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双键论文-陈栋,吉梅山,姚英明,朱晨

碳氮双键论文-陈栋,吉梅山,姚英明,朱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氮双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烯烃双官能团化,叁氟甲硫基,迁移反应,自由基反应

碳氮双键论文文献综述

陈栋,吉梅山,姚英明,朱晨[1](2018)在《通过远端碳氮双键迁移实现非活化烯烃的叁氟甲硫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由基参与的官能团迁移策略实现了非活化烯烃的叁氟甲硫基化反应.通过Ag SCF3和K2S2O8相互作用产生的叁氟甲硫基自由基与非活化烯烃反应,继而诱导远端含有碳氮双键官能团(杂芳基、亚胺)的分子内迁移,从而实现非活化烯烃的叁氟甲硫基化反应.该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官能团兼容性广及区域选择性单一等特点,对具有不同电性和位阻的底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高效构建了一系列含有叁氟甲硫基的烷烃酮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顾海宁,吴政杰,吴军[2](2018)在《无溶剂条件下喹喔啉衍生物碳氮双键还原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一种在室温、无溶剂条件下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还原喹喔啉衍生物碳氮双键的方法。考察还原剂、添加剂、溶剂、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给出反应的优化条件,即以硼氢化钠(2当量)为还原剂,硅胶为添加剂,它们的质量比为1∶3时,在室温碾磨0.1h,产物收率可达90%。目标产物经过了1 HNMR、13CNHM和HRMS确证。该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的亚胺还原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哲,王敏,王峰[3](2016)在《二氧化锰催化碳氮双键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胺化合物作为合成中间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现有的合成亚胺的手段中,胺类自身氧化偶联得到了广泛关注。我们用叔丁基过氧化氢作氧源,在室温下,二氧化锰催化氧化胺直接转化到亚胺,反应过程简单高效。底物拓展到13个苯环,杂环以及脂肪胺,转化率在82-99%,选择性在95-99%。催化反应为多相催化,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循环使用多次,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连续反应装置证实催化剂的稳定性可以持续100小时以上。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此催化体系用于合成更复杂但有意义的含有碳氮双键的化合物,如喹唑啉和喹唑啉酮。我们用二氧化锰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可以高效和高选择性将醇与邻氨基苯甲酰胺或邻氨基苄胺合成喹唑啉酮或喹唑啉。(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叁分会:绿色化学》期刊2016-07-01)

徐靖坤[4](2016)在《烯丙位碳—氮单键的不对称生成与断裂以及碳—氮双键的邻位双官能团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碳-氮单键和碳-氮双键是常见的化学键,广泛存在于有机分子、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研究其生成和断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我们利用钯催化的烯丙基反应实现了一些碳-氮单键的生成和断裂反应,利用芳炔活化碳-氦双键并实现其邻位双官能团化反应。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钯催化烯丙基反应的进展介绍首先介绍了烯丙基醇和烯丙基胺的取代反应,手性烯丙基醇和手性烯丙基一级胺具有原子经济性好和易制备等优点,发展其手性转移反应意义明显。接着介绍了钯催化烯丙基反应中亲电试剂的种类,不同类型的亲电试剂有其自身优势,为我们发展新的亲电试剂提供了思路。最后,介绍了钯催化烯丙基化合物的动力学拆分反应,反应中的亲核试剂类型目前只有碳类型和硫类型,研究新类型的亲核试剂具有重要价值。第二章:烯丙醇和取代肼的立体专一性烯丙化反应手性肼化合物可以作为有用的有机试剂、药物分子和反应原料。为了拓宽手性烯丙基肼的合成方法,我们发展了手性烯丙基醇(a-取代基≠Y-取代基)与取代肼的立体专一性反应,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并取得较好结果。其中苯肼的反应产物为腙,磺酰肼的反应产物为手性烯丙基砜。反应副产物为水,环境友好。第叁章:钯催化硝基乙酸酯与手性烯丙胺的立体专一性烯丙化反应硝基乙酸酯可以转化为硝基、酯基、氨基酸和酮。我们发展了硝基乙酸酯与手性烯丙基一级胺的反应,产物可转化为手性高烯丙基硝基化合物和手性高烯丙基酯化合物。各种类型的反应底物都可以取得较优的反应结果。另外,其它类型的活泼亚甲基亲核试剂,如氰基乙酸酯和乙酰丙酮等,都能与手性烯丙基一级胺发生反应。第四章:外消旋烯丙肼的动力学拆分反应发展了烯丙基肼作为反应底物与亲核试剂发生动力学拆分反应。以磺酰肼作为砜基来源。其作为亲核试剂与烯丙基肼发生动力学拆分反应,可以得到中等产率的手性烯丙基肼和手性烯丙基砜,反应的选择性因子最高可以达到100。反应的底物结构对反应结果影响很大。最后,对手性的烯丙基肼产物进行了衍生化反应。第五章:芳炔与亚胺及质子亲核试剂的叁组分反应芳炔是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反应,如加成反应、周环反应、插入反应、多组分反应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亚胺的氮可以作为亲核试剂与芳炔反应。叁氯甲基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引入叁氯甲基的方法目前还有限。于是我们发展了芳炔、亚胺与氯仿的叁组分反应,合成α-叁氯甲基胺类化合物。当亚胺由含强吸电子基团的芳基醛合成时,产物为烯烃化合物。另外,乙腈和端炔可以代替氯仿发生反应。第六章:芳炔与芳香含氮杂环及氯仿的叁组分反应喹啉、异喹啉或吡啶类化合物的氮有亲核性,可以进攻芳炔。发展了芳炔、含氮杂环与氯仿的叁组分反应,产物是脱芳构化的碳-氮双键邻位双官能团化产物。各类结构的含氮杂环与含各种取代基芳炔都可以较好的发生反应。将氯仿换为氘代氯仿来研究反应机理,根据产物中氘氢的位置判断反应的机理类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5-20)

李冉[5](2014)在《苯炔参与的碳碳双键和碳氮双键的插入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苯炔作为具有高度活性的有机中间体,成为有机合成研究的新兴领域。苯炔较强的亲电性,使得它可以插入C=X键,形成苯并四元环。在张力的驱使下,四元环自发的开环形成邻甲基醌类似物中间体(oQMs)。接着该中间体在亲核试剂进攻下完成逆芳构化,实现苯环的邻位双官能团化。这种非传统的向芳基上引入官能团的方法,为有机合成化学研究增加了新例。苯炔和具有电子偏向性的插烯酰胺反应,通过[2+2]环加成和开环过程形成邻二甲基醌类似物中间体(oQDM),在亲核试剂醇的作用下实现苯炔邻位羰基、烷基化,完成了C=C键的插入。并发现了丙炔酸酯、二级胺(催化量)和苯炔“一锅”反应,同样可以得到终产物。苯炔和具有特殊积累双键“N=C=N”的碳二亚胺反应,通过[2+2]环加成和开环过程形成邻甲基醌类似物中间体(oQM),在亲核试剂水或醇的作用下得到邻位N取代的酰胺、亚氨酸酯和脒,完成了C=N双键的插入。通过建立分子模型,运用计算研究支持了苯并四元环开环,倾向于形成不稳定中间体oQM而非分子内盐结构。为插入反应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4-05-01)

仝文婷[6](2014)在《氨甲酰基硅烷与碳氮双键的加成反应及与卤代芳烃的碳碳交叉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合成了两种氨甲酰基硅烷18a和16,研究了18a与一系列N-苯磺酰亚胺化合物的反应,16与各种卤代芳烃化合物的反应,同时对两类反应过程的温度、溶剂、催化剂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研究了所连官能团的空间位阻以及电子效应对反应速率、产率的影响。氨甲酰基硅烷18a与N-苯磺酰基苯甲亚胺55、N-苯磺酰基-4-甲基苯甲亚胺56、N-苯磺酰基-4-甲氧基苯甲亚胺57、N-苯磺酰基-4-氯苯甲亚胺58、N-苯磺酰基-4-硝基苯甲亚胺59、N-苯磺酰基苯丙烯亚胺60、N-苯磺酰基异丁亚胺61、N-苯磺酰基-4-N,N-二甲基苯甲亚胺62反应,生成了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苯基乙酰胺65、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甲基)苯乙酰胺66、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甲氧基)苯乙酰胺67、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氯)苯乙酰胺68、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硝基)苯乙酰胺69、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3-苯丁烯酰胺70、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异戊酰胺71、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N,N-二甲基)氨基苯乙酰胺72,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发生的是亲核加成反应,苯环上连有甲氧基、卤素氯、硝基等吸电子基时,增强了N-苯磺酰亚胺双键碳原子的正电性,反应易进行,吸电子能力越强,反应时间越短,产率越高。而连有甲基时,由于推电子效应,反应时间加长。18a与含杂环的N-苯磺酰基-2-呋喃甲亚胺63、N-苯磺酰基-2-噻吩甲亚胺64反应,得到了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呋喃乙酰胺73、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噻吩乙酰胺74。氨甲酰基硅烷16与卤代芳烃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可生成仲酰胺类化合物,仲酰胺是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和药用中间体,具有很强实用性。本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为四(叁苯基膦)钯(0)、双(叁叔丁基膦)钯(0)和二(叁苯基膦)二氯化钯(2)。溴苯75、4-甲氧基溴苯76、4-氯溴苯81、3-甲氧基氯苯87、2-氯-5-叁氟甲基吡啶88、2-溴萘89,在催化剂双(叁叔丁基膦)钯(0)作用下反应生成了N-甲基苯甲酰胺90、N-甲基-N-甲氧甲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91、N-甲基-4-氯苯甲酰胺96、N-甲基-3-甲氧基苯甲酰胺102、N-甲基-N-甲氧甲基-5-叁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103、N-甲基-N-甲氧甲基-2-萘甲酰胺104。氨甲酰基硅烷与4-硝基溴苯78、2-溴噻吩83、氯苯86在催化剂四(叁苯基膦)钯(0)作用下反应生成N-甲基-4-硝基苯甲酰胺93、N-甲基-2-噻吩甲酰胺98、N-甲基-N-甲氧甲基苯甲酰胺101。氨甲酰基硅烷与2-氯吡啶77、3-溴碘苯79、2,6-二甲基溴苯80、氟苯82、2-氟溴苯84、碘苯85不发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溴苯及其取代物受空间位阻及电子效应的影响很大,邻位和间位上取代的溴苯,都很难发生反应,只有在其对位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才能发生反应,对位连有推电子官能团,例如:甲基,则不反应,杂环的2-溴噻吩也能反应,氯代芳烃的间位取代物能与氨甲酰基硅烷反应,并脱去甲氧甲基。本文我们共合成了10种N-苯磺酰亚胺化合物,10种氨基酰胺化合物,9种N-甲基酰胺化合物,它们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提出了两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本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具有潜在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2)

任海陇[7](2013)在《苯炔参与的含氮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偶极环加成及碳氮双键的插入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苯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活性中间体,苯炔分子内存在极不稳定的叁键,使得苯炔具有超常的反应活性。由于能够快速高效的在分子中插入芳基以及合成各种苯并杂环,苯炔化学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关注。本文主要是研究苯炔与1,3-偶极子和潜偶极子的[3+2]偶极环加成反应,同时初步研究了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插入反应。探索苯炔参与的不同的反应类型,拓展苯炔反应的底物范围,为同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可供参考的新方法。研究内容分叁个部分:首先研究了苯炔与糖衍生硝酮合成二氢苯并异恶唑的反应:五碳糖衍生硝酮与苯炔发生[3+2]偶极环加成,合成二氢苯并异恶唑。该反应扩展了苯炔与硝酮反应的范围,产品具有潜在的生物医药价值。其次研究了苯炔与3-氧化吡啶类似物的环加成反应:利用Kobayashi苯炔前体发展了苯炔与3-氧化吡啶类似物的[3+2]偶极环加成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生成双环[3.2.1]骨架,观察到[7+2]环加成伴随有吡啶环开环的反应。最后研究了苯炔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插入反应:苯炔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反应,苯炔插入到C-N双键生成邻位N取代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丰富了苯炔的反应类型,同时为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3-05-01)

陈莹莹[8](2013)在《双轴手性磷酰亚胺催化碳氮双键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分子中碳原子手性中心与氮原子形成的碳氮键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是许多天然产物和人造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骨架。因此,碳氮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是当前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致力于两类碳氮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研究,分别是不对称直接叁组分Mannich反应和不对称Pictet-Spengler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讲述了碳氮双键不对称加成研究的重要性和难点,综观近十年来该领域的发展,详细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这两大类催化剂对碳氮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研究,重点介绍Mannich反应中碳氮双键的不对称加成研究。(2)将我们课题组设计合成的双轴手性磷酰亚胺系列催化剂用于不对称直接叁组分Mannich反应的研究中。不对称Mannich反应是构筑手性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手性β-氨基羰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又是非常有用的手性骨架和中间体。与不对称间接两组分Mannich反应相比,不对称直接叁组分Mannich反应不需要准备烯醇和亚胺这个步骤,所以该反应也逐渐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过考察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分子筛的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了催化反应的最优条件:在25℃下,用2mol%的(R,R)-3,3’-1-萘基BINOL磷酰亚胺(1d)作催化剂,加入5分子筛于体系中,精制甲苯作溶剂进行催化反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催化剂对带有吸电子和推电子取代基的13种醛的普适性,得到了优异的结果。环己酮、苯胺和醛的加成产物产率在83%->99%,非对映选择性>99/1,对映选择性90%->99%。除加成产物具有高对映选择性之外,该反应的两大亮点是1.产物具有较高的非对映选择性(>99/1)且为顺式结构;2.进行克级催化反应并取得了较高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这也证明了该反应的应用价值。所得产物均经过核磁氢谱、碳谱、红外吸收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表征。(3)我们将双轴手性磷酰亚胺用于不对称Pictet-Spengler反应。该反应是化学合成生物碱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该反应广泛的应用于合成多种类型的杂环化合物。我们合成了9种底物胺,用于Pictet-Spengler反应中,经过醛及酮酸酯的筛选、底物胺结构的修饰与调整,我们选出了反应活性相匹配的底物,初步尝试取得了80%ee。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得到了立体选择性较优异的不对称碳氮双键加成产物,也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一些实验数据;同时拓展了双轴手性磷酰亚胺的催化反应类型,为该催化剂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4-01)

韩燕,郝迷花[9](2013)在《碳氮双键异构化在荧光传感机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C=N异构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机制,自2007年被报道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荧光化学传感器分子的设计之中,并表现出良好的传感性能。对于含有C=N双键的化合物分子,C=N的异构化会加剧分子的激发态的非辐射跃迁,从而使得其荧光淬灭。当其与特定的客体分子相互作用时,C=N的异构化会受到抑制,使得分子的荧光恢复,从而实现对这种客体分子的检测。综述了C=N异构化这种新型的荧光传感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这种传感机制的基本原理,其在阴、阳离子及中性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3年02期)

李晓莉[10](2013)在《基于碳氮双键异构化信号机制的新型NO荧光分子探针》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作为重要的细胞信使和效应分子,介导并调节了多种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等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研究发现癌症、败血症休克、妊娠氏高血压以及神经退化等病症的致病原因均与一氧化氮合成的误调节有关。但是由于在生物体和活细胞内释放的一氧化氮浓度较低,扩散速度较快,一般的一氧化氮探针无法及时有效的检测到一氧化氮。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NO的生理作用,设计出一种更灵敏、反应专一性更好且快速检测NO的探针势在必行。本项目基于碳氮异构化在激发态下发生极强衰变使荧光淬灭以及分子内共价键抑制碳氮双键异构化使荧光升起的新机制,设计合成了基于C=N双键异构化的新型NO荧光探针。同以往的NO荧光探针相比,它们的背景信号更低、荧光量子产率更高、光稳定性更好、且荧光强度不易受环境及PH等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3-03-01)

碳氮双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一种在室温、无溶剂条件下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还原喹喔啉衍生物碳氮双键的方法。考察还原剂、添加剂、溶剂、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给出反应的优化条件,即以硼氢化钠(2当量)为还原剂,硅胶为添加剂,它们的质量比为1∶3时,在室温碾磨0.1h,产物收率可达90%。目标产物经过了1 HNMR、13CNHM和HRMS确证。该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的亚胺还原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氮双键论文参考文献

[1].陈栋,吉梅山,姚英明,朱晨.通过远端碳氮双键迁移实现非活化烯烃的叁氟甲硫基化反应[J].化学学报.2018

[2].顾海宁,吴政杰,吴军.无溶剂条件下喹喔啉衍生物碳氮双键还原反应[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8

[3].张哲,王敏,王峰.二氧化锰催化碳氮双键生成[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叁分会:绿色化学.2016

[4].徐靖坤.烯丙位碳—氮单键的不对称生成与断裂以及碳—氮双键的邻位双官能团化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5].李冉.苯炔参与的碳碳双键和碳氮双键的插入反应[D].河南大学.2014

[6].仝文婷.氨甲酰基硅烷与碳氮双键的加成反应及与卤代芳烃的碳碳交叉偶联反应[D].山西师范大学.2014

[7].任海陇.苯炔参与的含氮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偶极环加成及碳氮双键的插入反应[D].河南大学.2013

[8].陈莹莹.双轴手性磷酰亚胺催化碳氮双键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9].韩燕,郝迷花.碳氮双键异构化在荧光传感机制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2013

[10].李晓莉.基于碳氮双键异构化信号机制的新型NO荧光分子探针[D].兰州大学.2013

标签:;  ;  ;  ;  

碳氮双键论文-陈栋,吉梅山,姚英明,朱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