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针叶树生斑痣盘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叶树生斑痣盘菌,系统发育学,LSU序列,ITS序列
针叶树生斑痣盘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曼曼[1](2009)在《针叶树生斑痣盘菌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斑痣盘菌目成员在生物学上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其寄主范围很广,包括裸子、被子及蕨类植物,它涉及的寄主植物多达58科,是世界菌物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目成员的真菌系统学研究历史悠久且错综复杂,国内外关于斑痣盘菌目及相关类群的分子系统进化研究才刚刚起步。本试验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序列测定等步骤,共获得62个28S-rDNA序列和17个ITS序列,分别对28S-rDNA序列,ITS序列以及28Sr-DNA与ITS的联合序列进行分析,利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两种建树方法对针叶树生斑痣盘菌及其相关种的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以贝叶斯演绎法中的后验概率值(PP)和自展法(bootstrap)评估和分析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具体结论如下:1、传统的斑痣盘菌目成员Naemacyclus sp.526c和Cyclaneusma minus 45与柔膜菌目亲缘关系更近,而形态学属于柔膜菌目的地锤菌科(Cudoniaceae)成员,Cudonia lutea,cudonia circinans,Cudonia sichuanensis,Spathularia flavida与斑痣盘菌目亲缘关系更近。这也与Gernandt et al.(2001)对18S-rDNA序列分析以及Hou(2004)对28S-rDNA序列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一致。2、针叶树生斑痣盘菌形成一个大的进化支,而生长在阔叶树上的斑痣盘菌虽然在系统树中能够聚集到一起,但未能与针叶树生斑痣盘菌形成的分支完全分开;生长于针叶树不同部位的斑痣盘菌也形成不同的进化分支。3、根据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的系统树与根据形态学方法所建立的分类系统有所不同,形态上属于不同种、属或更高级分类单元的成员在本试验所构建的系统树中却能聚集到一起。这可能是由于形态学分类标准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两种分类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也有所区别。如本试验所构建的ITS系统树中,Meloderma desmazieriAF203470,Meloderma desmazieri AF426056,Elytroderma deformans AF203469等种在Lophodermium属成员所形成的进化支中。因此形态学的一些分类标准,如子囊果在寄主组织中的埋生位置,子囊、子囊孢子的形状等单一因子做为属的分类特征并不合适。4、对28S-rDNA序列、ITS序列以及28S-rDNA序列与ITS序列的联合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而且部分分支得到很高的bootstrap值和后验概率值支持,但很多进化支依然没有得到解决,PP和bootstrap值相对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建议联合使用RPB2,mtSSU等基因序列进行多基因序列分析。(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9-05-19)
韩加军[2](2008)在《斑痣盘菌目茎生种的分类及针叶树生散斑壳属分子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是世界菌物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现代菌物学技术,从形态解剖学、个体发育学、生态与地理分布等方面对斑痣盘菌目部分茎生种进行了较深入的分类研究。同时,采用10个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对针叶树生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all.)的22个菌株进行ISSR-PCR扩增反应,通过ISSR分析结果结合表型性状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针叶树生散斑壳属若干种内和种间的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Darker(1967)、Cannon&Minter(1986)、Kirk et al.(2001)等人提出的分类观点为主要依据,对采自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黄山风景区以及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AAUFP)的标本进行鉴定、分类。研究了异盘菌属(Ascodichaena)的多皱异盘菌(A.rugosa),散斑壳属(Lophodermium)的葛藤散斑壳(L.puerariae)、茎生散斑壳(L.caulinum)、茶生散斑壳(L.camelliicola)、叁尖杉散斑壳(L.cephalotaxi),齿裂菌属(Coccomyces)的小齿裂菌(C.leptideus)、台湾齿裂菌(C. taiwanensis),以及皮下盘菌属(Hypoderma)的野珠兰皮下盘菌(H.stephanandrae)8个种,其中多皱异野盘菌为中国新纪录科、属、种,葛藤散斑壳和茎生散斑壳为新种。编制了二叉式分种检索表,各种均附有形态解剖学特征的描述与图解以及寄主、生境的记载,并加以讨论。2.利用改良的氯化苄法对22个针叶树生散斑壳属(Lophodermium)菌株进行DNA提取。通过对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该类菌物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在15μ反应体积中,DNA模板(45ng/μl) 2.0μl,随机引物(10μM) 0.6μl,MgCl_2(25mM)1.51μl,dNTPs(10mM)0.3μl,Taq酶(5U/μl)0.3μl,10×PCR buffer1.5μl,ddH_2O 8.8μl。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源于安徽黄山风景区以及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22个针叶树生散斑壳属菌株进行了基因组亲缘关系的分析。采用筛选出的10个随机引物,通过ISSR-PCR扩增反应,共获得扩增条带167条,其中特异性条带160条,占95.8%;通过欧氏最短距离中的类平均法聚类,得到各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在5.93-7.41之间。另外,在遗传距离7.12处,将22个供试菌株分为5类。通过ISSR分析结果结合表型性状的比较和分析,同种或近似种的菌株基本上能很好地聚在一起,不同种之间也能较好地区分;这与表型性状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ISSR技术在种内和近似种间系统学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论证了子囊果埋生位置,子座、唇、子囊、子囊孢子等形态学特征以及寄主种类差异等在该类菌物种水平分类上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李占东[3](2007)在《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和针叶树生散斑壳属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斑痣盘菌科(Rhytismataceae)是世界菌物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现代菌物学研究技术,从形态解剖学、个体发育学、生态与地理分布、培养性状等方面对斑痣盘菌科部分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研究。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26个针叶树生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all.)和2个相关属(Ploioderma destruens,Soleellachinensis)菌株部分种内及近似种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弄清了各分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Darker(1967)的分类系统为基础,同时参考Korf(1973)、Cannon & Minter(1986)、Kirk et al.(2001)等人的若干补充和修订,对源于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斑痣盘菌科菌物进行分类研究。共查明4属8种,其中包括栎皮下盘菌(Hypodermaquerci)、栲散斑壳(Lophodermium castanopsis)、短孢齿裂菌(Coccomyces brevisporus)3个新种;对5个已知种进行了补充研究,使其形态结构、个体发育等特征得以完善,同时追记了它们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对各种均提供了形态解剖学特征的描述与图解、寄主及生境的记载,并对其相近类群、寄生性与致病性等加以讨论。编制了各属的二叉式分种检索表。利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安徽的菌物活材料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针叶树生散斑壳属(Lophodermium)及其近似属10个分离株。通过定期观察、记载各菌株的培养性状和拍摄纯培养物彩色照片,发现各菌株在MA平板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菌落形状、颜色和结构以及子实体形成与否及成熟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少数菌株产生分生孢子器和线(环)纹,所有菌株均不产生子囊果,仅个别菌株分泌水溶性色素而使培养基变色。利用氯化苄法对26个针叶树生散斑壳属(Lophodermium)和2个舟皮盘菌属及小鞋孢盘菌属菌株进行DNA提取。通过对模板用量、随机引物用量、Mg离子用量、dNTP用量、Taq酶用量和反应退火温度及时间、延伸温度及时间、循环次数等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该类菌物RAPD-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积中,DNA模板(100ng/μl)1.0gμl,随机引物(12.5μM)1.0μl,MgCl_2(25mM)2.0μl,dNTPs(10mM)2.0μl,Taq酶(5U/μl)0.2μl,10×PCR buffer 2.5μl,ddH_2O 16.3μl。扩增程序为:先95℃预变性5min,循环50次,每个循环包括94℃变性1min,36℃退火100s,72℃延伸140s,最后一次循环后在72℃延伸10min。采用上述优化的扩增体系对26个针叶树生散斑壳属及其相关属菌株进行RAPD分析。利用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1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104个,占总数的94%,扩增片段长度大多数集中在250-2000bp之间。采用UPGMA方法构建RAPD聚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针叶树上的散斑壳属(Lophodermium)各分离株和近似菌株之间遗传距离变异范围在1.98-5.35之间。在遗传距离4.91处,将针叶树上26个分离株分成A、B、C、D、E、F 6个类群。同种或近似种的菌株基本上能很好地聚在一起,不同种之间也能较好地区分;这与表型性状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RAPD技术在种内和近似种间系统学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过将表型性状与RAPD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子囊果大小、线纹的有无及特征、寄主种类等在针叶树生散斑壳属部分种内及近似种间区分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子囊孢子的类型这一特征在针叶树生散斑壳属与相关属区分方面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1)
郭小强,姜双林[4](2004)在《陇东子午岭林区针叶树生斑痣盘菌》一文中研究指出陇东子午岭林区针叶树生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真菌5属13种;其中寄主新记录2种,国内分布新记录7种。(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04年01期)
侯成林,王有智[5](1995)在《针叶树斑痣盘菌科真菌病原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安徽一些针叶树上的斑痣盘菌,共3属5种。其中:皖南散斑壳(Lophoder-miumwannanenseC.-1.Hou)为一新种,杉木小鞋孢盘菌(Soleallacunninghamiae),汉德尔舟皮盘菌(Pleiodermahandelii)等4种为国内已知种,对新种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记载了已知种的生态习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1995年04期)
林英任,黎志,梁师文,余盛明[6](1995)在《中国北部地区一些针叶树生斑痣盘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我国北部地区针叶树生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真菌6属13种。其中哈尔滨散斑壳(Lophodermium harbinense Y.R.Lin)是新种,秋散斑壳(L.autumnale Darker)和雪松散斑壳(L.cedrinum Maire)为中国新记录种,其余诸种国内曾有过记录。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汉文描述及图解,对新记录种进行了简要记述,并记载了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本文来源于《真菌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林英任,唐燕平,刘和云[7](1993)在《我国南部地区一些针叶树上的斑痣盘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从我国南部地区针叶树上采集的斑痣盘菌,共5属9种。其中小双梭孢盘菌属(Bifusella v.Hhn.)是我国新记录属;杉生小双梭孢盘菌Bifusella cunninghamiicolaKorf & Ogimi)和落叶松散斑壳(Lophodermium laricinum Duby)为国内新记录种。对新记录属、种作了简要记述,记载了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地理新分布和生态习性,并对一些种的同物异名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讨论。(本文来源于《真菌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针叶树生斑痣盘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是世界菌物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现代菌物学技术,从形态解剖学、个体发育学、生态与地理分布等方面对斑痣盘菌目部分茎生种进行了较深入的分类研究。同时,采用10个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对针叶树生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all.)的22个菌株进行ISSR-PCR扩增反应,通过ISSR分析结果结合表型性状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针叶树生散斑壳属若干种内和种间的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Darker(1967)、Cannon&Minter(1986)、Kirk et al.(2001)等人提出的分类观点为主要依据,对采自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黄山风景区以及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AAUFP)的标本进行鉴定、分类。研究了异盘菌属(Ascodichaena)的多皱异盘菌(A.rugosa),散斑壳属(Lophodermium)的葛藤散斑壳(L.puerariae)、茎生散斑壳(L.caulinum)、茶生散斑壳(L.camelliicola)、叁尖杉散斑壳(L.cephalotaxi),齿裂菌属(Coccomyces)的小齿裂菌(C.leptideus)、台湾齿裂菌(C. taiwanensis),以及皮下盘菌属(Hypoderma)的野珠兰皮下盘菌(H.stephanandrae)8个种,其中多皱异野盘菌为中国新纪录科、属、种,葛藤散斑壳和茎生散斑壳为新种。编制了二叉式分种检索表,各种均附有形态解剖学特征的描述与图解以及寄主、生境的记载,并加以讨论。2.利用改良的氯化苄法对22个针叶树生散斑壳属(Lophodermium)菌株进行DNA提取。通过对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该类菌物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在15μ反应体积中,DNA模板(45ng/μl) 2.0μl,随机引物(10μM) 0.6μl,MgCl_2(25mM)1.51μl,dNTPs(10mM)0.3μl,Taq酶(5U/μl)0.3μl,10×PCR buffer1.5μl,ddH_2O 8.8μl。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源于安徽黄山风景区以及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22个针叶树生散斑壳属菌株进行了基因组亲缘关系的分析。采用筛选出的10个随机引物,通过ISSR-PCR扩增反应,共获得扩增条带167条,其中特异性条带160条,占95.8%;通过欧氏最短距离中的类平均法聚类,得到各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在5.93-7.41之间。另外,在遗传距离7.12处,将22个供试菌株分为5类。通过ISSR分析结果结合表型性状的比较和分析,同种或近似种的菌株基本上能很好地聚在一起,不同种之间也能较好地区分;这与表型性状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ISSR技术在种内和近似种间系统学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论证了子囊果埋生位置,子座、唇、子囊、子囊孢子等形态学特征以及寄主种类差异等在该类菌物种水平分类上的重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针叶树生斑痣盘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曼曼.针叶树生斑痣盘菌分子系统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2].韩加军.斑痣盘菌目茎生种的分类及针叶树生散斑壳属分子生物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
[3].李占东.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和针叶树生散斑壳属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7
[4].郭小强,姜双林.陇东子午岭林区针叶树生斑痣盘菌[J].陕西林业科技.2004
[5].侯成林,王有智.针叶树斑痣盘菌科真菌病原调查[J].林业科学研究.1995
[6].林英任,黎志,梁师文,余盛明.中国北部地区一些针叶树生斑痣盘菌[J].真菌学报.1995
[7].林英任,唐燕平,刘和云.我国南部地区一些针叶树上的斑痣盘菌[J].真菌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