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的他者文本化

福克纳的他者文本化

一、福克纳对他性的文本化(论文文献综述)

龙迪勇[1](2020)在《视觉形象与小说的跨媒介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家进行小说创作的动机并不限于一种,但像博尔赫斯这样旨在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创造全新叙事模式的作家,其小说作品往往源于某个视觉形象,其叙述模式则往往是语词模仿图像的跨媒介叙事。卡尔维诺、马尔克斯等作家都认为视觉形象在其叙事活动中具有优先地位,因此,小说家应从出现在其意识中的视觉形象出发,通过语词进行跨媒介叙事,努力创造出具有造型效果或空间特征的小说叙事作品。一般来说,建构在视觉形象基础上的跨媒介叙事作品,在叙事结构上主要体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根据其叙事模式可以叫做"语词连环画";另一种则不妨称之为"视点-并置叙事",即故事中不同的人物根据各自不同的视点讲述同一个故事。

赵苓岑[2](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张磊[3](2020)在《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文中指出J.M.库切自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其小说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获得了迅速的推进。具备多重混杂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库切,其小说文本布满开放、多元的后现代因素,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而充沛的阐释空间,目前研究者对其小说的研究已涉及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库切并非一位多产的作家,迄今共发表16部小说,皆呈现出典型的互文性,且互文形式一篇一创新,使其小说充满蕴藉与张力。借助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库切小说的创新性表现于三个层面:一是库切小说中作为文本表意策略的互文性,二是库切小说中的互文形式创新及价值,三是库切小说中互文性生成的机制和造成的文本效果。在互文性视域中,论文运用文本细读、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阐发研究的方法,重新审视库切小说文本中的各种互动指涉现象,可以发现指涉背后的驱动机制、深层动因以及指涉带来的巨大张力。论文聚焦于库切的16部小说文本,不包括其文学评论、访谈、书信等作品。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绪论部分概述了库切小说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重点评述了近10年来库切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特点,即丰富多元的主题研究,特色各具的形式研究,并指出了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的缺漏与不足,由此确立了论文选题的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指涉是没有边界的,在运用互文性这一理论之前,论文首先为互文性划定疆域,以便于其在文本分析中发挥效力。第一章题为“库切小说的互文性表征”,主要论述库切小说中互文性的呈现形式,包括库切将互文性作为文本表意策略的意图、缘由与文本效果。该章首先梳理当代西方文论中互文性的发展脉络,厘清互文性的相关概念,阐述互文性理论从命名到确立乃至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互文性一词是当下学术研究中甚为流行且被频繁使用的术语,但也存在着滥用、盲用的问题。论文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做出了严格的界定,将互文性明确区分为广义的互文性和狭义的互文性,又将狭义的互文性根据文本指涉对象的不同区分为“内文本性”和“文本间性”,从而使互文性理论成为可操作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如是,既可从狭义互文性的角度追踪库切小说中的指涉痕迹,研究其互文形式的创新及价值,又可从广义互文性的角度探讨库切小说文本的意义增殖效果。其次,明确互文性的各种手法和类型,包括引用与暗示、戏拟与仿作、合并与拼贴等形式。库切将互文性作为其小说的表意策略,是其自发也是自觉选择的结果。第二章题为“意义的凸显与映衬:文本的自我指涉”,主要分析库切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即“内文本性”。“内文本性”是指一个作家作品内部的自我指涉现象,既包括一个作家单部作品在情节上的呼应与重复、结构上的映衬与关联、人物关系设置上的对称等现象,也包括一个作家自身多部作品之间的文本指涉现象,体现为人物的再现、题材的相似和主题的延续等诸方面。同时,“内文本性”与中国古代的“互文见义”存在内在的会通,在中国古代上下文语境“互文相足”的观照下,库切小说中上下文语境形成的“内文本性”也得到彰显。“内文本性”清晰地体现在库切的小说中,具体表现在:《幽暗之地》中“库切”与其祖先的对应,《耻》中“强奸”情节的前后呼应,“耻”的情结的不断复现,《铁器时代》中卡伦太太与流浪汉范库尔之间身份与立场的互相映衬,《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八堂课之间的指涉关系,《凶年纪事》中三重叙述并行的结构,《夏日》中四位受访人对“库切”的不同叙述之间的互相指涉,《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的伊丽莎白在另一部小说《慢人》中的再现,自传三部曲《男孩》、《青春》、《夏日》之间的互相指涉,以及“耶稣”小说系列《耶稣的童年》与《耶稣的学生时代》之间的互相指涉。库切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构思,在文本中置入悖论和反讽,不断地自我引用和自我指涉,将互文性深藏于小说内部,使得小说文本的主题和意义得以凸显和深化。第三章题为“意义的增殖与绵延:文本的互涉”,主要分析库切小说文本与他者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现象,即“文本间性”。库切的小说文本与他者文本之间是互动的,这不同于影响,影响是单向的,是前人影响了后人,而后人无法影响前人,但“文本间性”是双向的,“前文本”出现在“互文本”中可以看出作者与前文本的渊源,而“互文本”通过改造、转换、变形等手段对“前文本”的指涉则可能改变人们过去对“前文本”的理解和看法。库切的多部小说文本都与他者文本之间存在互涉关系,论文选择了其中指涉关系最突出、最强烈的他者文本来做互文分析,具体如:《内陆深处》与康拉德《黑暗的心》之间、《等待野蛮人》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之间、《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与卡夫卡的《城堡》之间、《福》与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间、《彼得堡的大师》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之间、《耶稣的童年》与《圣经·新约》之间的互相指涉关系。这种指涉关系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小说题目的副文本性、人物形象的增删变异、人物话语的性别翻转和故事情节的移植转换。显然,库切所选择的“前文本”都是西方文学的经典文本,在与经典的对话与互涉中,库切小说呈现出丰富无尽的意义的绵延与增殖,或增强、或修改、甚或消解了人们对于传统经典的观念与认知。结语为“文本空间的无限开放: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主要综述库切小说中出现的各类互文形式,它们浑然地实现了“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构成了无限开放的文本空间,这些新颖的文本形式实现了对“真实”的多元重塑和对传统小说写作范式的革新。库切以其特有的互文形式书写南非,使其笔下的南非区别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使南非呈现出多样化的“真实”样态;同样,库切小说中新颖的互文形式也为当代小说写作提供了一种范本,这既是对传统小说写作范式的变革,也是在实践中对当下互文性理论的超越。互文性是一个中性词,它涵括了文本之间各种互现交错的形式,它可以指一种文本现象,亦可指一种文本创作原则,也可以指一种表现技法,更可以指一种阅读方法。从文本的产生来看,它是一种作家有意无意为之的表意策略与创作思想;从文本的接受来看,它是一种令读者回味悠长甚或百思不得其解的表现形式与手段。因此,互文性是写作与阅读共享的一个场域。南非复杂动荡的社会现实使很多南非作家都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直接揭露和批判现实,而库切则是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模式来另辟蹊径。库切意识到传统现实主义叙述中单一的腔调与闭塞的话语方式对现实的呈现是有限的,因此库切往往特意隐藏自己的写作意图,将互文性置入文本的形式结构之中,形成了其小说开放的、多元的、对话的意义空间,在意义的延异与播撒中令读者对南非、对非洲、对欧美乃至对整个世界有了更深更广更新的认识与思考。库切小说中的互文形式是丰富而新鲜的,其小说愈至后期而愈发注意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其小说文本更多地呈现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特征,即片段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多元性。库切小说以互文形式的更新创造了自由无拘的文本样式,增强了小说互文性的表现力,将互文性的文本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徐世博[4](2018)在《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维度及其内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享有“活着的文学传奇”之美誉,自1959年推出成名作《再见,哥伦布》以来,共创作了 30余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非虚构作品和评论性文集等。“祖克曼系列小说”的出版更加奠定了罗斯在文坛的地位。罗斯较为关注犹太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评论家大都从逾越的角度来阐释罗斯的作品,鲜有将这种苦楚与创伤和主体性联系起来加以观照。事实上,不同类型的创伤和主体性呈现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和道德意蕴,而主体性和伦理的错综关系在罗斯的小说中又表现得尤为突出。伦理叙事和叙事伦理是外国文学研究中新近出现的两个概念,尤其被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经常使用,前者多侧重于叙事技巧,后者是对“怎样进行叙事”和“为什么如此叙事”的阐释,但与“伦理”相比,两者都更强调“叙事”一些。创伤叙事也多是如此。罗斯的创作手法可被比作“万花筒”,但罗斯小说创伤的叙事伦理则略有不同,涵盖了“叙述”和“故事”两个层面,即将“叙事”一词拆分为杰特曼意义上的“叙”和“事”(“话语”和“故事”),而又不等同于两者的简单相加。罗斯的小说文本协调了作者、叙述者、人物、读者等因素同叙事行为的关系,赋予了创伤故事以丰富的伦理内涵和文学价值。本论文以凯西·卡鲁斯、朱迪思·赫尔曼和多米尼克·拉卡普拉等人的创伤理论为框架,把三种主体性(歇斯底里主体性、后现代主体性和文本化主体性)作为观照点,结合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它选取罗斯九部代表性创伤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与家庭、大屠杀和国家层面关联突出,它们即是,《伊人好时》、《波特诺的怨诉》、《我作为男人的一生》、《鬼作家》、《反生活》、《夏洛克行动》、《美国牧歌》、《我嫁给了共产党人》和《反美阴谋》。本文从维度、表征和考量三个伦理层面探讨罗斯小说创伤叙事中呈现的主体性和伦理的互动关系,揭示出罗斯伦理观的嬗变,认为罗斯是从创作早期对一些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质疑,到中期对自己作为美国犹太人的族裔伦理身份的伸张,再到后期进一步的“他者”伦理再思考。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小说《伊人好时》、《波特诺的怨诉》和《我作为男人的一生》中的基本伦理概念的维度:“善”、“爱”、“责任”和伦理身份,以及“婚姻”和现代伦理问题如“堕胎”等与主体性在社会基本单位——家庭上的辩证关系。罗斯通过对童年和婚姻创伤及其摧毁化的后果的展现,试图寻求对现代家庭伦理观念的一种新的理解和阐释。罗斯早期创作的这些家庭伦理小说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质疑的同时,也将家庭问题中的迫害者和受害者之间错综、矛盾的伦理关系纳入考虑范围,意识到了面对已成的创伤局面,受创主体做出何种反应(歇斯底里并不能解决问题)对于安度创伤的重要性。在家庭层面上,个体对创伤的回应方式在罗斯中期的大屠杀创伤小说中有着进一步的拓展和展示。第二章以小说《鬼作家》、《反生活》和《夏洛克行动》为主,借助拉卡普拉创伤理论的概念“展演”和“规避”,分析了在犹太大屠杀问题上,存在的“(过度)记忆”和“(一味)遗忘”,及其延伸出的伦理表征形式:双重伦理选择、“复国主义”和“流散主义”。对于受害者和迫害者来说,“展演”或(和)“规避”不但不能有效处理创伤,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是安度创伤的关键。罗斯在对“记忆”和“遗忘”的不同理解上区别于马拉默德和贝娄等其他犹太美国作家。后现代创伤叙事下的犹太大屠杀书写在一定程度上是罗斯对他早期“反犹”指控的回应。罗斯安度创伤中的犹太美国伦理身份建构,通过对(非)替代的主体性的研究,突出地表现在对大屠杀纪念双效应的理解、对安妮·弗兰克的戏仿和模仿,和在流散问题上的坚守美国,但也不忘犹太根源的态度上等。如何将“记忆”和“遗忘”结合起来,罗斯试图在“言说”和“静默”之间找寻一种平衡。第三章考量了小说《美国牧歌》、《我嫁给了共产党人》和《反美阴谋》中“前景化”的历史:60年代“悲剧”的实质、50年代麦卡锡妄想政治,及40年代置换历史下反犹林伯拟实施的“9 · 11”似的灾难恐惧——“美国犹太大屠杀”,揭示了想象主体下的破碎主体、闹剧式表演,和“美国化”进程中所蕴含的主体性和伦理。罗斯的卓越之处在于其对新历史主义伦理叙事手法的运用,即个体与集体、虚构与事实、宏大叙事与小型叙事,以及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相结合。他的后期小说展现了罗斯对美国现实和政治的关注,也为“9 · 11”前、后的美国作出了现代性的启示。小说叙述者凭借拉卡普拉所说的“移情悬置”表现出了伦理姿态:既可站在受创的文本化主体的角度考虑,又不必替代他的位置。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罗斯超越了族裔的藩篱,密切关注同为文化创伤的美国国家层面上同样具有“震撼性”的创伤性历史事件。罗斯旨在对美国国家创伤下边缘化犹太“他者”的生存境遇作出深刻的伦理反思。从他的质疑传统、到兼顾双重身份,再到“他者”伦理思考,罗斯在他的小说里表明了主体性与伦理的互动关系。立足主体性和伦理反思的讨论,本研究旨在拓展罗斯研究的批评视野,为他同时代的美国作家和他们作品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清云[5](2018)在《福克纳小说中“他者”的空间性解读》文中提出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是美国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作家,于1949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既是描写南方历史的传统史诗作家,也是致力于探索写作技巧的现代意识流小说创作先驱,同时作为一名人道主义作家,福克纳对诸多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均有着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从而使得其作品成为众多理论流派多角度研究美国南方历史、分析社会情况的重要文本。本文以三部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去吧,摩西》、《八月之光》为例,逐一解读威廉·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三类代表性“他者”形象:疯癫者、有色人种、女性,旨在从空间角度探析福克纳笔下“他者”的处境以及福克纳本人的创作意图、写作倾向,从而论证“他者”在与“自我”的关系中体现出其附属地位、贬抑性色彩和受压制处境。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福克纳作品中外研究综述、对“他者”的概念梳理以及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正文共分为三个章节,每一章分别以一部作品为文本依据、以一类“他者”形象为解读对象逐次展开分析;同时在结构上,每一章均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论述该章的解读对象沦为“他者”的原因,第二节、第三节分析该章解读对象作为“他者”的空间特征和处境,第四节探讨福克纳本人作为美国南方白人男性作家对该章解读对象所持的态度与倾向。具体来说,第一章以《喧哗与骚动》为文本依据,由空间角度结合米歇尔·福柯“权力”、“话语”等理论分析疯癫与文明对抗中的“他者”空间。这一章主要论述文明“自我”通过隔离来划定疯癫者的边缘位置;通过禁闭以实现压制疯癫、清除“他者”的目的。第二章以《去吧,摩西》为文本依据,由空间角度结合霍米·巴巴、法农、爱德华·萨义德等学者关于种族的相关论述来分析种族意识下的他者空间。该章首先聚焦于作家创作中的“空间对比”,从而探析白人视野下的“他者”空间;其次重点分析小说叙述空间中的种族隔离,突显“种族意识”的空间化表现。第三章以《八月之光》为文本依据,由空间角度结合凯特·米利特、西蒙·德·波伏娃等学者关于父权制话语及女性形成等方面的观点来分析父权制话语下的“他者”空间。第三章首先论述父权制的贬抑性教化导致女性活动领域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进而论述女性作为被“凝视”的“他者”,其深层“内囿意识”与表面“空间拓展”行动的背离。

徐其萍[6](2017)在《论《八月之光》中身份叙事的创伤维度》文中研究说明《八月之光》的核心叙事围绕着乔·克里斯莫斯的身份展开。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乔·克里斯莫斯的创伤"原初场景"和之后在创伤生活中的"强迫性重复",揭示他的个人创伤与弗洛伊德早期创伤理论的同质性,同时指出美国南方的历史文化语境造成了他的个人创伤,从而偏移了弗氏理论,体现出创伤的历史复杂性。福克纳的创伤视角揭示了乔的创伤性主体形成的根源和内化的过程,展示了当时南方白色霸权体系的运行方式,蕴含着作家的人文批判关怀。

秦崇文[7](2017)在《比较视域中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 ——以福克纳和贾平凹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土是人类社会的意义生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学是一个十分具有张力的概念,当乡土遭遇现代性,给作家带来的不仅仅是出于创作本能的文学书写,也为作家的现代性想象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两国均面临着不同的现代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地球村的实现,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往密切,在各个层面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对话关系。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美国作家福克纳和中国作家贾平凹的作品作为分析两国现代性的文本,两者都是典型的乡土作家,因文化差异、时代背景的不同,在作品的地域空间书写上具有相似性与关联性,同时在表达上、审美观念等方面有所不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认知上有差异也有共鸣。本论文从历史和文化(思想史)角度,通过对乡土、乡愁、现代的文学转向以及现代性的相关理论的梳理,借助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作品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中对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的逻辑展开进行论述,对中美乡土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比较辨析,见微知着,进一步了解中西方古今文学思想及文化思想的差异性与共通性,以及在面对现代化过程的不同应对策略和书写景观,挖掘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书写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当代价值。论文分五个部分,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选题缘起、学术史回顾、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创新之处、选题目的以及意义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现代性、乡土、乡愁的基本概念出发,剖析在此语境下的作家的文学实践活动,从作家的乡土乌托邦建构与消解、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等方面对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叙事与现代性想象进行逻辑展开。第二章以对话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书写进行比较研究,剖析两者乡土书写的差异和汇通性,以及对乡土的互文性进行探讨。第三章分析福克纳和贾平凹在后现代语境中的乡土书写探索,从书写的内容、技法层面等进行论述,同时,以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守望与现代突围为个案,强调乡土书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当代意义。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现代性不同于美国的现代转化型道路,中国现代性因其具有厚重的“乡土”色彩和“后发外生”特性,在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中彰显出特有的乡土中国的当代内涵。乡土作为一种虚构而非实体的存在,亦非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模仿”或“再现”,“乡土文学”是人们在社会建构过程中产生的虚构的想象物。作家的乡土书写是对现代性问题的一种应激,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文本呈现,作家的话语与修辞成为一种“现代性的症候”,而当不同国度的作家对这一症候做出呈现时,便构成了一种广义的现代性的对话。对话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探讨两者在作品中对本国现代性问题的不同呈现,通过美国现代性的他山之“石”而攻对我国的现代性问题之“玉”。

陈守湖[8](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研究表明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许仁浩[9](2017)在《李锐小说创作论(1974-2011)》文中提出迄今为止,李锐的小说创作生涯已逾40年。作为一个思想型作家,他始终秉持严肃的写作态度,这种价值立场使他不仅注重小说的意义负载,同时也倾心于作品的文体创新,并力图创造出形质俱佳的优卓文本。李锐始终以“拒绝合唱”的姿态活跃于当代文坛,其文学生命一直延续至今,但纵观他的小说创作,其作品仍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以李锐不同时期的小说为分界点,可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杨树庄的风波》到成名作《厚土》,是其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阶段;从《传说之死》到新世纪的《银城故事》,是第二个阶段;从《太平风物》到《张马丁的第八天》则是第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围绕一个核心进行阐述,第一个阶段的主题词是“现实”,第二个阶段是“历史”,第三个阶段是“寓言”。值得注意的是,主题词的论述方式并不能涵盖李锐每一阶段的全部创作,但这种方式可以说明李锐小说创作历程的变化,也能突出他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侧重点。在具体的论述中,论文也兼顾了李锐不同时段的创作连续性和相关性,以期把握其小说创作的整体风貌。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概述李锐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学界关于李锐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大致思路与研究重心。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分析李锐第一阶段的小说创作,主要围绕“现实之真”展开,力图将作家的早年经历与具体文本进行综说,并着重剖析文本中的“真”与“善”以及“贴着地面飞翔”的美学特征;第二章围绕李锐小说中的“历史之思”展开,首先整体阐述李锐的历史观,然后从文本出发揭示李锐“建构历史的方式”,最后讨论此期李锐小说的艺术构筑;第三章着眼李锐创作生涯的第三个阶段,关键词是“寓言之隐”,本章前三节分别讨论李锐的一部小说作品,依次是《太平风物》《人间》和《张马丁的第八天》,余论阐述李锐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个人维面的“晚郁”时期。结语部分总结李锐的小说创作历程,并对其未来的新作满怀期待。

陈博[10](2017)在《解构与伦理 ——朱利安·巴恩斯作品的碎片化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Patrick Barnes 1946—)是当今英国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他2011年以小说《终结的感觉》(The Sense of an Ending)荣获英国小说曼布克奖,迄今为止已出版作品30余部。纵观巴恩斯三十余年来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依据创作间隔及主题变化划分三个阶段:他的早期作品集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中期作品基本以英国本土为空间背景,大量呈现了对英国性主题的探讨;他的近期作品聚焦记忆现象,反映了对个体心理空间的探询。就时间而言,巴恩斯创作三个阶段的主题均关乎过去;就空间而言,他作品的空间背景从世界各地回归英国本土,再收缩至个体的心理空间,由此也就形成了历史、英国性与记忆这三个不同阶段各自的侧重主题。随着巴恩斯小说创作主题侧重点的变化,国内外巴恩斯研究的视角与内容不断丰富:早期的巴恩斯研究多集中于论述巴恩斯带有后结构主义色彩的新历史主义历史观;中期的巴恩斯研究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英国性议题的探讨;近期的巴恩斯研究中更是加入记忆、身份与伦理等议题,呈现多元化态势。尽管巴恩斯作品的创作主题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但无论主题如何变化,碎片化书写却是其中贯穿始终的不变特征。本论文选择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Flaubert’s Parrot 1 984)、《101/2章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1/2 Chapters 1989)、《英格兰,英格兰》(England,England 1998)、《亚瑟与乔治》(Arthur&George 2005)、《终结的感觉》与《无所畏惧》(Nothingto Be Frightened of2008)六部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巴恩斯小说中的碎片化书写,具体分析其中体现出的解构与伦理双重趋向。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以碎片化必然产生的解构特征为论证之经,挖掘作者如何通过拼贴、清单与片段书写这些形式上的碎片化手段表现出历史、民族性与记忆等主题叙事内容的碎片化特征。然而,在致力将总体解构为碎片的同时,巴恩斯的碎片化书写尚有不可忽视的伦理意蕴。本论文的论证之纬为巴恩斯作品的伦理性,借助列维纳斯他者伦理思想中他者之脸、欲望与言说等核心概念进行文本细读,解读其中个体朝向具有超越性特征他者的履责行为。解构与伦理这对巴恩斯碎片化书写的双重特征是本论文研究重点。作为后现代时期作家,巴恩斯难以避免地面临西方传统思想遭到解构冲击之后的碎片化境地。他也不遗余力地在作品中通过种种碎片化写作手段表现后现代情境中历史、英国性及个体记忆的碎片化状态。然而,巴恩斯作品中不仅反映了后现代解构思潮的冲击与影响。在巴恩斯的作品中,个体在不同程度上做出趋近超越性他者的行为,这就契合了列维纳斯倡导的伦理姿态。而正是此类尝试践行构成了巴恩斯作品解构之后的积极底蕴。在巴恩斯创作的三个阶段中,解构与伦理并存的结构具体体现在他对历史主题、英国性主题以及记忆主题的碎片化书写中。巴恩斯对历史主题的碎片化书写以拼贴为主要形式,在打破历史总体性宏大叙事的同时使个体生命中的“他者之脸”得以浮现。在《福楼拜的鹦鹉》与《101/2章世界史》中,他对视角、文体以及故事展开拼贴实验。他极力挖掘传统二元对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叙事视角:以福楼拜情人科莱的女性视角叙述两人的爱情;以诺亚方舟上寄生木蠹的视角讲述洪灾事件;也以疯人视角讲述想象的“飞越疯人院”之旅。这两部作品的实验性还体现在对文体的拼贴中,巴恩斯将包括书信集、动物寓言集与编年史在内的不同文类融入同一部小说中。既打破小说文类自身的界限,亦消弭虚构性文类与非虚构性文类的简单分隔。对弱势视角的呈现,以及对历史书写主观虚构特性的挖掘,使得这两部作品集中表现了新历史主义倡导的对“历史的文本性”的挖掘,将具有总体性特征的大写历史化为若干小写历史。然而,在《福楼拜的鹦鹉》与《101/2章世界史》还出现了所叙故事的拼贴。故事的拼贴在前者中体现为纵向拼贴,在后者中则为横向拼贴。在两种形式的故事拼贴中,他者之脸得以显现,以绝对他异性引领主人公进入朝向他者的超越性伦理关系中。在对英国性主题的碎片化书写中,巴恩斯提出两份与英国性概念建构休戚相关的清单,并借其以戏仿的方式在建构英国性的同时亦对它做出解构,继而呈现出列维纳斯式个体朝向他者的超越性欲望。在《英格兰,英格兰》与《亚瑟与乔治》中,巴恩斯罗列了两份对小说情节发展与主题阐释至关重要的清单,分别为“英国性的50个特征”清单及侦探小说家的线索清单。清单本为将碎片加以整合形成总体的形式。在这两部小说中,上述两份清单均看似完成了整合碎片形成总体的任务,在前者中帮助跨国商业集团建构了一个以英国性为卖点的主题公园,在后者中帮助主人公亚瑟成功破案。尽管如此,两部小说中的清单执行者均只是看似凭借清单按图索骥达到目的,其行为的结果实际构成对原先清单罗列目的的戏仿。《英格兰,英格兰》通过将主题公园仿真拟像化,颠覆了英国性概念本身;而《亚瑟与乔治》中亚瑟得出的结论与真相相去甚远,表明了实用理性主义这一英国性核心精神的崩塌。藉由戏仿,巴恩斯实现了对英国性概念的解构,折射出世纪之交的“英国性危机”。然而除了对英国性的解构之外,两部小说仍通过主人公玛莎与亚瑟的个人渴求表达了对无限欲望伦理性追求。玛莎对演员所扮琼斯博士的崇拜以及亚瑟对通灵术的痴迷,均属于朝向他者的超越性欲望,是他者的存在为自我带来了难以把控、不可满足的无限欲望。在对个体记忆主题的碎片化书写中,巴恩斯通过记忆的片段书写表现了记忆的破碎特征,同时亦履行了个体朝向他者的伦理履责言说。在《终结的感觉》与《无所畏惧》中,巴恩斯均以片段记忆书写为个体生命史回顾的基本单位。在借鉴认知心理学记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巴恩斯的记忆书写勾勒出了片段记忆的复杂结构。他并不满足于对记忆静态内容的描绘,而是通过重复叙事手法将包括原初事件与认知环境在内的片段记忆动态环节逐一呈现,表现出片段记忆各个必要因子复杂的动态互动过程。记忆的动态呈现使得如源记忆失忆这样的认知谬误得到充分体现,也使得记忆者叙事沦为受到质疑的不可靠叙事。认知谬误与不可靠叙事打破了片段记忆之间的有机链接,颠覆个体回忆的总体性叙事。然而记忆的动态呈现同时也构成了主人公不断言说的过程。言说是列维纳斯意义上与所说相对的言说。它是一种义务,要求自我打破所说的唯我主义霸权。在不断言说与他者相关片段记忆的同时,巴恩斯笔下的记忆言说者也不断打破自身对他者的牢固成见承认他者的他异性并履行朝向他者的伦理义务。巴恩斯作品的碎片化书写体现了他应对后现代情境秉承的解构与伦理的双重坚持。他一方面在作品中执意于解构,将历史、民族性以及记忆等对个体身份确立至关重要的主题元素一一瓦解,着力于描绘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中总体崩塌、碎片横生的景象;另一方面却又借笔下人物的不懈探索,努力超越解构可能导致的相对与虚无,表现出列维纳斯倡导的朝向他者履行责任的积极伦理姿态。其作品充分表现出了解构中的伦理意蕴与伦理中的解构前提。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碎片化书写作为巴恩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显着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并未受到关注,更未得到系统研究。以其为研究对象,可以对巴恩斯的整个创作形成给整体性把握。其次,以往的巴恩斯研究往往对他的解构倾向多有论述,却鲜有涉及巴恩斯作品的积极意义。对巴恩斯的作品展开伦理分析,可以多层面地呈现出这位当代作家在面对后现代情境种种消极因素时的积极探索。最后,以跨学科方式将列维纳斯他者伦理哲学思想与后现代解构理论加以结合,并将之用于文本的阐释,是对丰富文学作品阐释视角做出了探索。

二、福克纳对他性的文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克纳对他性的文本化(论文提纲范文)

(1)视觉形象与小说的跨媒介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叙事与迷宫
二、正论:视觉形象与小说叙事
    (一)视觉形象在叙事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小说中的视觉形象及其跨媒介叙事
三、余论:现实生活、视觉形象与叙事文本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3)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他”和“他的人”
    第一节 库切小说在国外的研究
    第二节 库切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一章 库切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
    第一节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
    第二节 互文性的形式与精神
    第三节 互文性视域中的库切小说
第二章 意义的凸显与映衬:文本的自我指涉
    第一节 “内文本性”的生成与效用
    第二节 情节的呼应与重复
    第三节 人物的再现与发展
    第四节 结构的分立与黏连
    第五节 自我的相似与相续
第三章 意义的增殖与绵延:文本的互涉
    第一节 “文本间性”的生成与效用
    第二节 小说题目的副文本性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增删变异
    第四节 人物话语的性别翻转
    第五节 故事情节的移植转换
结语 文本空间的无限开放: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
参考文献
附录 库切生平大事与创作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维度及其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家庭创伤叙事的伦理维度
    第一节 追忆叙事中的“善”
    第二节 “不可靠叙事”中的“爱”
    第三节 嵌套叙事中的“责任”意识
第二章 大屠杀创伤叙事的伦理表征
    第一节 记忆与遗忘的“安妮·弗兰克”
    第二节 记忆与展演的“复国主义”
    第三节 遗忘与规避的“流散主义”
第三章 国家创伤叙事的伦理考量
    第一节 “悲剧”实质的反思
    第二节 妄想政治的审视
    第三节 灾难恐惧的质询
结论
引用文献
致谢

(5)福克纳小说中“他者”的空间性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中外研究综述
    (二) “他者”概念厘清
    (三)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一、《喧哗与骚动》:疯癫与文明对抗中的“他者”空间
    (一) 语言缺失、思维非理性——疯癫者沦为“他者”
    (二) 空间上的隔离——划定疯癫者的边缘位置
    (三) 空间上的禁闭——压制疯癫、清除“他者”
    (四) 福克纳关于疯癫“他者”的创作意图
二、《去吧,摩西》:种族意识下的“他者”空间
    (一) 殖民“身份”的建构——有色人种沦为“他者”
    (二) 空间对比——白人视野下的“他者”空间
    (三) 种族隔离——“种族意识”的空间化表现
    (四) 福克纳白人作家的身份印记
三、《八月之光》:父权制话语下的“他者”空间
    (一) 父权制对“社会性别”的建构——女性沦为“他者”
    (二)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父权制对女性的贬抑性教化
    (三) “空间拓展”与“内囿意识”的矛盾——“凝视”下的“他者”
    (四) 福克纳女性观的模糊与矛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论《八月之光》中身份叙事的创伤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创伤原初场景
创伤“强迫性重复”
结语

(7)比较视域中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 ——以福克纳和贾平凹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福克纳与贾平凹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一章 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的逻辑展开
    第一节 现代性与乡土文学生成语境
    第二节 乡土、乡愁与空间
    第三节 乡土乌托邦世界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种“乡土”的对话:本土想象与民族寓言
    第一节“约克纳帕塔法”场景与“商州—西安”天地
    第二节 个人主义与天人合一
    第三节 他者视域与乡土实践的互文性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后现代语境中乡土书写探索
    第一节 社会之镜与理想之灯
    第二节 西方境界与中国气魄
    第三节 文化突围与乡土书写的当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8)“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李锐小说创作论(1974-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现实之真(1974-1989)
    第一节 李锐的早年经历与小说创作
        一、插队“邸家河”
        二、临汾钢铁厂招工
        三、《汾水》:一个转折
        四、追忆“红房子”
        五、《厚土》的炸裂
    第二节 “真”与“善”的二重奏
        一、真实的生活
        二、含泪的微笑
    第三节 贴着地面飞翔
        一、生活经验的多维书写
        二、作家和人物的对话互动
第二章 历史之思(1990-2002)
    第一节 李锐的历史观
        一、“历史讲述”和“讲述历史”
        二、“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
    第二节 建构历史的方式
        一、寻找家族
        二、追问文革
        三、反思革命与暴力
    第三节 小说艺术的多重构筑
        一、叙事线条的密集化
        二、口语叙述的狂欢化
        三、部分故事的重写化
第三章 寓言之隐(2003-2011)
    第一节 《太平风物》:农具的咏叹
        一、寓言修辞的双重构筑
        (一) 现实:中国农村的异变
        (二) 农具:穿越千年的对话
        二、结构艺术的多方开拓
        (一) 形态:“超文本拼贴”
        (二) 体制:“新”短篇小说?
        (三) 叙事:向《厚土》回归
    第二节 《人间》:传说的重写
        一、“妖、人、佛”的表与里
        二、演绎新的美学品格
    第三节 《张马丁的第八天》:“开始之作”
        一、人的寓言与反寓言性
        二、文献:新的写作资源
        三、关于文体创新的讨论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解构与伦理 ——朱利安·巴恩斯作品的碎片化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导论
第一章 历史拼贴与他者之脸
    第一节 视角拼贴与多元历史
        科莱的女性视角
        木蠹的动物视角
        凯瑟琳的疯人视角
    第二节 文体拼贴与历史虚构
        小说中的文体拼贴
        小说与历史编撰的拼贴
    第三节 故事拼贴与他者之脸
        《福楼拜的鹦鹉》的纵向故事拼贴
        《10 1/2世章界史》的横向故事拼贴
第二章 英国性清单后的超验性欲望
    第一节 完整清单的建构
        “英国性的五十个特征清单”
        侦探小说家的线索清单
    第二节 清单总体性的戏仿
        “英格兰,英格兰”仿真拟像主题乐园
        侦探小说家的侦探元小说
        “英国性危机”
    第三节 清单罗列后的超验欲望
        玛莎的渴求
        亚瑟的通灵之求
第三章 记忆片段与伦理言说
    第一节 片段记忆的动态进程
        片段记忆的片段化书写
        记忆的动态进程
    第二节 认知谬误的不可靠叙事
        记忆的认知谬误
        记忆的不可靠叙事
    第三节 动态叙事的伦理言说
结论
引用文献
附录一:“插曲”一章原始构思笔记
附录二:《英格兰,英格兰》出版前编辑来信
后记

四、福克纳对他性的文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视觉形象与小说的跨媒介叙事[J]. 龙迪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0(04)
  •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3]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D]. 张磊. 山东大学, 2020(09)
  • [4]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维度及其内涵研究[D]. 徐世博. 南京大学, 2018(02)
  • [5]福克纳小说中“他者”的空间性解读[D]. 李清云.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6]论《八月之光》中身份叙事的创伤维度[J]. 徐其萍. 陕西教育(高教), 2017(07)
  • [7]比较视域中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 ——以福克纳和贾平凹作品为例[D]. 秦崇文. 北方民族大学, 2017(02)
  • [8]“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9]李锐小说创作论(1974-2011)[D]. 许仁浩.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解构与伦理 ——朱利安·巴恩斯作品的碎片化书写研究[D]. 陈博. 南京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福克纳的他者文本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