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理矫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刑犯,心理矫治,监狱改造,有效性对策
心理矫治论文文献综述
范明[1](2019)在《长刑犯性心理矫治有效性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心理,是指在性生理的基础上,与性征、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包括与异性交往和婚恋等心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性心理健康的定义是:通过丰富和完善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方式,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由此可见,性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本文来源于《犯罪与改造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徐雷[2](2019)在《社区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对策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针对吸毒成瘾人员开展的心理矫治工作和心理康复工作,提供了明确且坚实的法律制度性支持依据。从宏观性视角分析,社区戒毒人员大多存在心理依赖顽固性,且在基本的心理认知结构和日常行为方式层面与一般人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本文在梳理社区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基本特征基础上,简要论述了社区戒毒人员的心理矫治对策与辅助手段,对支持和保障社区戒毒工作开展过程中顺利获取到良好效果具备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1期)
刘长虹,于巧芳,王惠[3](2019)在《循证心理矫治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复吸率是戒毒工作的难点。为帮助戒毒人员摆脱"心瘾"的束缚,本文主要采用了两个研究来探讨负性情绪对复吸的影响,以及负性情绪主题团辅对复吸倾向的干预效果。研究一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海洛因成瘾者吸毒动机量表、复原力问卷和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调查JR女子戒毒所的391名戒毒学员,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环境诱发和负性情绪是最主要的吸毒动机;(2)戒毒人员负性情绪随在所时间先升后降,正性情绪则持续提高;复吸倾向与负性情绪变化趋势一致,时间滞后;(3)复原力在抑郁和复吸倾向(LLCI=0.0029, ULCI=0.0571)、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LLCI=-0.0052, ULCI=-0.0003)间的中介效应显着。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循证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取36名符合筛选条件的戒毒人员,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基于心理动力学视角,设计负性情绪主题的团体干预方案,干预组的18名学员(脱落2人)进行为期8周,每周1次,每次1.5-2小时的干预,对照组的18名学员进行善后干预。自团辅开展前4周开始,每隔4周对两组成员的情绪、复吸倾向和复原力水平等进行测量,团辅结束后10周进行追踪测量,共测量5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干预前后干预组负性情绪、复吸倾向降低,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显着,F(4,128)=3.459, p=0.01,η_p~2=0.09; F(4,128)=6.353, p <0.001,η_p~2=0.180;(2)干预组抑郁和焦虑水平都有所降低,分组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边缘显着,F(3,96)=2.871, p=0.053,η_p~2=0.223; F(3,96)=2.904, p=0.051,η_p~2=0.225;(3)干预组正性情绪提升,测量时间主效应显着,F(4,128)=2.579, p<0.05,η_p~2=0.075;(4)干预组复原力提升,分组主效应显着,F(1,32)=5.397, p <0.05,η_p~2=0.144;(5)追踪测与后测结果相比,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抑郁均显着降低(ps <0.05),复原力和复吸倾向未发生显着变化。研究表明,抑郁和正性情绪都通过复原力影响复吸倾向;负性情绪团体干预可以降低戒毒人员的抑郁情绪、提高正性情绪,提升复原力从而降低复吸倾向,可为戒毒心理干预提供循证的依据,但干预的持续效果有待加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王燕飞,张文韬[4](2019)在《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依法维护青少年权益的必然选择。以武汉地区青少年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实地调研数据,总结和评价了中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对我国法治教育的认知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片面性和不平衡性、家庭及社会教育缺乏、过度依赖理论灌输等问题。为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水平、破解目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要多层面加快青少年法治教育建设,构建合理渠道化解青少年法治教育"边缘化"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保障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可持续性。(本文来源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晓君[5](2019)在《运用传统文化矫治未成年人不健康心理方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深远持久的,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影响深远,比如,尊老爱幼的中华优良美德就是传统文化深远持久影响的一方面,再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特性,也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生活,比如,我们的国风、家风等,我们在行为处事以及为人方面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成长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非常独特的角色。因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矫正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是非常有必要尝试的。(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30期)
唐爱君[6](2019)在《如何帮助学生矫治自卑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心理学上,自卑是指自我否定,主要表现在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同时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自卑心理笼罩下的孩子,往往缺乏竞争意识,抓不到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还会在生活中落落寡合,在学习中畏首畏尾不求上进,(本文来源于《教育家》期刊2019年34期)
吕娜[7](2019)在《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与矫治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矫治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矫治事关祖国未来发展趋势,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对此,本文以未成年人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成因,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矫治策略。(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5期)
贺桂芬[8](2019)在《基于工作导向的《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实训课程建设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课程为例,以《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为视点,通过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目前各地区的监狱管理机关拟定的心理矫治工作方案,提出基于工作岗位为导向的核心专业课实训课程的设计,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切实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中呈现的问题,形成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系统,提升实训类课程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24期)
丁春娥[9](2019)在《农牧区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矫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城镇化的背景下,农牧区的成年人口开始迅速向城市迁移,大量的农牧区留守儿童出现。因为父母远离、学校的教育理念没有更新等多个原因,许多留守儿童都出现了心理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农牧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与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社会、家庭、学校等角度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为农牧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卢少锋,沈正柳[10](2019)在《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弥补了监禁刑的不足,有利于服刑人员更好地重返社会。社区矫正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需要依靠对服刑人员的外在教育,还必须通过心理矫治改善其心理状态,转变其错误观念,使其主动接受矫正。在研究和实践中,我国的社区矫正心理矫治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一些典型模式,但在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心理矫治执行人员的专职化和执法身份的明晰化,实行心理矫治分类化,加大对心理矫治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优化资金使用方式,尽可能地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心理矫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8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针对吸毒成瘾人员开展的心理矫治工作和心理康复工作,提供了明确且坚实的法律制度性支持依据。从宏观性视角分析,社区戒毒人员大多存在心理依赖顽固性,且在基本的心理认知结构和日常行为方式层面与一般人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本文在梳理社区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基本特征基础上,简要论述了社区戒毒人员的心理矫治对策与辅助手段,对支持和保障社区戒毒工作开展过程中顺利获取到良好效果具备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理矫治论文参考文献
[1].范明.长刑犯性心理矫治有效性对策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9
[2].徐雷.社区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对策研究综述[J].法制博览.2019
[3].刘长虹,于巧芳,王惠.循证心理矫治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干预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王燕飞,张文韬.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实证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9
[5].张晓君.运用传统文化矫治未成年人不健康心理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9
[6].唐爱君.如何帮助学生矫治自卑心理[J].教育家.2019
[7].吕娜.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与矫治策略研究[J].法制博览.2019
[8].贺桂芬.基于工作导向的《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实训课程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9
[9].丁春娥.农牧区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矫治[J].新课程研究.2019
[10].卢少锋,沈正柳.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许昌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