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业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业方式,考古学文化,黄河上游地区,青铜文化
生业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吕鹏,袁靖[1](2019)在《交流与转化——黄河上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方式初探(下篇)》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讨论(一)家养动物和农作物的传播和扩散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陆路交通开展的,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东西方已经存在人群扩散、物资运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称之为"史前丝绸之路"~(1)或"欧亚草原通道"~(2),就家养动物和农作物而言,主要表现在中国起源的狗、猪、粟、黍的向欧亚草原西部地区的"西渐",以及西亚起源的黄牛、绵羊、山羊、大麦、小麦,西亚和中亚起源的(本文来源于《南方文物》期刊2019年01期)
何锟宇[2](2018)在《从出土动物遗存看岷江上游战国秦汉时期生业方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岷江上游地区目前所见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遗存主要为石棺葬,遗址特别是居住址非常少,近年九寨沟阿梢垴遗址的发掘为探讨岷江上游地区汉代的栖居形态和生业方式提供了宝贵材料。该区域战国时期石棺葬的随葬动物较少,秦汉时期的随葬动物不论种类还是数量均远较战国时期丰富,且秦汉时期在石棺葬墓地附近开始出现居住址,这种早晚阶段性差异当与先民的生业方式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藏学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吕鹏,袁靖[3](2018)在《交流与转化——黄河上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方式初探(上篇)》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上游地区是古代先民劳动生息的良好场所,也是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其生业方式因人群交流而转化和多元,形成了独特的生业格局。我们对该地区已发表的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进行重新评估,以较为一致的标准考察各遗址动植物种群构成、各种家养动物和农作物的相对比例、家养和野生动植物的相对比例等3项指标,进而分析各考古学文化的生业方式、家养动物和农作物在该地区的传播和扩散、该地区生业方式的转化以及动因。黄河上游地区最先受到来自于中原地区生业因素的影响,其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7000年前,随着狗、猪、黍、粟在黄河上游地区的出现,引发其生业方式由狩猎-采集方式转化为粟黍旱作农业和以家猪为主的家畜饲养方式;自距今5500年以来,受到来自于西亚和中亚生业因素的影响,家养动物和农作物的传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黄牛、绵羊在距今5500-5000年左右传入该地区,这些新的因素暂未引发生业方式的彻底改变;第二阶段,山羊、马、小麦、大麦等在距今4000年左右传入,绵羊的数量超过猪,由此引发生业方式的彻底转化,农牧结合的生业方式形成;第叁阶段,马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加之骆驼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传入,这就为黄河上游地区形成游牧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关于生业转化的动因,我们应当摈弃"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适宜发展草原畜牧业的自然环境或植被是前提,继承-接纳-吸收新的生业因素是内因,气候变化是外因。(本文来源于《南方文物》期刊2018年02期)
李志鹏[4](2018)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淮下游地区先民获取动物资源的生业方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合动物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约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5300年)黄淮下游地区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生业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和探讨。黄淮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还未发现家畜饲养的证据,为纯粹的狩猎经济或以狩猎经济为主。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下游地区的后李文化和淮河中下游地区的顺山集文化时期已经开始驯化、饲养家畜(狗和猪),但获取动物资源方式仍以狩猎和渔捞经济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这一阶段的生业属于"低水平的食物生产阶段",获取肉食资源的模式处于"初级开发型"阶段。总体来讲,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淮下游地区的渔猎采集经济采取了强化利用自然资源的广谱渔猎经济策略,并出现了适应定居生活,强化利用水生动物资源的现象。黄淮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阶段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较大的区域特色,也受自然环境与气候演变较大的影响,但该地区古人在适应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定居生活、生存策略与文化行为模式等人类能动性的一面才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南方文物》期刊2018年01期)
孙永刚,常经宇[5](2018)在《陕北地区仰韶时代晚期至龙山时代生业方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陕北地区仰韶时代晚期至龙山时代的部分遗址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归纳出陕北地区生业方式叁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即由仰韶时代晚期以农业为主、畜牧为辅、狩猎为补充,发展到龙山时代早期以农牧混合为主、狩猎为辅,最终在龙山时代晚期形成以畜牧为主、农业为辅、狩猎文化为补充的生业方式。生业方式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海生不浪晚段至阿善文化时期陕北先民生业方式的变化,是人口压力和环境因素导致的;龙山时期陕北先民生业方式的转变,多是环境因素促使下的人群变动和文化传播影响所致。(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何锟宇[6](2016)在《马尔康哈休遗址史前文化与生业——兼论岷江上游地区马家窑类型的生业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哈休遗址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西北约1500米的哈休村一组,位于大渡河正源足木脚河一级支流茶堡河北岸一级台地上,海拔2840米,台地高出茶堡河约80米。2003、2005年四川省有关文物部门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1]),2006年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者认为以哈休遗址为代表的遗存是分布于大渡河上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包含有本土土着文化、仰韶晚期文化、马家窑文化等文化因素,其(本文来源于《成都考古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孙永刚,贾鑫[7](2016)在《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生业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最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5 000~6 500年。魏家窝铺遗址和兴隆沟第二地点的浮选结果显示,炭化粟、黍的出土比例较低,可能反映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以粟、黍等农作物为代表的农业水平不高。结合出土器物和动物考古资料认为,狩猎、家畜饲养、渔业、采集在该时期人类生业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6.5~5.5ka B.P.气候温暖干燥,但相对稳定,这可能保证了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持续发展;但相对于与红山文化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区,东北地区夏季风并不强盛,降水并不丰富,这可能使得红山文化的影响范围小于仰韶文化。5.5ka B.P.前后的干冷事件可能导致红山文化的逐渐衰落。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可能限制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该时期的先民不得不从事狩猎、家畜饲养渔业、采集等生业模式补充食物资源。此外,不同的地貌环境特征可能促进了生业模式的多样化。(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陶建英[8](2015)在《试论红山文化生业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支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6500-5000年.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红山文化时期生业方式以渔猎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方式并存,这种特殊的生业方式对对红山文化发展与强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19期)
付萍,孙永刚[9](2015)在《哈民忙哈遗址生业方式研究——以植物考古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哈民忙哈遗址是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处保存完整、出土遗物丰富、文化内涵鲜明的史前聚落址。在分析哈民忙哈遗址生业方式时,主要对遗址进行科学的植物浮选与植物种属鉴定,同时利用动物遗存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哈民忙哈先民的经济结构中,以黍为代表的农作物占据主导,采集和渔猎是当时人类生存资源的重要补充。(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5年04期)
曹彩霞,孙永刚[10](2015)在《5000年前后西辽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与生业方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距今5000年前后西辽河上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有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受这一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影响,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虽然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农业经济,但农业经济始终未能取代采集渔猎经济成为主导性经济部门。这与基本处于同一时期的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生业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说明生态环境对史前时期生业方式的选择和文化面貌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生业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岷江上游地区目前所见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遗存主要为石棺葬,遗址特别是居住址非常少,近年九寨沟阿梢垴遗址的发掘为探讨岷江上游地区汉代的栖居形态和生业方式提供了宝贵材料。该区域战国时期石棺葬的随葬动物较少,秦汉时期的随葬动物不论种类还是数量均远较战国时期丰富,且秦汉时期在石棺葬墓地附近开始出现居住址,这种早晚阶段性差异当与先民的生业方式变化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业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吕鹏,袁靖.交流与转化——黄河上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方式初探(下篇)[J].南方文物.2019
[2].何锟宇.从出土动物遗存看岷江上游战国秦汉时期生业方式的变化[J].藏学学刊.2018
[3].吕鹏,袁靖.交流与转化——黄河上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方式初探(上篇)[J].南方文物.2018
[4].李志鹏.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淮下游地区先民获取动物资源的生业方式初探[J].南方文物.2018
[5].孙永刚,常经宇.陕北地区仰韶时代晚期至龙山时代生业方式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何锟宇.马尔康哈休遗址史前文化与生业——兼论岷江上游地区马家窑类型的生业方式[J].成都考古研究.2016
[7].孙永刚,贾鑫.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生业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陶建英.试论红山文化生业方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付萍,孙永刚.哈民忙哈遗址生业方式研究——以植物考古学为中心[J].农业考古.2015
[10].曹彩霞,孙永刚.5000年前后西辽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与生业方式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