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
仇湘中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骨伤疾病特别是腰椎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获益良多。现将仇师从补肝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的经验总结如下。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ridylitis,AS)多见于青少年,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典型病例X线片表现为骶髂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呈“竹节样”改变,典型临床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随病情进展,整个脊柱可自上而下发生强直[1]。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中医学将本病多归为“痹症”、“骨痹”、“肾痹”、“龟背风”等范畴。
目前西医治疗AS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能暂时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或控制炎症,但长期服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副作用大[2],过多服用易致患者胃功能受损。
仇老师认为,AS的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腰为一身之枢纽,肾为五脏六腑之根本,肾阳亏虚,导致腰脊转摇不能,督脉之气亦运行不畅,则出现经脉所行部位受病的临床表现。肾气充盈,精髓充足,则骨骼发育正常而强健有力;反之,肾精亏虚,不能濡养督脉,不荣则痛,督脉空虚,风、寒、湿等外邪乘虚而入,壅阻经络久而变生痰瘀,深入经络骨骼而致不通则痛;痰瘀阻滞,则晨僵,活动功能受限,邪恋于筋骨血脉,使气血不畅而成痹病。肝主筋,筋坚则骨健。筋骨失养,将加速脊柱关节的畸形、退化从而导致关节出现酸痛、乏力症状。肝主筋功能失衡后,则出现关节拘挛疼痛,下肢行走困难,局部发生关节畸形,肝血不足,筋骨失其濡养,肝气衰,则筋不能动,则出现筋脉拘挛、关节僵直、活动不利。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日久导致气滞血瘀津停,日久痰湿内生,瘀血阻滞,从而致痰瘀互结,筋骨关节受累。肝藏血、主疏泄功能失调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痰瘀互结的关键因素。
本病以正虚为主,外邪风、寒、湿、热乘虚入侵,致经络气血凝滞,筋骨、关节不利,以致拘挛痿弱不用。治疗本病,急性活动阶段治其标为先佐柔肝健脾,重防畸,病情缓解阶段寒温并用,防复发;慢性阶段治宜补益肝脾肾、化痰祛瘀,解痉舒筋,注重补虚培本。在辨证基础上,循升降出入引经选药,加独活、牛膝、防己、桑寄生、续断、木瓜等,以增强祛寒湿、温经通络的作用。痛在筋骨者,加用蜂房、制川乌及乌蛇;腰痛僵硬明显者,加用杜仲、防己;脊柱僵化变形者,可加狗脊、鹿角胶、羌活;兼有低热者可加黄柏、地骨皮、银柴胡等。运用藤类药物善走筋脉,直达病所,以通络、走肢体、散瘀结,如鸡血藤、夜交藤、海风藤、络石藤、忍冬藤等,以增强疗效。风邪偏胜者加海风藤,湿邪偏重取丝瓜络,血虚者加鸡血藤,热痹者加忍冬藤。顽痹病延日久,邪气由经入络,痰瘀胶固,客于络脉,深伏筋骨,以虫类搜风透骨,豁痰祛瘀,加用乌梢蛇、蜈蚣、穿山甲、全蝎、地鳖虫、僵蚕等类。
仇老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重视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十二经脉等皆依赖脾胃而得以滋养。脊柱肌肉筋骨等亦赖脾胃而得以滋养,因此治疗脊柱筋伤病应不忘调脾胃。本病多数需长期服药,部分中药如虫类、蛇类搜风剔络之品及细辛、川乌、草乌、附子、马钱子等有毒之品,这类药物均易损伤脾胃之气,久服药物也易致脾胃功能受损,故把顾护脾胃之气置于重要地位。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补益脾肾可以强筋健骨,给予补益脾肾中药尤其有利于后期的病情稳固。临证重用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及充养肌肉,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仇老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经久不愈,常因疼痛经久不愈导致多思多虑,对治疗丧失信心。喜怒不节,易伤脏腑功能,脏腑功能失常可导致气机运行障碍,痰瘀诸邪化生。西医治疗常采用抗焦虑和抑郁药,但此类药物长期应用多有副作用。“治病要治心,医病先医心”,仇教授遣方用药时常在补肝肾药物基础上加用柴胡、佛手等解郁之品,并嘱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人体气血流通,使机体达到骨正筋柔的状态。
仇师平易近人,师古而不泥古,善于灵活运用,临床辨证注意加减,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注重肝肾,补益肝肾,补肝调肝,顾护脾胃,注重患者全身机能的调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仇老师学验俱丰,管中窥豹,希望能从中窥得仇老师临床经验的一二。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6-870.
[2]陈月月,汪悦.阳和汤加减调节强直性脊柱炎T细胞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0):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