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燃煤机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力调度,燃煤机组,安全约束组合模型,生态国内生产总值
燃煤机组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郭丹阳,班明飞,于继来[1](2019)在《生态GDP核算体系下的差别化燃煤机组安全约束组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态国内生产总值(ecologicalgrossdomestic product,Eco-GDP)核算体系的提出,燃煤机组减排带来的生态效益受到关注。为此,该文在发电收益目标函数中加入环保税和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生态补偿金,提出能够驱动机组更为精细化减排的差别化燃煤机组安全约束组合(security-constrained unit commitment,SCUC)模型。该模型以环保税代替传统排污费,将燃煤机组排放的多项大气污染物纳入征税范畴;建立差别化AQI补偿金模型核算因发电计划调整、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生态效益。首先,利用高斯烟团扩散模型计算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对人口聚集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的贡献额,即建立两者的源–受体映射关系;其次,考虑区域人口数量和AQI等级差别化因素整定补偿金调整系数;最后,以发电收入、发电成本、环保税和补偿金为优化目标,建立了Eco-GDP核算体系下的SCUC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算例表明,模型在定量评估燃煤机组计划调整对重点人居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及由其带来的生态效益方面,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郭丹阳,高明宇,班明飞,于继来[2](2018)在《考虑环境容量裕度的差别化燃煤机组组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于系统排污总量控制方式制定的燃煤机组发电计划,缺乏针对性地缓解人口密集区域空气污染强度的调控机制。为此,在传统机组组合问题基础上,追加考虑污染物时空扩散特性的差别化环境容量裕度约束,通过限制对人口密集区域有较大影响的燃煤机组出力,来降低其排污量,进而改善相关区域空气质量,减小对人口健康的负面影响。其中,燃煤机组对人口密集区域污染物浓度贡献值的建模参照高斯烟团扩散模型、气象预报和重点地区污染等级预测信息进行。以混合整数规划形式建立了考虑环境容量裕度的机组组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算例表明,差别化的环境容量裕度约束,能够在不引起系统经济和空气质量指数明显劣化的条件下,对人口密集区域空气污染强度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调控,降低燃煤机组对人口健康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12期)
孙灏,王文杰,张广文,汪岚,高攀[3](2017)在《某燃煤机组脱硝催化剂检测及活性衰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检测某600 MW燃煤机组在役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性能和预测其活性变化趋势,分别进行了理化特性和反应活性测试。通过与新催化剂进行对比,判断在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抗压强度、SO_2/SO_3转化率均属正常堕化,第一、二层催化剂活性衰减分别为28%及19%,第一层催化剂活性低于理论值,第二层催化剂活性高于理论值。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第一层催化剂活性衰减速度系数为2.28×10~(-5) h~(-1),第二层催化剂活性衰减速度系数为1.46×10~(-5) h~(-1),从而建立活性衰减模型,该模型可预测2.4×10~4 h内催化剂的活性变化。(本文来源于《广东电力》期刊2017年11期)
钟祎勍,孙阳阳,李杨,姚国鹏,胡勇[4](2017)在《燃煤机组SNCR脱硝系统非线性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燃煤机组对NO_x排放控制要求的提升,传统PID控制器已无法实现对大滞后、大惯性、非线性的SNCR脱硝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对于行之有效的智能控制算法往往都基于对象的控制模型。针对SNCR脱硝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展开分析,通过对其运行机理的合理简化,建立其高精度的最简控制模型,为智能控制算法在SNCR脱硝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7年06期)
孙栓柱,江叶峰,代家元,周挺,周春蕾[5](2016)在《燃煤机组网源互动可调出力在线监测模型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特高压故障对受端电网的冲击,及时、有效地提升本地发电资源的快速、动态响应能力,开展了基于网源协调理念的燃煤机组可调出力在线监测模型研究,主要从机组供热、主要辅机运行状态、煤质变化3个方面实时评估受端电网主力燃煤机组的可调发电出力裕量,为电力调度部门在应对特高压故障时提供决策参考意见。该模型目前已在江苏电网投入试运行,动态评估全省130余台主力燃煤机组的动态可调出力,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提供实时、可靠的在线监测评估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6年12期)
顾正皓,包劲松,张宝,丁阳俊,胡洲[6](2016)在《考虑主蒸汽压力的燃煤机组调速模型的分析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电网对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要求,对燃煤机组调速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现有PSDBPA模型中因模型不完善导致无法考虑主蒸汽压力影响的问题,通过分析汽轮机在滑压运行工况下主蒸汽压力对于一次调频出力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GK和TB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提出了压力裕度的概念,给出了机组在运行负荷下要保证一次调频出力达到6%额定负荷时的压力应高于阀门全开时压力的12%。(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6年09期)
李健,张彬文[7](2016)在《燃煤机组煤质发热量实时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煤质实时监测困难的问题,需通过测量风量、入炉煤量和氧量信号来构造一种实时的煤质发热量信号。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煤种分析数据的统计,首先建立了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烟气量与煤的发热量之间的线性表达式,然后建立了燃煤发热量的实时计算模型,消除了风量信号的不准确、锅炉漏风以及不完全燃烧等问题;同时,利用某电厂的稳定负荷工况和快速升、降负荷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准确性高,计算结果不确定度较小,且计算简便。(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6年08期)
朱斌[8](2014)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燃煤机组NO_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预测燃煤电厂NOx排放量,笔者利用BP神经网络对NOx排放浓度建立了预测模型,对某电厂660 MW机组实时的不同机组负荷、脱销进口烟温、进口NOx浓度、进口O2浓度、出口NOx浓度的样本进行训练,得出训练模型。实践证明,通过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未知的NOx排放浓度进行预测,预测精度达到93.48%以上,完全满足实际中的预测需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电力》期刊2014年05期)
孙冰[9](2014)在《燃煤机组脱硫系统增压风机性能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动叶可调风机性能含待定系数的多项式数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叶片开度下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得模型的待定系数;通过线性插值,利用两相邻叶片开度下的模型方程可求得任意开度时性能参数。计算实例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平均误差在3%以内,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曾德良,闫姝,孙伟毅,刘吉臻,谢谢[10](2012)在《直流炉机组燃煤发热量信号测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直流炉机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流炉的燃煤发热量信号测量模型.为了提高模型的动态性能,同时考虑了制粉系统动态和锅炉动态.利用国内某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并对该模型的精确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抗锅炉侧扰动性能强,具有一定精度,可以用于实时监测燃煤发热量.(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燃煤机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基于系统排污总量控制方式制定的燃煤机组发电计划,缺乏针对性地缓解人口密集区域空气污染强度的调控机制。为此,在传统机组组合问题基础上,追加考虑污染物时空扩散特性的差别化环境容量裕度约束,通过限制对人口密集区域有较大影响的燃煤机组出力,来降低其排污量,进而改善相关区域空气质量,减小对人口健康的负面影响。其中,燃煤机组对人口密集区域污染物浓度贡献值的建模参照高斯烟团扩散模型、气象预报和重点地区污染等级预测信息进行。以混合整数规划形式建立了考虑环境容量裕度的机组组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算例表明,差别化的环境容量裕度约束,能够在不引起系统经济和空气质量指数明显劣化的条件下,对人口密集区域空气污染强度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调控,降低燃煤机组对人口健康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燃煤机组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郭丹阳,班明飞,于继来.生态GDP核算体系下的差别化燃煤机组安全约束组合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2].郭丹阳,高明宇,班明飞,于继来.考虑环境容量裕度的差别化燃煤机组组合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3].孙灏,王文杰,张广文,汪岚,高攀.某燃煤机组脱硝催化剂检测及活性衰减模型[J].广东电力.2017
[4].钟祎勍,孙阳阳,李杨,姚国鹏,胡勇.燃煤机组SNCR脱硝系统非线性模型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7
[5].孙栓柱,江叶峰,代家元,周挺,周春蕾.燃煤机组网源互动可调出力在线监测模型研究与应用[J].中国电力.2016
[6].顾正皓,包劲松,张宝,丁阳俊,胡洲.考虑主蒸汽压力的燃煤机组调速模型的分析与改进[J].中国电力.2016
[7].李健,张彬文.燃煤机组煤质发热量实时计算模型[J].热力发电.2016
[8].朱斌.基于BP神经网络的燃煤机组NO_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J].黑龙江电力.2014
[9].孙冰.燃煤机组脱硫系统增压风机性能模型[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10].曾德良,闫姝,孙伟毅,刘吉臻,谢谢.直流炉机组燃煤发热量信号测量模型[J].动力工程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