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活性论文-吴国杰

冷活性论文-吴国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冷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酯酶,嗜冷杆菌,冷活性,耐盐

冷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国杰[1](2014)在《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的冷活性、耐盐酯酶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酯酶(Esterase, E C3.1.1.X)是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生物催化剂之一,可以水解酯类底物产生酸类和醇类物质,也可以催化逆反应合成各种酯类,因此在食品、药物、农业、化工等多种领域广泛研究和应用。冷活性酯酶具有在低温下保持高的催化效率,温度升高时不稳定的特点,能够满足一些特殊的工业生产要求(如低温),达到高效催化、节省能源、热不稳定物质合成等目标。本研究筛选到两株活性较高,可以产冷活性酯酶的嗜冷菌株,分别是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和太平洋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pacificensis)。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a中构建它们的基因组文库,通过添加有酯酶筛选底物叁丁酸甘油酯的固体Luria-Bertani培养基筛选基因组文库,得到两个可以产透明圈的重组大肠杆菌克隆子。通过插入片段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两个酯酶基因,分别是来自Psychrobacter sp.的酯酶基因est12和Psychrobacter pacificensis的酯酶基因est10。基因est10(Genbank accession no. KC291403)全长672个碱基,编码223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24,647道尔顿,对应的酯酶Est10与来自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 PAMC2119的一个羧酸酯酶(NCBI参考序列为WP_010199455.1)的同源性最高(92%);基因est12(Genbank accession no. KF313138)含990个碱基对,编码329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5,150道尔顿,对应的酯酶Est12与来自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 PAMC211的一个酯酶(NCBI参考序列为WP_010200623.1)的同源性最高(77%)酯酶Est10和Est12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和纯化后,检测其酶学性质。在不同侧链长度的对硝基苯酯类底物中,Est10对侧链四碳底物对硝基苯丁酸酯(p-nitrophenyl butyrate)活性最高,对十六碳的对硝基苯棕榈酸酯(p-nitrophenyl palmitate)没有活性。酯酶Est10最适反应温度25℃,最适反应pH7.5,在低温0℃能保持55%的活性;Est10在室温比较稳定,在40℃孵育2小时后仍能保持80%以上的活性。1mmol/L低浓度Zn2+、 Mg2+、 Ba2+、Ca2+、 Cu2+、 Fe3+、尿素和EDTA可以轻微地提高Est10活性,而同浓度的DTT和PMSF分别轻微和完全抑制其活性。增加NaCl浓度可以提高酯酶Est10的活性(2mol/L NaCl溶液中,活性提高至143.2%)和稳定性(在5mol/L NaCl溶液中孵育6.5小时后,活性提高到126.4%),说明Est10耐盐的性质。体积比为0.05%和0.1%的去污剂tween20、 tween80、 Triton X-100和CHAPS均可以提高Est10的活性和稳定性,而SDS和CTAB则相反。同时,Est10和30%的有机溶剂包括甲醇、DMSO.乙二醇孵育后仍保持较好活性,和30%异丙醇、乙醇、正丁醇和乙腈孵育后活性很低。进化树分析表明酯酶Est112可能属于一个新的酯酶家族。酯酶Est12最适底物同样为p-nitrophenyl butyrate,最适反应pH7.5,最适反应温度为35℃,在0℃可以保持41%的活性,在40℃以上时不稳定,体现了冷活性的特点。同时,Est12也是个耐盐酶,反应体系中NaCl浓度从0mol/L提高到4.5mol/L时,其米氏常数Km从0.069mmol/L降低至0.033mmol/L,催化常数kcat从4.20s-1升至9.21s-1,使催化效率kcat/Km从60.72s-1·mM-1升至276.31s-1·mM-1;同样,在0-4.5mol/L NaCl溶液中处理24小时后,酯酶Est12依然非常稳定。同时,酯酶Est12对在一些有机溶剂和去污剂存在时,也具有很好的活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得到了两个新型的冷活性、耐盐,并对有机溶剂和去污剂具有一定耐受的酯酶,它们在一些极端工业生产加工条件(低温、高盐、有机合成等)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刘悦,张博,张敏文,李荷[2](2012)在《响应面法优化菌株Serratia proteamaculans sp. L 3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发工业用酶,在前期菌株筛选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通过Plackett-Bru-man设计与响应面法(RSM)相结合的实验统计方法实现对Serratia proteamaculans sp.L 3菌株产冷β-半乳糖苷酶培养基成分的优化.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3个显着影响因子:K2HPO4,MgSO4和NaCl,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产酶的最优组合为:K2HPO40.15 g·L-1,MgSO40.50 g·L-1,NaCl 0.76 g·L-1,此时预测的最高A420为0.370 4.经过验证实验,结果表示最佳产酶培养基成分条件下,优化后降解ONPG的能力提高了1.1倍.本研究为微生物β-半乳糖苷酶的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张博[3](2011)在《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低温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乳糖酶,即β-半乳糖苷酶能将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并具有半乳糖苷转移作用,主要用于低乳糖乳制品的生产,用以解决乳糖不耐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乳糖酶不仅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在环境、医药、分析等领域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工业上所用的乳糖酶最适反应温度大多较高,从而提高了成本、也耗费了过多的能源。因此,寻找一种在较低温度下具有高酶活的乳糖酶,对于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含X-gal的筛选板在中国东北部油田附近土壤中分离出了一株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经过形态学和16S rDNA比对,初步鉴定为变形斑沙雷氏菌属(Serratia proteamaculans sp.),命名为Serratia proteamaculans sp.L3。该菌株在温度(4℃-35℃),pH值(7.0-9.0),NaCl浓度(0.5%-3%)范围内生长活跃。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佳生长pH是7.5,最适生长的NaCl浓度为1%。该菌株L3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为胞外酶,对粗酶液的酶活性及耐受性的研究发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2℃,最适反应pH为7.0,这与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基本一致。除此之外,本文还利用表面响应分析法进行了产酶条件的优化,结合单因子实验,我们得到了理论上对菌株L3产酶最有利的培养条件:葡萄糖1.0g/L;酵母粉1.5g/L;(NH4)2SO4 0.1g/L;K2HPO4 0.15g/L;MgSO4 0.50g/L;NaCl 0.76g/L;pH 7.5;温度25℃。通过实验验证,在该条件下菌株L3产β-半乳糖苷酶的能力比优化前提高了1.1倍,这为以后该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还通过去除pUC19的LacZ序列获得了质粒p△LacZ作为克隆载体,为构建菌株L3的基因组文库作了良好的铺垫。(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期刊2011-05-01)

张博,张敏文,顾取良,李荷[4](2011)在《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新的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为解决目前工业用β-半乳糖苷酶耗能大、pH要求高的难题创造条件。方法通过含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的筛选培养基在油田附近土壤中分离纯化菌株并进行鉴定,以邻硝基苯β-D-半乳吡喃糖苷(ONPG)为底物测定酶特性。结果获得了一株新的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种,经形态学和16 s rDNA比对,初步鉴定为变形斑沙雷菌属,命名为Serratia proteamaculanssp.L3。该菌株所产β-半乳糖苷酶为胞外酶,粗酶液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结论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的发现及酶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黄秋婵,何彬[5](2006)在《产冷活性淀粉酶嗜冷菌的分离和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对产冷活性淀粉酶的冷适应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对菌株的分离和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其16S rRNA基因后连接于T—载体再转入大肠杆菌JM109中,筛选阳性克隆转化子进行培养,最后提取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辛明秀,周培瑾[6](2005)在《冷活性酶的结构柔韧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活性酶是一类在低温条件下具有很高催化活性的酶。冷活性酶结构的柔韧性是其低温催化活性的结构基础。该文论述了冷活性酶结构的柔韧性与低温催化活性的关系,从蛋白质结构的不同层次分析了冷活性酶柔韧性的结构特征,分析了冷活性酶结构的柔韧性、稳定性和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生命的化学》期刊2005年01期)

辛明秀,周培瑾[7](2004)在《冷活性琥珀酸脱氢酶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常规酶学方法从嗜冷酵母 (Y18)中分离纯化有催化活性的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 .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2 0 ℃ ,0℃仍然保持酶活性的 2 0 % ,4 0℃处理 30min酶活性损失 90 .4 % ,不同温度处理后酶在 2 80nm的紫外吸收明显改变 ,随温度升高在 2 80nm紫外吸收值增大 .这些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SDH是对温度敏感的冷活性酶 .纯化的SDH经PAGE电泳分析显示单一条带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测出相对分子质量为 6 0× 10 3 和 32× 10 3 的 2条带 ,分别为黄素蛋白 (flavoprotein ,FP)大亚基和铁蛋白 (iron protein ,IP)小亚基 .通过对FP的 14 91个碱基的DNA序列分析表明 (酿酒酵母FP基因全序列由 192 3个碱基组成 ) ,菌株Y18与酿酒酵母具有很高的DNA序列同源性 ;Y18与酿酒酵母FP一级结构包括酶的活性中心基本一致 ,但Y18的FP中 3个位置的氨基酸变为R基较小的氨基酸 ,并有 3个位置的氨基酸被在β 转角处出现频率较高的氨基酸所取代 (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 ) .这些结构特性可能使Y18SDH的空间结构更具柔韧性 (flexibility) ,有利于在低温条件下发挥催化功能 .(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王玢,汪天虹[8](2004)在《冷活性纤维素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海洋嗜冷菌MB1所产冷活性纤维素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 ,0℃时残余酶活约为20% ,最适 pH值为6.0,在pH5~7.5范围内酶活均较高。该酶对热敏感 ,50℃保温2h ,残余酶活为15 % ;60℃时 ,酶完全失活。(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04年02期)

辛明秀,周培瑾[9](2000)在《冷适应微生物产生的冷活性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适应微生物 (Coldadaptedmicroorganism)包括嗜冷菌和耐冷菌。嗜冷菌可在 0℃生长 ,其最适和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低于 1 5℃和 2 0℃。耐冷菌可在 0℃~ 5℃生长繁殖 ,其最适和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低于2 0℃和 35℃。冷适应微(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0年06期)

冷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开发工业用酶,在前期菌株筛选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通过Plackett-Bru-man设计与响应面法(RSM)相结合的实验统计方法实现对Serratia proteamaculans sp.L 3菌株产冷β-半乳糖苷酶培养基成分的优化.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3个显着影响因子:K2HPO4,MgSO4和NaCl,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产酶的最优组合为:K2HPO40.15 g·L-1,MgSO40.50 g·L-1,NaCl 0.76 g·L-1,此时预测的最高A420为0.370 4.经过验证实验,结果表示最佳产酶培养基成分条件下,优化后降解ONPG的能力提高了1.1倍.本研究为微生物β-半乳糖苷酶的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国杰.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sp.的冷活性、耐盐酯酶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2].刘悦,张博,张敏文,李荷.响应面法优化菌株Serratiaproteamaculanssp.L3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

[3].张博.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低温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D].广东药学院.2011

[4].张博,张敏文,顾取良,李荷.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特性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

[5].黄秋婵,何彬.产冷活性淀粉酶嗜冷菌的分离和纯化[J].百色学院学报.2006

[6].辛明秀,周培瑾.冷活性酶的结构柔韧性[J].生命的化学.2005

[7].辛明秀,周培瑾.冷活性琥珀酸脱氢酶的特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8].王玢,汪天虹.冷活性纤维素酶性质研究[J].海洋科学.2004

[9].辛明秀,周培瑾.冷适应微生物产生的冷活性酶[J].微生物学报.2000

标签:;  ;  ;  ;  

冷活性论文-吴国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