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准误差论文-王齐贤,李东光

对准误差论文-王齐贤,李东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准误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磁传感器,非对准误差,椭球拟合,粒子群优化

对准误差论文文献综述

王齐贤,李东光[1](2019)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地磁传感器非对准误差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椭球拟合校正方法中存在的旋转模糊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自主校正方法实现对地磁传感器非对准误差的估计,无需外部传感器辅助即可准确地求解地磁传感器的12个校正参数。采用仿真和实验数据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椭球拟合校正方法的基础上将滚转角的测量精度从8°提高到1°,转台实验结果也表明所提出的自主校正方法提高了滚转角的实时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国荣,魏翔,郝顺义,卢航,许明琪[2](2019)在《传递对准非线性误差模型一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失准角情况下的舰载机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问题,建立了非线性的经典传递对准和快速传递对准误差模型。从二者对失准角的定义出发,通过理论推导,论证了非线性情况下两种误差模型的一致性关系。采用"速度+姿态"组合匹配算法,对大失准角情况下舰载机捷联惯导系统的传递对准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中,经典传递对准方法对水平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1'左右,对方位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3'左右;快速传递对准方法对对水平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1'左右,对方位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2'左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失准角进行有效估计且精度接近,两种误差模型在非线性情况下具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广,王新华,李大禹[3](2019)在《仿生复眼系统的子眼安装孔对准误差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仿生复眼系统是一种多子眼拼接的大视场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由一级同心物镜和二级子眼镜头阵列组成。为实现大视场无缝隙拼接成像,必须严格保证所有子眼镜头的光轴与同心物镜球心的对准误差在光学设计允许的公差范围内。首先,基于PSM(point source microscope)定位仪的自准直原理确定PSM的基准参考零位,然后通过转接器将PSM分别固定在所有子眼镜头安装孔中,计算经同心物镜反射后像点质心位置与子眼安装孔轴线对准误差的几何关系式,最后用Lighttools软件仿真检测光路并对所有安装孔对准误差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安装孔轴线与同心物镜球心的对准误差均小于30μm。满足光学设计中子眼镜头光轴与同心物镜球心对准误差小于50μm的公差要求,从而保证了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大视场高分辨率无缝拼接影像的获取。(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期刊2019年04期)

唐皓,唐果宁[4](2019)在《六轴运动平台几何误差与阵列光纤对准精度的映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缆中阵列光纤与波导芯片精准对接问题,运用光电子封装系统六轴精密运动平台,研究了控制阵列光纤的位姿及对准精度。依据齐次坐标矩阵的几何误差模型,采用方差敏感性分析方法,辨识得出影响对准精度的重要误差项;分析了运动平台的搭建结构,探讨了运动平台几何误差与光纤对准精度的映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可为提高光纤封装效率与对准效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4期)

姚金彪,彭华军[5](2019)在《某型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航向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在飞机上时有故障发生,造成导航系统工作不正常。初始对准航向检测未通过是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常见故障,为降低该系统在飞机上的故障率,通过建立初始对准的误差模型,分析初始对准航向误差源,着重分析航向检测未通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其工程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航空维修与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杜聚有,戴凤钊,王向朝[6](2019)在《标记非对称变形导致的对准误差修正方法及其在套刻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硅片对准标记经过光刻工艺后产生的非对称变形会导致对准测量误差,目前普遍采用工艺验证的方法修正此对准测量误差,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工艺适应性问题。针对该对准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方法,即利用非对称变形对准标记在不同照明波长和偏振态情况下的对准位置差异,修正对准标记非对称变形导致的对准误差,提高了对准的工艺适应性。并将该方法拓展应用于套刻测量误差修正,提高了套刻测量的工艺适应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7期)

王律化,石志勇,宋金龙,王海亮[7](2019)在《一种新的行进间初始对准误差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载体行进间初始对准精度问题,在里程计辅助惯性系行进间精对准的情况下,推导了精对准误差模型。通过降维处理和状态方程参量的自相关函数的正交化相结合,在降低滤波计算量的基础上,保证了滤波器在非白噪声情况下的滤波器的稳定性。由于在滤波过程中需要对于参量的后验概率密度进行数值解算,为提高解算精度,运用5阶球面-径向准则进行计算。仿真实验表明,在方位角为大失准角的条件下,该算法可以有效保证较高的滤波精度,并且在噪声未知的情况下,滤波器保证很好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律化,石志勇,宋金龙,王海亮[8](2019)在《载体行进间对准杆臂误差补偿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载体行进间对准过程中由于杆臂误差所造成的对准结果偏差问题,通过分析杆臂误差的产生机理,提出采用力学方程的方法对杆臂长度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杆臂长度代入到力学方程,同系统的误差模型相结合,组成新的状态量测方程,通过5阶CKF算法,实现了杆臂误差的在线补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载体行进间杆臂长度的实时估计,根据估计结果,实现对于杆臂误差的在线补偿,从而提高对准的精度。(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孙思扬,陈晓晨,戴巡,肖雳,王娜[9](2018)在《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校准方法及对准角度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探头球面近场天线测试系统的通道不一致性提出了校准方法,并对对准角度误差引入的近场测量幅度相位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当对准角度误差Δφ=0. 5°时,引入的近场测量幅度误差<0. 1dB,相位误差<1°。采用高精度转台机械臂并结合激光对准等技术手段,可以将对准角度误差控制在±0. 1°之内,近场测量幅度误差及相位误差也将大幅减小。(本文来源于《计量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王立兵,赵圆,温习[10](2018)在《行进间对准参数误差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陆用惯性定位定向系统中,行进间对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但在有些动态应用场景,载车快速机动时仍存在滤波器振荡和不稳定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从系统参数误差的角度,分析动态对准过程中航向估计精度的动态特性,得到了各类参数误差与动态对准航向精度的定量关系。其中,里程计当量误差在载车南北向行驶过程中将引入等效北向参考速度误差,陀螺漂移与加速度计的误差与其在静态对准过程中的作用类似,但在车辆转弯机动过程中会造成导航系内等效陀螺漂移和加表误差的变化,从而造成滤波器的振荡或不稳定。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上述误差灵敏度分析对于提高动态对准精度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对准误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大失准角情况下的舰载机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问题,建立了非线性的经典传递对准和快速传递对准误差模型。从二者对失准角的定义出发,通过理论推导,论证了非线性情况下两种误差模型的一致性关系。采用"速度+姿态"组合匹配算法,对大失准角情况下舰载机捷联惯导系统的传递对准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中,经典传递对准方法对水平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1'左右,对方位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3'左右;快速传递对准方法对对水平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1'左右,对方位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2'左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失准角进行有效估计且精度接近,两种误差模型在非线性情况下具有一致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准误差论文参考文献

[1].王齐贤,李东光.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地磁传感器非对准误差校正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9

[2].黄国荣,魏翔,郝顺义,卢航,许明琪.传递对准非线性误差模型一致性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

[3].张广,王新华,李大禹.仿生复眼系统的子眼安装孔对准误差检测方法[J].中国光学.2019

[4].唐皓,唐果宁.六轴运动平台几何误差与阵列光纤对准精度的映射关系[J].中国机械工程.2019

[5].姚金彪,彭华军.某型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航向误差分析[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9

[6].杜聚有,戴凤钊,王向朝.标记非对称变形导致的对准误差修正方法及其在套刻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2019

[7].王律化,石志勇,宋金龙,王海亮.一种新的行进间初始对准误差模型及其应用[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9

[8].王律化,石志勇,宋金龙,王海亮.载体行进间对准杆臂误差补偿算法[J].现代防御技术.2019

[9].孙思扬,陈晓晨,戴巡,肖雳,王娜.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校准方法及对准角度误差分析[J].计量技术.2018

[10].王立兵,赵圆,温习.行进间对准参数误差灵敏度分析[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8

标签:;  ;  ;  ;  

对准误差论文-王齐贤,李东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