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九贴敷疗法治疗COPD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

伏九贴敷疗法治疗COPD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

陈云冯贵仁高志华程勇(雅安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四川雅安625000)

【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5-0402-03

【摘要】目的观察伏九贴疗法对COPD(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每年的三伏天、三九天,选用现配制的伏九贴膏,贴在治疗穴位上,观察病人咳、痰、喘症状的改善情况。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结果152例中,显效70例,有效43例,好转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2%。结论本疗法能提高病人抗病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减轻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病次数,且简单易行,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COPD支气管哮喘中药穴位贴敷

自2007年以来,我科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在每年夏季三伏天、三九天用自制膏药穴位敷贴治疗COPD、支气管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15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选择2007年以来本院门诊收治病人152例,均为本市及周边县、乡镇地区城市与农村患者,其中成人144例,男73例,女71例,病程3个月~40年,平均11.2年;儿童8例,男3例,女5例,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年。反复呼吸道感染5例,慢性支气管炎134例,支气管哮喘10例。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1994年国家中药管理局指定的《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997)[2];1980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题会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3]。

2治疗方法

2.1伏九贴膏组成延胡索26.66%,白芥子26.66%,甘遂26.66%,细辛20%,上药共研成细粉,用30%生姜汁调和成糊状,用时取适量(约1cm×1cm×1cm)置于5cm2大小的特制透气方形纸上,其中也可加0.3g麝香,以加强疗效。每贴含生药1.5g,每人每次需用5贴,每年的三伏、三九天使用,伏九贴膏先用现配。

2.2贴敷穴位分别贴在双侧定喘、肺俞、膏肓、天突及大椎穴上加以固定。

2.3操作方法夏季入伏日起,每10天贴1次,计3次;冬季入九起,每9天贴1次,共计3次。成人每次贴4~6小时,儿童每次贴0.5~2小时,皮肤特殊者可减少贴敷时间。伏九贴疗法3年为1个疗程,病程长者可适当延长疗程,该技术平时也可使用,10天贴1次,治疗3个月,共9次。

2.4注意事项①告知患者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患者知情同意。②皮肤无反应不影响疗效,患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③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疤痕皮肤和以往贴敷中出现大水泡的患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觉时,立即取下药膏。④戒生冷、烟酒、辛辣、海鲜及易致化脓食物,贴敷当天避免冷水浴。

2.5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穴位贴敷后许多患者局部会发红极少数患者起少量水泡,一般不需处理;出现水泡者,严禁抓挠,可外用龙胆紫药水,若水泡较大,需抽出渗出液,然后涂一效散,一般不会留有疤痕。若局部皮肤出现红肿,可外涂皮康霜或地塞米松软膏;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及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支气管哮喘:显效:咳、痰、喘症状消失,且1年以上未复发者;有效:咳、痰、喘症状和发作次数减少2/3者;好转:咳、痰、喘症状和发作次数减少1/3者;无效:咳、痰、喘症状和发作次数均无改变者。反复呼吸道感染:①无发病或每月发病次数减少2次以上;②病程缩短5天以上,具备1、2条为显效,具备其中1条为有效,无1条具备为无效。慢性支气管炎:显效:咳、痰、喘症状和发作次数减少2/3者;有效:咳、痰、喘症状和发作次数减少1/3者;无效:咳、痰、喘症状和发作次数均无改变者。

3.2结果收治病人152例,其中显效70例,有效43例,好转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2%。观察发现病程短者与病程长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4讨论

伏九贴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其核心内容是要根据一年四时之气的不同特点来适时调整人的饮食起居和精神意志,使人体之气与自然四时之气取得一致和协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内经》关于治疗和养生的目标是调理阴阳,以平为期,也就是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阴平阳秘的最佳生理状态。三伏贴是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穴位的一种外治法,属于药物灸一类。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在夏季人受天阳之助,再运用温热药物经皮肤吸收,可以预防虚寒性疾病在寒冷季节中发作,或可以减轻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如冻疮、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COPD等。“伏”是我国传统历法中24节气之外的杂节气,它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因此有“热在三伏”的说法。伏的确立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从夏至日开始计算,第三个干为“庚”的日子叫“初伏”,过十天逢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叫三伏。相对三伏而言,一年最冷的节气在“九九”,九九是从冬至之日算起,每九天为一段,共九段,其顺序为“一九、二九……九九”,共81天。三九大约在公历1月中旬,正处小寒节与大寒节之间[4]。

慢性系疾患以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多见,方中白芥子利气豁痰,温肺散寒,有明星的解痉平喘作用;细辛、生姜温肺化饮而宣肺,其中细辛提取物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延胡索通行血气有利肺气;甘遂苦寒攻逐水饮利大肠,宣通肺气;麝香辛温走窜以促进药物吸收。所用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以祛除肺中寒饮伏邪,以温经通络,调阴阳,和气血、行气散结、解痉平喘达到调整脏腑功能作用[5]。所选背俞穴取于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之上,“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故可通表里,抵御外邪;督脉统一身阳气,可调节脏腑功能。其中定喘穴利肺止咳平喘,是平喘的经验穴;肺俞宣发足太阳经气合用膏肓穴以培补肺气;诸穴合用以达扶正培本、散寒、化痰平喘之效[6]。

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发病与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引起的气道阻塞及气道高反应性有关,有多种炎症介质参与,IgE是这种反应的主要抗体,受T淋巴细胞调节。CD4细胞合成的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3(IL-13),可促进B淋巴细胞合成IgE增多,CD8细胞合成γ干扰素可以抑制IL-4、IL-13诱导IgE合成[7]。以往资料表明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可以刺激体内免疫系统,明显升高CD8及CD3水平,降低CD4/CD8比值,提高IgA水平,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因此能降低哮喘的复发率,逐渐达到治愈的目的。尽管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讨,时至今日COPD、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尚无令医患满意的疗法,患者多因病情迁延不愈而不积极治疗。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伏九贴疗法能有效缓解病人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增强病人的抵抗力,且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无毒副作用,费用低廉,能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冬病夏治疗法在临床应用报道颇多,但大多缺乏严谨的科研设计,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回顾性总结较多,前瞻性研究及随机对照研究较少[8]。因此,对疗效评定进行量化、客观化,使之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及可靠性,进一步探讨内病外治的辩证取穴规律,加强有效治疗药物及穴位的临床验证和筛选等诸多问题有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冬病夏治必将愈来愈显示其在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

[3]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题会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1):61.

[4]杨道文,浅谈中医三伏贴.国医论坛[J],2008.11(23,6):53~54.

[5]李杰,王雪峰.伏九贴膏的临床研究.辽宁中医杂志[J].2003.9,30-9:727~728.

[6]张海洲.针灸背俞穴的平喘作用及机理浅见[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3):35.

[7]阎怀士,阎长瀛,滕玉华等.穴位贴敷对哮喘患者血清干扰素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2,11(2):7.

[8]严光俊,丁淑彦.冬病夏治的研究近况[J].中医外治杂志,2006,4(15.2):54~55.

标签:;  ;  ;  

伏九贴敷疗法治疗COPD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