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方向性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趋组合,驱动-路径图式,方位参照点,空间方向
方向性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1](2019)在《从动趋组合看动词的空间方向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具有方向性特征,可将趋向补语作为其方向性的外化标志。依据动趋组合的认知框架,并基于方位参照的上-下图式、前-后图式、容器图式、中心-边缘图式等,分析得出趋向补语的"上向和下向""接近向和离开向""经过向""内向和外向""聚拢向和延展向""依附向和分离向""自我参照向""到达向"和"返回向"等14类空间方向。在此基础上,借鉴框架语义学理论,分析动词的语义框架,统计与趋向补语搭配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并建立相应的动词词表。研究认为,动词具有过程性方向与结果性方向的区别,分别对应泛方向位移动词和11类结果性位移动词。(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董烨[2](2017)在《关于以“お”开头动词的方向性隐喻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说到“隐喻”,我们通常会认为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修饰手段。最早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可能就接触过这一概念。当时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喻词的比喻”。其实这种定义是针对有明显的“好像”、“犹如”这类喻词的“明喻”来说的。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表示,隐喻不仅仅是单纯地用来修饰文章,给文章增添色彩的修辞手法,它还是构成人类认知的要素。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或者语言使用问题,还广泛地应用在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领域当中。它是构成人们思考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隐喻构成了概念,人们概念体系的本质就是隐喻。莱考夫关于隐喻的这一论断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对此后的语言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不经意地使用到隐喻。例如,我们常说“人生的旅途”。这句话的隐喻就是将“旅途”这一具体概念中的结构化的特征借来,用到“人生”这一抽象概念当中,使“人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更加容易理解。可以说,隐喻是通过耳熟能详的具体事物来概念化难以理解的抽象事物的一种手段。它既是人类本能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又是人类类推能力的体现。回到语言学范畴,日常语言的概念体系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印象模式和隐喻构成的。而这种印象模式和隐喻又根源于主体的身体性和创造性。用一句话概括主体,隐喻与语言活动的关系就是“隐喻是主体意识在语言活动中的一种体现”。另外,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认为,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源范畴向目标范畴的语义延伸。为了便于理解,可以说隐喻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联想。这种联想是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来的。具有想象机制的隐喻不仅可以拓宽人们的认知思维,还可以丰富语言世界。所以隐喻的研究不论是从理论意义上来说还是从实践意义上来说,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莱考夫和约翰逊将隐喻分为叁类,分别为“结构隐喻”“方向性隐喻”以及“实体隐喻”。本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是“方向性隐喻”,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了“お”开头的和语动词。之所以确定这样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是因为受到了新东方日语老师安宁的《日语词汇新思维》这一书的启发。书中倡导利用“词源+联想”来记忆日语单词。在翻阅了一些相关书籍之后,确实发现有一些词汇的形成是有迹可循的。特别是“お”开头的和语动词。在发音体感论里,母音“お”给人以“又大又重”的印象。这一发现让我联想到了以“お”开头的和语动词多数都是“落下”“压迫”等含义。而这些含义从空间方位的角度来看,是“向下”的。从空间角度再拓展到非空间角度。例如,作用力的视角或者感情的视角,也是表现出消极的、向下的方向性。关于从“お”到“お”开头的和语动词之间的关系的联想,其实就是一种隐喻。所以本论文将立足于母音“お”的发音体感来探讨以“お”开头的和语动词的方向性隐喻现象。本研究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主要探讨日语动词的方向性。研究范围限定为以「お」开头的日语动词(复合动词除外)。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以下将进行概述。第一部分序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契机,研究的方法和构成。开篇的背景介绍了提出“概念隐喻”的语言学家莱考夫,并且叙述了自己初次接触隐喻概念时,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和有限的知识积累,在理论的辨析和理解方面困难重重。另外,国内的隐喻研究涉及面并不宽泛,先行研究和参考文献都比较少。所以对于自身来说,这篇论文是个挑战。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大字源》、《日本语源广辞典》为资料,从中抽取所有“お”的常用字意和“お”开头的日语动词,根据语源的异同和词义进行分类。并利用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库搜索词条,引用例句。最后将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先行研究分为国内外两部分。本论文涉及到的国外关于隐喻的研究主要是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出自其着作《认知意味论》和《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在此基础上,语言学家泰勒,以英语为研究范围展开了上下隐喻的研究。日本语言学家锅岛宏治朗基于大量例句,得出隐喻是来自人类主体的身体性这一结论。另外,山梨正明认为在日常语言生活中,上下空间的概念扩张了比喻的使用范围。国内关于隐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认知语言学范畴的。资料主要有胡壮麟的《认知隐喻学》和束定芳的《隐喻学研究》。另外还有对比语言学范畴的一些论文。如蓝纯的以中英例句为研究对象进行的上下隐喻研究:李爱华的汉日词汇情感隐喻对比分析等等。日语动词的移动表现研究主要参考了松本曜的关于英日两国语言的空间移动表现的对照分析和金秀珍的关于动词“めがお”的空间隐喻研究。本论文还引入了语音象征论。美国神经学者V.S.拉玛钱得朗的“布巴和奇奇效果”研究调查得出结果:母音影响人类的视觉和触觉。在此基础上纽曼等学者又得出不用的母音给人不同的大小、明暗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和感觉都是基于人类主体的身体性。最后介绍了“お”的研究现状。国内外的关于“お”的研究都是围绕敬语、美化语、接头词等概念。而本研究转换了视角,虽然仍以“お”为切入点,但是研究重点在“お”的母音的发音体感的影响下,“お”开头的动词的空间上下隐喻现象以及由空间向非空间概念扩张的感情、作用力的上下隐喻现象。关于“お”开头动词的隐喻现象的试想基于以上的先行研究。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创新部分。第二部分是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依据。本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两个理论,分别是语音象征理论和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语言被看作是意思和发音相结合的单词的整个集合。所以语音象征理论应运而生。语音象征表示发音和意思之间的对应关系。竹内义晴在论文中表示日语假名“カ”“タ”给人坚硬的感觉,“マ”“ヤ”给人柔软的感觉。以此为例,得出音感觉是我们人类的身体性的一种认知这一结论。日本的发音体感研究者黑川伊保子详细说明了发音体感论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了爆破音、摩擦音等音感觉。隐喻理论主要来源于莱考夫与约翰逊的着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他们将隐喻定义为“基于相似点,将某一对象比喻、理解成其他领域的事物的认知能力”。这其中包括上下,前后等位置移动的方向性隐喻。而这种方向性隐喻来源于人类主体的身体性在物理环境和相互作用下的认知。比如本论文研究的“上下方向性隐喻”就是因为重力的存在,导致人类主体有了“上下”的意识和判断。而且“上下”的意识不仅仅局限于空间方位,还体现在数量、感情、评价、作用力等非空间领域。如开心快乐的情绪是向上,悲伤失落的情绪是向下。这一认知具有普遍性。它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达成共感。第叁部分内容对研究对象“お”以及“お”开头动词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分析了“お”的意义和用法。除了耳熟能详的表示尊敬的接头词以外,“お”与“を”意思想通。表示线状、绵延不断;开端;安定等含义。然后,以《大字源》为参考资料,总结了“お”的常用汉字和其所表示的含义。最后从语音象征论的角度分析了“お”的母音发音特点,给人一种“重”“暗”的印象。而这种印象在方向性隐喻里面对应的就是“向下”。针对“お”开头的和语动词,通过《日语语源广辞典》抽出动词词源,解释了具有代表性的17个动词的形成和意思。为了便于理解动词的含义和用法,还加入了例句。例句都来自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库。第四部分,在第叁部分的基础上,引入方向性隐喻理论。首先分析“お”的上下隐喻现象。然后,将“お”开头的和语动词按照有明显方向性和非明显方向性分类。先在有明显方向性类别中按照“位置”“作用力”“感情”“其他”的顺序进行动词的逐一分析。最后解析非明显方向性的个别动词。第五部分结论。以列表的形式清晰地划分了动词的语源、含义以及方向性。然后,对论文整体进行总结,并且简单说明今后的课题和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11-18)
周莉莉[3](2014)在《关于授受关系方向性的日中对比——以日语授受补助动词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汉语相比,日语授受表达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相对于汉语只有一个授受动词——"给",日语有"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等7个授受动词。因此,日语的授受表达复杂了很多。另外,汉语中的恩惠授受表达一般是通过"某人为/帮/给某人做某事"将授受关系方向性简单的呈现出来,而日语却会通过授受补助动词的使用,添加一些说话者本人的主观评价并巧妙的指出其中所产生的授受关系的方向性。(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11期)
杨平[4](2014)在《方向性复合动词多义性的认知语言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语的表达方式中,复合动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V+V」形式的复合动词,起着极其大的作用。另外,表达具体动作和状态的复合动词频繁地运用于各种文体当中。实际上,将两个单独动词合二为一变成复合动词的时候,能达到单独动词不能达到的表达效果。并且,可以使得表达更为简洁,更为形象。但是,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复合动词的意义习得并不是那么容易。并且,复合动词的意义习得比单独动词的习得要难。其中,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复合动词复杂的意义和用法。这种“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复合动词后项表达的多义性。本研究以「~あげる」的多义性为对象,利用原形,意象图式和隐喻等方面的理论,在参考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表示“上下”方向的「~あげる」的多义性。具体的考察步骤:首先,在姬野(1999)的分类基础上,对「~あげる」重新进行分类,将其分为A、B、C叁类。接着,在分别对叁类进行多义性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描述出「~あげる」的多义结构,即描写出它的语义网络。另外,通过实例,总结出关于“上下方向”的隐喻结构。最后,从概念领域的变化和意象图式的变换两方面对「~あげる」多义性形成过程中的扩展动力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对日语的复合动词进行多义性分析,对非母语学习者的习得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为多义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4-04-28)
白宇[5](2013)在《方向性动词的教学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习者忽视说话人的视点问题,在使用方向性动词的过程中频繁造出错误句子的现象。这类问题在从前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习者重视说话人视点问题在方向性动词使用上所起到的制约作用。同时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和检验学习成果。(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3年32期)
高迎泽,张瑾[6](2013)在《从“观”、“视”、“听”看上古汉语动词去声别义的方向性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叁个动词"观"、"视"、"听",主要内容是将这几个词读去声与非去声时句法表现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它们读去声时都表示和读非去声时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说,去声别义起码有一种功能是用来表示方向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刘芳婷[7](2012)在《浅谈说话者的视点与方向性动词》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点"是方向性移动动词及授受动词等语法的关键部分,然而,很多日语学习者在实际应用中却常常忽略"视点"问题,而造成听话者的歧义理解。本文通过大量具体误用实例,对说话者的视点与方向性动词进行详尽的分析探究,以便日语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其用法。(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2年01期)
徐香君[8](2011)在《从日语授受动词的方向性看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中日文化背景差异,以及母语的干扰,日语授受动词一直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象下所蕴含的内在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单从语法角度学习,即使认识了日语的授受动词,也未必能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自如。本文从日语授受动词的物移方向的角度来探讨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以更加准确把握日语授受动词在语言交流中的运用。(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1年47期)
张迪[9](2011)在《论动词的方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的方向性研究是言语运用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语言现象,对于动词方向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能很好地区分,保证语言的清晰明确性,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1年03期)
傅丹丹[10](2009)在《授受补助动词所表现出来的服务的方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将授受补助动词的语义机能归结为恩惠和非恩惠。确实,补助动词作为从本动词语法化而来的用法,常常还保留着本动词的语义机能。但是,补助动词作为已经独立了的语法,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语义机能。授受补助动词也正是这样的。本稿通过大量实例,对授受补助动词的语义机能进行了考察。笔者发现,除了表示恩惠意识之外,授受补助动词的语义机能根据说话者的主观性,呈现出了多样性。为此,笔者认为,用恩惠或非恩惠来断言授受补助动词的语义机能是不妥当的。因此,本稿试着用表示“为对方做某事的同时附加的人际关系”之意的“服务”来概括授受补助动词的语义机能。并在这基础上,试论了所体现出来的服务的方向性。本论文从授受补助动词的构文特征入手,将动作发出者或接受者分成有情物和无情物,从说话者的主观性出发分析了服务的方向性。此方向性用“说话者指向”和“说话者背向”来表达。研究表明,「~てやる」的服务的方向性是说话者背向的,「~てくれる」的服务的方向性是说话者指向的,「~てもらう」的服务的方向性是说话者指向的。另外,在第六章中也考察了授受补助动词的组合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服务的方向性。考察后得知,不管是二重还是叁重的组合形式,服务的方向性都是由最后一个补助动词来决定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9-06-30)
方向性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说到“隐喻”,我们通常会认为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修饰手段。最早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可能就接触过这一概念。当时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喻词的比喻”。其实这种定义是针对有明显的“好像”、“犹如”这类喻词的“明喻”来说的。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表示,隐喻不仅仅是单纯地用来修饰文章,给文章增添色彩的修辞手法,它还是构成人类认知的要素。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或者语言使用问题,还广泛地应用在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领域当中。它是构成人们思考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隐喻构成了概念,人们概念体系的本质就是隐喻。莱考夫关于隐喻的这一论断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对此后的语言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不经意地使用到隐喻。例如,我们常说“人生的旅途”。这句话的隐喻就是将“旅途”这一具体概念中的结构化的特征借来,用到“人生”这一抽象概念当中,使“人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更加容易理解。可以说,隐喻是通过耳熟能详的具体事物来概念化难以理解的抽象事物的一种手段。它既是人类本能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又是人类类推能力的体现。回到语言学范畴,日常语言的概念体系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印象模式和隐喻构成的。而这种印象模式和隐喻又根源于主体的身体性和创造性。用一句话概括主体,隐喻与语言活动的关系就是“隐喻是主体意识在语言活动中的一种体现”。另外,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认为,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源范畴向目标范畴的语义延伸。为了便于理解,可以说隐喻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联想。这种联想是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来的。具有想象机制的隐喻不仅可以拓宽人们的认知思维,还可以丰富语言世界。所以隐喻的研究不论是从理论意义上来说还是从实践意义上来说,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莱考夫和约翰逊将隐喻分为叁类,分别为“结构隐喻”“方向性隐喻”以及“实体隐喻”。本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是“方向性隐喻”,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了“お”开头的和语动词。之所以确定这样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是因为受到了新东方日语老师安宁的《日语词汇新思维》这一书的启发。书中倡导利用“词源+联想”来记忆日语单词。在翻阅了一些相关书籍之后,确实发现有一些词汇的形成是有迹可循的。特别是“お”开头的和语动词。在发音体感论里,母音“お”给人以“又大又重”的印象。这一发现让我联想到了以“お”开头的和语动词多数都是“落下”“压迫”等含义。而这些含义从空间方位的角度来看,是“向下”的。从空间角度再拓展到非空间角度。例如,作用力的视角或者感情的视角,也是表现出消极的、向下的方向性。关于从“お”到“お”开头的和语动词之间的关系的联想,其实就是一种隐喻。所以本论文将立足于母音“お”的发音体感来探讨以“お”开头的和语动词的方向性隐喻现象。本研究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主要探讨日语动词的方向性。研究范围限定为以「お」开头的日语动词(复合动词除外)。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以下将进行概述。第一部分序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契机,研究的方法和构成。开篇的背景介绍了提出“概念隐喻”的语言学家莱考夫,并且叙述了自己初次接触隐喻概念时,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和有限的知识积累,在理论的辨析和理解方面困难重重。另外,国内的隐喻研究涉及面并不宽泛,先行研究和参考文献都比较少。所以对于自身来说,这篇论文是个挑战。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大字源》、《日本语源广辞典》为资料,从中抽取所有“お”的常用字意和“お”开头的日语动词,根据语源的异同和词义进行分类。并利用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库搜索词条,引用例句。最后将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先行研究分为国内外两部分。本论文涉及到的国外关于隐喻的研究主要是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出自其着作《认知意味论》和《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在此基础上,语言学家泰勒,以英语为研究范围展开了上下隐喻的研究。日本语言学家锅岛宏治朗基于大量例句,得出隐喻是来自人类主体的身体性这一结论。另外,山梨正明认为在日常语言生活中,上下空间的概念扩张了比喻的使用范围。国内关于隐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认知语言学范畴的。资料主要有胡壮麟的《认知隐喻学》和束定芳的《隐喻学研究》。另外还有对比语言学范畴的一些论文。如蓝纯的以中英例句为研究对象进行的上下隐喻研究:李爱华的汉日词汇情感隐喻对比分析等等。日语动词的移动表现研究主要参考了松本曜的关于英日两国语言的空间移动表现的对照分析和金秀珍的关于动词“めがお”的空间隐喻研究。本论文还引入了语音象征论。美国神经学者V.S.拉玛钱得朗的“布巴和奇奇效果”研究调查得出结果:母音影响人类的视觉和触觉。在此基础上纽曼等学者又得出不用的母音给人不同的大小、明暗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和感觉都是基于人类主体的身体性。最后介绍了“お”的研究现状。国内外的关于“お”的研究都是围绕敬语、美化语、接头词等概念。而本研究转换了视角,虽然仍以“お”为切入点,但是研究重点在“お”的母音的发音体感的影响下,“お”开头的动词的空间上下隐喻现象以及由空间向非空间概念扩张的感情、作用力的上下隐喻现象。关于“お”开头动词的隐喻现象的试想基于以上的先行研究。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创新部分。第二部分是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依据。本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两个理论,分别是语音象征理论和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语言被看作是意思和发音相结合的单词的整个集合。所以语音象征理论应运而生。语音象征表示发音和意思之间的对应关系。竹内义晴在论文中表示日语假名“カ”“タ”给人坚硬的感觉,“マ”“ヤ”给人柔软的感觉。以此为例,得出音感觉是我们人类的身体性的一种认知这一结论。日本的发音体感研究者黑川伊保子详细说明了发音体感论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了爆破音、摩擦音等音感觉。隐喻理论主要来源于莱考夫与约翰逊的着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他们将隐喻定义为“基于相似点,将某一对象比喻、理解成其他领域的事物的认知能力”。这其中包括上下,前后等位置移动的方向性隐喻。而这种方向性隐喻来源于人类主体的身体性在物理环境和相互作用下的认知。比如本论文研究的“上下方向性隐喻”就是因为重力的存在,导致人类主体有了“上下”的意识和判断。而且“上下”的意识不仅仅局限于空间方位,还体现在数量、感情、评价、作用力等非空间领域。如开心快乐的情绪是向上,悲伤失落的情绪是向下。这一认知具有普遍性。它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达成共感。第叁部分内容对研究对象“お”以及“お”开头动词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分析了“お”的意义和用法。除了耳熟能详的表示尊敬的接头词以外,“お”与“を”意思想通。表示线状、绵延不断;开端;安定等含义。然后,以《大字源》为参考资料,总结了“お”的常用汉字和其所表示的含义。最后从语音象征论的角度分析了“お”的母音发音特点,给人一种“重”“暗”的印象。而这种印象在方向性隐喻里面对应的就是“向下”。针对“お”开头的和语动词,通过《日语语源广辞典》抽出动词词源,解释了具有代表性的17个动词的形成和意思。为了便于理解动词的含义和用法,还加入了例句。例句都来自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库。第四部分,在第叁部分的基础上,引入方向性隐喻理论。首先分析“お”的上下隐喻现象。然后,将“お”开头的和语动词按照有明显方向性和非明显方向性分类。先在有明显方向性类别中按照“位置”“作用力”“感情”“其他”的顺序进行动词的逐一分析。最后解析非明显方向性的个别动词。第五部分结论。以列表的形式清晰地划分了动词的语源、含义以及方向性。然后,对论文整体进行总结,并且简单说明今后的课题和深入研究的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向性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周红.从动趋组合看动词的空间方向性特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董烨.关于以“お”开头动词的方向性隐喻现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3].周莉莉.关于授受关系方向性的日中对比——以日语授受补助动词为中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4].杨平.方向性复合动词多义性的认知语言学考察[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5].白宇.方向性动词的教学方法探究[J].才智.2013
[6].高迎泽,张瑾.从“观”、“视”、“听”看上古汉语动词去声别义的方向性功能[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刘芳婷.浅谈说话者的视点与方向性动词[J].大众文艺.2012
[8].徐香君.从日语授受动词的方向性看日本人的内外意识[J].考试周刊.2011
[9].张迪.论动词的方向性[J].现代交际.2011
[10].傅丹丹.授受补助动词所表现出来的服务的方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