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陕蒙“黑三角”继续超标排污(论文文献综述)
郭安宁[1](2020)在《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全球范围内,由于人类过度或不恰当的利用已导致土壤退化达33%。退化导致可利用的耕地、草地、林地等不断减少,影响人类的粮食安全和生存健康,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本研究针对我国目前土壤退化的形势特点及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选取西北露天矿区土壤、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污灌区土壤为研究样本,分别在一定的修复措施下,探讨土壤退化及其调控对土壤和微生物的影响,阐明不同退化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旨在探究土壤退化的微生物指示因子,并分析其地理分布格局,以期为退化土壤的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20余年的植被恢复,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复垦各样地的pH明显降低,刺槐×油松混交林积累土壤有机质(SOM)和全氮(TN)的能力均显着高于其它样地,研究区内TN和全钾(TK)的含量极度匮乏,这将会限制土壤生产力的维持。复垦后各样地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明显降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所占比例显着增加。各复垦样地中,刺槐×油松和刺槐×臭椿×榆树混交林样地的细菌优势种组成及结构与原地貌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且其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提高最为显着。(2)南方酸性土壤pH随CaCO3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低、中剂量的CaCO3(2.25和4.5 t·hm-2)增加了DOC和DON的含量,而高剂量的CaCO3(7.5 t·hm-2)降低了其含量。CaCO3的施加会改变土壤氮素循环进程,对土壤氮素的相互转化产生影响。中剂量CaCO3的施加促进土壤呼吸。各样地中细菌主要组成群落相似,差异主要体现在相对丰度上,施加CaCO3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有所减少(p<0.05)。此外,低剂量和中等剂量CaCO3的施用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3)北方污灌区土壤pH、有机质(SOM)、全氮(TN)、有效磷(AP)、速效钾(AK)随生物炭的施加显着增加,而有效态Cd含量随之降低,作物的种植对土壤性状无显着的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磷酸酶显着降低,蔗糖酶无明显变化。施加生物炭的各样地中细菌群落的优势门类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相对丰度在各样地间存在差异,生物炭的施加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4)我国不同气候地理环境下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驱动因素呈现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三种退化类型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均高于调控后的各样地,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相对较低。北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细菌在各分类水平上群落组成数均高于南方酸性土壤和西北半干旱脆弱区土壤,且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群落组成比例相对较为相似。三个样地中,α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明显,且北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最高,南方酸性土壤次之,西北半干旱脆弱区土壤最低。
蒋辉[2](2016)在《连片特困地区跨界治理多维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连片特困地区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随之而来的区域性公共议题也会不断涌现。以"锰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为个案,全面呈现了跨界治理的演进历程,运用经验分析的方法分别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地方层面三个维度对"锰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多维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制度解构,为推动这一治理模式在连片特困区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路径。
廖元春[3](2015)在《中国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余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及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矛盾。党的十八大从“五位一体”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也内在地包含了“美丽中国”之梦,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路径。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总结取得的成就,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中国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中国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第四部分提出“中国梦”视域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力量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徐刚,原二军[4](2011)在《减排带来陕西生态三变:渭河变脸 川口变天 陕北变绿》文中认为2007年4月,刚刚到陕西工作的省委书记赵乐际提出:陕西省污染减排工作要实现西部领先。如今,5年减排圆满收官,在2011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工作会议上,陕西省因"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国务院表彰,与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浙江、辽宁和上海等7省(市)政府共同获此殊荣,成为西部
吕龙平,张佩文,郭双贵,李巧[5](2010)在《众志成城我必胜》文中认为2010年11月24日,省城迎泽宾馆,台上,忻州市长李平社的发言刚刚结束,台下已是掌声一片。 这是忻州、孝义等五市县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县城)验收会议的现场,继长治、晋城之后,忻州在全省地级市中,成为第三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从省“创模”领导组成
张庆彩[6](2010)在《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文中提出中国环境政策法律的历史演进,追随着国际环保浪潮,与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如影随形,成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历程中,国家在环保领域成长的一个缩影与见证。中国环境立法成就斐然,但实施绩效却捉襟见肘,中国正面临环境问题逼近安全底线的危机。在环境安全日益广受关注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存在被“安全化他者”的高风险性。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尽管中国环保事业立法先行、理念先进,力图避免走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但总体上仍然重复了类似的道路。如何辩证看待并客观评价中国环境法治与环保事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进而探求其提升之道,是从源头上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促进中国环保的历史性转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探求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尽管环境安全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同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对环境法的影响程度相比,环境安全对环境法的产生、发展及趋势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地探讨和重视。环境安全在国际关系领域,具有科学、政治和战略上的多重性质,环境安全是分析环境法治演进及趋势的有价值的概念工具。论文以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为框架,以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及趋势为主线,通过国际比较,探究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建构的历程、特点及不足,从而探索其绩效提升之路径。导论部分概述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框架、结构安排和选题的使用材料来源,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一章探讨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基础。第二章运用建构主义的规范生命周期与规范扩散理论、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理论、环境法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从国内与国际互动沟通两个层面,综合理性选择与社会建构两个方面,将中国环境立法与环境安全的演变历程,融入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四个阶段进行考察和论述。第三章在论述美、日、欧盟、印度、巴西、非洲等国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基础上,将美、日、欧盟的环境法治同中国进行比较,并从上述各国的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三方面,展开国际比较,阐述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第四章从分析环境安全与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法治着手,探讨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成就和不足、趋势及转型,并通过对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阐述中国在未来气候谈判中的策略及其展望。结语部分对中国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进行探讨,阐明实现中国环境安全战略目标的对策措施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认为,环境法是客观环境危机与人类主观制度文明应对的产物。环境安全是环境法律规范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根本动力,高绩效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保障同环境质量改善是高度相关的。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际环境法正以一种结构性和嵌入性的方式实现环境保护。自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法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为中国环境法的开创、成长、发展及完善提供了国际推动力。世界环保潮流的影响势不可挡,但它必须通过中国内部的因素才能发挥作用。顺应国际环保浪潮、积极主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环境法,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积极认知全球环境问题和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应用于国内环保实践,政府自上而下建构的产物。与中国环境法是外发自觉建构、以外促内地生成路径不同,发达国家环境法是内生自发建构的产物,并向外传播、示范和扩散。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环境法制构建中,国家力量强而社会力量弱的现实。因而,培育公民的环境意识、倡导企业的环境责任,探索保障社会公众民主、有序参与环保的法律渠道,促进法律移植和本土化之间的磨合与建构,实现外来规范与本土规范的兼容与同构,寻求环境、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走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环境治理困境,正是提升中国环境法治绩效的根本之道。中国环境法的生成、演进及趋势,伴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是国家改变自己、参与并影响世界的历程。随着中国崛起、加速融入世界,中国已从国际环境法治的初学者演变为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全球环境安全的危机状态与中国自身脆弱的资源环境国情,是促进中国环境法治绩效提升并走向历史性转型的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国际环境安全的整体性将推动环境法治的全球性趋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全球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多重、独特的压力,但中国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水平上,基本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环境法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支撑。作为后发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的当代,中国理应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中国的环境安全压力远超出其他国家,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如果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在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安全问题,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贡献。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传递着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话语权将与其国内环境法治的历史性转型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力同步增长。
王国平[7](2010)在《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村环境的劣化与保护事关中国广大农民的生活生存质量,事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总体战略统筹加以推进。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以面源污染为主,污染主体分散零落。按现行的传统政府环境管理模式和机制实施起来既不现实也不经济。本研究提出,实施调动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机制,让农村环境保护成为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行动和全社会的事业。本研究从中国农村环境劣化的史脉入手,梳理中国古代与近代农业生态环境劣化与现当代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环境劣化史脉,以气候的冷暖变迁、植被创伤沙漠化、肆泛开垦、人口遽增使土地承载超负、过度灌溉使土地盐化、无休的征战杀戮、科技的双刃剑研究视阈,探索了中国农村环境劣化问题的成因。以传统政府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体系,理析了传统政府环境保护模式和机制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在借鉴美国农村社区环境运动与环境科技、欧盟共同体公众参与环保权与社团战略、日本公众参与与社区农民的创造力这些先进发达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选择与培育立论。并对中国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替代农业公序良俗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培育、中国农村先富人群社区环保贡献力的培育、中国农村妇女对社区环保特殊作用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新生代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等七个子系统作了论证。还站在国家责任层面,探索设计了国家调动农村社区农民广泛参与环保的战略与政略、国家助力环保社团的建立与运行、国家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援与补偿、国家对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的协调、国家对农村生态文化倡导的责任;站在法律责任层面,阐述了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管理权的授予与法理依据、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理论思考、我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的法律权利与司法制度思考。嗣后,本研究构建了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在明确评价指标基础上构建相关数学模型对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网络分析法及三维动态模型,并结合实际农村社区环境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精确分析,对不同区域的社区管理效能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对不同农村区域机制有效性的判断数据等,为改进社区机制效果提供了决策支持。
祖智君[8](2010)在《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是世界热点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正在制约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曾被誉为我国21世纪能源战略储备宝库的晋、陕蒙交界地区“金三角”,能源资源禀赋极其优越:这一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60%,同时还有储量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且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潜力巨大;再加该区域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交通条件以及相对较好的能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条件,从而使得该区域成为我国能源开发的重点地区。然而该地区对于能源长期进行的粗放式开采,导致能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比较收益较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影响我国国家能源的安全以及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因而,合理开发晋陕蒙交界地区的能源资源,对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论文正是基于我国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从晋陕蒙交界地区的能源开发的内、外部条件和驱动以及能源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入手,进而分析和论述晋陕蒙交界地区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思路和对策。本论文写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主要说明晋陕蒙交界地区的区域基本状况以及能源开发的基本条件,主要从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以及地方政策的角度论述当地能源开发的基本条件与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地位和意义,主要从我国的能源形势、能源战略、西部大开发等外部因素的角度,来论述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地位;并且为了更好的说明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意义,在本章还主要从能源开发对当地工业化进程、城市群崛起、对就业的促进以及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等方面,来论述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第三章则主要论述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节主要从能源产业的产值增长、产业发展以及对当地发展的贡献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第二节则主要对现阶段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从能源开发效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利益分配矛盾较多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方面,论述了当前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后面章节的论述打下基础。第四章主要论述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总体思路,提出晋陕蒙能源开发应该实行集约式开发、合理构建当地的能源产业链以及在开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开发思路;另外,还针对当地能源的可持续开发,补充提出了几点开发思路。并且,在论述开发思路过程中,本章还论述了针对这些开发思路的具体措施和注意的问题。第五章主要是针对能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保障机制:主要是从区域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构建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保障机制。
许继芳[9](2010)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服务型的责任政府理所当然地包括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责任。政府环境责任问题是当代中国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凸显出来的重大问题。政府环境责任的重要性既体现在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亦彰显于强化政府环境责任对于构建和谐的府民关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政府环境责任主要由环境政治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法律责任和环境道德责任等四大要素构成,形成政府环境责任系统。政府环境政治责任包括积极的政府环境政治责任和消极的政府环境政治责任。其保障机制包括权力制约机制、透明政府机制、政府官员个体道德的培养机制。政府环境行政责任包括政府环境主观行政责任和政府环境客观行政责任。其保障机制包括行政责任主体的环境责任意识、外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生成。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包括政府环境行政法律责任、政府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政府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其保障机制包括政府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设立与健全机制、宣传与实施机制、监督与反馈机制。政府环境道德责任包括义务型政府环境道德责任和理想型政府环境道德责任。其保障机制包括以行政良心为核心内容的自律机制和以行政名誉及立法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他律机制。当代政府环境责任的发生既包含着鲜明的国内背景,又存在着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还与国际政治的绿化趋势密不可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确立、环境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等构成了当代政府环境责任发生的国内背景。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环境战略转型实践为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强化提供了国际经验。在国际政治的绿化趋势影响下,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参与以政府为主,以环境NGO为辅,合作领域广泛,合作方式多样。基于上述情境确立的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基本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的公民社会、规范要求是形成健全的政府环境管理制度、外在表现是形成规范的环境管理行为。强化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主要动因是为了走出环境治理时政府失灵的困境。将环境问题还原和简化为一个经济学问题即可发现,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无限扩张的副产品,人类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而政府在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过程中因环境责任的缺失同样会存在失灵现象。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环境责任意识层面和环境责任执行层面。其严重后果有公众环境利益受损、政府合法性衰降、社会发展的环境不公平等诸多方面。导致政府环境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对环境公共产品的垄断供给、政府的有限理性、公共利益理念的缺失等等。针对上述表现、后果及原因,亟需通过强化政府环境责任来解决政府失灵问题。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困局,政府环境责任的强化应着重从奠定政府环境责任的能力、搭建政府环境责任的制度框架、构建政府环境责任的问责机制以及形成政府环境治理的善治局面等四个方面着手。为了奠定政府环境责任的能力基础,关键在于提高政府在环境行政中的科学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利益协调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鉴于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种种“失灵”,需要通过搭建政府环境责任的制度框架来实现政府环境责任的嵌入。在政治领域的嵌入要求政府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精确完备且有较强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在经济领域的嵌入要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发展,在文化领域的嵌入要求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在社会领域的嵌入要求发扬环境民主和培育环境自治。政府环境责任的多元问责机制包括立法机关的政治问责机制、司法机关的法律问责机制、传媒与公众的社会问责机制以及行政机关的行政问责机制。政府环境责任的强化还要求政府推进环境善治局面的形成。为此,需要推进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和全球环境合作治理。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有助于开启一种扩大开放、横向合作、共谋发展的“双赢”之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合作治理则需要各级政府像招商引资那样,认真借鉴和吸收各国环境治理中的成功经验,在强烈的环境责任驱使下,将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评价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论、容忍区理论、环境经济学。政府环境责任评价价值取向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代际公正。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原则上包括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信息真实与完整原则、透明性和公众参与原则、独立评价原则、可测性原则;在内容上可分解为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制度维度、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行为维度、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人员维度;在指标体系构成上包括3个层面、3大方面、25个具体指标。
张美科[10](2009)在《摘掉“黑帽子” 走出“黑三角”》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准格尔旗、保德县、河曲县和府谷县所在区域,由于分布着大量规模偏小、生产方式落后、污染严重的焦炭、电石、水泥和电力企业,区域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污染"黑三角"。为了彻底摘掉这顶污染"黑帽子","十一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旗委、政府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发展思路重新规划布局,使工业不断向园区集中,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经济增长方式由单纯依赖资源开发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晋陕蒙“黑三角”继续超标排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陕蒙“黑三角”继续超标排污(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退化研究进展 |
1.2.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概况 |
1.2.3 矿区退化土壤及复垦的微生物研究 |
1.2.4 酸化土壤及调控的微生物研究 |
1.2.5 重金属污染土壤及修复的微生物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与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类发展观的转变 |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3 生态系统平衡原理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微生物生物地理学 |
2.1.6 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土壤DNA的提取 |
2.2.2 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
2.2.3 OTU聚类与分类学分析 |
2.2.4 群落组成分析 |
2.2.5 Alpha多样性分析 |
2.2.6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
3 露天矿开采及不同模式复垦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样地设计 |
3.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 |
3.2.2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养分含量的特征 |
3.2.3 土壤性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
3.2.5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 |
3.2.6 矿区关键细菌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养分的变化 |
3.3.2 不同复垦模式微生物特征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4 酸化土壤及碳酸钙的施加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样地设计 |
4.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2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
4.2.3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4.2.4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2.5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
4.2.6 酸化土壤关键细菌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3.1 CaCO_3施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2 CaCO_3施加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
4.3.3 CaCO_3施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4.3.4 CaCO_3施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5 重金属污染土壤及生物炭的施加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样地设计 |
5.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p H及 Cd含量的变化 |
5.2.2 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 |
5.2.3 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 |
5.2.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
5.2.5 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 |
5.2.6 重金属污染区关键细菌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5.3 讨论 |
5.3.1 生物炭对土壤pH及 Cd含量的影响 |
5.3.2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
5.3.3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
5.3.4 生物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6 不同退化类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不同分类水平下各样地菌群结构组成 |
6.1.2 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的组成分析 |
6.1.3 微生物群落在纲水平的组成分析 |
6.1.4 不同退化类型菌群OTU分析 |
6.1.5 不同退化类型土壤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6.2 讨论 |
6.2.1 不同退化类型微生物群落共性及差异性分析 |
6.2.2 影响不同退化类型土壤微生物差异的环境驱动因素 |
6.2.3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
6.2.4 微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连片特困地区跨界治理多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锰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历程与特征 |
(一)“锰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演进历程 |
(二)“锰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特征 |
三、“锰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的运行机制 |
(一)国家层面 |
(二)区域层面 |
(三)地方层面 |
四、“锰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借鉴 |
(一)构建高效的纵向行政管理系统 |
(二)搭建区域性对话协商平台 |
(三)建设多层次的参与合作网络 |
(四)培育区域合作文化 |
五、结语 |
(3)中国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内涵 |
1.2.1 生态文明 |
1.2.2 生态文明建设 |
1.2.3 中国梦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
2.1.1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2.1.2 可持续发展战略 |
2.1.3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
2.1.4 生态文明建设 |
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 |
2.2.1 环境保护得到重视 |
2.2.2 节能减排效果显现 |
2.2.3 环境保护走向法制化 |
2.2.4 环境保护参与度提升 |
2.3 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1 主要问题 |
2.3.2 原因分析 |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
3.1 中国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
3.1.1 中国梦在内涵上包含了美丽中国的生态梦 |
3.1.2 中国梦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
3.1.3 中国梦指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
3.2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
3.2.1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绿色基础 |
3.2.2 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
3.2.3 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梦描绘幸福前景 |
第四章 中国梦视域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
4.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
4.1.1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绿色发展 |
4.1.2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生态制度 |
4.1.3 以创新发展为手段,发展环保技术 |
4.1.4 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生态权益 |
4.2 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精神 |
4.2.1 强化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 |
4.2.2 吸收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理念 |
4.2.3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创新 |
4.3 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力量 |
4.3.1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
4.3.2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众参与 |
4.3.3 推动企业的生态化转型 |
4.3.4 促进社会组织的合法有序参与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论文选题 |
一、价值和意义 |
二、已有研究现状分析 |
三、思路框架及创新之处 |
四、使用材料来源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的历史及理论 |
第一节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历史 |
一、工业革命之前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
二、现代环境法的产生 |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 |
第二节 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的多维理论透视 |
一、自然科学基础 |
二、人文科学关注 |
三、社会科学应对 |
四、跨学科研究与实践 |
第三节 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去安全化理论 |
二、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生命周期 |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小结 |
第二章 环境安全与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环境法的开创 |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触发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 |
三、政府决策的推进 |
四、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开端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的成长 |
一、内罗毕环境会议的影响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开拓 |
三、改革开放、法制重建的推动 |
四、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成长 |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的发展 |
一、里约环境会议的推进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勃兴 |
三、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依法治国的促动 |
四、环境安全凸显期的环境法治 |
第四节 中国环境法的完善 |
一、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的影响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加速发展 |
三、从接轨到融入世界 |
四、环境安全事件高发期的环境法治 |
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日、欧盟的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一、美国:从污染受害到引领潮流 |
二、日本:从“公害列岛”到“环境立国” |
三、欧盟:环保先锋的多级协同 |
第二节 印度、巴西、非洲的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一、印度之得失 |
二、巴西之优劣 |
三、非洲之障碍 |
第三节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国际比较 |
一、美、日、欧盟同中国的比较 |
二、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的国际比较 |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趋势和转型 |
第一节 环境安全与国际环境法治的得失 |
一、法律规范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治理 |
二、国际组织对环境法治的推动 |
三、国际环境法的成就及不足 |
第二节 环境安全与国际化的中国环境法 |
一、中国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的环境法治 |
二、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的成就和不足 |
三、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的趋势及转型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 |
一、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博弈的性质与特征 |
二、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静态博弈分析 |
三、对中国角色及摆脱困境的思考 |
小结 |
结语 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治 |
附录一:中国现行主要环境保护法律 |
附录二:中国环境保护及其政策法律大事记(1972~2010年) |
附录三:中国缔结和签署的主要国际环境公约 |
附录四:国际环境保护与环境法治大事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外文专着与论文 |
二、中文专着与论文 |
三、媒体与网络 |
后记 |
(7)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农村环境劣化的史脉与成因 |
1 中国农村环境劣化史脉 |
1.1 中国古代与近代农业生态环境劣化史脉 |
1.2 现当代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环境劣化 |
2 中国农村环境劣化成因 |
2.1 气候的冷暖变迁造成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
2.2 植被创伤形成沙漠化造成生态环境劣化 |
2.3 肆泛开垦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劣化 |
2.4 人口遽增使土地承载超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
2.5 过度灌溉使土地盐化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
2.6 无休的征战杀戮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
2.7 科技的双刃剑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劣化 |
第三章 政府传统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机制 |
1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体系 |
1.1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
1.2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
2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
2.1 《宪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 |
2.2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规章 |
2.3 环境保护标准及我国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 |
3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
3.1 七十年代的老三项管理制度 |
3.2 八十年代后期的环境管理制度 |
3.3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环境管理制度 |
4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管理的机制 |
4.1 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含义 |
4.2 我国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特点 |
4.3 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 |
第四章 政府传统环境管理机制在农村不兼容分析 |
1 政府传统环境管理机制在农村的三个不兼容 |
1.1 政府环保部门与污染信息不对称决定其不兼容性 |
1.2 政府部门行政的分割性决定其管理的不兼容性 |
1.3 政府环境管理行政化决定其操作的不兼容性 |
2 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在农村无法回避的两个矛盾 |
2.1 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与农民环境利益相矛盾 |
2.2 地方政府环保成本高企与回报收益相矛盾 |
3 政府组织结构和公众参与的排他性与农村环保相悖 |
3.1 政府环保机构倒金字塔结构与农村环保繁务相悖 |
3.2 政府环保对公众参与决策的排他性与农村实务相悖 |
第五章 先进发达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实践 |
1 美国农村社区环境运动与环境科技 |
1.1 环境正义运动吹响世界农村社区环境运动号角 |
1.2 社区公众在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具有实质权力 |
1.3 农村垃圾处理政策与社区垃圾科技堆肥方法 |
2 欧盟共同体公众参与环保权及社团战略 |
2.1 欧盟共同体的公众环保意识与乡村社区措施 |
2.2 德国的农民合作社与农民环境保护协会 |
2.3 英国公众环评权与环保MGO的非法律和法律战略 |
3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与社区农民的创造力 |
3.1 社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四程"渗透全程 |
3.2 从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五大立法看公众参与 |
3.3 两次新农村建设中的得失与社区农民的创造力 |
第六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选择与培育 |
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选择的比较优势 |
2 中国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培育 |
2.1 人与生态文明人与生态文明经济 |
2.2 考量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二个视窗 |
2.3 从环境公德培育入手培养社区生态文明人 |
3 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替代农业公序良俗的培育 |
3.1 农村社区科学的公序良俗利于替代农业的发展 |
3.2 农村社区发展替代农业的公序良俗建构 |
4 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培育 |
4.1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的组织性质与精英结构 |
4.2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的功能作用与职能优势 |
4.3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的社政分立原则与初始运行 |
5 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培育 |
5.1 农村社区环保志愿者是高尚精神的承载者和垂范者 |
5.2 青年和大学生是农村社区环保志愿队伍的主干力量 |
5.3 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基本原则与长效服务机制 |
6 中国农村先富人群在社区环保贡献力的培育 |
6.1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阶层分析 |
6.2 先富人群为社区环境作贡献的伦理价值与功用价值 |
7 中国农村妇女对社区环保特殊作用的培育 |
7.1 农村妇女的特殊作用由其生理心理及其地位决定 |
7.2 农村妇女在社区环保中发挥特殊作用需要知识背景 |
8 中国农村社区新生代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 |
8.1 社区环保教育战略要从幼儿抓起 |
8.2 中小学生环保教育是一项不世之略工程 |
第七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国家责任 |
1 国家调动农村社区农民共同参与环保的战略与政略 |
1.1 共同参与体现了国家依靠和相信广大农民群众 |
1.2 共同参与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政略与政策之本 |
2 国家助力农村环境保护社团的建立与运行 |
2.1 国家政力补充的农村环保社团理应得到国家助建 |
2.2 农村环保社团对政府环保诟病理应得到国家鼓励 |
3 国家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援与补偿 |
3.1 财政支付农村社区污染防治是公共产品生产的本分 |
3.2 财政补偿农村社区生态休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之策 |
4 国家对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的协调 |
4.1 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需要国家协助 |
4.2 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在美国的运动 |
5 国家对农村生态文化倡导的责任 |
5.1 农村生态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取向的重要组成 |
5.2 国家生态环境运动亦是倡导一场文化革新运动 |
第八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法律责任 |
1 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管理权的授予与法理依据 |
1.1 我国现有法律忽略了社区农民的环境权 |
1.2 农村社区环境权是人权与现代法治的要求 |
2 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的法律地位与法律保障外鉴 |
2.1 俄罗斯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有权制定辖区生态法规 |
2.2 美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参与政府法规制定 |
2.3 日本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受理的案件超过国家 |
3 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理论思考 |
3.1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必要性 |
3.2 我国现有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的制度缺陷 |
3.3 完善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尝试性建议 |
4 我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的法律权利思考 |
4.1 在宪法上规定农村社区的环境权 |
4.2 在基本法上授予农村社区环境权 |
4.3 建立对社区环境规章制度的审查制度 |
5 设立保护农村社区环境权的司法制度思考 |
5.1 需要设立专门的环境派出法庭 |
5.2 建立社区环境诉讼制度 |
第九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评价指标系统和评价方法 |
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评价框架 |
1.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1.2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框架 |
1.3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意义 |
2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筛选与处理 |
2.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筛选路径 |
2.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机构 |
2.3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2.3.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的信度检验 |
2.3.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的效度检验 |
2.3.3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处理 |
2.4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4.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AHP处理 |
2.4.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AHP计算过程 |
2.4.3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AHP计算结果 |
3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模型构建 |
3.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影寻踪聚类分析法 |
3.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
3.3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网络分析法 |
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及实证分析 |
4.1 样本及评价方法的选取 |
4.2 实证评价分析步骤 |
4.3 评价结论及分析 |
5 基于MATLAB的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三维动态评价 |
6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及实证分析 |
6.1 分析原理 |
6.2 ANP分析步骤 |
6.3 实证分析 |
第十章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8)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条件和意义 |
第一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的区域界定 |
一、晋陕蒙交界地区的范围界定 |
二、晋陕蒙交界地区的区域特征 |
第二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禀赋优势 |
一、晋陕蒙交界地区的煤炭资源禀赋优势 |
二、晋陕蒙交界地区的天然气、煤层气资源禀赋优势 |
三、晋陕蒙交界地区的石油资源禀赋优势 |
四、晋陕蒙交界地区的其他能源禀赋 |
第三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基础环境 |
一、不断改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
二、初步的以能源开发为中心的工业产业基础 |
三、相对优良的人文环境 |
第二章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地位及意义 |
第一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
一、国家能源供求形势 |
二、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调整 |
三、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 |
四、晋陕蒙能源金三角在国家能源战略新布局中的地位 |
第二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
一、能源开发与晋陕蒙交界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能源开发与晋陕蒙交界地区资源城市群的崛起 |
三、能源开发与晋陕蒙交界地区的就业促进 |
四、能源开发与晋陕蒙交界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第三章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现状 |
一、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值快速增长 |
二、已经形成煤炭、油气、电力、化工产业四大支柱产业 |
三、能源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
四、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投产 |
五、能源开发已成为晋陕蒙地区地方发展规划的重要领域 |
第二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一、能源开发效率低,资源浪费惊人 |
二、产业结构趋同,无序竞争矛盾凸显 |
三、利益分配体制不合理,矛盾凸显 |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灾难初露端倪 |
五、开发中出现的其他问题 |
第四章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可持续开发的总体思路 |
第一节 实行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节约化开发 |
一、集约化开发的内涵 |
二、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节约化开发的意义 |
三、晋陕蒙交界地区的能源集约式开发 |
第二节 构建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产业链 |
一、产业链及产业链优势 |
二、核心企业及其在产业链的整合作用 |
三、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产业链的构建 |
第三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中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二、晋陕蒙交界地区发展能源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三、晋陕蒙交界地区发展能源循环经济需要克服的瓶颈 |
第四节 实施有利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其他思路与措施 |
一、加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缓解传统能源的开发压力 |
二、注重培育新产业,避免资源诅咒 |
三、实行利益补偿机制,减少能源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
第五章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可持续开发的机制保障 |
第一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区域协调机制 |
一、建立区域信息交互机制 |
二、建立区域利益补偿机制 |
三、建立区域内各地方的行为约束机制 |
四、建立跨行政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 |
五、推进宏观领域配套改革,完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 |
第二节 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 |
一、建立利益共享的企业制度 |
二、建立利益共享的价格形成机制 |
三、建立利益共享的税费分配制度 |
四、以项目和产业发展提高能源开发的比较收益 |
第三节 建立健全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及管理机制 |
一、建立健全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 |
二、改革能源开发的管理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项目经历 |
致谢 |
(9)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
(二)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凸显政府的环境责任 |
(三) 维护公民利益需要强化政府环境责任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学者对政府环境责任问题的研究 |
(二) 国内学者对政府环境责任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类型 |
(二) 研究方法 |
四、结构安排与可能的创新 |
(一) 本文的结构安排 |
(二)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政府环境责任的重要性 |
一、政府环境责任及其相关概念约定 |
(一) 责任之概念阐释 |
(二) 政府责任之概念解析 |
(三) 政府环境责任之概念约定 |
二、政府环境责任的理论依据 |
(一) 社会契约理论 |
(二) 环境权理论 |
(三) 公共信托理论 |
(四) 环境的世代间衡平论 |
三、强化政府环境责任的现实意义 |
(一) 强化政府环境责任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
(二) 强化政府环境责任是维护公众环境利益的内在要求 |
(三) 强化政府环境责任是驳斥“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有效举措 |
(四) 强化政府环境责任是构建责任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 |
第二章 政府环境责任的构成 |
一、政府环境政治责任 |
(一) 政府环境政治责任:概念厘定 |
(二) 政府环境政治责任:类型划分 |
(三) 政府环境政治责任:保障机制 |
二、政府环境行政责任 |
(一) 政府环境行政责任:概念约定 |
(二) 政府环境行政责任:类型划分 |
(三) 政府环境行政责任:保障机制 |
三、政府环境法律责任 |
(一) 政府环境法律责任:概念界定 |
(二) 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类型划分 |
(三) 政府环境法律责任:保障机制 |
四、政府环境道德责任 |
(一) 政府环境道德责任:概念设定 |
(二) 政府环境道德责任:类型划分 |
(三) 政府环境道德责任:保障机制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发生 |
一、当代政府环境责任发生的总体性情境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经验 |
(三) 国际政治的绿化趋势与中国参与 |
二、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基本目标 |
(一) 价值目标:环境友好的公民社会 |
(二) 规范要求:健全的政府环境管理制度 |
(三) 外在表现:规范的环境管理行为 |
第四章 强化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动因 |
一、环境问题的经济学还原 |
(一) 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产物的环境问题 |
(二) 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及其市场失灵 |
(三) 环境外部性问题应对中的政府失灵及其成因 |
二、中国语境下环境问题的政治解决:强化政府环境责任 |
(一)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
(二)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府特征 |
(三) 政府环境责任缺失的表现、后果及成因 |
第五章 强化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路径 |
一、政府能力建设:奠定政府环境责任的能力基础 |
(一) 科学决策能力 |
(二) 执行能力 |
(三) 利益协调能力 |
(四) 危机管理能力 |
二、责任嵌入:搭建政府环境责任的制度框架 |
(一) 政治领域的嵌入:重视事前行为指导 |
(二) 经济领域的嵌入:重视科学发展 |
(三) 文化领域的嵌入:重视生态文明 |
(四) 社会领域的嵌入:发扬环境民主,培育环境自治 |
三、多元问责:构建政府环境责任的问责机制 |
(一) 立法机关的政治问责机制 |
(二) 司法机关的法律问责机制 |
(三) 传媒与公众的社会问责机制 |
(四) 行政机关的行政问责机制 |
四、合作治理:形成政府环境治理的善治局面 |
(一) 环境善治与多元参与 |
(二) 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 |
(三) 全球合作治理 |
第六章 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评价 |
一、政府环境责任评价及其相关概念厘定 |
(一) 评价 |
(二) 政府评价与政府环境责任评价 |
二、政府环境责任评价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一) 人地关系论 |
(二) 容忍区理论 |
(三) 环境经济学 |
三、政府环境责任评价价值取向的基本构成 |
(一) 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基本取向——可持续发展 |
(二) 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核心诉求——环境友好 |
(三) 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客观标准——代际公正 |
四、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指标体系 |
(一) 政府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二) 政府环境责任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型 |
(三) 政府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指标 |
结论 |
一、本文的基本观点 |
二、本文研究的局限 |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研究的课题 |
后记 |
(10)摘掉“黑帽子” 走出“黑三角”(论文提纲范文)
抓整治, 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
胜不骄, 继续强化环境治理 |
四、晋陕蒙“黑三角”继续超标排污(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D]. 郭安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连片特困地区跨界治理多维机制研究[J]. 蒋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 [3]中国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D]. 廖元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4]减排带来陕西生态三变:渭河变脸 川口变天 陕北变绿[J]. 徐刚,原二军. 环境保护, 2011(24)
- [5]众志成城我必胜[N]. 吕龙平,张佩文,郭双贵,李巧. 山西经济日报, 2010
- [6]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D]. 张庆彩. 南京大学, 2010(07)
- [7]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D]. 王国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9)
- [8]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研究[D]. 祖智君.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D]. 许继芳. 苏州大学, 2010(10)
- [10]摘掉“黑帽子” 走出“黑三角”[J]. 张美科. 环境保护, 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