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虚拟影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虚拟影像,表现性虚拟,风格形态,美学
数字虚拟影像论文文献综述
袁萱[1](2019)在《从虚拟仿真到表现:数字虚拟影像风格形态与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创作观念的变化,数字虚拟影像正在从镜头内部纵深的方向重新解构着影像造型以及影像构成方式。表现性数字虚拟创作已从营造感官冲击的表达方式转向于浸入镜头内部,浸入影像时空结构和叙事,给影像表达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虚拟创作是电影创作研究中极具活力和生命力的组成部分,研究数字虚拟影像创作观念、形态及美学价值,目的以表现性虚拟的视角探索数字虚拟创作风格形态变化和美学特征,创新点为当代特效创作提供一些从创作到美学观念上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颜炳文[2](2019)在《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影像的最新发展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字影像的相关概念和定义做一个简要的论述,分析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字影像各自的发展特点,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数字影像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提出了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影像融合研究发展的论点,通过在数字影像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影像的立体性和真实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04期)
岳明慧[3](2018)在《数字动态影像的虚拟性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技术发展而来的数字化时代为动态影像的制作带来了突破性的影响。数字技术在改变传统动态影像创作真实性、复制性的同时,也使得影像创作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同时也改变和突破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文章试图从动态影像中数字编码的虚拟幻觉和人类自身的沉浸式体验入手,以媒介和艺术家作品为例,来探究当今数字动态影像创作中的虚拟性特征,以及虚拟和现实的结合,让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超脱于日常生活。(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8年03期)
张璐婷[4](2018)在《从传统影像探究数字虚拟影像的艺术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虚拟影像是一个科技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冲破了传统的影像形象,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这种影响又具有辩证性,那就是对传统影像艺术的发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一种事物有其利必有其弊,我们通过对其艺术价值取向进行探究,以期达到理想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传媒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姜莉[5](2017)在《数字艺术虚拟影像设计对连续铸造真实环境的视觉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艺术虚拟影像设计在连续铸造中的应用,是将科学与艺术进行融合。从传播产品的制作工艺和视觉传达上,都体现了科技带来的震撼效果。阐述了数字虚拟影像与连续铸造的基本特征,归纳了连续铸造在视觉表达上的技术性内涵。从艺术性和审美性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数字虚拟影像的设计原则,以及连续铸造真实环境的视觉表达效果。最后,还对连续铸造真实环境中数字虚拟影像的设计,进行了多样化、互动性、取代性的发展预测。这为研究数字艺术创作的新方法和视觉传达效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2017冶金企业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8-07)
辛宏安[6](2016)在《超验景观——数字影像中的虚拟现实情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维动画为核心的数字影像,其表现形式与传统视觉艺术有诸多不同之处。计算机制作并渲染出的虚幻世界,虽多由现实生活中的元素组成,却又属于一定概念下的假设情境。文章从数字影像发展历程着手,在叙述这种虚拟或增强现实的视觉艺术形式的同时,尝试对其实质与内涵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6年05期)
石佳[7](2016)在《数字制作环境虚拟影像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制作已经开始在数字环境下进行。我们不再完全依靠被拍摄对象的真实存在,而是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完成我们的影像创作构思。在今天的数字制作环境下,虚拟影像被人们广泛应用,以虚拟场景和虚拟角色为例,其逼真到足以混淆人们视听的效果,使影像制作者趋之若鹜。他们不但用其达到了“再现现实”的效果,而且还再造了历史、对时空进行重组,以及对现实进行了虚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句话在虚拟影像面前,已经变成了现实。数字制作技术正潜移默化地主导着电影的叙事方式,同时,虚拟影像又具有一系列特殊的叙事功能。因此,有必要对数字制作环境下的影像风格、虚拟影像的特性及其许是形态进行系统的梳理。而且,虚拟影像虽为虚拟,但不可以逃脱真实的框架,也绝不可以抛开现实世界的种种规律,我们更应该注重虚拟影像背后的现实意义并对其加以分析。因此,文章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了虚拟影像的叙事手法。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交代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章奠定了文章的基础,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其归纳总结,归纳出虚拟影像叙事的概念以及其诞生的文化背景。第叁章对数字制作环境进行解析,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与传统制作环境进行对比,归纳出数字制作环境下电影风格的转变,以及虚拟影像对传统电影理论挑战。第四章是文章的重点,影像的虚拟在数字环境下展现出的是一种全新的特有的形态,无论从画面还是声音以及各个方面,都可以将传统制作环境无法实现的影像变成可能。在本章作者结合影像作品的实例来进行个案分析,探究虚拟影像的特质,分析造型、声音、时空的虚拟性元素。再讨论数字制作环境下虚拟影像的叙事功能,总结出虚拟影像的叙事特征。第五章中,作者要强调研究虚拟影像叙事绝非是抛开现实世界而谈的,从而论述数字制作环境虚拟影像叙事的真实化体现,再向更深层次挖掘出虚拟影像叙事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刘婧怡[8](2015)在《数字虚拟影像在服装展示与传播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虚拟影像技术的发展将科学与艺术联系了起来,同时也在服装艺术的传统和未来之间架起了桥梁。它在融合传统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电子世界的独特语言,并在现实的不断发展中改变着时装展示与传播的传统属性。数字虚拟影像对当代时装艺术的重要影响是多重的:首先是作用于艺术实践的程序和过程,进而表现在对创作方式及艺术观念进行重构;在表达上,则是利用多种新媒介的技术手段,带来多感觉通道的、全新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虚拟影像技术等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载体,归纳了数字虚拟化过程中服装展示的转变。总结了在以视觉文化传播为主导的大时代背景底下时装文化的生态特点,引出很多时装展示与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试图在文中结合案例和实践寻求解决方法。从新媒体传播属性的发展趋势看来,它的社会功能正日渐强大。逐渐成为一个联系人与信息世界的互动中介,成为当代时装文化潮流的一个界面。时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将会越来越紧密,未来的服装艺术将会更加关注文化,关注交流。数字虚拟影像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广泛意义的科技实践与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同时服装展示与传播是对服饰的设计技巧、程式、造型规律、流派风格和象征意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对服装形象进行再创作,以求通过舞台艺术氛围的打造充分的表现服装意境、神韵和个性。时装文化的传播无法回避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只有在两者能都做到最大限度的平衡时,才能真正体现服装表演艺术的价值,因此研究此课题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不止是研究数字虚拟影像等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载体,还结合近年来的时装展示中所运用到的数字虚拟影像前沿理论。以“人”为研究的中心,探讨从技术到艺术的层面,如何借助数字虚拟影像技术为服装艺术展示及传播带来全新的沟通方式。研究数字虚拟影像如何通过技术性特征来帮助深度挖掘时装的审美意象空间,倡导人的情感和社会属性。这种意象空间是服装美学的一种呈现方式,也是时装艺术发展的一种创作方式。服装展示与传播从此进入到一种新的审美领域中:这是一个由互联网、计算机、新媒体等新的技术手段构成的新世界——虚拟世界。(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5-05-01)
王彬[9](2014)在《真实与虚拟——数字虚拟影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摄影技术诞生到20世纪90年代数字摄影技术的普及,摄影的概念以及摄影艺术的创作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人类对摄影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和完善,从开始认识到"照相机不会撒谎"到当代摄影艺术家大量采用置景、合成、借用、挪用等方法进行虚拟影像创作,丰富了影像的创作范式,让我们认识到在传统的新闻、纪实、报道摄影之外,其他摄影表现语言存在的可能性。但在CGI技术出现之后的虚拟数字影像时代,我们如何来理解摄影和影像呢?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虚拟摄影影像的创作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虚拟影像概念的阐释,让读者认识到虚拟影像的特征及存在价值,特别是数字时代对于CGI影像的理解和认识。(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许苏,徐桂林,李浙瑶[10](2013)在《数字虚拟影像: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美学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主义是社会时代语境最重要的文化症候。伴随人类的艺术审美不断向视觉转向,以高科技为背景的数字影像开始崛起,它所带来的美学嬗变本身蕴含着双重悖论,一方面它为电影观众提供充满想象的梦幻生产和奇观体验,另一方面源于技术崇拜的工具理性又制造了远离真实的审美陷阱。人们对数字影像的消费见证了电影工业的商业本性,然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电影美学之死,我们既要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审美弊端有所正视,更要在科技与人文之间重建平衡,从而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影像美学的超越和创新。(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数字虚拟影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字影像的相关概念和定义做一个简要的论述,分析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字影像各自的发展特点,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数字影像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提出了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影像融合研究发展的论点,通过在数字影像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影像的立体性和真实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虚拟影像论文参考文献
[1].袁萱.从虚拟仿真到表现:数字虚拟影像风格形态与美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颜炳文.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影像的最新发展与展望[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3].岳明慧.数字动态影像的虚拟性特征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
[4].张璐婷.从传统影像探究数字虚拟影像的艺术价值取向[J].中国传媒科技.2018
[5].姜莉.数字艺术虚拟影像设计对连续铸造真实环境的视觉表达[C].2017冶金企业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2017
[6].辛宏安.超验景观——数字影像中的虚拟现实情境分析[J].艺术教育.2016
[7].石佳.数字制作环境虚拟影像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8].刘婧怡.数字虚拟影像在服装展示与传播中的运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9].王彬.真实与虚拟——数字虚拟影像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4
[10].许苏,徐桂林,李浙瑶.数字虚拟影像: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美学反思[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