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标的物论文-李海建

股指期货标的物论文-李海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股指期货标的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股价指数期货,收益率,计算公式,股指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标的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建[1](2010)在《股指期货合约标的物指数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我国资本市场股指期货推出的争论此起彼伏,学界关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时机尚未形成真正统一的看法。然而对一个全面发展的证券市场来讲,股指期货不可或缺。近年来的文献撇开股指期货的推出日程等政策争论不谈,转而对选择股指期(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0年02期)

吴华[2](2006)在《我国股指期货标的物指数的编制及合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产生最晚但发展最快的品种,出现伊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把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带向了新的高峰。从以往经验看,股指期货交易的成功与否,指数的编制和合约的设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标的物指数的编制中,本文定性分析了作为股指期货标的衡量标准和选择依据,从现有的股票指数中选出了适合作为标的物的沪深300指数,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合约的设计中,本文充分借鉴国外期货市场设计股指期货合约的先进经验,科学的设计合约中的各项条款,对合约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涨跌停板、保证金)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尝试了用基于GARCH-M模型的VaR方法设计股指期货的保证金。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和数理分析,将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对股指期货合约各项条款做出了解释。(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6-11-01)

王国刚,刘煜辉[3](2005)在《编制统一指数应兼顾五项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股市指数是反映股市走势的一个主要数据,对于股市投资者、分析者、上市公司乃至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股市指数的编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包括所有上市股票在内的综合指数,如上证综指和深圳综指。这种(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05/04/09)

孙蕾,刘家国[4](2003)在《我国股指期货合约标的物指数的编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指期货交易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要求尽快推出这项交易。本文主要针对合约标的物指数如何进行编制展开详细讨论,并指出可以借助最小方差模型和CAPM模型对不同的股价指数进行评价和优选。(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03年05期)

林爱诺[5](2003)在《股指期货标的物的评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证券市场上存在着两种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组合投资分散掉,而系统风险则必须要有相应的避险工具才能将其化解,股指期货正是这样一种避险工具;而且从现有的条件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至2002年10月底,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达1215家,总市值约为4.4万亿,上市基金也有40多家;而且2001年开始,证券市场推出了“华安创新”和“南方稳健”等五只开放式基金,急需利用股指期货进行运作;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引入外资,必须完善证券市场。种种条件都决定了近期推出股指期货是必然的。 本课题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提出的。在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何种指数作为交易标的,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模型,评选出适合中国期指交易的标的物。 我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论文首先研究了国外套期保值理论的发展,总结出了叁种风险套期保值模型,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讨论了在不同的目标下运用数学模型计算最佳套期保值量。以上叁种计算套期保值方法中,单位风险补偿最大化方法计算繁琐,效用最大化套期保值的效用函数很难准确构造,并不可行,经济学假定理性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因此采用风险最小化套期保值方法进行研究。 第二,论文研究了国外现有的最小方差模型,发现其作为套期保值成本指标的套期保值效率有一定的缺陷:其值的大小与指数期货合约乘数有关,则其与所选标的指数有关,指数基期点数不同,在确定了合约价值的前提下,所确定的合约乘数也就不同,从而影响套期保值比率的大小。 第叁,论文考察了中国A股市场上海和深圳现有的综合指数和样本股指数,计算了上证综指、上证180、深证综指和深成指彼此的相关系数、变异系数和风险-收益比;分析了现有的统一成分指数的缺陷;得出结论开展股指期货,需要一个跨市场的,具有一定特性的成分指数作为交易标的。 第四,论文对模型的研究采用了这样一种思路,从利用多种金融资产进行套期保值出发,采用随机变量的投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组合套期保值的策略,然后将其限制在只用一种金融资产即股指期货进行套保的情况下,得出了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率的评价指标。 第五,在确立了股指期货标的物的评价模型之后,利用该模型对新华财经采样指数和中信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两个指数的套期保值效率和套期保值成本的数据;然后对两个指数的相关性、波动性和风险-收益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得到最终结论,中信指数比新华财经采样指数史适合作为股指刃J货的标的物。(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03-04-10)

股指期货标的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产生最晚但发展最快的品种,出现伊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把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带向了新的高峰。从以往经验看,股指期货交易的成功与否,指数的编制和合约的设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标的物指数的编制中,本文定性分析了作为股指期货标的衡量标准和选择依据,从现有的股票指数中选出了适合作为标的物的沪深300指数,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合约的设计中,本文充分借鉴国外期货市场设计股指期货合约的先进经验,科学的设计合约中的各项条款,对合约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涨跌停板、保证金)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尝试了用基于GARCH-M模型的VaR方法设计股指期货的保证金。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和数理分析,将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对股指期货合约各项条款做出了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指期货标的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建.股指期货合约标的物指数选择研究[J].财会通讯.2010

[2].吴华.我国股指期货标的物指数的编制及合约设计[D].中南大学.2006

[3].王国刚,刘煜辉.编制统一指数应兼顾五项原则[N].中国证券报.2005

[4].孙蕾,刘家国.我国股指期货合约标的物指数的编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

[5].林爱诺.股指期货标的物的评价模型[D].北方工业大学.2003

标签:;  ;  ;  ;  

股指期货标的物论文-李海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