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心理弹性论文-申鲁军

核心心理弹性论文-申鲁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心心理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弹性,考试焦虑,核心自我评价

核心心理弹性论文文献综述

申鲁军[1](2016)在《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心理弹性在高中生核心自我评价与考试焦虑间的中介作用,采用考试焦虑问卷(TA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河南省3所中学的598名高中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约有一半左右的高中生存在严重的考试焦虑;核心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对考试焦虑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考试焦虑。可以通过提升高中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和心理弹性能力来降低其考试焦虑。(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6年33期)

杨丹[2](2016)在《情绪智力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应对就业压力以及做好就业准备成为大学生在校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提前做好充足的就业准备,成为目前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目前,多数高校为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引导学生探索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开展各种职业活动及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研究者认为,对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的准确把握,是职业生涯辅导展开的前提。1953年,Super提出职业成熟度的概念,用来表示个体的职业发展水平是否与年龄发展相适应,并完成该阶段职业发展任务的程度,是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探讨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间的中介作用,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3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以及职业成熟度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情绪智力、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影响职业成熟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在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大学生在情绪智力的维度情绪利用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男大学生;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职业目标、职业价值、亲友依赖上有显着的性别差异,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职业目标、职业价值上的得分较高,在亲友依赖上的得分较低。(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情绪智力及其维度自我情绪管理和他人情绪管理、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成熟度的维度职业自主、职业参照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得分均显着高于独生子女。(3)文理科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的维度职业价值、职业参照上存在显着差异,与文科大学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在职业价值上的得分较高,在职业参照上的得分较低。(4)有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和无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及其维度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情绪利用、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职业目标、职业自信上有显着性差异,有兼职经历大学生的得分均比无兼职经历大学生高。(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及其维度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情绪利用、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职业参照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总体来说,大四年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水平。(6)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维度与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成熟度均显着正相关;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均显着正相关。(7)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情绪智力不能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它是通过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共同影响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申鲁军,杨磊[3](2016)在《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心理弹性在高中生核心自我评价与考试焦虑间的中介作用。采用考试焦虑问卷(TA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河南省3所中学的598名高中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约有一半左右的高中生存在严重的考试焦虑;核心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对考试焦虑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考试焦虑,可以通过提升高中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和心理弹性能力来降低其考试焦虑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4-21)

王艺,彭李,周贤丽,刘宏亮,李敏[4](2015)在《rTMS对创伤后康复期PTSD患者核心症状、正负性情绪和心理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核心症状、正负性情绪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将40例伴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TSD评分≥38分)的康复科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接受20 Hz高频r TMS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域(DLPFC);对照组20例,采用假性r TMS,刺激部位同治疗组。两组被试分别接受10次,共2周的治疗。在刺激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心理弹性以及正负性情绪的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弹性和正负性情绪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及各因子分、正负性情绪得分在刺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心理弹性得分在刺激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假刺激前后在各项评分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 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提高患者的积极情绪,减少负性情绪,有效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核心症状。(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5期)

曾小娟,蒋浩,李永鑫[5](2014)在《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考察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1~17岁初中生411人,采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15分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自我心理弹性量表(ERS)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S)分别评定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结果:411名留守初中生中存在心理健康倾向者120人(29.2%)。本组留守初中生GHQ-12得分为(13.1±4.9)分,ERS平均得分为(2.8±0.4)分,CSS平均得分为(3.4±0.6)分;GHQ-12得分与ERS得分、CSS得分均呈负相关(r=-0.41,-0.67,均P<0.01),ERS得分与CSS得分呈正相关(r=0.42,P<0.01)。ERS得分能够正向预测CSS得分(β=0.41,P<0.01),且负向预测GHQ-12得分(β=-0.15,P<0.01),CSS得分在ERS得分和GHQ-12得分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63)。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蒋浩[6](2014)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相应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产生的一个特有的群体,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很多研究更多关注留守儿童消极的一面,通常被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较差。在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能已经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被试,这研究的结果将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如果研究者在研究之前已经认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在调查过程中也就会带有这样的偏见。所以只有客观的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才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为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及主观幸福感状况,并进一步探讨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级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文献搜集、问卷调查法,对平顶山、驻马店、开封700名农村地区初中生进行实测,其中留守初中生411人,非留守初中生190人。然后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农村留守中学生在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方面与非留守农村中学生没有差异;第二,农村留守初中生在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弹性、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方面性别差异均不显着,男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女生;农村留守初中生在核心自我评价及生活满意度上存在年级差异,在心理弹性、积极情感及消极情感方面不存在年级差异;父母外出类型方面,农村留守初中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弹性、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方面差异均不显着。第叁,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弹性与核心自我评价存在显着正相关,且心理弹性能够显着预测核心自我评价;农村留守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显着相关,且核心自我评价能够显着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第四,农村留守初中生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在心理弹性与积极情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在心理弹性与消极情感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4-04-01)

胡寒春[7](2009)在《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Werner和Smith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有关高风险环境下儿童发展叁十年追踪研究的结果触发了心理弹性概念的提出,使得心理弹性作为一个研究课题逐渐被学者们所接受。这一概念颠覆了研究学者对以往高风险环境下儿童发展的悲观性结论,纵向研究的结果表明一部分儿童即使经历了高风险环境,其发展功能仍然保持完好。尽管研究学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仍然存在争议,但大都认同心理弹性是指个人在遭受高危险性环境或压力下,其发展功能和社会适应并未受到明显损害,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而言,他们可能历经磨难,但仍然能发展具有正常社会适应功能的人,甚至一部分人突破了个人和环境的局限,获得了优良的发展结果。心理弹性的复杂性和深远意义极大激发了研究学者们的热情,心理弹性研究领域因此浪潮迭起,由现象学的探索性研究到系统性的实践性研究,由单一的定性研究走向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心理弹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心理弹性研究也在这种焦点注视下,其不足和缺失也充分显现出来:源于西方文明和传统的解释模型虽相继被提出,但大都与难以得到普遍的认同。这也造成弹性概念、测量工具迄今仍处于不断争论之中。具有普遍性意义、基础性的理论构建仍然是亟需解决的。一些前瞻性的学者把目光投向了迥然不同与西方的东方(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心理弹性研究能否从这一源远流长的文明获得理论启示将是今后研究的一条新的思路。心理弹性研究的越深入,学者们发现的危险或保护因素就越发纷繁复杂,究竟哪些变量对干预最有效应被有意无意忽略而无从得知。寻求最有效因素、最本质的因素对干预研究的意义是重大的。本研究旨在为心理弹性研究中国化进行有益的尝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弹性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并未被深究,也缺乏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结构与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基于以往研究的理论成果,本研究提出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典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上研究青少年心理弹性,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弹性的深刻内涵,提炼出个人核心心理弹性概念与特征,编制适合青少年的个人核心心理弹性量表,多角度考察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特征,在比较高危环境下的高心理弹性儿童与低心理弹性儿童心理发展特征上,尝试构建青少年心理弹性发展模型上。研究共分两个部分:研究一采用文献分析法考察了蕴涵在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弹性思想内涵和特征。结果提示,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弹性本质内涵是指向个人的核心品质或精神,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逆境与自身的认知态度,包括了对逆境的辩证认知、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意志精神;二是在逆境或困难面前的自律或内在控制,包括中和心态的养成、独立灵活的行事之道。研究二采用实证研究考察了中国当代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结构和特征,构建了青少年个人核心心理弹性量表。研究表明:(1)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由认知维度与控制维度构成,认知维度包括自信、领悟性、坚韧性、接纳性、家庭感知、主动性因子,控制维度包括学习掌握、控制感、心态调整、目的感、存在感和人际互动因子;(2)自编的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和效度;(3)总体上青少年在核心心理弹性在认知维度上得分较高,在其控制维度得分较低;(4)处于逆境中的青少年约有五分之一的个体具有高核心心理弹性水平:与低、中等弹性水平青少年相比,高弹性水平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家庭关系满意度、同伴关系满意度都最高,而孤独感最低。(5)构建的弹性青少年作用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核心心理弹性在弹性青少年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青少年高风险性事件(逆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负面影响趋势,但其影响作用随个体心理弹性水平发生变化。在低心理弹性水平下,逆境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体现的很显着。而随着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核心心理弹性对个体心理功能主效应影响趋于明显,逆境的消极影响趋于减弱。包括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在内的社会联结系统对个体核心心理弹性有着正向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11-01)

核心心理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应对就业压力以及做好就业准备成为大学生在校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提前做好充足的就业准备,成为目前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目前,多数高校为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引导学生探索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开展各种职业活动及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研究者认为,对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的准确把握,是职业生涯辅导展开的前提。1953年,Super提出职业成熟度的概念,用来表示个体的职业发展水平是否与年龄发展相适应,并完成该阶段职业发展任务的程度,是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探讨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间的中介作用,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3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以及职业成熟度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情绪智力、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影响职业成熟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在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大学生在情绪智力的维度情绪利用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男大学生;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职业目标、职业价值、亲友依赖上有显着的性别差异,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职业目标、职业价值上的得分较高,在亲友依赖上的得分较低。(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情绪智力及其维度自我情绪管理和他人情绪管理、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成熟度的维度职业自主、职业参照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得分均显着高于独生子女。(3)文理科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的维度职业价值、职业参照上存在显着差异,与文科大学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在职业价值上的得分较高,在职业参照上的得分较低。(4)有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和无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及其维度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情绪利用、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职业目标、职业自信上有显着性差异,有兼职经历大学生的得分均比无兼职经历大学生高。(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及其维度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情绪利用、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职业参照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总体来说,大四年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水平。(6)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维度与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职业成熟度均显着正相关;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成熟度及其维度均显着正相关。(7)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情绪智力不能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它是通过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共同影响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心心理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申鲁军.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6

[2].杨丹.情绪智力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D].陕西师范大学.2016

[3].申鲁军,杨磊.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C].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2016

[4].王艺,彭李,周贤丽,刘宏亮,李敏.rTMS对创伤后康复期PTSD患者核心症状、正负性情绪和心理弹性的影响[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5

[5].曾小娟,蒋浩,李永鑫.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

[6].蒋浩.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相应对策[D].河南大学.2014

[7].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

标签:;  ;  ;  ;  

核心心理弹性论文-申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