据是否涉及其他事物、动作行为是否影响其他动作行为主体、动作行为是否主动进行、根据能否单独使用等对动词进行分类。韩语的上述分类标准,在汉语研究中很少被虑及,但都对汉语动词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借鉴以上几种韩语动词分类的标准,将HSK(1—6级)词汇大纲中的动词进行分类,希望有助于区分汉韩动词的差异,并进一步认识汉语动词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韩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1].文昞现(MUN,BYEONGHYUN).基于汉韩对比的对韩颜色词教学设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朴彩夽.汉韩对比视角下的汉语动词分类及其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3].孙宏艳,张旭东.中美日韩对比研究发现: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网聊比例最高[N].中国青年报.2018
[4].梁占永.中国社会对不同职业的信任程度及与日韩对比[J].经贸实践.2018
[5].任海波.河南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韩对比为切入点[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6].柯丽娟.汉韩对比分析韩国留学生虚词偏误[J].亚太教育.2016
[7].曹玲玲.中国与东北亚国家渔业增加值贸易竞争力分析——与日韩对比[J].特区经济.2016
[8].肖月晨.从中韩对比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建设[C].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5
[9].李卢梅.基于中韩对比分析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果义习得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5
[10].金铉哲,李知恩.“小量义”格式的汉韩对比研究[J].汉语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