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世代论文-佟广香,孙海成,张丽娜,匡友谊,张庆渔

早期世代论文-佟广香,孙海成,张丽娜,匡友谊,张庆渔

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世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哲罗鱼,体长,体质量,不同世代

早期世代论文文献综述

佟广香,孙海成,张丽娜,匡友谊,张庆渔[1](2019)在《叁个世代哲罗鱼早期生长性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采捕的野生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养至2008年性成熟,人工繁殖获得了G_0代苗种,G_0代性成熟后又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性成熟,人工繁殖获得G_1和G_2代苗种。2017年9月(3月龄)、12月(7月龄)和2018年3月(11月龄)随机抽取相同条件下饲养、混交繁殖的各世代幼鱼50尾,测量体长和体质量,比较3个选育世代哲罗鱼早期的生长性状。结果显示:3个世代不同月龄的哲罗鱼体长由大至小依次为:G_0<G_1<G_2,7月龄G_2代苗种的体长大于G_0和G_1代,但是体质量略小于G0和G1。其他月龄G2代体长和体质量均大于G_0和G_1代。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4月龄G_0代苗种体长、体质量与G_1和G_2代苗种间差异显着(P=0.00),G_1和G_2代苗种间差异不显着(P=0.794);7月龄G_0、G_1和G_2代苗种间生长差异均不显着(P>0.05);11月龄G_0代与G_2代苗种间体长、体质量差异均显着(P=0.008、P=0.002),其余不显着(P>0.05)。体长与体质量关系式W=aL~b中,b值在2.8337~3.2819之间,4月龄到11月龄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G_2代苗种的生长性能略优于G_1代,二者生长优势明显优于G_0代,但还需持续监测和评价,以获得具有生长优势的新品种。(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吴振明,张勰,徐清乾,荣建平[2](2018)在《杉木不同类型不同世代良种早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适合湘东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杉木良种,以6种不同类型不同世代的杉木良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为福建洋口林场杉木3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福建优良杉木无性系洋020组培苗、湖南杉木2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杉木1.5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杉木1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普通杉木人工林林分种子实生苗)营造试验林。结果表明:在6年生、8年生时,不同类型不同世代良种间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在8年生时,湖南2代杉木良种材积最大,其均值为0.088 2 m~3,比对照大120.0%;其次是福建3代杉木良种和福建无性系,材积均值分别为0.085 8 m~3和0.085 4 m~3;福建无性系变异系数最小,为26.57%。杉木高世代良种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选择本地选育的杉木良种造林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益。(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张雨,陈爱华,姚国兴,吴杨平,曹奕[3](2015)在《两世代红壳色文蛤早期表型性状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7月分别以江苏红壳色文蛤(Meretrix meretrix)原种、子一代中的红壳色文蛤和普通壳色文蛤为亲本建立子一代红壳色文蛤群繁选育系RF1、子二代红壳色群繁选育系RRF2和对照组CG(control group)。对各群繁选育系的受精卵直径、孵化率及壳长生长进行测定,并对各群繁选育系壳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各群繁选育系受精卵直径、孵化率均差异不显着(P>0.05);浮游期日生长率RRF2>RF1>CG,RRF2、RF1壳长显着大于CG(P<0.05),此阶段红壳色文蛤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附着后,日生长率RRF2>RF1>CG,壳长RRF2>RF1>CG(P<0.05),表明红壳色文蛤具有生长优势,且子二代红壳色文蛤生长优于子一代。文蛤稚贝壳色清晰稳定后,对各群繁选育系、家系进行壳色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群繁选育系RRF2、RF1、CG中红壳色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91.43±4.36)%、(75.73±4.03)%、(0.67±0.42)%。子二代群繁选育系RRF2中红壳色比例显着高于子一代群繁选育系,表明随着世代的增加,壳色得到纯化。(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5年04期)

贺梁琼,熊发前,高忠奎,蒋菁,韩柱强[4](2015)在《花生属种间杂种及其早期多倍体世代生理特性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花生属异源多倍体进化过程中的生理特性遗传变化规律,以花生区组栽野种间杂种F1、早期多倍体世代(S0~S3)及其亲本为材料,分析植株叶片中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抗病抗逆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杂种F1代各项生理指标都高于亲本,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染色体加倍后的S0~S1代植株叶片中的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F1代,S1~S3代各项生理指标伴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母本栽培种,说明染色体加倍后的多倍体植株可能具有更强的抗病、抗旱等抗逆和环境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杜坤,孔芳,孔月琴,黄哲进,王幼平[5](2014)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及其亲本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菜‘矮抗青’(基因组AA)和‘中花芥蓝’(基因组CC)及其人工合成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AACC)的早期世代(F1~F4)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分别比较它们在100、200mmol/L NaCl处理下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1)在盐胁迫条件下,‘中花芥蓝’植株的生物量、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最低,而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则最高。在100mmol/L NaCl处理下,F2代植株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最大,MDA含量最低;在200mmol/L NaCl处理下,F4代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最大,MDA含量最低。研究发现,亲本‘矮抗青’的耐盐特性高于亲本‘中花芥蓝’,它们的杂种后代(异源四倍体)遗传了AA基因组的耐盐特性,从而比二倍体亲本具有更强的抵御盐胁迫的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阳霞[6](2014)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抗病育种早期世代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病品种的培育一直是小麦育种家不懈的追求,但是随着病原菌生理小种的不断变化,很多抗性基因开始丧失抗性,培育和推广含多种抗病基因及成株抗性小麦品种受到越来越多育种家的重视。本实验为深入了解小麦抗病基因的遗传规律,改良小麦农艺性状,特以亲缘关系较远的小麦品种西农979和RL6077为亲本,构建其F2群体(691株)和BC1F1群体(RL6077/西农979//西农979)(655株),用特异性标记csGS、WMS533和WMC44分别对抗病基因Lr68、Sr2/Yr30和Lr46/Yr29/Pm39进行遗传研究,并结合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以探究小麦抗病基因Lr46/Yr29/Pm39、Sr2/Yr30和Lr68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性;并对检测的聚合有3个抗慢锈病基因(Lr68+Sr2/Yr30+Lr46/Yr29/Pm39)位点的92个聚合体进行SSR标记遗传背景回复率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两群体中叁种抗病基因标记的分布及传代频率存在差异。单基因标记在两群体中的分布均为:Lr46/Yr29/Pm39>Sr2/Yr30>Lr68。在传递频率上,单基因标记传递时,F2群体中Lr68基因标记的传递频率(65.41%)比理论值(75%)偏低,Lr46/Yr29/Pm39基因标记和Sr2/Yr30基因标记的传递频率(分别为75.83%、74.53%)与理论值(75%)相符合;双基因标记传递时,含Lr68标记的组合均比理论偏少,Sr2/Yr30+Lr46/Yr29/Pm39标记与理论相符;叁基因标记传递时与理论一致。BC1F1群体中,Lr68基因标记的传递率(44.27%)比理论值(50%)偏低,Lr46/Yr29/Pm39基因标记和Sr2/Yr30基因标记的传递率(分别为56.64%、55.11%)均比理论值(50%)偏高;双基因标记传递时,Lr68+Sr2/Yr30、Lr68+Lr46/Yr29/Pm39的传递频率与理论相符,Sr2/Yr30+Lr46/Yr29/Pm39标记传递频率比理论偏多;叁基因标记传递时与理论一致。说明基因间存在连锁交换作用。2.叁种抗病基因标记与农艺性状存在显着相关性。在农艺性状上,大部分性状指标均是:含抗病基因标记植株>不含抗病基因标记植株。叁种抗病基因标记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存在显着差异,除同时极显着相关于植株株高、穗下茎、穗下节和穗长外,还分别与其它不同性状相关。叁种基因标记在不同农艺性状上发挥主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和协调性。3.通过对两群体的比较可知,自交群体和杂交群体不但在抗病基因位点的分布和传递频率上具有差异,在农艺性状上也有显着差异。杂交群体在多个农艺性状上更偏向于亲本RL6077,回交群体则偏向于亲本西农979,且多数表现为:杂交群体指标高于回交群体;其中,回交群体内含抗病基因标记植株与不含抗病基因标记植株的农艺性状差异变化规律整齐度高于杂交群体。4.用分布于小麦整个基因组的18对多态性SSR引物,对BC1F1回交群体中聚合有3个抗慢锈病基因位点和抗白粉病基因位点(Lr68+Sr2/Yr30+Lr46/Yr29/Pm39)的聚合体进行遗传背景回复率分析。结果表明,92个聚合体的平均遗传背景回复率为75.09%,与理论值75%非常接近,单株遗传背景回复率超过80%的有20株,在90%以上的有2株,背景回复率最高达91.67%;单株背景回复率主要分布于60%至85%之间,选择效应不明显,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育种中有很好的实用性。同时,在对小麦不同染色体组遗传背景回复率研究中发现,各基因组回复率大小比较结果是:A>总回复率>B>D,其中D与A基因组回复率差异显着;相关性上,只有A、D基因组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贺梁琼,熊发前,韩柱强,钟瑞春,蒋菁[7](2013)在《花生种间杂种异源多倍化早期世代性状和SSR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倍体栽培种花生仲恺花4号为母本、二倍体野生种花生Arachis chacoensis为父本,对其种间杂种F1及人工加倍获得的异源六倍体S0及自交世代(S1~S3)植株的植物学性状和花粉育性进行观察,采用SSR标记研究各世代的基因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自交的进行,F1~S3植株的总分枝数、第一对侧枝长和花旗瓣宽变异系数分别达到48.48%、34.56%和13.74%,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F1~S3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0、11.03%、10.58%、16.44%和18.53%,花粉育性随着世代的增加逐渐增强;扩增出的微卫星条带在F l开始发生变化,主要包括为亲本片段的丢失、跳跃式继承和新片段的产生,随着世代的增加表现出稳定的趋势,表明微卫星及侧翼区域变化剧烈而快速,其生物学功能可能与多倍体进化过程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赵志刚,富贵,邓昌蓉[8](2013)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基因组变异的AFLP和MSAP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人工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规律,以A组合(大黄油菜×中花芥蓝)S0世代、B组合(大黄油菜×中迟芥蓝)S0和S1世代人工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分别利用AFLP和MSAP技术检测基因组变化及甲基化模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6对引物在A组合S0扩增到523条带,其中4对引物扩增出9条变异带,包括7条亲本缺失带和2条新增带,分别占S0总条带的1.33%和0.38%;45对引物在B组合双亲植株扩增到1093条带,只有1对引物检测到1条父本带型在所有S0植株中缺失,约占S0总条带的0.09%;在B9子代F19-1~F19-16总共扩增得到1092条带,变异带有10条,占总条带的0.915%,其中包括9条缺失带和1条新增带,9条缺失带全部位于C基因组。MSAP检测发现,B组合S0植株中有3个位点发生了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全部位于A基因组,甲基化模式改变位点占总检测位点的1.37%。研究还发现B组合S0世代一个植株出现可遗传的花色变异,推测该表型变异与B组合人工甘蓝型油菜中C基因组变异有关。(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孔芳[9](2010)在《芸薹属种间关系及其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芸薹属(Brassica)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中最为重要的一属,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采用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方法,对芸薹属中的A和C基本种及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从而为异源四倍体物种的形成及其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本种45S rDNA重复序列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FISH定位分析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标记的45S rDNA重复序列作探针,研究了芸薹属3个基本种Brassica rapa,B. oleracea与B. nigra的根尖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杂交信号的分布特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的空间分布、终变期染色体的配对构型等。研究结果表明B. rapa的10条(5对)染色体上表现明显而强烈的杂交信号,且分布在着丝粒和亚着丝粒区域;B. nigra的6条(3对)染色体上有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短臂的近末端处,减数分裂后期I中,3个信号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B. oleracea中的4个45S rDNA杂交位点与B. nigra中类似,都位于染色体短臂的近末端处。其中B. rapa与B. nigra的45S rDNA的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FISH定位是首次报道。该结果旨在为研究A、B、C基因组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提供细胞学依据。2.着丝粒重复序列FISH及CAPS分析芸薹属A、B和C基因组间的关系以来源于B. rapa基因组(AA)的重复序列(151bp)为探针,分别同二倍体白菜型油菜、甘蓝和异源四倍体芥菜型油菜(AABB,2n=36)的中期染色体杂交,白菜型油菜和甘蓝的所有染色体上都有杂交信号,芥菜型油菜的染色体上显示出20个明显的信号,其余染色体上信号弱或无,可以区分出A与B基因组。对来源于油菜3个基本种与3个复合种FAE1基因进行CAPS分析表明,3个基本种表现出不同的酶切式样,用MboI和MspI酶切表现出多态性,基因组A和C非常相似,而基因组B与A、C关系较远,同时3个复合种也并不是2个基本种的简单相加,表明异源四倍体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重排和重组。3.基本种与复合种间种子贮藏蛋白质亚基构成及聚类分析根据种子贮藏蛋白形成的蛋白质谱带具有的稳定性、均匀性和可加性的特点,对组成芸薹属3个基本种和3个复合种的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的组成进行了SDS-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种子贮藏蛋白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6个种共有24条亚基带,并各自具有特有的蛋白谱带。利用贮藏蛋白亚基条带的信息,分析了种间的蛋白相似度,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两类。Ⅰ类为白菜型油菜、甘蓝与甘蓝型油菜。Ⅱ类为为黑芥、芥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4.芸薹属A、C基因组间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分析及PCR分子标记的开发白菜和甘蓝亲缘关系非常接近。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了芸薹属二倍体种白菜型油菜(AA)和甘蓝(CC)幼苗期叶片蛋白质组学的变化,通过比较研究,以期探寻它们在蛋白组水平上基因表达特征。应用双向电泳对叶片总蛋白进行了分离,从2-D凝胶上各检测到95与111个蛋白点,应用PDQuest软件对凝胶图谱进行分析,二者间匹配到的蛋白质点数为29,占总数的28.2%,其中芸薹与甘蓝的的专化蛋白分别66和82个,分别占蛋白点总数的32.0 %与39.8 %。MALDI-TOF-MS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的20个差异表达蛋白,但可靠差异蛋白的鉴定率仅为50%。该研究首次基于两个物种的特征(差异)蛋白,开发出10个用于区分A和C基因组的基于PCR的分子标记。5.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对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F1及早期世代蛋白质变化的研究多倍化是高等植物进化过程的重要阶段,是植物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研究表明,异源多倍体在形成的早期会出现广泛的基因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物种的形成和稳定。人工合成的异源多倍体则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式系统。通过这种模式系统,可以精确比较亲本二倍体种与人工异源多倍体早期世代间的基因组变化特点,从而为丰富多倍体物种进化理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人工合成的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及其不同自交后代,比较研究杂种F1与双亲间、以及早期1~4代间的的叶片蛋白质组变化,探索种间杂交及其多倍体形成后引发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的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F1及其亲本叶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以芸薹属二倍体B . rapa (AA,2n = 20)和B . oleracea(CC,2n =18)和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为实验材料,由于双亲及后代遗传背景清晰,为研究异源多倍体早期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的具体变化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结合蛋白质组学方法来解析新合成的B. napus F1代与其双亲叶片蛋白质组表达差异,鉴定了一些有价值的蛋白点。首先是亲本间的差异蛋白质几乎都在B. napus中表达,但显着偏离双亲丰度表达均值,表现为非加性表达效应。此外经MALDI-TOF-MS鉴定了杂种中7个有显着性意义的蛋白,其中1个与光合作用相关,推定为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2种与能量代谢相关的ATP合酶β-亚基;1个与物质代谢相关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1个与转录相关的RNA聚合酶β-链;另1个与抗病相关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与1个假定蛋白。这些蛋白与具有杂合子潜力的杂种优势相关,为了解杂种优势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基础积累了重要的资料,是前人在转录水平上研究的必要补充,从而为进一步阐明杂种优势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实验还表明B. napus在多倍化后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并且新蛋白的功能可能会影响F1杂种的表型性状。(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蛋白质组的变化我们对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1~4代叶片蛋白质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后代中发生了非孟德尔式的表观遗传变异,变异主要表现为基因沉默的方式。依据蛋白表达变化特点将F1~F4的差异蛋白质归为五类:1)F2专化类型;2)F3专化类型;3)F1中丢失的蛋白,而F2~F4中表达的类型;4)F1~F2丢失,而F3~F4中表达的类型;5)F1~F4中蛋白丰度逐渐上调的类型。表明丢失的蛋白可能并不是真正的丢失,而可能是发生了基因沉默,而且基因沉默随时可能被激活。在已鉴定的蛋白中,有与物质与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解毒酶类、蛋白质降解、反转座子相关以及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统计后分析尽管基因组早1~4代中发生了随机表观遗传变异,但保证细胞正常基因功能的持家蛋白并没有随基因表达的变化而完全消失,也间接证明了早期多倍化事件中的基因组冲击未必带来蛋白质组上的冲击。相反会有一个新的快速的协调顺序进化在新合成的异源甘蓝型油菜中。(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0-04-01)

庄勇[10](2009)在《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表型与基因表达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倍体化是高等植物进化过程的重要阶段,是植物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研究表明,异源多倍体在形成的早期可发生广泛的基因组构成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此同时,异源多倍体形成早期也常表现出不同于其二倍体祖先、且不能用孟德尔定律解释的新表型,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物种的形成和稳定。分子标记及比较基因组学的发展为认识种间杂交和多倍体化进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前人研究天然异源多倍体进化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主要是通过比较其与二倍体祖先的“候选”后代而进行的。但现有的天然异源多倍体大多数形成于成千上万年以前,基因组经历了长期的“多倍体二倍化”过程,其二倍体祖先也不断进化或已灭绝,因此很难确定它们在早期进化中发生的表型和基因表达变化的具体过程和机制。新合成的异源多倍体及一些“年轻”的异源多倍体,由于其亲缘关系明晰,为准确、深入研究多倍体基因组进化及相关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模式系统。通过这种模式系统,可以精确比较亲本二倍体种与人工异源多倍体早期世代间的表型和基因表达变化特点,从而为丰富多倍体物种进化理论提供重要的例证。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已合成的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2n=4x=38),比较研究了其早期世代间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变化特征、基因表达变化的特点和黄瓜por基因在异源四倍早期世代的表达和序列变化特征,探讨了异源多倍化引发以上变化的相关机制。具体如下:1.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世代表型变化研究研究了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四个自交世代S1-S4的主要形态学性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雄配子发育和花粉育性的变化特征。形态学研究表明,形态学性状在世代间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其中以节间长、侧枝数、叶片厚度、雄花花梗长和子房纵径的变异系数较大。伴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该异源多倍体叶片逐渐变薄,子房逐渐变短,其它性状的变化表现为无明显规律性。减数分裂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以二价体为主,伴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每个花粉细胞中平均所含二价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单价体、多价体等非二价体比例减少,含19个二价体的细胞数增加。四分体时期主要以四分孢子形态存在,并随着自交世代的增高,四分孢子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多分孢子比例逐渐减少。花粉活力分析表明花粉育性伴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以上结果表明,该异源四倍体在早期进化过程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配对行为和雄配子发育正向稳定性方向进化。2.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世代基因表达变化特点研究以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世代S1和S2及其二倍体亲本为试材,利用cDNA-AFLP和reverse-Northern blot技术比较分析了C.×hytivus中基因表达变化的特点,包括频率、时间和类型。结果发现,亲本基因在异源四倍体中大多能表达,部分基因表现为差异表达。本研究共检测到36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占检测总基因数的3.37%,其中29个表现为沉默,7个表现为激活。上述变化可发生于S1代或S2代。对15个差异表达的片段进行了回收和测序,BLAST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主要是rRNA和蛋白质编码基因。进一步的reverse-Northern blot验证了上述结果。综合cDNA-AFLP和reverse-Northern blot的分析结果将C.×hytivus中基因表达变化分为四种类型:双亲基因共沉默、栽培种基因沉默、野生种基因沉默和和基因激活表达,其中单亲基因沉默为主要类型。以上结果表明该甜瓜属异源四倍体在形成早期发生着快速的基因沉默和激活。利用cDNA-SSCP技术分析了二倍体亲本中部分同源的rpl2基因在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四个自交世代S1-S4中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两个部分同源的rpl2基因在异源四倍体C.×hytivus中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黄瓜rpl2基因表达水平高于野生种rpl2基因,且在世代间有一定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异源多倍化诱发了异源多倍体中部分同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3.黄瓜por基因在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世代的表达和序列变化特征为探明不同植物por基因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本研究利用BLAST程序分析了不同物种间por基因cDNA序列和POR蛋白质的同源性,并利用MEGA 4.0软件构建了por基因树,分析了不同por基因间亲缘关系。结果发现,不同物种在por基因cDNA序列和POR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表明不同物种的POR具有相同的功能。研究还发现,同一物种内不同的por基因的cDNA序列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存在着物种间por基因的同源性高于物种内同源性的现象。以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4个自交世代S1-S4及其二倍体亲本为材料,利用RT-PCR和序列比较技术研究了异源多倍化对黄瓜por基因分子进化的影响。基因表达分析表明,黄瓜por基因在异源四倍体的S1代发生了快速的沉默,从S2代起又重新表达,但在S3代和S4代,表达产物大小发生了变化。进一步的序列分析表明,单碱基置换包括2个转换和1个颠换分别发生于S1代和S3代。在S3代的转录物中发生了内含子滞留现象。以上结果表明,异源多倍化诱发了黄瓜por基因的快速沉默和突变,基因突变包括碱基置换和内含子滞留也是新合成多倍体中重复基因的进化模式。(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早期世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筛选适合湘东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杉木良种,以6种不同类型不同世代的杉木良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为福建洋口林场杉木3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福建优良杉木无性系洋020组培苗、湖南杉木2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杉木1.5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杉木1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普通杉木人工林林分种子实生苗)营造试验林。结果表明:在6年生、8年生时,不同类型不同世代良种间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在8年生时,湖南2代杉木良种材积最大,其均值为0.088 2 m~3,比对照大120.0%;其次是福建3代杉木良种和福建无性系,材积均值分别为0.085 8 m~3和0.085 4 m~3;福建无性系变异系数最小,为26.57%。杉木高世代良种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选择本地选育的杉木良种造林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世代论文参考文献

[1].佟广香,孙海成,张丽娜,匡友谊,张庆渔.叁个世代哲罗鱼早期生长性能比较[J].水产学杂志.2019

[2].吴振明,张勰,徐清乾,荣建平.杉木不同类型不同世代良种早期评价[J].湖南林业科技.2018

[3].张雨,陈爱华,姚国兴,吴杨平,曹奕.两世代红壳色文蛤早期表型性状差异分析[J].海洋渔业.2015

[4].贺梁琼,熊发前,高忠奎,蒋菁,韩柱强.花生属种间杂种及其早期多倍体世代生理特性变化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5

[5].杜坤,孔芳,孔月琴,黄哲进,王幼平.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及其亲本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J].西北植物学报.2014

[6].阳霞.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抗病育种早期世代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7].贺梁琼,熊发前,韩柱强,钟瑞春,蒋菁.花生种间杂种异源多倍化早期世代性状和SSR变化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

[8].赵志刚,富贵,邓昌蓉.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基因组变异的AFLP和MSAP标记[J].作物学报.2013

[9].孔芳.芸薹属种间关系及其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

[10].庄勇.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表型与基因表达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  

早期世代论文-佟广香,孙海成,张丽娜,匡友谊,张庆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