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临床疗效
腰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骨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其极易诱发腿疼、腿麻、腰疼或功能受限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腰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比较多,常见的有先天病变、外界创伤、家族遗传或骨质退行性病变等。临床上,一般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创伤比较大,极易诱发并发症,因此大部分患者选择了非手术治疗,其又涉及到常规和综合疗法,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此时我院尝试为患者提供综合疗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对其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选择我院骨科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4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在54-81岁,平均(67.2±1.5)岁,病程在2-42年,平均(15.5±1.1)年;实验组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在54-82岁,平均(67.6±1.4)岁,病程在2-40年,平均(15.2±1.2)年。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数据方面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我院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了常规治疗,对于临床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且处于急性发作期时,一般选择卧床式休息,并为其提供静脉滴注lOmg地塞米松+20%的250m甘露醇,每天滴注2次,持续5d。
而实验组实施了综合疗法治疗,主要治疗手段如下:(1)牵引:患者在非急性期之内或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后,可以为其实施多功能牵引床进行治疗,每年牵引时间控制在30min,牵引重量为30kg,并根据治疗效果进行相应调整。牵引结束后可以借助硬床板进行休养;(2)推拿:在推拿过程中,要遵循“三位七部”的原则,其中三位是指俯卧、仰卧及侧卧,七部是指侧扳、扳腿、抬高直腿、牵抖、盘腰、仰卧伸腿、俯卧运腰,每天推拿1次,10d为1个疗程;(3)电针:在对患者实施1个疗程的牵引治疗后,为其实施电针治疗,一般选择穴肾俞、环跳、秩边、腰阳关、命门等穴位实施持续波、中等强度的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7d为1个疗程。如果患者出现L3~4突出时,需要辅以伏免、髀关、配气害等穴位,如果患者出现L4~5突出时,需要辅以大肠俞、阳陵泉、悬钟等穴位,如果患者出现L5~sl突出时,需要辅以委中、承山、殷门、膀胱俞等穴位;(4)药物内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为其提供口服药物,如果患者属于肾虚者,则需要为其提供女贞子、枸杞,如果患者属于气血瘀滞者,则需要为其提供红花、丹参、黄芪,如果患者属于虚寒者,则需要为其提供麻黄、地龙,上述所有药物需要用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各服用一半,7d为1个疗程。
1.3临床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腰腿疼痛和临床体征基本或完全消失,腰部CT检查结果发现腰间盘突出完全回纳,并且患者的直腿抬高试验超过80°;显效:患者的腰腿疼痛和临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腰部CT检查结果发现腰间盘突出大部分回纳,并且患者的直腿抬高试验超过70°;无效:患者的所有上述症状均未见改善,甚至部分症状还出现了恶化的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了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借助百分数(%)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则可以判定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后,实验组中大多数患者的腰间盘突出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57%,而对照组中仅有部分患者的腰间盘突出症状出现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数据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704623198.57对照组703329888.57P<0.05
3.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老年群体的常见病,其病因比较多,临床上一般为患者提供保守治疗。然而单单依靠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我院尝试为患者提供综合疗法,牵引和推拿能够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使突出椎间盘回纳,错乱腰椎脊柱结构以及小关节可以重新建立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为患者提供空腹药物及中药治疗,还可以达到抗炎、抗缺氧、去疼止痛、利尿等综合作用,降低不可逆性神经受损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明泽.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80例的临床观察[J].特别健康,2017,8(18):67-68.
[2]李丙男.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75例的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11(2):193-194.
[3]李水中.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90例的临床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75(3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