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上救生影响因素探讨

关于海上救生影响因素探讨

(辽宁海警一支队辽宁大连116113)

摘要:近年来,由于海上船舶交通流量迅速增加,在所管辖的海域内遇险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管辖海域内的安全稳定。现阶段的主要救生舰船吨位小、航速慢、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较为严重,这大大影响了海上救生的速度和质量。提高海上救生能力和水平,是当前的迫切需求。

本文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内外海上救生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结合海上救生现状和海上救生的难点,对救生能力的提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提高海上救生能力。

关键词:海上救生;难点;对策:有效措施

1绪论

1.1海上救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海上运输业和海洋渔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由恶劣海况、极端气象条件和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海难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而海难事故多为突发事故,难于应对。船舶海上航行遇到大风浪、大雾等恶劣海况条件时,也有可能突发搁浅、触礁、碰撞、翻船等事故;海上救生直接关系到许多的家庭幸福,关系到海防部队的应急形象,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形象。

1.2海上救生出动的程序

海警部队的救生程序一般包括接警、警情分析、制定方案和出警(实施执行)四个阶段。接警的方式主要有通过DSC电台、海上110以及友邻单位的转接等。待获取海上险情后,海警指挥中心将对险情的类型、具体情况进行快速分析。分析遇险地点是否在本辖区。若是,则制定合适的方案,考虑派出舰艇的种类、数量等。若不在本辖区,则需迅速将警情转接到离事发海域最近的其他救生力量。最后出警,指挥中心通知相关舰艇,赶往事发海域展开救援。

1.3海警舰艇主要救生设备

海警舰艇的主要救生设备包括救生筏、舰载摩托艇、救生浮具、个人救生设备、抛绳设备、通用应急报警系统与有线广播系统、视觉信号、无线电救生设备、海上撤离系统等设备。但与国外的救生力量相比较海警部队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海警舰艇上缺少先进的海上救生设备和个人救生设备,尤其是在海上救生直升机的配备上,在近几年列装的大吨位舰艇上,许多都预留了直升机平台,但并未配备救生直升机。直升机不仅可以快速到达现场、快速处置,而且可以作为救生舰艇的“眼睛”,提高了救生效率和成功率。

2海警部队海上救生的难点

2.1海警部队的管辖海域特点

海警管辖海域内交通状况复杂、船舶种类繁多、近海沿岸船舶通航密度大,尤其存在大量渔船。渔民从事生产作业时,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较低。操纵渔船时,船长多凭借自身习惯和经验进行航行,在对航行规则的遵守上任意性强,容易导致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管辖海域内的安全稳定,直接增加了海警部队接警、出警的次数,对海警部队的救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海警部队救生设备相对落后

海警部队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负责近海海域的安全,对近海治安、刑事案件的调查处理,打击走私、贩毒、偷渡等任务。因为其主要任务并不是海上搜寻救生,所以并没有十分专业的海上救生队伍和设备。

现阶段海警部队的救生设施和设备的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海警部队虽有各类型舰艇数艘,但大部分舰艇存在着老龄化严重,设备更新不及时,航速低等问题,特别缺少在恶劣海况条件下实施海上救生的大型救生舰艇。

第二,海警部队舰艇上的新型救生设备配备不足,特别是专业自动充气救生衣、高速救生艇、高强光海上搜索灯、水上救生担架、浮力水密服、对空对讲机等设备。

第三,海警部队救生手段过于单一,立体化救生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救生任务,海警部队的舰艇上只有少数舰艇设有直升机平台,但尚未配备舰载直升机,对海警部队的海上救生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

第四,海警部队缺少处置重大突发事故的抢险打捞舰艇和设备,尤其在应对水下救生任务时,由于缺少必要的水下救生设备,救生能力受限[6]。

2.3海警部队人员救生能力不足

2.3.1艇员日常救生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不足

海警部队自成立以来,往往侧重于加强艇员军事体能的训练,对艇员海上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及救生技能的培训相对较少。一、海警部队中部分单位对海上救生训练不够重视。二、舰艇干部作为舰艇日常训练和教育的组织者,他们大多是从海警院校毕业,因为在院校期间接受的海上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及救生技能的培训不够系统。

2.3.2艇员海上救生安全意识欠缺

艇员海上救生安全意识欠缺,其主要表现在:一、艇员救生知识掌握较少,如不熟悉舰艇救生部署的程序,不熟悉个人在海上救生部署中的岗位职责,不了解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等;二、不爱惜舰艇救生设备和个人救生设备,随便挪用舰载救生摩托艇内救生工具、不能及时更换舰载救生摩托艇内备品等;三、舰艇救生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如救生圈不能及时检查维护损坏脱漆现象较为严重,舰艇吊艇机构钢丝绳未能按规定检查润滑、换新等。

2.3.3舰艇救生设备操纵能力有限

与以往在救生过程中问题的发生情况来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疏忽对舰载救生摩托艇及其吊放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从而导致在紧急情况下,吊放装置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舰载救生摩托艇无法正常施放;二、艇员对救生信号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不够熟悉,导致救生信号无法正常发出;三、对艇员个人救生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四、艇员对应急无线电台的操作不够熟练,很难在海难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进行救援求助。

2.4组织协调机制与信息网络的建设相对滞后

2.4.1缺乏完善的海上组织协调机制

海上救生是一项牵涉到许多部门的复杂的行动,需要通信、指挥、卫生、交通运输等部门的通力协作,方能确保海上救生工作的成功[8]。海警部队是海上救生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总体来讲还是显得片段式、零散化。每次救生舰艇参与海上救生任务结束后,不能及时将情况与给当地其他海上救生力量进行信息共享。如若遇有大型海难事故需要共同援救时,当地其他海上救生力量与海警部队进行协调时,有可能不能及时有效的做出反应和决定,错过了最佳救生时机,导致救生效果不够理想。所以,海警部队在与其他海上救生力量之间缺乏一套完善的、合理的救生应急程序和组织协调机制。

2.4.2险情报告信息网建设不够完善

海上遇险信息的及时获取,是成功组织和协调救生行动的重要前提。海警部队在险情报告信息网的建设上还不够完善,在对海上遇险信息的地获取、接收上能力有限。海警部队的救生站点、值班待命舰艇作为距海难事故发生位置最近的救生力量,但在遇险信息的获取上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接收,而是靠海上救生中心或其他救生力量的险情转接,当海警部队接收到险情信息时再进行救生,已经错过了救生的最佳时机。遇险信息显示的通常是船舶事故发生的最初遇险地点,但受事发当时的气象条件和海况因素的影响船舶会在海上产生漂移,这对海警部队的海上救生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海警部队海上救生效率和成功率[9]。特别是在遇到大雾、大风浪等恶劣海况条件时,船舶的通信系统有可能不暢,找到遇险船舶更加困难。

2.5海上因素的影响

2.5.1人员落水后救生难度大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尤其是在夜间航行过程中,人员落水后很难被发现;即便是知道有人员落水,搜寻难度依然很大。落水人员在海中受海流、海潮、风向等因素的影响,24h可漂浮到距落水地点几十海里处。落水人员的漂流方向不能确定,一些漂流方向呈“S”型或者“Z”型,更多的是无规律可循,这使海上搜寻方向无法确定。落水人员在海上漂浮时往往只露出头部,最多也只露出身体的三分之一,单靠人眼的观察力进行搜寻,只能对600m到700m的范围内进行搜寻,夜间的能见度更差,使得搜寻变得更加困难。

2.5.2救生舰艇易受气象、海况的影响

船舶海难事故的突发大多受海上恶劣海况的影响。海难事故突发时海上风急浪高,狂风暴雨,海况十分恶劣,一般的救生舰艇无法出海执行救生任务。只能靠抗风浪性能强吃水深的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大型舰艇执行救生任务,但这些大型舰艇在海上的机动性相对较差,救生成功率相对较低。现阶段在全天候大型救生舰艇和救生直升机的使用上,仅有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海上救生中心和海军进行了配备,可以在恶劣海况的条件下进行海上救生。

3海上救生的对策

3.1建立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

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切实提高海警部队与相关救生力量之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海警部队自身的应急反应能力。

第一,海警部队要不断完善海上救生应急预案体系,要进一步明确救生人员的具体操作程序、岗位职责等内容,切实增强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海警部队要大力加强与各级救生力量之间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当地海上救生力量的合作做好海上的安全监管和值班备勤工作。

第三,海警部队要进一步完善海上救生指挥系统的建设,强化与海上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整合信息能力,切实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3.2加强舰艇设备现代化建设

海上救生工作任务重、风险高、难度大,必须充分发挥先进的救生技术和新型救生设备的作用。

第一,为适应大风、巨浪、浓雾等恶劣海况条件下的救生任务,海警部队应配备性能优良的大型救生舰艇和新型救生设备等,来保障海上救生的需要。

第二,为改变海警救生舰艇上的通信设施落后、救生设备单一的现状,应及时更换、添配新的现代化设备:高强光海上搜索灯、高速救生艇、专业自动充气救生衣、水上救生担架、浮力水密服、对空对讲机等设备。

第三,根据自身管辖海域的实际情况对救生舰艇进行调整,将海上机动性能好的舰艇和抗风浪性能强的救生舰艇布置在海上重点海域附近,贴近海难事故多发海域,切实提高恶劣海况下执行救生任务的快速反应能力。

3.3加快海警海上救生队伍建设

根据自身管辖海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管辖海域任务的人员教育与培训方案,加强海警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海警部队救生人员素质。

加强人员使命引导,坚定救生理念。

第一,第二,加强救生人员的专业救生知识学习和专项救生技能培训。

第三,加强救生人员的管理,进一步要提高海警的准入“门槛”。

第四,加强救生人员的现场救生能力,快速有效地展开救生行动。

第五,加强与其他国家救生力量的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国际救生合作关系。

3.4加强海上预警和预防机制

海警部队在全力做好海上救生工作的同时,要坚持防救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把海上险情的预警和预防工作摆在海警部队建设的重要位置。

第一,加快海警部队海上险情的预警和预防机制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海警部队的保障能力,派出巡逻舰艇对相关海域进行巡逻,对在海上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及时返航和避险的,以及在收到预警信号后仍不愿返航和避险的船只,巡逻舰艇要及时帮助和劝阻船只及时返航和避险。

第二,加强海警部队对管辖海域海上安全的管控。严格落实对海上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和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加强与广大渔民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广大渔民的监督力量,及时得到对海上各类不良情况的反馈信息,坚决把影响海上安全的危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海警部队要加大对海上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力度。海警部队要经常组织渔民开展海上安全知识讲座,大力普及应对海上各类突发险情的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广大渔民应对海上各类突发险情的心理素质和脱险技能。

3.5加强救生人才培养

目前,海上救生专业人才的培养还不够系统。现阶段海警部队的海上救生人员,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的人员较少,多是由各支队自行培养,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救生任务的执行上能力不足,海警部队急需大量的救生人才来应对当前趋于复杂的海上救生形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开展系统的专业训练。主要有:舰艇生命力、海上求生与救生、舢板训练等课目,增加海上救生训练,进行系统的海上救生专业训练,提高海警部队基层单位救生能力。

第二,开展海上救生技能培训。开展游泳训练的同时,可以把游泳训练与海上救生技能培训相结合,不同岗位执行海上救生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开展与国外交流学习。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国外救生力量先进的救生技能和经验,使救生知识结构得到完善、优化,为部队培养一批具备相关海上救生技能的专业人才。

4结论

针对海警部队的海上救生现状,了解海警部队现阶段海上救生存在的不足,结合海警现实情况,探讨了提高海警海上救生能力的措施。这些建议包括加强区域协调、配置现代化设备、加强救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加强救生人才培养这几个方面。

由于本人的能力和水平所限,在资料搜集、理论工具的应用、研究的方法和角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因而在分析问题的深度和高度上不够深入透彻,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的研究。

标签:;  ;  ;  

关于海上救生影响因素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