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逻辑论文-张登玉,谭咏康

经典逻辑论文-张登玉,谭咏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典逻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量子计算,逻辑门,量子逻辑门,比特

经典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张登玉,谭咏康[1](2019)在《经典逻辑门与量子逻辑门》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计算是通过经典逻辑门来实现,而量子计算则是由量子逻辑门来完成其功能。由于经典逻辑门与量子逻辑门遵循完全不同的物理规律,虽然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区别。文章介绍经典逻辑门与量子逻辑门的概念,从种类和功能上分析两者的异同。(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小红[2](2019)在《源于非经典逻辑的代数结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智能科学的数学基础之一,非经典逻辑(主要指非经典数理逻辑)及相关代数结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源于非经典逻辑的代数结构进行全面系统总结,从蕴涵片段的视角梳理其中的内在联系,这些代数结构包括各种可换剩余格、非可换剩余格、非结合剩余格、剩余有序广群、BCK/BCI-代数、BCC/BZ-代数、伪BCK/BCI-代数等.同时介绍近年来非经典逻辑代数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量子B-代数(quantum B-agebra)、EO-代数(extended-order algebra)及新近提出的基本蕴涵代数(basic implication algebra)等.(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崔帅[3](2018)在《非经典逻辑视阈下的知识表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器智能化一直是人工智能追求的目标,而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机器智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机器学习的研究正面临着一个困境,那就是,机器无法表征所有的人类推理知识以及现实世界事实。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许多知识都呈现出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因而,如何丰富机器的表征力,实现对不同知识的表征与处理(也就是“机器可学习性问题”)就成为了计算机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作为新表征形式的非经典逻辑在保留经典逻辑形式化特征的同时也放弃了经典逻辑遵循的必然性推理特征,成为了当下机器可学习性问题最具潜力的研究方法。在此,我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指的机器是由软件与硬件构成的趋向于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而非简单的机械装置。论文立足于非经典逻辑的视角,考察了非经典逻辑的结构特征,并从非经典逻辑的形式结构以及推理技术上分析该类逻辑系统何以能表征多样的现实世界事实与知识。论文主要分为叁部分,其中第一章为第一部分,第二、叁、四、五章为第二部分,第六章为第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究了机器可学习性问题中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考察了当下机器可学习性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非经典逻辑特征的分析表明非经典逻辑是机器可学习性问题研究最具潜力的方法,该方法既具有较强的形式推理能力,又具有推理的不确定性特征,在保证推理有效性的同时丰富了推理的结果。论文的第二部分依据不同的逻辑系统对四类不同特征的知识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不确定知识的表征提供了潜在的研究路径。论文的第二章对比了可能世界语义学与情境语义学,阐明了可能世界可以被解释为情境,并指出模态逻辑具有与情境计算相类似的特征,可以尝试被用于表征情境知识。第叁章揭示了语境是模糊性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因而提出通过语境的明晰来解决模糊性问题,并从两种不同语境逻辑的视角具体分析了模糊性问题。第四章则是详细分析了有意义的矛盾,阐述了次协调逻辑可以容纳有意义的矛盾,并依据四值结构和注释格结构具体阐释了矛盾的分析过程。而第五章作为对不完备经验知识的分析,则是在概率论的可信度解释上,通过计算证据对经验知识的支持度刻画了经验知识的可信度与有效性,并详尽的剖析了经验知识的修正过程。第叁部分则是对不确定性知识表征问题的哲学思考,从逻辑学视角揭示了知识表征问题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的转变,表明了非经典逻辑是一种语形分析与语义分析相结合、语境与计算相融合的研究方法,并且该方式还试图实现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统一。而从知识论视角来看,知识因证据和语境而具有多元性,并指出知识是可错的。结束语从不确定性知识的表征、大数据分析的需求以及形式研究方法的变革概述了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的研究将走向可计算化,进而指出计算主义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从物理架构、研究方式、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计算主义的发展;且在此基础上,简要的说明了常识推理、自然语言、生物动力模型以及机器学习的样本数据将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整体而言,本文首先对机器可学习性问题的概念、特征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四个角度进一步考察非经典逻辑如何表征多样的、模糊的、不确定的知识,并从哲学视角阐释了非经典逻辑在知识表征问题解决中的适应性与合理性。本文的目的在于:依托于非经典逻辑分析其对不同类型知识表征的合理性,表明非经典逻辑是机器可学习性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也是机器智能化研究的新颖路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哲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伟长,桂起权[4](2017)在《量子迭加态和量子同一性的非经典逻辑解读——从逻辑哲学观点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逻辑哲学观点看,逻辑必须不断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科学推理新的实际需要。经典逻辑的基本定律(矛盾律、同一律)并不是逻辑的终极真理。达科斯塔(N.C.Da Costa)的次协调逻辑放松矛盾律的禁令,允许"不平庸矛盾",并能从逻辑上消解量子迭加态的疑难。禁自返逻辑及其"量子等同"算子的引入,消解了"全同粒子"丧失经典意义同一性的疑难。(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7年05期)

胡泽洪,邓雄雁[5](2017)在《经典逻辑、自由逻辑与空词项》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逻辑与自由逻辑都涉及空词项问题。经典逻辑对空词项采取的是一种否定的态度,它要求命题的"主词非空",在逻辑中排斥带有空词项的命题,从而导致经典逻辑与存在问题缠绕在一起。自由逻辑把空词项视为合法的逻辑词项,允许含有空词项的命题出现在逻辑系统中,并试图给包含空词项的命题以恰当的语义解释。自由逻辑对空词项的这一积极态度,带来了一系列逻辑和哲学上的好处。(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7年03期)

马巧云,吴洪博[6](2017)在《经典逻辑系统中的随机化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经典命题逻辑系统中n元命题公式基于随机数列和随机映射的向量表示形式,利用命题公式的基于随机数列的向量表示形式给出公式的D-随机真度、公式间的D-随机相似度和D-随机伪距离的等价表示形式。说明了一个具体的n元经典命题公式的D-随机真度最多只有22n种情况。利用命题公式间的D-随机相似度和D-随机伪距离的等价表示形式,给出了关于命题公式的D-随机真度、命题公式间的D-随机相似度和D-随机伪距离的一些性质的新的证明。(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期刊2017年08期)

高航[7](2017)在《一个非经典逻辑群体:哲学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逻辑主要指以哲学概念、范畴及应用为研究对象的新兴逻辑学科群体,通常也被认为是通过扩充或修改经典逻辑得来的一个非经典逻辑学科群体,不具备经典逻辑真值函项性、二值性、个体域非空性、单调性和陈述性等特征。本文主要从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之间的区别以及哲学逻辑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入手,分析阐述哲学逻辑研究的内涵。(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7年01期)

郭贵春,崔帅[8](2016)在《非经典逻辑的本质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经典逻辑致力于扩展逻辑的推理能力,为机器智能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式。故而我们对非经典逻辑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非经典逻辑的特征,指出其具有多值性、不确定性以及非单调性的特征,最后通过总结非经典逻辑的研究意义表明,非经典逻辑是一种依赖语境的分析方法,其因独特的研究形式拓宽了研究内容的范围,试图实现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统一。(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6年03期)

张兴芳[9](2014)在《剖析叁种非经典逻辑的思想来源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概率逻辑,模糊逻辑和不确定逻辑的思想来源;揭示了它们的思想本质特性;比较分析了它们的长处和不足.(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杨天平[10](2014)在《经典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统一——中国教育方针概念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方针概念的运演从简单到宏富、从抽象到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理论视点进行定义,教育方针是一定统治阶层在一定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针,是教育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和途径等的总规定,是一种规范、引导和管理教育发展的政策活动,集中反映了不同时代国家的教育意志及其价值导向。(本文来源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经典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智能科学的数学基础之一,非经典逻辑(主要指非经典数理逻辑)及相关代数结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源于非经典逻辑的代数结构进行全面系统总结,从蕴涵片段的视角梳理其中的内在联系,这些代数结构包括各种可换剩余格、非可换剩余格、非结合剩余格、剩余有序广群、BCK/BCI-代数、BCC/BZ-代数、伪BCK/BCI-代数等.同时介绍近年来非经典逻辑代数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量子B-代数(quantum B-agebra)、EO-代数(extended-order algebra)及新近提出的基本蕴涵代数(basic implication algebra)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典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1].张登玉,谭咏康.经典逻辑门与量子逻辑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张小红.源于非经典逻辑的代数结构研究综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崔帅.非经典逻辑视阈下的知识表征分析[D].山西大学.2018

[4].王伟长,桂起权.量子迭加态和量子同一性的非经典逻辑解读——从逻辑哲学观点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

[5].胡泽洪,邓雄雁.经典逻辑、自由逻辑与空词项[J].世界哲学.2017

[6].马巧云,吴洪博.经典逻辑系统中的随机化再研究[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7

[7].高航.一个非经典逻辑群体:哲学逻辑[J].文化学刊.2017

[8].郭贵春,崔帅.非经典逻辑的本质及其意义[J].江海学刊.2016

[9].张兴芳.剖析叁种非经典逻辑的思想来源与特征[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杨天平.经典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统一——中国教育方针概念的理论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

标签:;  ;  ;  ;  

经典逻辑论文-张登玉,谭咏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