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洪水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官山河,交汇河段,暴雨洪水,水流顶托
洪水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以逵,訾丽,王协康[1](2019)在《官山河两河口河段暴雨洪水顶托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山镇位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2012年8月5日该地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官山镇及官亭村等地区受灾严重。经实地考察发现官山河干流与其支流吕家河交汇处河道交汇角接近于180°,交汇处的顶托回水作用是上游官山镇产生淹没灾害的主要诱因。针对官山河暴雨洪水成灾特点,本研究采用KW-GIUH水文模型模拟交汇处的洪水过程,并结合HEC-RAS数值模型,分析了两河口区域受暴雨洪水顶托产生的淹没特征,探讨了官山河和吕家河干支交汇水流顶托作用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8-16)
李大洋,梁忠民,周艳[2](2019)在《基于MIKE SHE的洪水模拟与尺度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淮河黄泥庄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用于洪水模拟预报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MIKE SHE,根据参数物理意义以及率定的方式确定MIKE SHE的模型参数。选用流域出口控制站黄泥庄水文站1983年~2009年间的21场洪水资料,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模拟与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设定了5种网格大小及5种时间步长,探究时空尺度变化对模型模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IKE SHE模型对时间与网格尺度大小均较为敏感,且在一定尺度范围内,洪峰与洪量随网格增大而增大,随时间步长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5期)
吴安杰,杨万理,赵雷[3](2018)在《洪水对桥墩的瞬间冲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洪水对桥墩的瞬间冲击效应大小与规律,采用数值仿真软件ANSYS-CFX(在ANSYS Workbench平台上,采用瞬态结构模块ANSYS和流体分析模块CFX,并将2个模块进行关联)对洪水冲击不同截面形式桥墩过程进行了流固耦合瞬态模拟,首先明确了冲击放大系数和冲击效应系数的概念,并定义了冲击效应系数的表达式,然后分析了瞬间冲击效应以及流固耦合效应与洪水行近流速、水量高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瞬间冲击响应较大的原因,最后将冲击之后的绕流压力与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1)冲击放大系数随着水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的速率随着水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比较,圆形墩的冲击放大系数最大,方形墩次之,矩形墩最小;(2)瞬间冲击效应随着洪水行近流速和水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水量高度较高大时(>0.75H),瞬间冲击效应不容忽视,在相等的水量高度下,冲击效应随流速增大呈非线性增加的趋势,相比之下,圆形截面墩冲击效应最显着,冲击放大系数为1.67~2.62。综合考虑瞬间冲击效应和流固耦合效应,建议铁路桥梁规范对水流力取值适当乘以一个放大系数。(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刘传铭[4](2018)在《基于HEC-HMS模型的流域景观格局变化洪水效应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洪水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最高、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人类对下垫面的干扰加剧,使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流域水文要素也发生改变,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不断上升。景观格局演变主要表现为景观斑块类型、大小、形状及其空间配置等方面的变化,它通过改变覆被截留、蒸散发以及产汇流机制等影响径流。系统地研究景观格局变化对不同时间尺度洪峰流量的影响,能够更加全面的揭示景观格局变化的洪水响应机制。本研究以位于福建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的泉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剧烈、水文特征变化明显的西溪流域为例,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已构建的西溪流域HEC-HMS模型,对该模型关键参数初损率和波速进行率定,并探索这两个关键参数的率定规律。(2)从流域空间内部模拟结果的角度,探讨子流域划分对HEC-HMS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尝试筛选出构建该流域洪水模型的合适的子流域个数。(3)分析不同子流域划分对景观格局特征描述的差异,在得到合适的子流域个数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应用高精度HEC-HMS模型模拟景观格局变化条件下的洪水响应过程,并结合Pearson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连续最大1h、连续最大6h、连续最大12h等5种不同时间尺度表征的洪峰流量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提出的循环渐近法,对西溪流域HEC-HMS模型初损率和波速这两个关键参数的率定验证结果表明,参数取值较为合理,模型模拟精度整体较高,该方法有效改进了HEC-HMS模型敏感参数的率定方法;(2)基于西溪流域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整理得到每场年最大洪水的起涨流量和最大1h雨强,分别将其与率定验证得到的初损率和波速进行线性拟合,构建了两组经验关系,有助于简化HEC-HMS模型参数率定过程,可有效拓展模型在洪水分析、预报等实际工作中的应用;(3)不同子流域划分对HEC-HMS模型流域出口模拟结果的影响较小,但是对流域空间内部的模拟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子流域洪峰流量出现较大差异;(4)对西溪流域而言,40个左右子流域是构建HEC-HMS模型的较合适的子流域个数;;(5)各时间尺度洪峰流量的变化率与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3种景观类型面积的变化率显着相关,其中由于林地面积的减少,表现为负相关;各时间尺度洪峰流量的变化与LSI、Division、SHDI、SHEI等4种指数大小的变化呈显着正相关,与LPI和AI等2种景观指数大小的变化呈显着负相关;(6)不同时间尺度洪峰流量变化率与林地等景观类型面积的变化和LPI等景观指数大小的变化的相关性随时间尺度的缩短而变大,表明对于流域面积中等的西溪流域而言,1h时间尺度表征的洪峰流量对景观格局变化响应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6)
杨帆[5](2017)在《季节性河道渗漏对洪水演进影响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洪水灾害是我国甚至全球发生次数最频繁、影响程度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探究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是防治洪涝灾害保障系统理论的关键构成与重要的分析手段。当前对于洪水演进模型的相关研究中,将河流渗漏损失影响纳入模型中的研究不多。鉴于中国北方干旱或半干旱地域的河流大部分均为季节性的河流,汛前期河床常常出现干枯断流现象,行洪期沿程河床洪流呈现暴涨暴落特征,且渗漏损失量比较大,汛期河道渗漏直接影响了行洪流量与行洪过程。因此,季节性河道渗漏规律、渗漏损失量的计算及其对洪水运动过程影响探究成为关键。研究成果对于干旱或半干旱区域河流洪水预报、防洪抗灾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以季节性河流大沽河流域上、中、下游3处代表性河道野外垂向入渗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Matlab软件对Horton模型、Kostiakov模型与Philip模型3种入渗模型应用,求得模型入渗参数,分别对数据拟合分析,并评价了各模型的适宜性。其次,以流体力学相关原理为基础,对河道洪水演进的基本数学方程进行分析,构建耦合渗漏损失项的季节性河道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并数值离散求解,给出定解条件等。再其次,利用FORTRAN语言开发一套耦合渗漏项的洪水演进方程组计算程序。最后,利用实例资料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性与有限性。通过上述对数据拟合分析、模型构造以及程序研究开发与验证,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1)随着季节性大沽河河道上、中、下游沙样的孔隙度、粒径、渗漏系数依次减小,干容重依次增大,河床稳定入渗率依次减小,分别约为0.0066 cm/s,0.0041cm/s,0.0025 cm/s。3处代表性河床垂直入渗速率曲线的拟合结果显示,利用Matlab软件中Isqcurvefit函数适用于求得入渗模型参数;Horton模型与Kostiakov模型对上、中、下游河床垂直入渗过程拟合效果较好,Philip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其中,Horton模型的拟合系数最高,并且模型入渗参数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适合描述季节性河床入渗进程。(2)以流体力学相关原理为基础,对河道洪水演进数学基本方程进行探析,构建了耦合渗漏项的季节性河道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并详细介绍了Preissmann四点偏心隐格式离散考虑渗漏项的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追赶法数值求解的计算过程,且分别讨论了初始条件和内外边界条件具体给定方法,从整个结果来看数值求解与边界给定的方法行之有效。(3)在野外垂向渗漏试验研究和考虑渗漏项的洪水演进方程离散求解理论分析过程基础上,利用FORTRAN语言与编译器开发编写了一套考虑渗漏项的洪水演进方程计算程序。从运行结果上来看,运行速度较快,其输出结果可信度较高。(4)利用大沽河实例资料验证结果显示,耦合渗漏项的洪水演进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程度较好,表明了耦合模型相关参数的选取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将河床渗漏损失耦合到圣维南方程组之中输出效果良好,应用该模型系统进行季节性河道洪水演进模拟预报是合理和有效的。(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雷宇明[6](2017)在《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洪水尺度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受到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水文循环及区域下垫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使流域产汇流机制发生变化,传统水文中的一致性假设不断受到质疑,非一致性逐渐成为学者们关心的问题。本文为了研究非一致性对洪水频率及洪水尺度效应的影响,选取大清河流域的8个子流域的降雨径流资料,进行大清河流域洪水频率分析和尺度效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洪水序列的非一致性检验。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对洪水序列进行趋势检验,利用非参数的Pettitt和Brown-Forsythe检验法对洪水序列的变异点进行识别,发现洪水序列具有显着的下降趋势,且变异点均为1979年。(2)洪水序列的一致性修正及频率分析。利用还原还现法,以1979年为变异点对洪水序列进行一致性修正,通过P-III分布曲线对修正后的洪水序列适线并进行洪水频率分析。结果显示还现序列设计洪水普遍小于还原序列。(3)基于GAMLSS模型,根据实测洪峰序列构建时变参数的非一致模型并进行频率分析。最优分布结果为龙门为GA分布,西大洋为WEI分布,其他子流域均为LOGNO分布,除了安各庄与横山岭的最优分布参数为常数,其他六个子流域洪水序列最优分布的分布参数μ都与时间呈反比,分布参数σ为常数。同时非一致性重现期洪峰相对于一致性条件下有明显的减小。(4)利用还原还现序列的设计洪水及非一致模型的设计洪水,分析大清河流域设计洪水的尺度效应,并分析尺度指数随环境变化的影响。大清河流域洪水具有显着的尺度效应,且尺度指数_Tθ随着重现期增大而逐渐增大,通过场次洪水的尺度效应,发现降雨与尺度指数呈正相关。通过对各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发现随着流域面积的减小,林地与草地的变化比例随之增加,这也导致了环境变化对小流域洪水影响更大,进而相同的重现期,还现序列洪峰的尺度指数要稍稍大于还原序列。在洪水尺度效应分析时考虑设计暴雨后,得到大清河流域洪水尺度效应方程,且尺度指数相比于只考虑流域面积时增大。(5)通过计算还原序列各重现期设计洪水尺度效应指数平均值作为王快水库控制流域的洪水尺度指数,再根据1979年前后的最大3小时降雨量与洪峰的关系,推求出上游水利水保工程集水面积约为1041.88km~2。(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1-01)
刘天,姜宝法[7](2017)在《成都等5市洪水事件和细菌性痢疾关联性及滞后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成都等5市一次洪水事件和细菌性痢疾(菌痢)关联性及滞后效应分析,为洪水事件后菌痢的防控提供更加具体化的策略和措施。方法根据洪水事件的特点选取暴露期、对照期和滞后期,整理暴露期和对照期疾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以评估洪水事件与菌痢的关系;计算滞后期与对照期洪水事件对菌痢的相对危险度(RR)以确定最佳滞后期。结果达州、广安两地暴露期菌痢罹患率明显高于对照期(P<0.05);乐山、雅安、成都叁地滞后期菌痢罹患率明显高于对照期(P<0.05)。结论洪水事件与菌痢的发生呈正相关,成都等5市有4个不同的最佳滞后期,提示我们针对不同的洪水事件发生地、不同最佳滞后期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7年17期)
陈伏龙[8](2017)在《流域环境变化下玛纳斯河融雪洪水的水文效应及其防洪风险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将加剧西北干旱区以冰雪融水为基础的水资源供给的不确定性,导致融雪洪水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增大;同时也改变了融雪洪水径流的时空分布,造成实测水文时间序列的非一致性。若将传统的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应用到水利工程水文设计中,会导致设计洪水计算的水利工程防洪风险和水资源利用的可靠性极有可能被严重低估或高估。因此,研究环境变化对融雪洪水径流过程、设计洪水及水库防洪风险不确定的影响,探索非一致性融雪洪水频率计算方法,定量评估环境变化对融雪洪水径流过程、设计洪水及水库防洪不确定性的影响是及其必要的。本文以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库控制流域为例,在突变诊断的基础上,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融雪洪水径流过程的贡献程度;基于非一致性融雪洪水频率计算分析,给出了环境变化对水库设计洪水及水库防洪风险不确定性的定量影响,为变化环境下流域设计洪水修订、区域防洪规划管理以及洪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指导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Pettit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水文要素序列变异与趋势特征,年均气温、年蒸发量以及年径流量序列的变异点最可能发生的年份分别为1979年、1996年和1993年,而年降水量序列没出现变异点。根据气候变化特征和土地利用的不同时相遥感资料,并结合水文物理机制,在1990年前后,流域内的下垫面变化不大,导致年径流量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为气候变化,变异点为1993年。(2)对融雪洪水特征序列进行非一致性检验,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和年最大洪量序列发生变异的年份均为1993年,结合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资料综合判断,气候变化是导致融雪洪水特征序列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气温序列变异点发生在1979年,1日、7日、15日及30日前期影响雨量序列均无变异点,而3日、5日前期影响雨量序列变异点均发生在1971年。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气候影响因子与融雪洪水特征序列进行相关分析,选择相关性最强的气温序列、1日及3日前期影响雨量序列作为融雪洪水特征序列的影响因子。(3)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对融雪洪水径流量和其气候影响因子进行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融雪洪水径流量、降雨量和蒸发量呈一致性的增加趋势,融雪洪水径流量突变年份为1995年,利用统计分析法和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得出,1996-2010年降雨量、蒸发量和人类活动对融雪洪水径流量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59.64%、31.83%和8.53%。表明气候变化对流域融雪洪水径流量的影响大于人类活动对融雪洪水径流量的影响。(4)对基于GAMLSS理论一致性模型和分别以时间、气候因子为协变量的GAMLSS非一致性模型的融雪洪水特征序列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致性模型拟合残差不满足服从正态分布的要求,说明融雪洪水特征序列不符合一致性假设;以时间为协变量的非一致性模型拟合残差较好地服从正态分布,融雪洪水特征序列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以气候因子为协变量的非一致性模型的物理成因机制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符,拟合残差符合正态分布总体要求,其分位数灰度图较好地描述了融雪洪水特征序列在环境变化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过程。(5)对混合分布模型和条件概率分布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非一致性融雪洪水特征序列进行分析计算,混合分布模型拟合效果较条件概率分布模型更优。将混合分布模型的设计洪水成果,与2008年审定的成果及不考虑变异的原序列P-Ⅲ分布拟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设计标准下,混合分布模型和传统P-Ⅲ型分布拟合结果均比2008年审定的融雪洪水设计值要小;而混合分布模型拟合结果比传统P-Ⅲ型分布拟合结果要大。(6)对融雪洪水特征序列采用“分解-合成”理论进行一致性修正,利用Bayes理论和Gibbs-MCMC算法对实测、还原及还现融雪洪水特征序列的P-III型分布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并对其预报区间的优良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对非一致性融雪洪水特征序列的还原/还现计算,可减小参数估计不确定性对其计算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预报区间的可靠性。将融雪洪水特征序列一致性修正后两种条件下的设计洪水作为入库融雪洪水,进行水库调洪演算,采用频率分析法对这两种条件下的水库极限防洪风险率进行复核分析。并基于直角梯形模糊数构建水库漫坝模糊风险分析数学模型,对过去、现状两种条件下的水库漫坝模糊风险指标区间进行识别,并对不同截集水平?所对应的模糊风险率区间和绝对误差范围下限、上限值进行估计。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融雪洪水受流域气温显着上升的影响增大了水库漫坝失事的风险。其结果可为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和洪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周婷婷[9](2016)在《典型洪水调蓄区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生态服务辐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生态红线”一词。2013年,中共十八届叁中全会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2014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环境保护部颁布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就国家层面划定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给出了技术参考。目前,江苏、广东、天津、内蒙古、江西和新疆等多个省区已经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如何科学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洪水调蓄区是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位于我国大江大河的中游地区,以湖泊、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目前普遍面临湿地萎缩,湖泊泥沙淤积严重,容积减小,调蓄能力下降等生态问题。这不仅影响洪水调蓄区本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到下游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洪水调蓄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该区域生态系统结构,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并没有给出洪水调蓄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法。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位于长江流域洞庭湖洪水调蓄区内,是长江泄洪与澧水注入洞庭湖的必经之地,在维系长江江湖水系和水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选取安乡县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洪水调蓄服务评价方法,开展了洪水调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五项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最终划定安乡县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98.62 km2,占县域国土面积的18.12%。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转移的角度出发,探索开展了安乡县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服务辐射效应的定量研究,约为9.19亿元。为洪水调蓄型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及其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6-05)
徐建华,李晓宇,高亚军[10](2016)在《从2013年7月汾川河洪水看植被的减水减沙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以植被措施为主的汾川河流域在遭遇2013年7月连续强降雨与洪水期的减水减沙作用,表明植被条件较好对一般降雨会起到较强的减水减沙作用,但在前期降水较为丰沛情况下再遇高强度的暴雨,也会产生严重的高含沙洪水灾害。对这样的暴雨洪水,必须在沟道修建必要的骨干坝库进行拦截。(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6年05期)
洪水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淮河黄泥庄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用于洪水模拟预报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MIKE SHE,根据参数物理意义以及率定的方式确定MIKE SHE的模型参数。选用流域出口控制站黄泥庄水文站1983年~2009年间的21场洪水资料,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模拟与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设定了5种网格大小及5种时间步长,探究时空尺度变化对模型模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IKE SHE模型对时间与网格尺度大小均较为敏感,且在一定尺度范围内,洪峰与洪量随网格增大而增大,随时间步长增加而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洪水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以逵,訾丽,王协康.官山河两河口河段暴雨洪水顶托效应研究[C].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2].李大洋,梁忠民,周艳.基于MIKESHE的洪水模拟与尺度效应分析[J].水力发电.2019
[3].吴安杰,杨万理,赵雷.洪水对桥墩的瞬间冲击效应[J].公路交通科技.2018
[4].刘传铭.基于HEC-HMS模型的流域景观格局变化洪水效应模拟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杨帆.季节性河道渗漏对洪水演进影响效应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7
[6].雷宇明.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洪水尺度效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7
[7].刘天,姜宝法.成都等5市洪水事件和细菌性痢疾关联性及滞后效应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
[8].陈伏龙.流域环境变化下玛纳斯河融雪洪水的水文效应及其防洪风险不确定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7
[9].周婷婷.典型洪水调蓄区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生态服务辐射效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10].徐建华,李晓宇,高亚军.从2013年7月汾川河洪水看植被的减水减沙效应[J].人民黄河.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