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跨语言对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跨语料库,语音情感,深度学习,分类器
跨语言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钟琪,冯亚琴,王蔚[1](2019)在《跨语言语料库的语音情感识别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感感知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不同语言表达的情感有不同的情感特征,但也存在相似的情感特征.选择IEMOCAP英语情感数据库、CASIA汉语情感数据库、EMO-BD德语情感数据库,以中性、生气、快乐、悲伤四种情感为研究对象,了解在单语言语料库、混合语言语料库、跨语料库的语音情感识别情况.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为分类器进行训练,对情感进行识别.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语料库的语音情感的识别模式存在相似性,也存在相似的语言情感特性.还发现英文的中性情感和中文的悲伤情感具有良好的模型泛化性,英文的悲伤情感和中文的中性情感有较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洁,王建斌[2](2018)在《中德旅游视频广告的多模态耦合对比分析——基于ELAN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信息技术将信息传递方式从单一的语言文字扩展为语言、图像、声音等多模态形式,多模态话语分析也因此应运而生。旅游视频广告融语言、听觉和视觉模态于一体,共同构建语篇的多模态隐喻意义。本文选取了6则德汉旅游视频广告,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觉语法学为理论框架,借助软件ELAN对视频广告进行分割、转写、标注和数据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中德旅游广告在表达、内容、语境叁大层面上多模态耦合的共性和差异。(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文学》期刊2018年06期)
段玲璃,师敏,秦菀玥[3](2018)在《跨语言的商务语用能力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梳理了跨语言的商务语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商务语用能力界定、日常语用能力的跨语种研究和基于VOICE语料库的商务语用能力的言语行为研究叁方面展开。通过对VOICE语料库中请求、拒绝和抱怨叁种言语行为的英语通用语语用能力分析及对不同言语行为的外语语用能力相关研究的归纳整理,本文发现商务环境中商务语用能力的构建与日常语用能力有本质上区别。(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5期)
李纯寅[4](2018)在《现代英语中的分析语特征——跨语言视角下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句法的角度,传统的语言类型学将语言分为两大类:分析型和综合型。现代英语因为名词格系统的丧失和动词变位的部分消失而主要依靠多种介词和词序来表征句法关系。按照定义,现代英语已经具备了某些分析语的主要特征。本文尝试采用跨语言的视角对现代英语中所呈现的分析语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8年08期)
王小梅[5](2018)在《浅谈跨语言视角下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话语标记语的研究逐渐转向跨语言视角下的对比研究。文章基于对国内外学术界话语标记语研究现状的概述,初步探讨了跨语言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内容以及方法,列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方面,为深入探讨话语标记语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3期)
臧爱珍[6](2018)在《温州虹桥方言同素异序词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使用定量统计法和对比研究法,将虹桥方言同素异序词与其他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对象包括了普通话、汉语其他方言和日语,相较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增加了与方言对比的语言种类,不再仅局限于汉语内部。运用类型学理论,归纳不同语言同素异序词的共性以及虹桥方言同素异序词的特性。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虹桥方言同素异序词的叁个平面分析。本部分通过叁个平面,即语义、语用、语法叁方面对虹桥方言同素异序词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与归类,发现虹桥方言同素异序词结构类型多以联合结构和偏正结构为主,其次,同素异序词的词性多是以名词或者动词词性为主。二、方普日同素异序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对比。无论是方言、普通话或者日语,同素异序词的语义关系类型都包含了同义、近义和异义关系。但在近义关系中,普通话和日语都存在包孕、交叉、相关关系,而虹桥方言只有包孕和相关关系。叁、方普日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对比。在地理上,汉语方言异序词的词性与结构类型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由南向北构成一个连续体。经过对比,虹桥方言同素异序词和普通话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和词性的比例同样也符合异序词的这条地理上的规律。四、方普日同素异序词的语用对比。该部分主要将方言、日语以及普通话中的同素异序词的语用进行对比,发现同素异序词在语义一致的情况下,大多数词汇语用都会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5)
邓晓华,童芳华[7](2018)在《类标记的跨语言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类标记的跨语言对比把类标记看作语法范畴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一方面从类标记的功能角度揭示不同语言语法范畴共同的分类本质,另一方面从特定类标记的有无、类标记的内涵差异、类标记是否虚化、类标记的虚化程度如何、类标记的词法结构特征等角度揭示语法范畴多样性同语言类型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把汉语置于更多的语言背景当中进行研究,类标记的跨语言对比对汉语语法范畴的特点及其所折射出的汉民族认知个性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段玲璃,翟菁菁[8](2017)在《拒绝策略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文献研究中拒绝策略的跨语言对比、中美拒绝策略的对比、英语学习者拒绝策略对比和基于“维也纳-牛津国际英语语料库”拒绝策略的对比研究。“解释”和“提供理由”是各个国家的拒绝策略中最常用的策略,但在第二种和第叁种拒绝策略的选择上各国有许多不同之处。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拒绝策略从本质上有差别,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拒绝策略时也会受到各国文化的影响。语用迁移的现象在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中都存在,而且语用迁移的现象与学习者的水平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研究(辑刊)》期刊2017年01期)
钱家骏,穆从军[9](2017)在《跨语言学术交际的主体间性——英汉学术期刊论文引言语篇模式与介入资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语步分析模型和介入系统模型对比分析英汉地学论文引言的语篇模式和介入资源分布状况,考察英汉学术论文引言在宏观语篇模式和微观介入资源特征方面的异同,阐述跨语言学术交际的主体间性。研究发现:1)相较于汉语引言,英语引言的语步2(确立研究地位)使用频率更高,且更加重视通过语阶模式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和对研究成果的"营销";2)相较于汉语引言,英语引言更多使用否定资源、引发资源和中性资源,以凸显研究价值并扩展与潜在读者的对话空间;3)否定资源在汉语引言里主要分布在语步2中,但它在英语引言的语步1中分布也很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均松,田建国[10](2016)在《话语标记语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以及认知语用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话语标记语的研究逐渐突破了单语研究的局限,而转向了更具挑战性和研究潜力的跨语言对比研究。文章重点讨论了话语标记语跨语言对比研究的意义、内容以及方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跨语言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字信息技术将信息传递方式从单一的语言文字扩展为语言、图像、声音等多模态形式,多模态话语分析也因此应运而生。旅游视频广告融语言、听觉和视觉模态于一体,共同构建语篇的多模态隐喻意义。本文选取了6则德汉旅游视频广告,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觉语法学为理论框架,借助软件ELAN对视频广告进行分割、转写、标注和数据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中德旅游广告在表达、内容、语境叁大层面上多模态耦合的共性和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语言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1].钟琪,冯亚琴,王蔚.跨语言语料库的语音情感识别对比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2].李洁,王建斌.中德旅游视频广告的多模态耦合对比分析——基于ELAN的跨语言对比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18
[3].段玲璃,师敏,秦菀玥.跨语言的商务语用能力对比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8
[4].李纯寅.现代英语中的分析语特征——跨语言视角下的对比研究[J].报刊荟萃.2018
[5].王小梅.浅谈跨语言视角下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
[6].臧爱珍.温州虹桥方言同素异序词的跨语言对比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
[7].邓晓华,童芳华.类标记的跨语言对比[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8].段玲璃,翟菁菁.拒绝策略的跨语言对比研究[J].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17
[9].钱家骏,穆从军.跨语言学术交际的主体间性——英汉学术期刊论文引言语篇模式与介入资源对比[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
[10].王均松,田建国.话语标记语的跨语言对比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