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管理与质量的反思

对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管理与质量的反思

邓征洪

(武汉市艺术学校,湖北武汉430056)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243-02

摘要:通过对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对文化课程管理机制的现状作具体分析,指出学校负担较重,行政和教学事务繁忙;教研活动不规范,文化课程设置与学校性质不相符;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设置课程脱离学生实际;文化教师队伍长期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理顺责权关系,建立规范奖惩制度的管理模式;教学研讨制度化;培养目标合乎学生实际;培养教师责任心,转变教师观念,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解决办法。最终实现提高文化教学质量,达到促进艺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艺术学校;文化课程;课程管理;教学质量

曾几何时,中等专业艺术学校培养的人才炙手可热,学校办学红火,生源质量好,就业和升学比例高。因此有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思想,重专业而轻视文化课程管理,对文化课存在“有胜于无”的思想,没有真正沉下心来抓文化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对人才的高质量要求,迫使中等专业艺术学校不得不重视文化课,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升学,而且关系到学校能否生存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给了我们一次反思文化课程管理的机会,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如何面对挑战才是生存之本。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文化课教学管理的普通教师,对待艺术教育爱之深切,同时也忧患于心。

一、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管理机制的现状

(一)双重主管领导模式使学校负担较重,行政事务和教学事务都较繁忙。

艺术学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属于双重领导管理体制。行政主管部门文化局对学校的关心很多,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文化局对学校的管理过于行政化,将学校作为一个二级单位进行管理,大到党委工作的部署、政治任务的下达,小到演出活动,学校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都必须参与。教师除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完成局党委下达的各项政治任务,精力受到限制,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文化局下达的演出任务也冲击了教学,专业课排练之外大量占用文化课时,使本来就少的课时更少,加之学生排练精力分散,在文化课堂的表现随之变化,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业务主管部门教育局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各类办学评估,从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的办学更加规范,但是过多的评估也牵扯了学校的精力,有时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二)教研活动不规范,文化课程设置与学校性质不相符。

学校由包分配到自主择业,文化课的重要性才逐渐显现出来,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出路,学校的文化课程开始采用普通全日制初中和高中教材,由于学校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所以在业务上直接从属于教育局职成处管理,参加的自然是市教研室组织的职业教育各类教研活动。由于课程设置不同,导致文化课教研活动处于长期松散状态,有些学科如地理甚至无法开展教研活动。参加高中的教研活动属于打擦边球,只有利用与教育系统同学或朋友的关系,参与高中的教研活动,因为不规范,所以教研活动长期不能顺利进行。教研活动的不规范,直接导致教师交流少、学习少,基本是闭门造车,学科新观点、教育新观念了解较少,制约了教师发展,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

(三)学校培养目标不明确,设置课程脱离学生实际。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使学生掌握如何实现高效成功就业的知识、技能、心态并形成习惯。而艺术类学校培养目标并不明确,有些“摸着石头过河”,对学生的培养顺其自然,存在“一锅端”,普遍要求参加高考,但是对老师的要求宽松大度,没有可供参考的指标和衡量的标准,导致师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文化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等艺术学校招生暂行规定第二条:普通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招生应坚持专业和文化两种考试,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可是,实际上,招生让艺校别无选择,专业都显得薄弱,文化课更是基本不考虑。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过关很普遍,但是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有些专业的学生甚至有拔高的现象,特别是舞蹈专业,跨跳一、二个年级的文化课程。

(四)文化教师队伍长期不稳定,存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

多年来,受到文化教师编制不足的影响,文化教师队伍更换频繁,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由于目前观念更新不具备条件,年青的合同制教师看不到转正的希望,加上工资待遇不理想,存在跳槽、想跳槽和得过且过的思想;外聘教师多以退休教师为主,年龄偏大,需经常更替,对学生的适应性也参差不齐,所以也是令人堪忧;在编的教师人数少,并且多数承担了各类行政事务工作,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对文化课教师队伍的管理没有制度化,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全国中等艺术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压力基本一致,文化课教学的发展成为了艺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大家一致认为,文化课不可或缺,关键在于改革文化课教学,规范文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文化教学质量。

二、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管理机制的改革措施

(一)主管部门要居安思危,责权明确,大力扶持中等职业艺术学校的发展。

主管部门文化局应从学校实际出发,让学校党委根据教学实际安排政治学习,还原学校的本来职责,以教育为主导,减轻师生的负担,给教师更多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使学校能够轻松上阵,职责分明,专注从事教育事业,努力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艺术人才。同时,提高对学校的投资力度,使学校有能力提高教师的待遇,关心教师的发展,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根据每年的教学考核和师德师风的评定,结合教师的其他表现,予以适当解决合同制教师的编制问题,让他们看到希望,安于教学、乐于教学,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学校在提倡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责权利激励机制,使有责任心的教师得到褒奖,使得过且过的教师受到批评和处罚。建立规范的奖惩制度,建立“以制度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和谐管理模式。

(二)教学研讨制度化,激励教师开展教研,着重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对中专学校的教研指导,注重培训文化课教师,使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一是师资培训规范化,使各类教师有机会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各尽其能,相互借鉴,共同推动学校教研的发展,以研促教,解决实际中的难点问题。二是教研活动具有针对性,如果中职艺术学校一直面对文化高考,那么就要重点研究文化高考的特点,把握高考考点,参加普通高中的教学研究活动,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不是像目前,教材和教研脱节,既牵制了教师的精力,又得不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当务之急,要理顺文化课程教学与教研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三)培养目标合乎学生实际,使学生自身素质和社会素质培养都得到提升。

由于生源质量下滑,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有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学校应区别对待,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一类以高考为目标,使学生能够进入艺术类高校深造;一类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在学好一技之长的同时,能够在文化上提高自身修养,为步入社会作好准备。针对高考的培养目标,文化课程设置采用普高教材,以“设门槛、抓基础、提兴趣、重能力”为原则,提升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为文化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就业的培养目标,文化课程设置采用中职教材或校本教材,以“重实际、抓基础、提兴趣、活考核”为原则,使学生的文化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爱岗敬业,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为就业提前作好准备。

(四)培养教师责任心,转变教师观念,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而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一是确立民主平等意识,教师不要高高在上,视学生如仇人的观念使教学有百害而无一利。教师要尊重每一个个体,即使学生的行为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的严管也要以尊重为前提,严中有爱,要受得住气,包容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从内心去反省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讽刺加挖苦,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二是坚持教学适度原则,不能一味赶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吸收与理解。俗话说:一口吃不了个胖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备教材与备学生相结合,坚持教法和学法相结合,教育激励和方法指导相结合,注重课后总结,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解决。三是坚持教育与教学结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不要做“上课来,下课走”的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进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做关爱学生的有德之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自愿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播和心灵的培育。四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做一个教育的智者。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使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智慧不断积累,与时俱进,使学生们体会到教师的成长,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中等专业艺术学校要坚持以“特色办校,质量兴校”的发展为策略,提高管理质量,充分认识提升文化课程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同时,我们欣慰地看到国家对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视,我们要在这股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加强文化课程的管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不断改革教材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找到一条适合艺术学校的文化课程发展之路。

标签:;  ;  ;  

对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管理与质量的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