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日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端木蕻良,抗日题材,东北作家群,巫术
抗日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佟与格[1](2019)在《论端木蕻良抗日题材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端木蕻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作家。在抗日战争时期,端木蕻良的抗日题材小说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推崇。其蕴含的战斗性和民族性极大地鼓舞着人民进行艰苦的抗争。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端木蕻良的作品在建国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针对他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真空期。正如王卫平所说:"在东北作家乃至整个中国现代作家的研究中,端木蕻良在较长的时间是被冷落的,特别是在中国大陆。"1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端木蕻良抗日题材小说的创作阶段和艺术特色,并对其文学史价值和文论价值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认识与研究。(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1期)
魏玲玲[2](2019)在《孙犁抗日小说的人文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孙犁的抗日小说是抗战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文学价值。孙犁抗日小说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对战时农村环境的真实描绘,对百姓生存状况的热切关注,对人情人性之美的诗意表达,对民众内心世界的细腻揭示,对冀中乡村风物的生动特写等方面。(本文来源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庄庆涛[3](2019)在《济州海女抗日叙事的构建——以长篇小说《乘风的岛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篇小说《乘风的岛屿》将20世纪30年代济州海女的抗日斗争故事与济州岛的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深刻描绘了日本殖民统治下济州海女的抗日事迹与抗日精神,也体现了济州岛不同于朝鲜半岛内陆的独特风貌。本文以《乘风的岛屿》一文为分析中心,旨在探索有关济州海女抗日叙事重构的模式,进而阐明海女抗日斗争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仲明[4](2019)在《丁玲抗日战争时期小说创作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1930年以后,丁玲加入“左联”,在胡也频牺牲后,她创办并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这期间,丁玲创作了《田家冲》《水》《杨妈日记》《奔》《松子》《团聚》等小说。《水》获得左翼评论界的较高评价,认为该作品的意义“不论在丁玲个人,或文坛全体,这都表示了过(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9-08-15)
冯鸽[5](2019)在《逆书写叙事下的历史氛围小说——评房伟的抗日历史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房伟发表的抗日历史系列小说以新颖的反向"逆书写"叙事方式,获得超越道德评判和意识形态的全新视角,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将笔触深入到人性和历史深处,使大历史背景与小说人物个体命运融合为一体,以鲜活的生命灵魂剖开战争的残酷本质,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具有很高的文化阅读价值。(本文来源于《百家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王春林[6](2019)在《抗日战争的事件化叙述——关于范稳长篇小说《重庆之眼》》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抗日战争在近些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责任感的作家积极而广泛的关注。范稳的《重庆之眼》通过一种叁线并置的艺术结构的精心营造,让"重庆大轰炸"的历史得到了后续震荡至今的全景式的充分书写。可以说,正因为"重庆轰炸"这一发生于抗战这一历史事件之间的具体事件,不仅成为了范稳思考表现抗战的一个切入点,而且更成为了贯穿整个小说文本的核心事件,所以,我们才认定范稳的《重庆之眼》是一部以"事件化"叙述为其鲜明特色的抗战长篇小说。(本文来源于《百家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陈香[7](2018)在《“抗日红色少年传奇”:如何书写抗战儿童小说文本》一文中研究指出书写抗战题材的儿童小说文本的时候,呈现了两种倾向。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恐怕并不仅仅作为历史存在着,而是与当代生活、当代精神塑造紧密相连。战争中所展现出的人性的闪光与黑暗恐怕是任何别的事件所不能比拟的。从20世纪3(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8-12-05)
全秋生[8](2018)在《铁血荡倭寇,忠魂铸长城》一文中研究指出年前,有一青年作家拿了厚厚一沓手稿来办公室找我,聊天的过程中方知他叫董连辉,一个有正义感、崇敬英雄的燕赵悲歌之士。这沓手稿就是刚出版面世的抗战图书《铁腿神枪》,短短两叁个月,包括《解放军报》在内的五十余家媒体先后刊发出版消息及相关点评。主人公欧(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8-11-07)
卢月风[9](2017)在《抗日战争时期乡土小说的现代性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新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受时局影响,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愈加密切,大多数作家的创作也移位于抗战救亡,书写民族的悲苦与坚韧。纵观此一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大体呈现叁条路径:局部抗战阶段的"革命"与"启蒙"双重走向、全面抗战阶段"解放政治"超越"生活政治"、抗战胜利前后"集体"与"个体"的交融与碰撞。不同阶段在差异中也呈现出某种一致性:地方风物描写逐渐弱化,民族解放冲淡人的解放,个体书写受到质疑,革命的农民形象塑造受到青睐。(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12期)
李舒蕾[10](2017)在《孙犁抗日小说的审美分析及阐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20世纪中叶的抗日战争期间,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大的转型。孙犁的抗战小说就是那个时代文化转型的缩影。孙犁在小学时期就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后来又深受鲁迅、沈从文以及屠格涅夫浪漫主义色彩的影响,所以这样特殊时期也造就了孙犁特殊的文笔。对善良和美好事物的表现是孙犁创作的基本原则,在这种原则上创造出来的作品大都展现了孙犁抗小说的中和之美。所以孙犁抗日小说的具有独到清新的乡土气息但同时又不缺乏西方的浪漫主义色彩,更有一股淡雅脱俗的古典美。这样的抗日小说完美而深刻地展现了当时的革命历史!(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22期)
抗日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孙犁的抗日小说是抗战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文学价值。孙犁抗日小说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对战时农村环境的真实描绘,对百姓生存状况的热切关注,对人情人性之美的诗意表达,对民众内心世界的细腻揭示,对冀中乡村风物的生动特写等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日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佟与格.论端木蕻良抗日题材小说[J].大众文艺.2019
[2].魏玲玲.孙犁抗日小说的人文情怀[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3].庄庆涛.济州海女抗日叙事的构建——以长篇小说《乘风的岛屿》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4].李仲明.丁玲抗日战争时期小说创作特点[N].团结报.2019
[5].冯鸽.逆书写叙事下的历史氛围小说——评房伟的抗日历史小说[J].百家评论.2019
[6].王春林.抗日战争的事件化叙述——关于范稳长篇小说《重庆之眼》[J].百家评论.2019
[7].陈香.“抗日红色少年传奇”:如何书写抗战儿童小说文本[N].中华读书报.2018
[8].全秋生.铁血荡倭寇,忠魂铸长城[N].中国艺术报.2018
[9].卢月风.抗日战争时期乡土小说的现代性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17
[10].李舒蕾.孙犁抗日小说的审美分析及阐述[J].明日风尚.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