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建筑论文-聂巧荣

苏州园林建筑论文-聂巧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苏州园林建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园林建筑,建筑风貌,文化传承互动

苏州园林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聂巧荣[1](2019)在《苏州园林与徽州园林建筑风貌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园林建筑艺术史可谓源远流长,体现出了各个民族自身的特色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城市的园林建筑风貌是表达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建筑风貌不单单能够延续一座城市的文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城市的形象,可以说一座城市的园林建筑是其底蕴所在。本文经过对苏州、徽州两地的园林建筑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艺术的渊源、城乡差异、经济地位等方面追本溯源,初步的对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园林建筑以及建筑文化在泛江南文化圈中的传承与互动历史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建筑方面,二者遵循相似的艺术原理,以适应自身的建筑环境,文化传承的总体趋势是从城市走向乡村、小镇,但却不失双向的互动联系,各自发挥其优势所长,最终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7期)

刘青,王健[2](2019)在《基于苏州园林建筑装饰图案的青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园林建筑装饰图案是园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装饰载体,其构图、设计、题材是体现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的重要手段。从图案、工艺、设计理念等方面入手,融合现代审美特征,依据传统图案的设计方法进行图案再设计,尝试传统图案产品设计的新方法,总结设计思想,将苏州园林艺术与青瓷艺术进行设计的结合,实现美学价值的提升,借助设计来改善苏州园林旅游文化产品呆板局限的现状,也为青瓷的现代设计打开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创意设计源》期刊2019年03期)

张树彬[3](2019)在《苏州园林景观建筑文化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美誉,具有典型东方园林的艺术特性与文化,苏州园林具有独特的诗情画意,是世界园林中独特而靓丽人文风景,造园意境魅力独特深邃久远。(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04期)

孙萌[4](2018)在《苏州园林小空间大氛围设计手法探究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营造有着博大精深的造园理论与精湛的造园技艺,与之并存的是历经时光洗礼的园林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凝聚时空的艺术,几千年来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哲学思想及精致绝伦的技术劳动成果。对于中国传统园林而言,造园思想和理念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积淀与哲学思想在营造活动中的碰撞反映。因而对传统园林造园手法进行各个方面细部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小见大是传统园林艺术领域中常见的造园手段,同时也是造园手法中的重要界面。此手法增加园林空间的序列层次,扩大园林的景深,代入游者的情感体验,创造出有独特美学艺术的趣味性空间,对中国园林建筑的传承发展有着极具创造性的价值。本文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背景的认知开始解读,先对研究主体所涉及的大背景环境进行一定的认知解读,同时基于一定理论从最基本空间组成元素的数量、元素的多样性、元素的序列、空间尺度等的不断变化对人行为产生的影响,从物理层面对园林“小中见大”进行研究。同时,从人类最初进化对人认知特质的影响,以及从脑神经学出发,探究大脑接受刺激所形成的反应,对人情感产生的影响,探究什么样的空间会让人心理上感受大且丰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汇总并归纳,同时结合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汇总中国私家园林“小空间大容量”氛围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提炼“小空间大容量”设计手法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体现。提炼游览过程中以小见大给人所带来的微妙心理变化,结合富有趣味的相关现代建筑实践案例,进一步阐述园林的“小空间大容量”设计手法如何自然嫁接到现代建筑流线设计中。(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赵丽[5](2018)在《苏州园林建筑木构装饰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园林甲天下。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拙政园、留园就占有两席。苏州工艺冠天下,可以说“苏工”的高度就是中国工艺的高度。本课题以拙政园为切入点,重点对苏州园林建筑及其木构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旨在挖掘苏州园林的木构的装饰之美。以往对苏州园林的研究大多注重在其造园、园艺、诗画等方面,或是整体的研究,或是作为江南私家园林的典例,又或是作为江南建筑的一种形式的探讨。对建筑装饰木构件单独而系统的研究还较少。事实上,苏州园林建筑木构装饰是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拙政园里的木构装饰艺术或许不是最精致,但是其恰到好处的木构装饰,简雅质朴中有着极高的韵致。苏州园林建筑装饰艺术,以“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为基础,呈现出以人为用的价值取向,即使在今天也同样适用。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梳理出那些古为今用的元素,从而可以繁荣民族文化,并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探索新道路。(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3-01)

江宁[6](2018)在《《苏州园林》:领略江南第宅园林建筑风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词及作者情况;2.掌握本课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式。3.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特点。过程和方法:1.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2.熟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灿烂中华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8年06期)

苏林[7](2018)在《浅谈苏州园林建筑空间与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生命的起源,从远古时期,人类就懂得逐水而居,生活在水源的附近。中国古代建筑更是将建筑与水融合,其中以苏州园林为代表。苏州园林是水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完美模型。本文主要以苏州园林为对象,研究园林建筑与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传统园林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水体在其中起到怎样的影响。以及在设计园林时,水体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和制造手法。(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8年02期)

王梦婕,杨榕[8](2018)在《用建筑写诗——浅析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的建筑创作与苏州园林艺术的异曲同工》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将"建筑学"列为第叁类诗的行列,然而在如今这个被钢筋混凝土充斥着的城市空间里,诗意的空间早已荡然无存,人们渴望有那么一个空间,它是有情感的,静谧的,愉悦的。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是一个用建筑去书写诗篇的大师,而苏州园林艺术同样是创造了一种诗意的空间。因此本文通过浅析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与苏州园林艺术在创作意境上异曲同工,探寻那些在建筑创作中渐渐消退的灵魂和富有诗意的建筑情感空间。(本文来源于《门窗》期刊2018年01期)

张乾[9](2016)在《晚明苏州园林建筑与苏作明式家具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在历史上被描述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畸变导致士风溃糜,经济空前繁茂致使消费奢靡成风,文化思潮融合带来哲学的重大突破。众多江南文士纷纷摒弃了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活跃地出现在园林的营造与家具的设计领域之中,并与匠人密切交流,着书立论。苏州园林建筑与苏作明式家具分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与传统家具领域的两座高峰,在晚明时期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其发展的轨迹是紧密相连的。本课题以晚明时期苏州地区的园林建筑以及在园林中作为主要陈设的苏作明式家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应用归纳及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二者的基本类型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晚明时期的苏州园林建筑与苏作明式家具之间的关系:首先,研究了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影响因素,从造物者思想的角度出发,分析两者在设计思想、造物观上的同一性;其次,在总结了园林建筑与家具的基本工艺与形制的基础上,从材质、工艺、造型、结构、及装饰五个方面,对两者在工艺及形制上的关联性进行比对分析;最后,对园林建筑空间内的家具陈设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出其陈设布置的一般规律,分析家具对建筑室内空间的消化方式。晚明时期的苏州园林建筑与苏作明式家具之间关联密切,一方面园林建筑的兴盛推动了家具的发展,另一方面两者在工艺及设计理论上的进步是始终一致的。两者的关系具体表现在:1.苏州园林建筑及苏作明式家具都极大受到江南文士及匠人的影响,在设计思想、内涵方面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2.大木作与小木作工艺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苏州园林建筑与苏作明式家具在材质与工艺上有都着高度的一致性。3.苏州园林建筑与苏作明式家具在造型、结构、装饰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相似甚至相同的做法,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借鉴及模仿。4.苏作明式家具在苏州园林建筑空间中和谐统一的布置陈设,让两者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王薇,樊非[10](2015)在《苏州“园林建筑”交通微空间的营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对以小径、石桥、游廊为主要形式的园林交通空间进行详细的阐述。尝试通过拆解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园林建筑道路交通空间系统,来总结出园林建筑道路空间的特点,并且试图通过对交通空间构成要素的二维平面组合以及叁维空间人体感知分析,来把握园林交通空间的营造手法。希望通过对园林建筑交通空间特点的研究为探索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5年09期)

苏州园林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苏州园林建筑装饰图案是园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装饰载体,其构图、设计、题材是体现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的重要手段。从图案、工艺、设计理念等方面入手,融合现代审美特征,依据传统图案的设计方法进行图案再设计,尝试传统图案产品设计的新方法,总结设计思想,将苏州园林艺术与青瓷艺术进行设计的结合,实现美学价值的提升,借助设计来改善苏州园林旅游文化产品呆板局限的现状,也为青瓷的现代设计打开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州园林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聂巧荣.苏州园林与徽州园林建筑风貌调查研究[J].中外建筑.2019

[2].刘青,王健.基于苏州园林建筑装饰图案的青瓷设计[J].创意设计源.2019

[3].张树彬.苏州园林景观建筑文化与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9

[4].孙萌.苏州园林小空间大氛围设计手法探究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18

[5].赵丽.苏州园林建筑木构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8

[6].江宁.《苏州园林》:领略江南第宅园林建筑风貌[J].情感读本.2018

[7].苏林.浅谈苏州园林建筑空间与水的关系[J].花卉.2018

[8].王梦婕,杨榕.用建筑写诗——浅析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的建筑创作与苏州园林艺术的异曲同工[J].门窗.2018

[9].张乾.晚明苏州园林建筑与苏作明式家具关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10].王薇,樊非.苏州“园林建筑”交通微空间的营造初探[J].中外建筑.2015

标签:;  ;  ;  

苏州园林建筑论文-聂巧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