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向场线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中心轴倾角
环向场线圈论文文献综述
刘健,蔡立君,邹晖,林涛,李广生[1](2018)在《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中心轴倾角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量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指形接头及斜面接头上的若干个点的空间坐标,利用点到平面的距离最小二乘原则,对环向场线圈的外轮廓平面进行拟合。再利用各外轮廓平面与中心轴的空间位置关系,求解得出环向场线圈中心轴倾角。通过简化模型及数值模拟求解出在不同的空间点坐标测量标准差情况下的中心轴倾角。在空间点叁维坐标低测量标准差的情况下(σ=0.05mm),拟合求得倾角的相对误差为0.10‰,相对标准偏差为1.21‰。(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8年04期)
邱银,李广生,邹晖,单亚农,杨青巍[2](2018)在《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匝间绝缘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的匝间的绝缘,利用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浸胶玻璃毡布和环氧玻璃坯布在不同的压力作用下热烘焙固化后与铜板的粘接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结构组合和不同压力下,热烘焙固化后的匝间绝缘与铜板的粘接性能存在一定差异。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的匝间绝缘选取了浸胶玻璃毡布和环氧玻璃坯布间隔组合的结构,在8MPa压力下进行热烘焙固化,绝缘层与铜板的静态粘接强度达到24MPa,动态疲劳粘接强度与剪切试验循环次数有关。(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8年02期)
邹晖,李广生,蔡立君,刘健,邱银[3](2016)在《HL-2M环向场线圈的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HL-2M环向场线圈基本形状、特殊的指形接头和斜面接头以及馈线、绝缘结构和水冷回路。每个环向场线圈由L形中心段、上弧段和外弧段分别通过指形接头和斜面接头组装成完整的D形线圈。分段可拆卸的D形线圈结构可以使得真空室和单个极向场线圈分别整体吊装到环向场线圈内侧。单根引线和双回线的馈线结构既能节省装置空间,又能降低杂散磁场。TF线圈匝间绝缘500V,对地绝缘30k V。采用软焊在线圈旁侧槽内的铜管对线圈进行水冷以带走线圈放电产生的焦耳热。(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6年02期)
卢勇,蔡立君,邹晖,李广生,刘健[4](2015)在《HL-2M环向场线圈水冷数值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环向场线圈的水冷计算模型,根据热传导和对流换热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指形接头与铜板的界面接触热阻和接触电阻对指形接头的温升影响较大,但在平顶电流为140k A及其电流平顶7s时,由焦耳热引起的最高温升40℃以下,故环向场线圈的温度均不会超过80℃,且15min后TF线圈温度均降至30℃以下。在平顶电流为190k A时,线圈通电持续时间可根据界面实测接触热阻、接触电阻以及线圈初始温度来确定。(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5年04期)
邱银,李广生,杨青巍,李强[5](2013)在《HL-2M托卡马克装置环向场线圈所需铜合金板材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发核聚变能源,世界上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开展以托卡马克为主要途径的磁约束受控核聚变研究。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托卡马克装置是常规磁体的中型托卡马克装置,采用可拆卸板式环向场线圈(TFC)结构,有利于真空室(VV)及极向场线圈(PFC)的整体安装。环向场线圈的这种结构需要用到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大尺寸铜合金厚板。采用半连续铸造-热轧-冷轧-去应力退火工艺,通过多次试制,最终生产出了大尺寸(55 mm×1 800 mm×5600 mm)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磷镁银铜合金板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洛氏硬度计、电子拉力试验机、PQS-60型纯弯曲疲劳试验机对试样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导电性能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铜合金的化学成分铜+银≥99.75%,银0.09%~0.15%,磷0.001%~0.01%,镁0.03%~0.14%;电导率≥80%IACS,硬度≥85HRF,抗拉强度≥305 MPa,疲劳强度≥150 MPa(10~6次)。该产品在规格尺寸及各项综合性能方面满足了HL-2M托卡马克装置环向场线圈对铜合金板材的要求。在此铜合金厚板研制前,国内少有厂家研制过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大尺寸铜合金厚板,该产品的研制成功为国内厂家研制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大尺寸铜合金厚板打下了一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叁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期刊2013-09-11)
蔡立君,邹晖,刘健,邱银,林涛[6](2013)在《HL-2M环向场线圈匝间剪切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HL-2M环向场线圈的基本结构设计及其承受的电磁载荷,分析了水平预加载、中心柱预应力筒以及环向抗扭支撑对线圈匝间剪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预加载及预应力筒在中心柱内产生的压应力有利于提高中心柱的抗扭刚度;环向支撑刚度增加可减小线圈的面内剪切应力。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环向场线圈的最大匝间剪切应力小于8MPa,其结构设计满足线圈强度要求。对于大破裂瞬态事件,匝间最大剪切应力约12MPa,接近绝缘材料的剪切疲劳极限,建议采取破裂抑制措施避免该情况发生。(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3年02期)
陈玲莉,彭海强,陈振茂,张扬[7](2013)在《ITER环向场线圈及重力支撑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循环对称特性建立了ITER环向场(TF)线圈及重力支撑结构系统的整体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了结构的前10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进而利用谱分析方法得到了结构在已知地震谱条件下的位移响应分布。通过与已有单自由度简化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相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结果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3年01期)
黄忠发,李强,李广生,江嘉铭,刘建[8](2012)在《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馈线杂散磁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用控制变量法,调整引线外弧段半径、回线内外弧段半径及回线与TFC间隙等参数,使HL-2M装置的TFC馈线系统在等离子体区域产生的最大杂散磁场降为3.69×10?4T,同时初步评估了馈线在一次放电后的绝热温升,为馈线是否需要冷却提供依据。最后在优化馈线位形参数后,对馈线的支撑和连接形式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和讨论。(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2年03期)
赵奉超,栗再新,张国书,冯开明,曹启祥[9](2011)在《中国氦冷固态TBM对ITER环向场线圈能量沉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Alite模型和中国氦冷固态陶瓷试验包层模块(CN HCCB TBM),对装载了CN HCCB TBM后ITER装置的环向场线圈(TFC)的能量沉积的分布和CN HCCB TBM对能量沉积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放入CN HCCB TBM会使TFC能量沉积减小了3%左右,不会使TFC能量沉积情况恶化;TFC能量沉积主要位于内侧的14个扇区,TFC包壳和超导材料的功率密度的最大值低于限值,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1年04期)
商胜峰,刘德权,李强,李广生,乔涛[10](2009)在《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电磁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环向场线圈防倾覆结构及其它支撑部件的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有限元实体模型分析方法,通过电磁-结构耦合计算对HL-2M装置的环向场线圈进行电磁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的防倾覆结构和一般的运行情况下,环向场线圈所受最大剪切应力约为7.2MPa,在材料许用应力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09年03期)
环向场线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的匝间的绝缘,利用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浸胶玻璃毡布和环氧玻璃坯布在不同的压力作用下热烘焙固化后与铜板的粘接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结构组合和不同压力下,热烘焙固化后的匝间绝缘与铜板的粘接性能存在一定差异。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的匝间绝缘选取了浸胶玻璃毡布和环氧玻璃坯布间隔组合的结构,在8MPa压力下进行热烘焙固化,绝缘层与铜板的静态粘接强度达到24MPa,动态疲劳粘接强度与剪切试验循环次数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向场线圈论文参考文献
[1].刘健,蔡立君,邹晖,林涛,李广生.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中心轴倾角测量方法[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8
[2].邱银,李广生,邹晖,单亚农,杨青巍.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匝间绝缘工艺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8
[3].邹晖,李广生,蔡立君,刘健,邱银.HL-2M环向场线圈的结构设计[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6
[4].卢勇,蔡立君,邹晖,李广生,刘健.HL-2M环向场线圈水冷数值模拟与分析[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5
[5].邱银,李广生,杨青巍,李强.HL-2M托卡马克装置环向场线圈所需铜合金板材研制[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叁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2013
[6].蔡立君,邹晖,刘健,邱银,林涛.HL-2M环向场线圈匝间剪切应力分析[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3
[7].陈玲莉,彭海强,陈振茂,张扬.ITER环向场线圈及重力支撑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3
[8].黄忠发,李强,李广生,江嘉铭,刘建.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馈线杂散磁场的优化[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2
[9].赵奉超,栗再新,张国书,冯开明,曹启祥.中国氦冷固态TBM对ITER环向场线圈能量沉积的影响[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1
[10].商胜峰,刘德权,李强,李广生,乔涛.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电磁力计算[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