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社区精神文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社区,精神文明,现状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论文文献综述
周敏[1](2018)在《浅谈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给社区居民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就此项工程的特点、已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问题展开叙述,以便今后提出对策。(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经营版)》期刊2018年09期)
吕怡静[2](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基固本的思想道德基础工程,对于新时代确立公民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形成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共识,提高人们文明程度,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良好风尚,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全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工作,将其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落实到城市社区建设中,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将其逐渐融入到居民群众的生活与工作中,深耕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居民心中,并不断转化为实际行动,对于促进社区建设全面提高,推动城市发展进步,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爱岗敬业、亲近和睦的浓厚氛围都具有重大意义。社区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人民群众与社会衔接的纽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主要阵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明晰的目的性和社会发展意义。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急需在理论和现实中做好回答。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城市社区两个视角切入相关主题的研究,以城市社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涵和论述为支点,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对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举措和模式及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疑难和归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社区精祌文明建设的功能与基本途径,从原则、方法、途径、措施等进行理论实践设计,加速推动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与进步。(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吕怡静[3](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反复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社区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城市社区想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作用,就必须以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抓手,着力将其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将社区民生视为重中之重,使人民群众可以不断地在实践当中感知和领悟,才能使得居民群众的文明素养与健康生活水平在建设中不断得以提高,使服务社区群众的工作更加无微不至。因此,当务之急是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是非常紧要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05期)
吕怡静[4](2017)在《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系统地研究如何加强城市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城市社区理论体系和精神文明理论体系的认知程度,而且对于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为建设文明协调融洽的现代化城市社区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15期)
杜晓谨[5](2015)在《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社区建设的蓬勃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社区居民己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对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生活品质、生活条件都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也给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这些矛盾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管理体制的变革使得社会管理的重心从“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转移,面对随之而来的各种新问题,要实现公平正义和协调发展,除了强制性的政策措施,我们更需要一种柔性的手段,即政治社会化。在政治文明不断地向前推进、文化格局逐渐呈现多元发展、社会转型到了攻坚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实现社会稳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着眼于整合资源、增强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效性,需要科学合理的创建机制作保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政治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第一部分:绪论。通过对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和政治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让本文的研究背景更加清晰。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综述。通过对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相关概念和政治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阐述,揭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叁部分: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本分析。本文通过对安徽芜湖南瑞社区和美国康州布里奇波特市社区的对比分析,总结发达国家“公民教育”对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为研究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现实依据,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方向。第四部分:政治社会化视角下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分析城市新型社区的特征,结合新特征建立“整合-自治-整合”的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模式,并阐述建立新模式的重要性。并从几个方面阐述政治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促进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为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在“小政府、大社会”的背景下,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社区中各类组织也逐步趋向多元化,政府的主导职能与方式也将有所改变。在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不是唯一的主体,政府的主导与社区自治是相互依赖的,政府逐步发展成为领导者、合作者、服务者和监督者,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相关政策的出台者、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者、财政支持者、社区文化引导者等等。政府与企业、居民、第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行动主体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达到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即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繁荣,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形成环境优美、生活快捷、关系和谐的社区氛围。(本文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期刊2015-06-06)
孙雪津[6](2014)在《浅议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把社区居民作为建设主体,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以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为目的,逐步实现把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环境。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不过,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14年10期)
韩飞飞[7](2012)在《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我国的城市社区指的是原有社区经过体制改革之后做过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从1992年民政部召开第一个“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之后,各地开始重视社区建设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规定,社区建设开始在我国逐步推广开来。社区建设的蓬勃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城市社区居民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对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生活品质、生活条件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满足居民群众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人为本,关注群众需求,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及满意度,从而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实现整个社会和谐。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我国的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建议。第一部分: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诠释。通过对城市社区精神文明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归纳,使人们对城市社区精神文明的认识更加清晰。第二部分: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阐述,使人们认识到加强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叁部分: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在这一部分总结了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现实依据,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方向。第四部分: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第五部分:促进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针对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积极的、可行性的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夏檐笑[8](2010)在《浅谈社区服务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引导和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模式、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对如何加强社区服务、提高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0年20期)
赵华灵[9](2010)在《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城市社区为载体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应秉承"人本、互助、自主"理念;应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健全服务网络来推进以社区文化、教育、服务、道德、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0年26期)
高艳青[10](2008)在《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文明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同时又给人类自身的发展提出新的问题。由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物质文明发展的过快造成二者发展的不均衡,反过来会给人们心理上带来很大压力,进而导致文明社会种种不文明行为与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保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制约和困难,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到二○二○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寻求和确定更为有效的制度机制和载体,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顺利实现社会整体转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研究引入社区机制和理论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目前大多的精神文明问题的研究侧重于“就精神文明建设而论精神文明建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仅仅是在“精神文明系统内徘徊”。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尝试进行创新:一是在社会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全局意义上提出社区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扩大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视野,探索引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应对机制和理论方法。全文分为五大部分共八章。导论为文章的第一部分,明确选题的原因、意义、研究视角、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即为第一章,在明确界定社区定义和我国城市社区的边界划分以及城市社区精神文明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社区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视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领域、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新平台。第二章即为本文的第叁部分,主要从纵向考察我国社区建设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模式和取得的主要成绩,并指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包括第叁、四、五、六、七、八章,进一步论证引入社区的选择机制,从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社区管理、社区精神六个方面详细阐述经由社区发展、提升精神文明的主要路径,并研究提出创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结语为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得出结论并指出未来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社区的本质和内涵决定了其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社区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完善社区理念和机制,精神文明建设定会硕果累累。第一章,界定“社区”、“精神文明”、“社区精神文明”等核心概念,明确我国城市社区的边界划分和城市社区精神文明的目标和任务,提出社区与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社区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视野。第二章,基于我国社区理论研究的认识演进和社区建设实践的蓬勃开展,从纵向考察社区建设与精神文明的互动关系,重点介绍几种典型的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指出急需解决的问题。第叁章,论述社区服务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指明其提升社区精神文明的作用机制,并总结国外社区服务的发展经验,以此为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借鉴。第四章,阐述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指出其在提升城市社区精神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发展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第五章,阐明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机制,在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过程中自然提升着城市文明,国外成熟的社区教育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借鉴。第六章,阐述社区环境对社区人的潜移默化地影响,良好的社区环境既是城市社区精神文明的重要影响因素,还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追求。第七章,阐述社区管理作为一种具有自治性、服务性、群众性的社会管理机制,是适应了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样,社区管理在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第八章,论证社区精神是社区的灵魂和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社区应成为现代人真正的精神家园,“回归社区”已成为大势所趋。培育社区精神是提升人的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水平的一种现实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08-05-01)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基固本的思想道德基础工程,对于新时代确立公民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形成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共识,提高人们文明程度,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良好风尚,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全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工作,将其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落实到城市社区建设中,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将其逐渐融入到居民群众的生活与工作中,深耕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居民心中,并不断转化为实际行动,对于促进社区建设全面提高,推动城市发展进步,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爱岗敬业、亲近和睦的浓厚氛围都具有重大意义。社区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人民群众与社会衔接的纽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主要阵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明晰的目的性和社会发展意义。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急需在理论和现实中做好回答。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城市社区两个视角切入相关主题的研究,以城市社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涵和论述为支点,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对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举措和模式及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疑难和归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社区精祌文明建设的功能与基本途径,从原则、方法、途径、措施等进行理论实践设计,加速推动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与进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1].周敏.浅谈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
[2].吕怡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3].吕怡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2018
[4].吕怡静.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J].明日风尚.2017
[5].杜晓谨.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
[6].孙雪津.浅议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4
[7].韩飞飞.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
[8].夏檐笑.浅谈社区服务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J].大众文艺.2010
[9].赵华灵.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
[10].高艳青.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