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基础设施论文-李晨晖

物理基础设施论文-李晨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理基础设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技基础设施,实验设施,地下实验室,下极,本底,清华大学,项目承担单位,基础研究,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

物理基础设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晨晖[1](2019)在《清华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李晨晖)7月20日,首个由清华大学作为独立法人单位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仪式在四川省雅砻江锦屏山隧道举行,标志着由清华大学和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中国首个、世界最深的极深地下实(本文来源于《新清华》期刊2019-09-06)

金成浩,荣莉莉,李若飞,聂颖颖[2](2019)在《基于物理关联的相互依赖关键基础设施网络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相互依赖关键基础设施的脆弱性、风险评估等相关研究能够为其保护提供依据,其中,建模是基础,确定相互依赖关系则是建模的前提。针对微观层次的相互依赖关系确定问题,从物理关联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的关键基础设施相互依赖关系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以能源、通信、供水和交通系统为对象,结合各系统的层次结构,构建相互依赖网络模型,并给出考虑供给能力和数量的边权值确定方法。最后,以武汉市的能源、通信、供水和交通系统为例,建立不同层次的相互依赖网络,发现能源类节点的影响力最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来源于《系统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永馗[3](2019)在《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之弱电系统的物理空间规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工程建设的角度,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智慧校园建设中,弱电系统物理空间规划设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列举了常见做法,强调做好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9年07期)

陈曦[4](2019)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仪式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7月2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建设启动仪式在我州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出席并讲话。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会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极深地下极(本文来源于《凉山日报(汉)》期刊2019-07-21)

张皓月,何彦雨,陈菁[5](2019)在《基于PPP模式的高校物理实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实验室的基础设备及管理是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观念落后、基础设备不健全、更新速度迟缓等问题,也因此成为物理课改的一个重要涉及方面。教育资金不足是限制高校物理实验室设施改善的最根本因素,找到适当的融资方式便成为解决此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点。将近年来兴起的PPP融资模式与高校物理课改相结合,引进民间资本实施高校物理实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对其进行进一步风险评估,最终认为PPP模式的引进是解决高校物理课改实验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途径。(本文来源于《项目管理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付朝欢[6](2018)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物理形态进阶数字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的变革与发展中,如何进一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8月1日,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的官员和学者在高端对话环节,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叁维进阶、城市群协调发展等不同视角,谈了自己的认识和建议。城市规划怎样体现“开放”$(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18-08-02)

邱燕娜[7](2016)在《仅交付物理基础设施已远远不够》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随着基础设施复杂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项目参与方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的交付变得越来越复杂。近日,致力于为可持续性基础设施提供综合软件解决方案的Bentley软件公司首席营销官Carey Mann接受了本报的采访,详细介绍了当前基础设(本文来源于《中国计算机报》期刊2016-07-18)

[8](2016)在《施耐德电气为边缘计算定义物理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边缘计算增长的叁大驱动因素:高带宽内容,物联网集成,时延敏感应用2016年4月5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今日宣布其支持企业、云及服务供应商在"边缘"部署计算资源的策略和能力。边缘部署定义为"贴近最终用户或数据源的IT资源",由于其通常位置偏远,没有本地IT人员支持,存在与传统数据中心截然不同的挑战。因此,边缘部署需要生命周期要求更长并且更易管理、保障和部署,同时具有快速恢复的能力。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Kevin Brown:(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期刊2016年02期)

张京京[9](2015)在《国家关键物理基础设施网络自主可控性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普及、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信息化、自动化及网络融合的不断推进使得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但也给关键基础设施带来了更多的威胁和安全隐患。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网络是物理网络、计算机网络与社会网络不断交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型融合网络,其安全涉及物理、信息、人员的综合管控,具有多域渗透、跨域攻击的特点。本文以提高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为出发点,针对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特别是智能电网自主可控性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自主可控对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以智能电网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国家关键物理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性的分析与评测技术。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渠道获取并丰富关键基础设施领域信息库。该部分主要通过对Web文本信息获取和文本信息处理等方法的研究,实现了一种基于统计的文本关键信息提取方法,快速获取关键信息,不断充实关键基础设施领域产品信息库,以备后续用于自主可控性评测研究。(2)通过网络层次结构分析法识别关键基础设施各层次的核心单元,为最后自主可控性评测中核心单元这个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该部分主要以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的核心领域电网为研究重点,通过网络层次结构分析法明确了核心子网、设备和部件的重要性,进而采用节点控制介数的方法对核心单元进行了验证;并对电网产品供应链做了研究,构建了产品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模型。(3)通过多属性模糊指标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关键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性的原因指标,并设计实现设备自主可控性的评测方法。该部分主要结合图论和矩阵论原理,采用多属性模糊指标分析方法,从众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中确定出了影响智能电网自主可控性的原因指标,最后根据评测算法对具体设备进行自主可控性性评测。(4)实现了国家关键物理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性评测系统。该部分设计并实现了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相关产品的自主可控性评测的原型系统。该系统具有自主可控性评测、图形化动态显示和领域产品信息管理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2-01)

Hugh,Bradlow,Arjun,Jayachandra[10](2015)在《数字基础设施对物理基础设施的替代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 现在数字技术被视为物质世界的辅助:能够强化但不会替代对物理基础设施的使用。但作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可能替代物理基础设施的下一波数字技术应用浪潮,特别研究了未来叁四十年新兴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公路需求的影响。通过研究和论证,作者(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15-10-22)

物理基础设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互依赖关键基础设施的脆弱性、风险评估等相关研究能够为其保护提供依据,其中,建模是基础,确定相互依赖关系则是建模的前提。针对微观层次的相互依赖关系确定问题,从物理关联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的关键基础设施相互依赖关系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以能源、通信、供水和交通系统为对象,结合各系统的层次结构,构建相互依赖网络模型,并给出考虑供给能力和数量的边权值确定方法。最后,以武汉市的能源、通信、供水和交通系统为例,建立不同层次的相互依赖网络,发现能源类节点的影响力最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理基础设施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晨晖.清华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N].新清华.2019

[2].金成浩,荣莉莉,李若飞,聂颖颖.基于物理关联的相互依赖关键基础设施网络模型构建[J].系统管理学报.2019

[3].周永馗.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之弱电系统的物理空间规划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4].陈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仪式举行[N].凉山日报(汉).2019

[5].张皓月,何彦雨,陈菁.基于PPP模式的高校物理实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

[6].付朝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物理形态进阶数字形态[N].中国改革报.2018

[7].邱燕娜.仅交付物理基础设施已远远不够[N].中国计算机报.2016

[8]..施耐德电气为边缘计算定义物理基础设施解决方案[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16

[9].张京京.国家关键物理基础设施网络自主可控性的分析与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10].Hugh,Bradlow,Arjun,Jayachandra.数字基础设施对物理基础设施的替代效应[N].人民邮电.2015

标签:;  ;  ;  ;  ;  ;  ;  ;  ;  ;  

物理基础设施论文-李晨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