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融合网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联网,融合网关,MQTT,神经网络加速器
融合网关论文文献综述
蒋兴权[1](2019)在《物联网融合网关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各类通信技术的成熟以及通信成本的下沉,物联网行业近年发展迅猛,201 7年全球设备接入量高达84亿台,首次超过人口数量。根据Gartner预计,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接入总量将高达200亿。接入设备的爆发和接入需求的不断提升为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网络负载的飞速增长、服务端计算量的指数式上升以及功耗消耗。本论文围绕前两个问题展开,旨在设计一个网关系统,完成各类不同协议边缘节点的融合、消息汇总上报以及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将边缘计算融入网关中。本文将以网关系统设计为核心,以边缘计算(在本文中特指神经网络模型移植和优化)为重点展开。网关系统包含感知前端硬件适配层,如温度、湿度、距离等各类信号消息以及图像、语音等媒体信息采集,各类协议接入层如WIFI、LoRa、ZigBee等,消息处理层,日志层,有限资源下的CNN网络加速层、MQTT消息上报/订阅层、HTTP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上传和下载以及MQTT消息发布订阅层,完成了各类消息的汇总分析以及上报和报警等能力。在此网关系统基础上,本文将聚焦于神经网络的解析、量化和量化优化以及模型转换,主要完成了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移植设计、并提出量化优化方法、完成有限资源下的边缘人脸检测,并上报到服务端,从而完成视频结构化帧数据的提取。特别地,本文针对模型编译中的量化过程,提出了分段线性量化方法,实现模型的量化优化,给出优化算法和测试结果。(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1)
王宽[2](2019)在《矿用融合网关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煤矿生产朝着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为实现煤矿井下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综合利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也在不断的融合升级。针对井下设备接口协议多样、异构网络无法融合、数据传输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文对多种矿用接入协议和工业以太网协议进行分析,研究协议转换原理,设计了一款矿用异构网络融合网关,同时基于该网关研究多任务调度机制和队列管理机制,以期提高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煤矿井下常用的RS485、CAN等总线接入协议和ZigBee、6LoWPAN、WiFi等无线接入协议,本文设计了一款矿用融合网关,接着分别从硬件电路与软件系统两方面设计了网关的主控模块和路由模块,从而屏蔽底层接入设备的异构性,实现多协议设备的透明接入及共网可靠传输。(2)基于主控模块uCOS-III实时操作系统研究网关的多任务调度机制,针对不同优先级任务设计了抢占式调度算法,针对相同优先级任务设计了改进的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实验表明,网关多任务调度机制的实现增强了网关处信息的实时交互能力,提高了系统响应性能。(3)基于网关路由模块研究主动队列管理算法,通过对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随机早期检测)算法及改进算法的分析研究设计了应用于分类业务的CWARED(Classfication Weigthed Adaptive RED,分类加权自适应随机早期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分类加权的方式调整平均队列长度,同时改善了分组数据包的丢弃方式。实验表明,改进的CWARED算法降低了网络在带宽受限情况下的拥塞程度,增强了数据在边缘链路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基于网关软硬件设计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设计系统测试实验,首先通过实验验证网关原理样机多协议转换功能和信息交互功能,接着测试网关稳定运行过程中时延和丢包状况,最后设计实验测试不同协议转换任务的实时交互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设计的矿用融合网关可以实现多协议转换的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响应实时性和和传输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胡存,骆德汉,童怀[3](2019)在《基于Modbus与MQTT融合工业能耗网关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工业数据监控系统采集设备数量少、通信距离短、抗干扰性差、实时性差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款基于Modbus和MQTT融合的工业能耗网关系统。该系统可以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进行数据采集,集成度高。通过4G模块,采用无线方式支持远距离数据传输。通过Modbus协议和MQTT协议融合方式提高数据采集和传输效率,进一步提高系统实时性。采用线程池技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支持多台设备并发采集。可在终端对设备进行反向控制,使系统更加智能化。经验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物联网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王海华[4](2019)在《基于AIoT业务场景的边缘融合网关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AIoT在智慧城市中的场景化落地案例,从如何结合具体场景需求,通过边缘融合网关提供灵活度更高的对应解决方案出发,探讨AIoT业务场景的边缘融合网关在实战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通过聚焦具体产品的功能,以特斯联的AIoT边缘融合网关为例,阐述AIoT边缘管理在智慧城市业务场景中的设计思路。(本文来源于《人工智能》期刊2019年01期)
李龙,曹素芝,席隆[5](2019)在《面向FC-以太网融合网络的嵌入式网关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网络维护成本和统一网络架构,实现面向FC的多协议融合型网络.本文给出IP over FC网关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详细介绍基于FPGA的嵌入式网关其系统架构和数据处理流程.同时对千兆以太网与FC之间帧格式的转换与地址映射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某型号航天器具体应用场景完成前期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嵌入式IP over FC网关能够高效实现数据帧的解析与路由,协议转换最小时延为25μs,完好地实现FC与千兆以太网的无缝衔接与协议转换.(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9年02期)
赵小虎,王宽,沈雪茹,田浩,有鹏[6](2019)在《面向煤矿井下的多协议融合网关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可靠性差、异构数据融合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面向煤矿井下的多协议融合网关。该网关可同时接入不同协议类型的传感器,将多源数据以以太网协议数据的形式传输到远程服务器进行信息融合。在该网关中,物理层通过不同协议(RS232、RS485、CAN、ZigBee)传输介质和接口接收终端的数据信息;协议层对不同的数据格式进行解封,得到终端用户原始数据;系统层通过任务管理和通信调度完成多类型设备的接入;应用层设计用户函数和调用内核空间的网络层协议进行数据封装,得到以太网协议格式的数据后不需处理就可传送到上级节点,完成网关多类型协议数据到以太网协议数据的转换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网关可以实现RS232、RS485、CAN、ZigBee等协议数据转以太网协议数据的透明传输,且传输时延集中在15ms以内,传输数据丢包率低,具有很强的通信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9年01期)
凌启东[7](2018)在《基于融合通信的嵌入式网关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工业生产现场中通信系统的兼容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融合技术的嵌入式网关系统,选用STM32F207为核心控制器,移植了μCOS-Ⅲ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了CAN总线、以太网和LTE移动通信的融合通信,可以应用于各类工业控制现场,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兼容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8年12期)
秦永春[8](2018)在《构建融合智慧物业、智慧家庭安防、智能家居功能的家庭网关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智能硬件产业发展迅速,涌现了大量的互联网摄像头、智能传感器、智能家居产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智能硬件产业还处于爆发前夜,前途不可估量。2015年我从事集客相关工作,在与房地产开发商、小区物业接触时,他们也表现出对智慧小区、智慧物业的极大兴趣。广电若能在这些相关行业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并与高清互动机顶盒整合,既能迎合市场需要,又能同时发展广电基础业务,增加用户黏性。1初步想法1.1涉及到的智能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有线电视》期刊2018年05期)
张雨甜[9](2018)在《基于融合智能网关的开放兼容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智慧家庭是推动我国信息社会发展和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智慧家庭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详细介绍了通信运营商主导的基于融合智能网关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最后,着重从连接能力和平台能力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解决方案的开放兼容。(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8年04期)
王宽,吴珍珍,尹良飞,田浩,张浩[10](2017)在《基于物联网的家庭智能融合网关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关系越来越来密切了。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提供信息采集和管理控制等多种功能应用。智能家居的普及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使用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实际问题:不同的终端设备拥有不同的网络接入技术;不同的终端设备(本文来源于《物联网与无线通信-2017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和2017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2-01)
融合网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煤矿生产朝着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为实现煤矿井下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综合利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也在不断的融合升级。针对井下设备接口协议多样、异构网络无法融合、数据传输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文对多种矿用接入协议和工业以太网协议进行分析,研究协议转换原理,设计了一款矿用异构网络融合网关,同时基于该网关研究多任务调度机制和队列管理机制,以期提高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煤矿井下常用的RS485、CAN等总线接入协议和ZigBee、6LoWPAN、WiFi等无线接入协议,本文设计了一款矿用融合网关,接着分别从硬件电路与软件系统两方面设计了网关的主控模块和路由模块,从而屏蔽底层接入设备的异构性,实现多协议设备的透明接入及共网可靠传输。(2)基于主控模块uCOS-III实时操作系统研究网关的多任务调度机制,针对不同优先级任务设计了抢占式调度算法,针对相同优先级任务设计了改进的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实验表明,网关多任务调度机制的实现增强了网关处信息的实时交互能力,提高了系统响应性能。(3)基于网关路由模块研究主动队列管理算法,通过对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随机早期检测)算法及改进算法的分析研究设计了应用于分类业务的CWARED(Classfication Weigthed Adaptive RED,分类加权自适应随机早期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分类加权的方式调整平均队列长度,同时改善了分组数据包的丢弃方式。实验表明,改进的CWARED算法降低了网络在带宽受限情况下的拥塞程度,增强了数据在边缘链路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基于网关软硬件设计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设计系统测试实验,首先通过实验验证网关原理样机多协议转换功能和信息交互功能,接着测试网关稳定运行过程中时延和丢包状况,最后设计实验测试不同协议转换任务的实时交互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设计的矿用融合网关可以实现多协议转换的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响应实时性和和传输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融合网关论文参考文献
[1].蒋兴权.物联网融合网关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王宽.矿用融合网关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胡存,骆德汉,童怀.基于Modbus与MQTT融合工业能耗网关系统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9
[4].王海华.基于AIoT业务场景的边缘融合网关解决方案[J].人工智能.2019
[5].李龙,曹素芝,席隆.面向FC-以太网融合网络的嵌入式网关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9
[6].赵小虎,王宽,沈雪茹,田浩,有鹏.面向煤矿井下的多协议融合网关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9
[7].凌启东.基于融合通信的嵌入式网关系统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
[8].秦永春.构建融合智慧物业、智慧家庭安防、智能家居功能的家庭网关系统[J].中国有线电视.2018
[9].张雨甜.基于融合智能网关的开放兼容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初探[J].信息通信.2018
[10].王宽,吴珍珍,尹良飞,田浩,张浩.基于物联网的家庭智能融合网关的设计[C].物联网与无线通信-2017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和2017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