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论文-张晶晶,孙建宁,张东生,万美玲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论文-张晶晶,孙建宁,张东生,万美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麻痹性斜视,眼外肌,超微结构,线粒体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晶,孙建宁,张东生,万美玲[1](2009)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外肌的超微结构改变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者眼外肌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时机。方法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16例,按年龄不同分为3组,即3岁及以下组、4~8岁组和9岁及以上组,术中取拮抗肌组织行电镜观察。结果3组病例眼外肌超微结构均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肌纤维排列紊乱、变性、萎缩;肌小节结构不规则,Z带紊乱,M线模糊或消失,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空泡变及疝形成,可见较多斑马样小体,局部线粒体明显增生;肌质网扩张、空泡化,溶酶体及脂滴增多;间质内胶原纤维增生,且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其改变越明显。结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发病早期眼外肌就发生了明显的超微结构改变,提示对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应尽早手术治疗以恢复双眼视功能,避免失代偿。(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09年03期)

贾延磊,秦民安,王晓春,刘文织,高爱华[2](2009)在《改良Kestenbaum法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手术前后的立体视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行中间带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锐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同视机图片与Titmus立体视图本,对17例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做手术前正前方与中间带方位的、远与近距离立体视定性和定量测定。实行中间带移位术后,再同样做远与近立体视锐度测定,进行分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正前方基本不震颤或明显减轻,视力提高2~5行,代偿头位基本消除或改善,立体视从无到有,视锐度从800″至60″逐级提高,由周边体视转变为黄斑体视、以至中心凹体视。结论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立体视觉术前可有部分发育,中间带方向比非中间带方向好,经中间带移位术后,不仅解决了眼球震颤、代偿头位、视力问题,而且能使远近立体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医》期刊2009年03期)

李廷[3](2009)在《NGF和CNTF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眼外肌为实验样本,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眼外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NGF与CNTF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中的作用,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10月在我院行斜视手术的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8例亢进肌(下斜肌),麻痹肌(上斜肌)8例及同期无眼肌疾患行眼球摘除患者的上下斜肌各4例,均男女各半,年龄<3岁。取对应眼肌肌束,包括肌腱连接处。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上下斜肌作为实验组,同期无眼肌疾患患者的上下斜肌作为对照组,将所取标本分为叁部分,一部分用于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另一部分置于2.5%戊二醛中行电镜检查,剩余部分置于10%甲醛中制成病理切片,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①组织学观察:麻痹上斜肌较正常对照组肌纤维水肿、排列紊乱,线粒体空泡样变性。肌小节结构模糊,肌纤维萎缩,肌丝变少,方向不规则,甚至整个肌纤维呈空泡化图,胶原纤维增生。亢进下斜肌较正常对照组肌小节结构尚清晰,肌细胞内肌原纤维弯曲排列,肌节紊乱,线模糊,部分线消失,肌细胞内线粒体增生,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空泡样变,间质增宽,细胞内细胞器数目增加。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麻痹上斜肌中的NGF及CNTF较对照组阳性染色明显减弱,而亢进下斜肌较对照组阳性染色明显增强。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③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亢进下斜肌中NGFmRNA、CNTFmRNA较对照组的表达均升高,麻痹上斜肌中NGFmRNA及CNTF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麻痹上斜肌中NGF及CNTF的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减低,患者的亢进下斜肌中NGF及CNTF的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增高,提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的发病机制与NGF、CNTF的表达有关;增强或减弱NGF及CNTF的基因表达及其活性可能影响眼肌的作用。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09-05-27)

王雪,刘双珍[4](2007)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外肌形态改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外肌的形态学改变,为麻痹性斜视病因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16例20眼,将术中切下的弱侧肌6例8眼、强侧肌10例12眼以及正常组10例10眼分别行VG染色、光电镜观察,并测量肌细胞横截面积。结果:弱侧肌组肌纤维排列极其紊乱,絮状变性、溶解,肌纤维间隙大量胶原纤维增生,有的未见肌组织;强侧肌组肌纤维形态表现多样,部分肌纤维轻度肥大,走向欠规则,部分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细胞内肌丝稀疏、溶解,线粒体水肿、空泡变,内质网扩张,甚至部分肌细胞内出现灶性絮状变性区。强侧肌组和对照组肌细胞截面积分别为758.31±163.55μm2,641.8±75.27μm2,两者差异无显着性意义;VG染色两组胶原纤维面积/肌纤维面积分别为19.27±2.73%,11.17±2.43%,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外肌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强侧肌组形态改变的多样化是产生麻痹性斜视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07年05期)

高淑琴,钟启明[5](2006)在《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先天性垂直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下斜肌减弱术在先天性垂直性麻痹性斜视中的疗效。方法对108例先天性垂直性麻痹性斜视分别行下斜肌断腱术、下斜肌截腱术、下斜肌转位术及下斜肌截腱联合同侧上直肌或对侧下直肌后徙术。结果治愈率81.5%,好转率10.2%,欠矫率5.6%,过矫率2.8%。90例头位改善或消失。32例恢复了I级视功能,9例恢复II级视功能,6例恢复了III视功能。结论下斜肌减弱术是治疗先天性垂直性麻痹性斜视的首选术式,它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外观及双眼单视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孙建宁,倪焰,赵平远[6](2004)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肌的形态学改变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肌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12例18眼按年龄不同分为叁组,将术中切下的眼外肌制成光镜和电镜标本进行比较。结果 叁组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眼外肌均有病理性改变。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其病理改变越明显。结论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应早期手术治疗,以免眼外肌病理改变加重,影响双眼视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04年09期)

陶利娟,黄平[7](1996)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25例的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25例的手术治疗湖南省儿童医院陶利娟黄平1991年1月至1994年8月,我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先天麻痹性斜视2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先天麻痹性斜视中,男15例,女10例,左眼18例,右眼7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本文来源于《湖南医学》期刊1996年02期)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行中间带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锐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同视机图片与Titmus立体视图本,对17例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做手术前正前方与中间带方位的、远与近距离立体视定性和定量测定。实行中间带移位术后,再同样做远与近立体视锐度测定,进行分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正前方基本不震颤或明显减轻,视力提高2~5行,代偿头位基本消除或改善,立体视从无到有,视锐度从800″至60″逐级提高,由周边体视转变为黄斑体视、以至中心凹体视。结论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立体视觉术前可有部分发育,中间带方向比非中间带方向好,经中间带移位术后,不仅解决了眼球震颤、代偿头位、视力问题,而且能使远近立体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晶晶,孙建宁,张东生,万美玲.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外肌的超微结构改变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学.2009

[2].贾延磊,秦民安,王晓春,刘文织,高爱华.改良Kestenbaum法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手术前后的立体视觉分析[J].中国校医.2009

[3].李廷.NGF和CNTF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D].青岛大学.2009

[4].王雪,刘双珍.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外肌形态改变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7

[5].高淑琴,钟启明.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先天性垂直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

[6].孙建宁,倪焰,赵平远.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肌的形态学改变及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04

[7].陶利娟,黄平.先天性麻痹性斜视25例的手术治疗[J].湖南医学.1996

标签:;  ;  ;  ;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论文-张晶晶,孙建宁,张东生,万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