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算民主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主化,预算管理体系,预算流程
预算民主化论文文献综述
孔祥忠[1](2015)在《基于民主化视角的高校新型预算管理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主化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综合体制改革,推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对于实现高校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并指出了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详细阐述了基于民主化视角的新型预算管理体系的内涵、组织流程及建设思路;最后文章就如何在高校中稳步推进和进一步巩固新型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财务与金融》期刊2015年04期)
王俊芳[2](2015)在《中国预算民主化及其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中国预算民主的发展历程。预算,就其本质而言,是围绕公共资源之配置的、充满博弈的政治过程,而远非纯粹的技术性问题。在法治国家中,这种政治过程须得接受民主的规范。因此,考察一国的预算民主化问题,不失为透视其法治状况乃至整个国家的宪政结构的有效路径。本文正是在这一构想前提下展开的。本文首先通过介绍预算制度之起源流变,厘清了预算民主化的两条路径——人民通过议会实现对政府权力的规范,公民通过参与权利达致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基于此,本文对中国预算民主化的考察包括两个方面,即对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检视以及政府行为合法性之维护。就前者而言,在规范层面上,《宪法》、《预算法》、《监督法》以及地方预算监督条例均明确了作为议会的人大在预算领域中的权力是至上性的。然而,在实践层面,种种数据显示,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力是虚弱的。就后者来说,在步入“行政国家”之后,政府职能以及政府行为的急剧扩张已经严重破坏了传统的“传送带模式”赋予政府及其行为的合法性,换而言之,政府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已经无可回避。预算开支,乃是一切政府行为的基础。公民通过行使各种形式的参与权利,监督政府的“钱袋子”,进而形成对政府行为的制约,无疑是维护政府合法性的路径之一。通过对历届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全国人大预算审查报告等文件以及中央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分析,本文认为,在预算民主化的过程中,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在实践层面上监督效果依然远远落后于其在规范层面上的强化力度,政府的预算执行行为在公开、透明以及公共参与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最后,本文尝试着探讨了这些问题久治不愈的根源。(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5-06-30)
王自亮,陈洁琼[3](2015)在《预算民主化改革对地方赤字控制影响——基于新河镇的个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务规模大,增长速度快,隐性债务占比高等问题日益凸显。1999年以来的公共预算改革聚焦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来抑制地方赤字过快增长;对于地方实践中涌现出的另一条改革路径,即通过"自下而上"的预算民主化改革路径控制地方赤字增长的效果研究较少。本文以预算民主化改革的先驱——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对预算民主化过程中控制地方赤字增长的效果进行评价,对其影响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其在预算民主化改革中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制度再优化路径,以期实现预算民主化改革对控制地方赤字问题效果的持续性。(本文来源于《地方财政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陈洁琼[4](2014)在《预算民主化改革与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赤字问题日益严峻,且地方政府性债务呈现出一定的规模风险,该问题已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于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控制,已有的预算改革强调“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但效果并不显着;刚通过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试图以市场方式规制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但该种方式存在一定争议,效果尚不可知;而以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为典型代表的“自下而上”的预算民主化改革对地方财政赤字规模控制上则表现出一定的活力。本文以温岭市新河镇为个案,对其预算民主化改革的动力、内容、成效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新河镇的预算民主化改革紧紧围绕“民主”二字,从政府、人大、社会公众叁个层面进行:一是推进政府细化预算;二是吸纳公民积极参与预算;叁是促进本级人大落实预算权。事实证明,新河镇改革对其财政赤字规模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但新河镇的改革意义远非与此,改革激活了地方人大制度,促进了基层权力关系的重构;规制了政府财政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当然,新河镇改革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地方人大力量过弱、财政信息的透明度不高、社会公众自身的局限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相应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通过对现有机制进行弥合,新河镇的预算民主化改革将走得更远。新河经验虽好,但其他地区对其经验进行借鉴时,需要从改革资源的可获性、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行政层级的适中性叁个维度进行考量,并结合当地的现实状况,因地制宜推进改革。(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4-12-01)
张雷,王存河[5](2013)在《我国预算民主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算民主原则是指国家预算权力的行使及整个预算过程要按照人民的愿望以民主的程序进行,人民及民意机关能够对其进行监督与控制。我国的预算民主最主要的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掌握预算的审查与批准权以及预算监督权而对政府预算活动加以控制。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参与式预算的新形式,但参与式预算在我国的起步晚,其影响力还比较低。文章主要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预算民主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问题。(本文来源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张富香[6](2013)在《我国《预算法》修改中民主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预算在政府对国民经济施加宏观和微观调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家财富的分配,来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国家繁荣稳定和每一个民众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预算法》修订中,民众的积极参与和献计献策加大推动预算民主化,其修订内容中对于预算编制、调整、执行以及监督上做出的新规定,使公共财政实现民主化迈出新的步伐。(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3年02期)
吕慧敏[7](2012)在《论公共预算民主化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预算是公共经济的重要内容,反映着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公共预算的民主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公共部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满意度,关系到中国阳光财政、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本文主要对公共预算进行介绍,指出目前中国在公共预算民主化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2年20期)
李大庆[8](2010)在《论我国公共预算的民主化、专业化及其法治配套》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修改《预算法》被列入本届人大的立法计划,有关问题在法学界开始成为热点话题。很多学者围绕预算民主、预算监督、预算公开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应当看到,预算法的修改处于我国预算改革乃至财政改革的大背景中,对此决不能简单地"就法论法",甚至认为通过修改预算法就可以解决我国公共预算中的问题。在预算改革乃至财政改革(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法律评论》期刊2010年02期)
罗昌财[9](2010)在《中国政府预算民主化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预算不仅涉及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效率,更涉及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平衡。预算民主,是依据主权在民的思想,人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行使对国家重大财政事项决定权的过程。预算民主化改革是唯一能够保证政府财政收支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政治渠道。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预算民主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建立一个有能力而且负责任的国家,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国家能力包括征集财政收入能力和使用财政资源能力两个方面,国家能力提高,才能有效地实现国家的职能目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预算关系到纳税人切身的经济利益,纳税人关注预算的分配和效率问题,在客观上促进了对政府预算民主化的要求。1999年我国开始了预算制度改革,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是,现行的预算制度仍然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预算透明度低;二是预算规模超速膨胀,导致预算支出的“合规性”差和纳税人沉重的税收负担;叁是预算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在预算支出不公平的同时又生产了巨大的浪费;四是部门预算的不规范。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中国的预算体制。预算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受政府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既得利益群体的影响。预算膨胀的根源在于我国预算的软约束: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政府主导”和“人大缺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政绩驱动,和我国税收收入长期超常增长的“软收入约束”一道构成了我国政府预算的软预算约束环境。我国的预算支出结构深受“公共利益部门化”和“部门利益法定化”的影响。要解决政府预算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要进行预算民主化改革。预算改革涉及技术层面,也涉及政治层面。国内传统的财政学者都倾向于将预算改革看成一个纯粹的技术性改革,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对预算程序的完善方面。与此不同的是,瓦尔达沃夫斯基(Wildavasky)提出预算改革的政治涵义与预算改革的政治学的命题。一方面,预算改革是有政治涵义的;另一方面,如果预算改革不能相应地影响政治过程,预算改革难以实现其目标。预算改革影响政治的过程有叁个方面:一是预算改革引起权力结构方面的变化;二是预算改革引起决策方式的变化;叁是预算改革引起预算结果的变化。如果预算改革后,预算过程中的权力结构依旧,预算参与者的决策行为依旧,那么,预算改革实际就不可能真正地改变预算过程,预算的结果也就不会发生变化。中国的预算民主化改革必须是渐进式的。改革步骤应该以宪政为目标,以人大制度为依托,改革和完善人大制度,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并相应地改革政府的行政体制。(1)确立人大的预算主导权。在目前政府垄断预算权力的格局下,调整人大与政府的预算权利关系,形成一定的分权与制衡机制,是一种现实而有效的选择。(2)扩大公众参与预算和完善预算决策的机制。在中国选举制度还没有涉及到政治核心的前提下,公众通过选举参与和影响预算的机会很少,目前现实的选择是,逐步扩大公民参与式预算的范围,让尽可能多的公众的偏好能够进入政府的预算决策。(3)确立财政部门的核心预算机构地位。相对于数目众多的一般支出部门,作为唯一的核心的预算机构,财政部门能更客观独立地把握政府政策和战略的优先性,并有效地分配预算资源。(4)进一步增强预算的透明度。预算收支过程必须是公开、透明的,以便让社会公众了解并监督政府的行为,以确保政府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来安排收支。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探讨了预算国家与预算民主化改革之间的关系;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我国现行的预算体制存在问题的一个描述,分别讨论了我国的预算透明度问题、预算膨胀和预算结构问题,尤其是第六章走进中国“真实的预算世界”,考察了我国几个地方和部门的部门预算案例;第七章通过研究美国民主预算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八章是关于我国预算民主化改革的建议。总体来看,全文是一个总——分——总式的结构,按照现状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路来谋篇布局的。(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0-10-01)
[10](2009)在《预算公开是社会民主化的起始》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网上公布本级政府部门财政预算一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热议。据悉,在全部114个政府部门预算公布后,广州市财政局的网站23日一度因为蜂拥(本文来源于《政工研究动态》期刊2009年21期)
预算民主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中国预算民主的发展历程。预算,就其本质而言,是围绕公共资源之配置的、充满博弈的政治过程,而远非纯粹的技术性问题。在法治国家中,这种政治过程须得接受民主的规范。因此,考察一国的预算民主化问题,不失为透视其法治状况乃至整个国家的宪政结构的有效路径。本文正是在这一构想前提下展开的。本文首先通过介绍预算制度之起源流变,厘清了预算民主化的两条路径——人民通过议会实现对政府权力的规范,公民通过参与权利达致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基于此,本文对中国预算民主化的考察包括两个方面,即对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检视以及政府行为合法性之维护。就前者而言,在规范层面上,《宪法》、《预算法》、《监督法》以及地方预算监督条例均明确了作为议会的人大在预算领域中的权力是至上性的。然而,在实践层面,种种数据显示,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力是虚弱的。就后者来说,在步入“行政国家”之后,政府职能以及政府行为的急剧扩张已经严重破坏了传统的“传送带模式”赋予政府及其行为的合法性,换而言之,政府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已经无可回避。预算开支,乃是一切政府行为的基础。公民通过行使各种形式的参与权利,监督政府的“钱袋子”,进而形成对政府行为的制约,无疑是维护政府合法性的路径之一。通过对历届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全国人大预算审查报告等文件以及中央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分析,本文认为,在预算民主化的过程中,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在实践层面上监督效果依然远远落后于其在规范层面上的强化力度,政府的预算执行行为在公开、透明以及公共参与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最后,本文尝试着探讨了这些问题久治不愈的根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算民主化论文参考文献
[1].孔祥忠.基于民主化视角的高校新型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5
[2].王俊芳.中国预算民主化及其批判[D].北方工业大学.2015
[3].王自亮,陈洁琼.预算民主化改革对地方赤字控制影响——基于新河镇的个案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5
[4].陈洁琼.预算民主化改革与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控制[D].浙江工商大学.2014
[5].张雷,王存河.我国预算民主化建设的现状分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
[6].张富香.我国《预算法》修改中民主化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
[7].吕慧敏.论公共预算民主化改革[J].知识经济.2012
[8].李大庆.论我国公共预算的民主化、专业化及其法治配套[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
[9].罗昌财.中国政府预算民主化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10]..预算公开是社会民主化的起始[J].政工研究动态.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