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根尖表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镍钛系统,根管预备,根尖孔表面形态,牙根微裂纹
根尖表面论文文献综述
熊梦琳[1](2017)在《不同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牙根裂纹及根尖孔表面形态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所产生的牙根裂纹和根尖孔表面形态的变化。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离体牙100颗,随机分为5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术前片,记录根尖孔表面形态,然后分别采用Twist File Adaptive、ProTaper Next、WaveOne、Pro Taper Universal四种镍钛锉在平解剖性根尖孔的工作长度下进行根管预备,然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拍摄术后片,记录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的缺损、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用精密低速盘锯对各组牙根样本进行横断面切割,比较各组牙根微裂纹发生率及在不同横断面的分布情况。结果:立体显微镜结果显示:Twist File Adaptive组与ProTaper Next组牙根微裂纹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wist File Adaptive组牙根微裂纹发生率低于ProTaper Univers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oTaper Next组牙根微裂纹发生率低于ProTaper Universal组与WaveOne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roTaper Universal组与WaveOne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表面裂纹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缺损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Taper Universal发生根尖孔偏移概率高于WaveOne,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roTaper Universal发生根尖孔偏移概率高于Twist File Adapti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veOne和Twist File Adaptive概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wist File Adaptive在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下预备根管后发生根尖孔周围表面裂纹的概率小于WaveO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预备过程易引起牙根裂纹,Twist File Adaptive和WaveOne在进行预备根管后相比ProTaper Universal可降低根尖孔偏移的发生率,Twist File Adaptive行根管预备后牙根裂纹发生率最低,优势最大,具有显着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王伟,宋文峰,赵学强,沈仁芳[2](2015)在《水稻根尖细胞原生质膜表面电势对不同氮形态、铝和pH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NO_3~--N,NH_4~+-N可以缓解植物铝毒害,但其机制还不清楚。铝在细胞膜表面的吸附量受细胞膜表面电势影响,直接影响到铝毒害。本文采用酶解法提取水稻根尖原生质体,研究了原生质膜表面zeta(ξ)电势对NH_4~+N、NO_3~--N、铝和pH的响应。结果表明,不管是否加铝,NH_4~+-N和NO_3~--N本身并不显着影响原生质膜表面ξ电势,但是加铝和降低pH均可以去极化原生质膜表面ξ电势。水稻吸收NH_4~+-N一般降低生长介质pH,吸收NO_3~--N升高生长介质pH。因此,NH_4~+-N缓解水稻铝毒的原因,不是因为NH_4~+-N本身去极化了细胞膜表面电势,而是因为水稻吸收NH_4~+-N降低了介质pH,去极化了细胞膜表面电势,从而可能降低了铝在水稻根尖表面的吸附。(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5年05期)
刘宗响,刘艺,段君兰,王鹏来,陈红莲[3](2015)在《不同镍钛旋转器械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预备根管后根尖孔表面形态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镍钛旋转器械在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时预备根管后根尖孔表面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因牙周病拔除的离体牙40颗,随机分为两组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拍摄术前片,记录根尖孔表面形态;分别采用K3锉、TF锉在工作长度下(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预备根管,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预备后根尖孔表面形态的变化:记录根尖孔的偏移、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缺损及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结果:K3组、TF组根管预备后均存在根尖孔的偏移、牙骨质的缺损及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其中根尖孔的偏移的样本数目、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缺损样本数目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尖孔周围表面裂纹样本数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K3、TF两种镍钛旋转器械在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下预备根管时由于超根尖止点预备,均可导致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的牙骨质缺损及根尖孔表面裂纹线产生,与K3锉相比,TF锉在减少根尖孔偏移及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缺损方面更具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丁志江,刘艺,韩建国[4](2014)在《两种镍钛器械预备根管根尖部表面形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镍钛旋转器械在平解剖性根尖孔时预备根管后根尖部表面形态改变的情况。方法:即刻拔除的离体牙40颗,随机分为两组,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拍摄术前片,记录根尖部的表面形态,然后分别采用K3、TF在同一长度CL(平根尖孔)预备根管,完成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预备后根尖部表面形态的改变,标记出根尖孔的不完整性(根尖孔周长有1/3没有预备到即为完整性被破坏)、根尖孔周围牙本质缺损的情况。结果:K3组、TF组根管预备后样本根尖孔的完整性均有破坏,产生不完整样本数目两组之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K3组、TF组根管预备后样本根尖孔的牙骨质均有破坏,产生破的样本数目两组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不同的镍钛器械在平解剖性根尖孔的长度下预备根管时根尖孔的完整性将受破坏,并且根尖孔周围的牙骨质会产生缺损,裂纹线。(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4年08期)
庞贞武,谢国生,郭税,蔡克桐[5](2010)在《铝胁迫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和有机酸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添加pH指示剂溴甲酚紫的琼脂糖凝胶平板技术,检测了铝胁迫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和根尖细胞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铝胁迫下,幼苗根尖表面颜色在处理第1h、3h、6h无明显变化;而对照处理第1h时水稻幼苗根尖表面颜色已发生明显变化,呈浅橙色,处理第3~6h幼苗根尖表面变为橙红色。表明在正常条件(pH4.4)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有碱化趋势,铝胁迫条件下(pH4.4)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碱化的趋势被抑制。在测定的铝胁迫水稻幼苗根尖细胞细胞质10种有机酸中,发现3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草酸含量无明显变化;柠檬酸含量在铝处理0~3h内变化不明显,处理3h后迅速提高,处理12h达最大值后转而下降,铝胁迫24h时柠檬酸含量比胁迫12h时降低16.27%,差异达显着水平,胁迫24h后的柠檬酸含量变化不大但仍高于胁迫6h的柠檬酸含量;铝处理3h后苹果酸含量较胁迫前下降幅度不大,差异不显着(P>0.05),3h后显着下降,6h后下降趋势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郭惠杰,王嘉德[6](2009)在《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尖外表面的细菌生物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尖外表面的生物膜进行细菌学研究和形态学观察,了解生物膜中细菌的种类、组成及其超微结构。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且不能保留的患牙10例,包括未经治疗及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各5例,同时将5例因正畸减数拔除的健康前磨牙作为对照组。所有样本的牙冠部无菌消毒后进行根管内取样、接种、厌氧培养后检测根管内的细菌种类。患牙拔除即刻3%(体积分数)戊二醛固定,取距根尖5 mm的牙根经梯度脱水、临界点干燥、喷金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拔除前根管内细菌培养均为阳性,其中微小消化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检出率较高。在5例未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中仅有1例根尖外表面存在生物膜结构,主要由球菌组成;而在5例根管治疗失败的根尖周炎患牙的根尖外表面均可观察到浓密的细菌膜状结构,由球菌、杆菌及/或丝状菌组成,并且在超填的牙胶尖表面还观察到由球菌和丝状菌组成的典型的"玉米棒芯"样结构。对照组中则未有细菌存在。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尖外表面存在细菌生物膜结构,该生物膜的存在与临床上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谭师师,沈爱国,郭荆哲,谢微,胡继明[7](2007)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成像研究拟南芥根尖PIN1二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激素的转运至今尚未从分子生物学上解释清楚,为了进一步揭示植物激素运输的机理,我们希望通过植物体内生长素及其相关物质浓度分布的研究来找到一个突破口。本文以生长素输出载体为检测对象,初步探讨了这种高光谱表面增强拉曼成像技术的有效性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生长素输出载体为一种分布于植物根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它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0-01)
李宏,黄晓天[8](2005)在《表面活性剂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表面活性剂Tween-20(聚氧乙烯-20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Tween-80(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Span-20(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BE-2(蔗糖脂肪酸酯)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以蚕豆根尖细胞为材料,用0.05%,0.1%,0.2%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表面活性剂Tween-20、Tween-80、Span-20、BE-2对蚕豆根尖细胞进行微核试验及染色体畸变试验,阳性对照组以2mg/L的环磷酰胺溶液进行处理。阴性对照组用蒸馏水处理。结果表面活性剂Tween-20、Tween-80、Span-20、BE-2诱发的微核细胞率(x±s)分别为(21.34±1.31)‰、(13.44±2.66)‰、(15.29±3.16)‰和(7.53±2.34)‰,Tween-20、Tween-80、Span-20、BE-2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x±s)分别为(18.16±0.50)%,(11.05±1.18)%,(23.79±1.62)%和(22.58±0.6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ween-20、Tween-80、Span-20、BE-2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的诱变剂。(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健康杂志》期刊2005年05期)
宁顺斌,宋运淳,王玲[9](2000)在《药物诱导的玉米根尖凋亡细胞表面电特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表面膜的电位很可能会发生改变。本文首次报导:应用细胞电泳技术(cell electrophoresis)对细胞毒素类药物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放线菌素 D(actinomycin D)和秋水仙碱(colchicine)等诱导的植物凋亡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电泳迁移率(EPM)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对引起的膜电位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以玉米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经过适当剂量的药物处理(Fig.1-B),在尽量减少细胞膜被破坏的情况下(Fig.2),观察到:叁种细胞毒素类药物的作用有所不同,被诱导的植物凋亡细胞的膜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比正常细胞的高(Fig.1-A)。本研究提示细胞电泳可对凋亡细胞表面膜电位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为细胞凋亡的检测在方法上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Developmental & Reproductive Biology》期刊2000年01期)
根尖表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对于NO_3~--N,NH_4~+-N可以缓解植物铝毒害,但其机制还不清楚。铝在细胞膜表面的吸附量受细胞膜表面电势影响,直接影响到铝毒害。本文采用酶解法提取水稻根尖原生质体,研究了原生质膜表面zeta(ξ)电势对NH_4~+N、NO_3~--N、铝和pH的响应。结果表明,不管是否加铝,NH_4~+-N和NO_3~--N本身并不显着影响原生质膜表面ξ电势,但是加铝和降低pH均可以去极化原生质膜表面ξ电势。水稻吸收NH_4~+-N一般降低生长介质pH,吸收NO_3~--N升高生长介质pH。因此,NH_4~+-N缓解水稻铝毒的原因,不是因为NH_4~+-N本身去极化了细胞膜表面电势,而是因为水稻吸收NH_4~+-N降低了介质pH,去极化了细胞膜表面电势,从而可能降低了铝在水稻根尖表面的吸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尖表面论文参考文献
[1].熊梦琳.不同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牙根裂纹及根尖孔表面形态变化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
[2].王伟,宋文峰,赵学强,沈仁芳.水稻根尖细胞原生质膜表面电势对不同氮形态、铝和pH的响应[J].土壤.2015
[3].刘宗响,刘艺,段君兰,王鹏来,陈红莲.不同镍钛旋转器械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预备根管后根尖孔表面形态变化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5
[4].丁志江,刘艺,韩建国.两种镍钛器械预备根管根尖部表面形态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4
[5].庞贞武,谢国生,郭税,蔡克桐.铝胁迫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和有机酸的动态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
[6].郭惠杰,王嘉德.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尖外表面的细菌生物膜[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
[7].谭师师,沈爱国,郭荆哲,谢微,胡继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成像研究拟南芥根尖PIN1二维分布[C].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8].李宏,黄晓天.表面活性剂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
[9].宁顺斌,宋运淳,王玲.药物诱导的玉米根尖凋亡细胞表面电特性研究(英文)[J].Developmental&ReproductiveBiology.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