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参与式林业发展与对策

湖南参与式林业发展与对策

一、参与式林业在湖南的发展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田逸飘[1](2018)在《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贫困县全部摘帽以及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的目标,扶贫策略的实施应既要关注短期效应,也要关注长久效应,既要摆脱收入贫困,也要摆脱限制农户发展的能力贫困。精准扶贫战略是未来农村扶贫的主要方式,然而精准扶贫需要依托于产业的发展。对于贫困地区而言,由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生产条件等因素限制,致使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户更是难以通过非农就业与常规农业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而特色农业是在区域资源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农业产业,与常规农业相比更具有发展优势,这种优势是将原始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农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效益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并最终以高品质、高价值和高竞争力的农产品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增收。武陵山区作为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既有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又有着老、少、边、穷等特点。因此,如何依托特色农业发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对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特色农业减贫的理论阐释。首先,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文献和经典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与述评,以明确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次,对特色农业的类型和发展模式进行梳理。随后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讨论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基于要素优化配置与能力循环积累两个方面,利用数理模型推导的方式,从农户参与的视角揭示特色农业的减贫机理,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②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内容是从武陵山区的地理区位与资源禀赋切入,分析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的特性,并以特色蔬菜产业为例剖析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困境,以期从整体上把握武陵山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③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分析。主要内容是从农户个体参与的微观视角,一方面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户的参与问题展开分析,并检验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参与特色农业种植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特色农业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减贫差异。④基于不同类型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分析。主要内容是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本土型与引入型特色农业对农户收入水平与能力水平的影响方向与强度,并进一步检验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作用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类型的特色农业减贫效应进行比较。⑤基于不同模式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分析。主要内容是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政府主导型与企业主导型特色农业的收入增长效应与能力提升效应,并进一步检验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作用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模式的特色农业减贫效应进行比较。⑥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的促进机制构建。主要内容是基于研究结论与武陵山区的实际情况,重点从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以及农户参与的支撑保障、参与激励、能力提升等方面构建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的长效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①依托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优势,武陵山区特色蔬菜产业已在比较优势、扶贫增收、产业化与品牌化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桎梏,制约了特色蔬菜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发展。特色农业一方面需要对要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吸引外部要素资源,增加要素资源的投入总量。但目前由于资金匮乏、技术支撑不足、管理人才缺失等问题,导致农户的种植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以及对标准化生产认知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②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都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农户的参与情况并不理想。研究表明,武陵山区农户虽然有较高的参与意愿,但实际参与比例却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农户的参与决策伴有明显的能力依赖特征,而目前农户的总体参与能力水平较低,制约了农户有效参与。另一方面,特色蔬菜种植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等因素对农户的种植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土地面积和农业收入比重对农户参与特色蔬菜种植有显着地促进作用,贫困农户因抗风险能力弱而导致其参与倾向较低,偏远地区的农户由于面临的选择有限,因而会增加其参与种植特色蔬菜的倾向,政策支持则会通过降低经营成本激励农户的种植行为。③特色农业对农户具有显着的“提能增收”作用,且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益贫性”特征,对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的收入影响呈现“倒U”型分布,对能力水平的影响则表现出“益强性”特征。研究表明,武陵山区农户种植特色蔬菜比种植常规农产品收入高42.59%,获得技能培训的几率高9.19%。贫困农户种植特色蔬菜比非贫困户表现出了更强的收入增长效应与能力提升效应。并且中等参与能力层次的农户种植特色蔬菜的收入增长效应最大,而能力提升效应则只在高参与能力层次的农户中有显着的正向影响。④本土型与引入型特色农业对农户收入水平与能力水平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研究表明,武陵山区本土型特色农业具有显着的收入增长效应,且表现出略微的“益贫性”特征,并在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之间呈现出“倒U”型分布。引入型特色农业具有较强的收入增长效应与能力提升效应,且在两个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益贫性”特征。有所不同的是,提能效应对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有着“均等性”特征,而增收效应则在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之间呈现“倒U”型分布。对比发现,引入型特色农业由于能够帮助农户同时实现收入增长与能力提升,且有着明显的“益贫性”与“益弱性”特征,因而在减贫效果上优于本土型特色农业。⑤企业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均能帮助农户实现收入增长与能力提升,但因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因而两种主导模式的减贫效果也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武陵山区企业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的“提能增收”效应均有“益贫性”特征。不同的是,企业主导型的减贫效应对不同参与能力的农户表现出了“益强”的特性,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的增收效应在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之间呈现出“倒U”型分布,而提能效应则并未因农户参与能力水平的不同产生较大差异。对比发现,由于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的“提能增收”效应具有更强的“益贫性”,以及增收效应的“益弱性”与提能效应的“均等性”,因而在减贫效果上优于企业主导型特色农业。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①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农户微观参与视角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展开研究,与以往研究的切入点有所不同。现有关于特色农业减贫的研究多围绕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等方面展开,虽然通过这些途径都能实现贫困的整体减缓,但是农户并不能自动从中获得利益与发展机会,只有通过参与特色农业经营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减贫。因此,本文从农户参与的视角来分析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与以往研究相比,具有一定新意。②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一方面充分考察了武陵山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特色农业的减贫差异,把特色农业划分为了本土型与引入型两种类型,以及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模式,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特色农业的减贫效果,深化了特色农业减贫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农户参与的研究边界,将农户参与能力、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纳入到了同一个分析框架之中,并且突破了现有研究对农户参与能力现状的描述性分析,以及较多地关注农户客观能力,而忽略主观能力的问题。从主观能力与客观能力两个方面构建了农户参与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测度,深化了农户参与的研究内容。③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熵值法、非参数估计法、分位数回归、Probit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计量方法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展开研究,在方法运用上可能具有一定的新意。其中,利用熵值法测度了农户参与特色农业种植的能力水平,并利用非参数估计法分析了农户参与能力水平的分布特征。其次,利用Probit模型实证了农户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多元回归模型、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了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缺少实证检验的问题。

向家宇[2](2014)在《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以S省三个贫困村的农民组织化实践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在这些年的扶贫工作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阻碍贫困治理效率的因素仍然存在。在微观层面上,最为显着的问题在于扶贫对象对扶贫过程的弱参与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贫困治理中“农民主体性”地位的丧失。这使得部分扶贫资源不能有效的切合当地实际需求,也往往造成“久扶不脱贫”的困境。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在未来的农村贫困治理中,我们不能像上世纪末一样依赖于高速经济增长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已有的研究显示,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益贫性和包容性越来越低。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需要更加注重通过扶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强化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在此基础上,实现贫困地区的内源性发展。“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是一个老问题,但是一个新概念。在发展援助中,将援助对象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基于一定规则的农民组织,并使其广泛的参与到援助过程中来,这种援助方式起源于一些国际组织的社区发展项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一些国际援助机构的影响和推动下,政府主导的农村贫困治理也开始注重农民的参与,并尝试进行组织化的方式推进农村减贫工作。本研究结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史进程,详细梳理了贫困治理中农民组织化出现的历程、基本类型及生成背景。根据援助主体对受援地区的资源输入类型,本研究将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分为强价值输入型、强制度输入型和强利益输入型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内源性发展理论出发,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讨论了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与内源性发展理论的内在联系。在实地研究中,本研究选取了S省三个贫困村的组织化贫困治理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内源性发展理论,按照资源传递——资源承接——资源内生的研究逻辑对本研究的主题进行了详细考察。研究发现:在资源传递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与社区组织的互动过程中存在多个维度上的显着差异。这种差别体现在项目组织的建构、组织目标和原则、组织监管和组织评估四个维度。组织化贫困治理虽然是政府的一种主动求变的贫困治理方式,但在在政府与社区组织的互动中,仍难以突破对既有体制的依赖,体现为较强的自上而下特征和行政化色彩。而社会组织主导的贫困治理则具有较强的专业化色彩,参与式方法贯穿在组织化的全过程。在贫困治理目标设定上,政府更注重对资金的管理,注重农户经济收入提升,而社会组织则注重以收入为核心的多个维度的社区发展。在资源承接过程中:农民的组织化过程是一个社区公共性的建构过程,因而,这种附带发展资源的组织化会与村社的公共事务相连接,从而形成相互建构的格局。组织化的贫困治理的发展情况,主要遵循着村社内部的治理逻辑,以“参与”为工具的外部干预主体很难介入到社区。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更主要取决于村社自治组织及村社精英的自律能力。在后税费时代,由于村社组织的弱化,以及市场对村社的侵蚀,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过程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在社区生态环境差的地方,进行组织化贫困治理,不仅不会达到减贫效果,甚至还会恶化村社治理。在资源内生过程中:组织化的贫困治理模式虽然不能解决农户的跨越型社会资本,但却在挖掘和深化内部同质性社会资本方面具有优势。以“参与”为核心组织化的贫困治理方式符合贫困地区小农的行动逻辑,通过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从而实现农户生计资本的提升。实证调查显示,以“参与”为原则的组织规则建构能提升农户的生计主体性,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化技术传播方式可以增强农户的养殖能力,社区精英动员能带动贫困户调整生计结构。这种研究表明,需要重视援助过程中微观意义上的细节和发生机制,作为外来者的援助机构,不能仅仅关注农户缺什么,还要关注农户能做什么。在结论与讨论部分,本研究以案例为基础,对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本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大扶贫”的整体格局下,应进一步强化国家对农村的介入,以积极的方式实现“精准扶贫”;二是要高度重视贫困村的基层组织在农村贫困治理中的作用,将农村贫困治理与基层组织建设统一起来;三是应该逐步探索通过农村精英带动、一般农户支持、贫困农户参与的方式提升农村贫困治理的效率。在讨论部分,本研究指出,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缓解,要依赖于以国家为单位的内源发展战略。以社区为单位的内源性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微观意义上的减贫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户生计资本增长,但受到的限制性因素多于积极性因素。

金旻[3](2013)在《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文中认为山区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环境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文与宗教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近现代发展史上,山区的地位更加突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山区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山区发展。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是我国领土的主体,我国国土面积69.3%的陆地是山区。山区为我国超过半数的人口提供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山区的地域和生态环境特点所致,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全部在山区。山区发展特别是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协调山区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林业是关键。林地是山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森林是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山区林业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如何处理好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关系,化解相互制约和影响,促进协调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选取典型的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系统深入调查,以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林业建设与贫困的关系及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等问题为重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山区发展和林业建设的主体林农为对象,对林业建设绩效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测度分析,进而提出了可选择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具有较大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贡献,但直接经济贡献不充分,从而导致生态建设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协调发展的关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存在显着制约作用,生态补偿不足等问题影响着林农对生态建设的响应;采取协调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不高,但协调性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现行相关政策缺乏系统性,山区发展政策和生态建设政策的协调性较差,但改进余地大。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和益开,陈云,白雪[4](2012)在《关于女性参与森林资源管理与决策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从女性参与的政策的环境、综合森林生态保护管理、森林管理的实例,森林管理与决策的前景和省级林业厅行政管理部门引进参与式方法因子等6个方面论述了女性参与森林资源的管理与决策。

陈丽敏[5](2012)在《福建省社会林业发展模式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概述了社会林业的特点、定义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绩效评价理论对社会林业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联系福建省的具体情况,总结了我省社会林业发展的三个主要模式,即村民自发型、政府主导型和林业企业主导型模式。利用理论分析方法对三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社会林业的激励机制和国内其他行业的激励机制,结合我省社会林业生产的具体特点,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从第三方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可能影响社会林业绩效因素的12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社会林业绩效的12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得出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排序。研究结论表明要提高社会林业组织绩效,在生产条件上要实行规模经营,在外部环境上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优惠。本文利用德尔菲法进行数据收集,构建福建省社会林业的评价体系。对三种社会林业模式的绩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发现村民主导型社会林业的评价最低,林业企业主导型社会林业组织绩效最高。最后,根据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今后提高福建省社会林业绩效发展的对策,以提高福建省林业产业发展水平。

王志丹[6](2012)在《贫困村发展中的村民参与研究 ——以四川省D村灾后发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参与式发展在我国农村减贫的实践中运用已久,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发展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者和扶贫领域的相关人士对此的关注较多,并且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总结与思考。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扶贫发展环境,试图以D村灾后重建发展过程为样本,通过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与方法来认识并讨论参与式扶贫发展。因此,本文首先要分析参与式发展的环境、一般过程与功能。然后以社会互构论和行动理论为视角来思考D村参与式发展的特色。最后在D村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如何融合参与式发展技术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现实,思考参与式扶贫的政策制度模式。首先,本文将村民参与视为一种发展的行动。根据社会行动理论的基本范式分析在地震灾后D村村民参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行动的实践过程、行动的对村庄发展产生的效果和村民参与行动的模式。论文的导论部分为论文的叙述和讨论进行铺垫。通过研究缘起和理论视角的交代奠定了本文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写作思路。梳理了参与式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历程,归纳分析了参与式发展在中国的特点、功能、困境及出路。其次,论文分析了D村发展历程与参与式发展的环境。具体包括D村的发展历程与自然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村庄社会环境。从对D村的基本情况及“汶川地震”给村庄带来的影响来看,D村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动员式发展、集资式发展。但是在经过了地震的影响之后,村庄发展进入了参与式发展阶段。通过分析自然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村庄社会内部环境分析D村发展的环境,讨论分析了在自然、政策与社会环境的综合作用下D村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再次,论文通过参与式发展一般过程的讨论与介绍梳理了参与式发展的一般过程与模式,然后就D村参与式发展规划的过程与内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对D村参与式发展规划进行了总结:既以村庄为基本单位、以农户需求为基础的参与式发展规划,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外部经验作为技术支持,不断地通过检测评估来进行调整的村民参与发展特点。通过利用对D村两年的灾后重建评估数据和相关资料对参与式灾后重建的效果进行描述与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对D村村民参与发展行动的模式进行概括。本文在最后分别从两个社会学理论视角来反思与讨论参与式发展在中国发展的模式。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思考了参与式扶贫政策的整合模式。通过参与式扶贫发展规划整合针对单个贫困的政策层面和区域性的扶贫政策体系。从社会行动的角度来看,在参与式扶贫过程中,则要考虑参与式扶贫的环境与目标对村民参与动机的影响。

鲁德[7](2011)在《中国集体林权改革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文中研究指明产权是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集体林约占我国林地面积的60%,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产权制度不完善、林权流转不规范、森林采伐管理与经济利用之间矛盾以及生态补偿等难题。为更好认识集体林权改革的历程,分析集体林权改革的成效,探索集体林权改革后实践集体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途径,本研究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林权制度改革历程;在福建省、江西省和甘肃省案例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集体林权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基于在江西铜鼓县和浙江安吉县案例点调研,分析林权交易中心的运行现状,并利用SWOT的方法分析林权交易中心的优缺点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系统分析集体林现有经营模式。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集体林经营按照出资和收益分配方式划分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家庭经营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合资制经营模式。其中,家庭经营是基本模式,但不利于森林的规模化和集中化管理。根据森林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征,需积极引导和扶持森林规模经营,维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发挥多种功能,发展林区规模经济。2.中国集体林产权的变革频繁。每次变革都是权利和制度的变迁,是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是资源配置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的变革。变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变革后产权主体的权利和利益分配是否均衡,是否能够得到根本保障,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效果。权属基本落实,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农民在造林、营林和护林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森林资源得到了增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林权纠纷减少、社会风气得到改善。4.林权交易中心的建立为林地流转提供了规范化平台,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为农民提供诸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市场信息服务、森林保险等多种业务;方便了农民,使得林权流转更加有序、更加规范化。但是,林权交易中心法律地位的确立、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欠缺等方面的问题,影响林权交易中心长远发展。5.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证农民在森林资源中的主体地位,维护各方利益者的权益;探索森林资源管理和经济利用、多渠道的生态补偿机制、森林保险服务和集体林多种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和完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和林权流转中的法律和法规。6.产权改革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影响。产权改革使农户的权益得到保障,提高了林农管护森林的意识。为促进分散经营走向规模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强化新型林业合作组织。

周峻[8](2010)在《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后,林农成为森林经营的主体,林户超小规模的森林经营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要求的规模经营相矛盾,如何解决之一矛盾?如何帮助和引导林农控制和组织森林经营过程,从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这些都是林改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在对福建、江西和湖南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研究林农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角度对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机制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当前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改后如何引导和帮助林农科学地管理森林,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提供了现实指导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了PRRA方法、定性分析、层次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PRRA方法主要运用于调查区的林户调查,定性分析主要用于阐述了集体林权改革后森林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对当前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在实证研究中,运用了统计描述方法、Logistic回归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编制和推行林农森林经营方案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了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的历史,包括建国以来历次林权改革、森林经营管理体制以及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情况的历史脉络。(2)运用林农问卷调查的数据以及调查中获得的第二手资料对调查区森林经营管理的现状包括林农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现状、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森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林农融资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统计描述和客观分析,并对它们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3)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分析。(4)从森林可持续经营宏观管理机制的角度,将各种影响因素作为其内在有机组成部分的子机制,构建了一套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的框架,分析了框架构成各子机制的地位及相互关系。(5)研究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框架构成中的每一个子机制。具体研究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组织保障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引进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融资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及成果包括:(1)林农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行为受林农的受教育程度、营林收入、是否参与森林经营合作组织、掌握营林技术情况等多层面因素的影响。(2)技术因素、组织因素、资金因素以及人力资源因素是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3)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框架构成是由四个子机制组成,即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及执行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引进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融资体制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组织保障机制。(4)较系统地构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机制。(5)设计了森林经营协会的组织体系。(6)设计了林学专业大学生林农培训制度。(7)构建与农林生产相协调的义务教育培养机制。(8)设计了专项基金制度。

李红庆[9](2009)在《南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林地流转政策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理念。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人类经营森林资源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林地面积43亿亩,其中集体林地25亿亩,占全国林地总量的60.1%。以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集体林业占据了到我国林业的半壁江山。集体林的发展在我国林业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林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林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利益分配不合理、林地流转权激励措施的欠缺,是阻碍我国南方集体林可持续发展及林业发展长期不能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主要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林情的林地流转制度以确保我国南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南方集体林历史发展实际,以南方集体林区典型省份湖南省的浏阳市、资兴市和靖州县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以湖南省浏阳市、资兴市和靖州县为代表的林地使用权的特点、林地流转的基本特征、流转机制和成因,探讨和分析了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政府引导,建立规范有序的流转市场;贯彻执行流转办法,及时制定完善规范林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强化措施,解决非规范流转遗留问题;成立收储中心,试行林木林地储备;加强中介组织建设,满足流转市场的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扶植,建立起可操作的林地流转政策及其细则等促进林地流转的政策保障的建议及对策。集体林林地流转的核心是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只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赋予承包经营权独立的法律地位,完善林权登记等相关的法律制度,以确保林农的承包经营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是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钟昌福[10](2007)在《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林业是在林区以外的乡村和城镇,以一家一户或村民联合体为单位营造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林业。黑龙江省乡村林业主要包括农村集体林和民营林业两大块。农村集体林基本上是原来社队时期建造的,以集体所有的形式存在,“形式上人人都拥有,实质上人人都没有”,难以真正还权于民,还利于民。民营林业在黑龙江省发展缓慢,与非公有制林业跨越式发展形势很不相符,需要大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促进民营林业发展。困扰乡村林业发展主要是由体制落后、机制不活造成的。深刻反思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是乡村林业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内容,这就需要不断进行体制、机制改革,重构出适应新形势林业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乡村林业更好更快发展。在林业新定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立足黑龙江省乡村林业的发展现状,遵循区域优化布局,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思想,本文提出建立村民主导型乡村林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由当地农户、政府、林业部门、外来者等参与主体按照乡规民约组成农民林木协会,由单一、分散的农户活动上升到农民林木协会的活动,并分别建立起利益驱动机制、宏观指导机制、配套服务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共同推进黑龙江省乡村林业的发展壮大。在村民主导型发展模式的指引下,针对农户通过市场交易和政府补贴两种途径建立起利益驱动机制;针对政府要求做好制度供给,并监督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协调农林牧、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为乡村林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针对外来者要通过市场的作用建立起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引导吸引外来者参与到乡村林业建设中来,让其提供市场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针对林业部门要做好配套服务机制,林业部门要协助农民林木协会做好林木管护,火灾、病虫害防治以及林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这四种机制的有效组合优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乡村林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黑龙江省乡村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参与式林业在湖南的发展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与式林业在湖南的发展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数据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借鉴与研究述评
    2.1 特色农业发展相关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要素禀赋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
    2.2 农户行为决策相关理论
        2.2.1 计划行为理论
        2.2.2 前景理论
    2.3 贫困相关理论
        2.3.1 福利经济学中的贫困理论
        2.3.2 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理论
        2.3.3 收入分配理论中的贫困理论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4.1 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2.4.2 农户行为决策的研究现状
        2.4.3 农户减贫的研究现状
        2.4.4 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特色农业减贫的理论分析
    3.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3.1.1 特色农业
        3.1.2 贫困
        3.1.3 减贫效应
    3.2 特色农业的类型与发展模式
        3.2.1 特色农业的类型
        3.2.2 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
    3.3 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
        3.3.1 贫困地区发展的现实约束
        3.3.2 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优势
        3.3.3 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实选择
    3.4 特色农业减贫的机理分析
        3.4.1 特色农业推动农户的要素优化配置
        3.4.2 特色农业促进农户的能力循环累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4.1 武陵山区地理区位与资源条件概况
        4.1.1 地理区位概况
        4.1.2 资源条件概况
        4.1.3 经济发展概况
    4.2 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4.2.1 特色蔬菜优势凸显
        4.2.2 扶贫增收效果明显
        4.2.3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4.2.4 品牌化进程不断加速
    4.3 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困境
        4.3.1 要素的供给方面
        4.3.2 规模化发展方面
        4.3.3 组织化经营方面
        4.3.4 标准化生产方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基于农户参与视角的实证
    5.1 调查设计
        5.1.1 调查内容设计与方法说明
        5.1.2 调查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5.1.3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情况
    5.2 特色农业发展的农户参与
        5.2.1 农户参与特色农业的理论分析
        5.2.2 农户参与特色农业的现状分析
        5.2.3 农户参与特色农业的实证分析
    5.3 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实证
        5.3.1 模型设计与方法选择
        5.3.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5.3.3 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5.3.4 不同类型农户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5.3.5 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减贫效应
    6.1 本土型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
        6.1.1 模型设置与方法选择
        6.1.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1.3 总体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6.1.4 不同类型农户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6.1.5 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6.2 引入型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
        6.2.1 模型设置与方法选择
        6.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2.3 总体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6.2.4 不同类型农户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6.2.5 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6.3 本土型与引入型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对比
        6.3.1 本土型与引入型特色农业减贫的净效应对比
        6.3.2 不同类型农户减贫的净效应对比
        6.3.3 不同参与能力农户减贫的净效应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不同模式的特色农业减贫效应
    7.1 企业主导型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
        7.1.1 模型设置与方法选择
        7.1.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7.1.3 总体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7.1.4 不同类型农户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7.1.5 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7.2 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
        7.2.1 模型设置与方法选择
        7.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7.2.3 总体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7.2.4 不同类型农户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7.2.5 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的减贫效应估计结果
    7.3 企业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对比
        7.3.1 企业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减贫的净效应对比
        7.3.2 不同类型农户减贫的净效应对比
        7.3.3 不同参与能力农户减贫的净效应对比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的促进机制构建
    8.1 特色农业发展的促进机制
        8.1.1 特色农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8.1.2 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
        8.1.3 特色农业发展的服务支撑机制
    8.2 特色农业减贫的农户参与支撑保障机制
        8.2.1 特色农业减贫的农户参与支撑机制
        8.2.2 特色农业减贫的农户参与保障机制
    8.3 特色农业减贫的农户参与激励机制
        8.3.1 特色农业减贫的农户参与决策激励机制
        8.3.2 特色农业减贫的农户参与利益分享机制
    8.4 特色农业减贫的农户能力提升机制
        8.4.1 特色农业减贫的农户主观能力提升机制
        8.4.2 特色农业减贫的农户客观能力提升机制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2)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以S省三个贫困村的农民组织化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主题与意义
        1. 研究缘起
        2. 研究主题及研究内容
        3. 研究意义
    二. 概念界定、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1. 概念界定
        2. 主要理论视角
        3. 研究方法
    三. 个案呈现
        1. D村基本情况及组织化状况
        2. M村基本情况及组织化状况
        3. H村基本情况及组织化状况
    四. 研究的局限性说明
第一章 文献述评
    一.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相关研究
    二. 社区主导型发展的研究
    三. 参与式发展的研究
    四. 简要的评论
第二章 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历程、类型与实践背景
    一. 农村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的生成及基本类型
        1. 农村贫困治理中农民组织化现象的源起与发展历程
        2. 贫困治理中农民组织化的基本类型
    二. 贫困治理中农民组织化的理论指向与生成背景
        1. 贫困治理中农民组织化的理论指向
        2. 组织化贫困治理模式的生成背景
第三章 内源性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一. 发展理论的传统及其演进
        1. 传统发展主义及其内部批判
        2. “内源性发展”的提出及其理论主张
    二. 发展援助中的内源性发展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1. 发展援助的演进
        2. 发展援助中的内源性发展理论:基本内涵与实践体现
        3. 内源性发展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章 资源传递:农民组织化进程中援助机构与村社的互动
    一. 政府与社区的互动
        1. 政府主导下贫困治理的基本历程
        2. H村以互助资金为核心的组织化过程中政府与社区的互动
    二. 社会组织与社区的互动
        1.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历程
        2. 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与D、M、H村社区的互动
    三. 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农民组织化过程中的比较性讨论
第五章 资源承接:农民组织化的实践过程考察
    一. 农民组织化的内部环境分析
        1. 国家与农村关系演进中的村社治理
        2. 后税费改革时期的贫困村治理现状
    二. D、H、M村农民组织化的实践过程
        1. D村农民组织化的实践过程
        2. M村农民组织化的实践过程
        3. H村农民组织化的实践过程
    三. 农民组织化的脆弱性分析
        1. 农民组织化与后税费时代的基层自治组织
        2. 农民组织化进程中的村社精英
第六章 资源内生:农民组织化与农户生计资本增长
    一. 生计资本的提出及其在贫困研究中的运用
    二. 贫困地区农户的行动逻辑
        1. 小农的行动逻辑:一个研究回顾
        2. 贫困地区农户的行动逻辑
    三. 组织化与农户生计资本增长的微观机制
        1. 以“参与”为原则的组织规则建构提升农户的生计主体性
        2. 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化技术传播方式增强农户的生计能力
        3. 社区精英动员带动贫困户调整生计结构
结论与讨论
    一.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及其政策涵义
        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2. 本研究的政策涵义
    二. 进一步的讨论:内源性发展话语下的农村贫困治理
参考文献
后记

(3)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区域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2.1.2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3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4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1 从经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2 从山区发展与非山区发展关系角度进行的研究
        2.3.3 从山区发展模式角度进行的研究
        2.3.4 从三农角度进行的研究
        2.3.5 从生态旅游角度进行的研究
        2.3.6 从林业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7 从扶贫角度进行的研究
    2.4 相关概念内涵研究
        2.4.1 林业建设
        2.4.2 山区发展
    2.5 相关研究评述
3 湘西自治州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3.1 湘西自治州自然资源特点
        3.1.1 地貌气候特点
        3.1.2 生物资源特点
        3.1.3 土地、矿产及水资源特点
        3.1.4 旅游资源特点
    3.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2.1 经济发展特点
        3.2.2 社会发展特点
    3.3 湘西自治州林业基本概况和特点
        3.3.1 林业概况
        3.3.2 林业发展特点
    3.4 湘西自治州资源与发展的关联特征分析
        3.4.1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3.4.2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约束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分析
    4.1 林业建设基本情况
        4.1.1 林业建设概况
        4.1.2 林业建设特点分析
    4.2 林业建设对山区生态环境的贡献
        4.2.1 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4.2.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2.3 生物多样性受保护
    4.3 林业建设对山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3.1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
        4.3.2 推动山区旅游业发展
        4.3.3 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4.4 林业建设对山区社会发展的贡献
        4.4.1 山区农民就业机会增加
        4.4.2 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4.5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假设
        4.5.2 数据描述
        4.5.3 结果及讨论
        4.5.4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相互制约
    5.1 山区发展对林业建设的影响和制约
        5.1.1 经济增长本身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5.1.2 森林资源遭破坏难以快速恢复
        5.1.3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剧石漠化
        5.1.4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5.2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
        5.2.1 对森林资源利用的限制
        5.2.2 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相互制约的成因分析
        5.3.1 历史原因
        5.3.2 资源总量不足
        5.3.3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5.3.4 发展能力欠缺
        5.3.5 基层管理薄弱
    5.4 本章小结
6 林业建设与山区贫困问题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区域的贫困现状
    6.2 林业建设在山区减贫中的作用
        6.2.1 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特征分析
        6.2.2 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林业建设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3.1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6.3.2 退耕还林工程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4 本章小结
7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7.1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一般协调关系分析
        7.1.1 林业建设的生态功能
        7.1.2 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
        7.1.3 林业建设的社会功能
    7.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度计量与分析
        7.2.1. 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7.2.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综合协调度测算
    7.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7.4 基于农户认知的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7.4.1.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业建设
        7.4.2 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林业建设和山区发展现行政策分析
    8.1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8.1.1 国家和地方层面关于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
        8.1.2 现行的林业建设政策关系
    8.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8.3 林业建设政策与山区发展政策的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8.3.1 政策目标不一致
        8.3.2 缺乏政策协调机制
        8.3.3 缺乏管理和监督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合理模式
    9.1 湘西自治州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9.1.1 生态治理模式——凤凰县石漠化治理
        9.1.2 新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古丈县沼气开发
        9.1.3 建设优势作物示范基地的模式——古丈县油茶示范基地
        9.1.4 生态型林场模式——泸溪县生态林场
    9.2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模式探索
        9.2.1 林业经济驱动模式
        9.2.2 生态恢复与保护模式
        9.2.3 生态服务市场化模式
        9.2.4 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10 结论与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0.2.1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2.2 利用资源优势兴办绿色产业
        10.2.3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0.2.4 强化能力建设
        10.2.5 实现生态补偿市场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主要成果目录
致谢

(5)福建省社会林业发展模式的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2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6 本文的研究步骤及其技术路线
2 社会林业的发展概况及理论基础
    2.1 社会林业的定义
        2.1.1 社会林业的作用
        2.1.2 社会林业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2.2 世界社会林业发展概况
        2.2.1 国外社会林业的实践进展
        2.2.2 我国社会林业的实践进展
    2.3 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社会林业中的应用
        2.3.1 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绩效评价理论
        2.3.4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在社会林业中的应用
    2.4 相关经济学理论基础
        2.4.1 外部性及林业生产外部性问题
        2.4.2 科斯定理
    2.5 相关经济学理论在社会林业中的应用
3 福建省社会林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3.1 福建省社会林业的发展概况
    3.2 福建省社会林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3.2.1 村民自发型发展模式
        3.2.2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3.2.3 林业企业组织领导型发展模式
4 绩效评价及社会林业不同发展模式绩效评价的内涵和评价原则
    4.1 绩效评价的内涵
    4.2 社会林业与绩效评价的内涵
    4.3 社会林业发展模式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4.3.1 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4.3.2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4.3.3 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社会林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5.1 层次分析法理论
    5.2 层次分析法在社会林业中的应用
        5.2.1 影响指标的确定
        5.2.2 层次单排序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5.2.3 层次总排序计算
        5.2.4 结论分析
6 福建省社会林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6.1 社会林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 模糊综合判定算法的设计
    6.3 系统应用
        6.3.1 村民自发型社会林业的模糊综合评价
        6.3.2 政府主导型社会林业的模糊综合评价
        6.3.3 林业企业组织领导型社会林业的模糊综合评价
    6.4 福建省不同模式社会林业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结论
7 促进福建省社会林业发展的建议
    7.1 村民自发型发展模式社会林业绩效提升的建议
    7.2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社会林业绩效提升的建议
    7.3 林业企业主导型社会林业提升的建议
    7.4 福建省社会林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贫困村发展中的村民参与研究 ——以四川省D村灾后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理论视角
        一、理论视角
        二、概念辨析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参与式发展的演变
        二、参与式发展在中国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D村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节 村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村庄受灾情况
        一、公共设施
        二、生产生活
        三、次生灾害
    第三节 村庄发展历程
        一、1949-2000年:动员式发展
        二、2002-2007年:集资式发展
        三、震后恢复重建:参与式发展
第三章 村民参与的发展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灾害对农业发展的挑战
        一、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挑战
        三、自然灾害对减贫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政策环境:扶贫政策的风险及影响
        一、扶贫政策风险的产生
        二、扶贫政策的风险类型
        三、扶贫政策风险的规避
        四、新时期扶贫政策变化
    第三节 社会环境:村庄内部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农村社会空心化趋势
        二、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四节 小结:D村发展的环境分析
第四章 村民参与的发展实践
    第一节 村民参与灾后发展的规划
        一、参与式发展的一般模式
        二、参与式重建规划的过程
        三、参与式重建规划的内容
        四、参与式重建规划的特点
    第二节 村民参与灾后发展的实践
        一、农户住房修复与重建
        二、基础设施修复与建设
        三、能源改造与环境保护
        四、农户生计发展
第五章 村民参与的发展效果
    第一节 生活与生产恢复常态
        一、日常生活恢复
        二、农业生产恢复
    第二节 发展的内源动力增强
        一、技术能力增加
        二、风险意识提高
        三、参与能力提升
        四、互助资金设立
    第三节 公共事业逐步完善
        一、村庄环境提升
        二、生产设施完善
        三、生活设施增加
    第四节 村民参与的功能分析
第六章 村民参与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技术上的衔接:专家指导和村民参与
    第二节 监督制度衔接:项目监督与村民参与
    第三节 资源上的补充:外部援助与内部参与
    第四节 参与发展核心:关注弱势群体的发展
第七章 思考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后记

(7)中国集体林权改革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林业产权和集体林权改革研究现状
        1.2.1 产权概念
        1.2.2 林业产权概念
        1.2.3 集体林权改革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产权和中国集体林经营模式
    2.1 产权理论
        2.1.1 产权定义和内涵
        2.1.2 产权类型和特征
        2.1.3 产权的功能
    2.2 中国集体林权经营模式
        2.2.1 家庭经营模式
        2.2.2 股份制经营模式
        2.2.3 合资制经营模式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集体林产权改革历程和新制度经济分析
    3.1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历史
        3.1.1 土地改革——农民私有林权的形成(1949~1953)
        3.1.2 集体化林权发展阶段(1953~1978)
        3.1.3 林业“三定”时期(1978~1991)
        3.1.4 现代林业产权制度(1992~2003)
        3.1.5 集体林权制度的深化阶段(2003~至今)
    3.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3.2.1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3.2.2 集体林权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3.2.3 土地革命时期——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
        3.2.4 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追求政府效益最大化和利益致资源再分配
        3.2.5 林业“三定”时期和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发展时期——经济效益刺激和激励
    3.3 小结
第四章 集体林权改革成效分析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改革的成效
        4.1.1 林业基本情况
        4.1.2 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概况
        4.1.3 集体林权改革基本成效
        4.1.4 集体林权改革的总体原则
        4.1.5 改革的具体做法
        4.1.6 改革成效
        4.1.7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2 江西省集体林权改革的成效
        4.2.1 江西省林业概况
        4.2.2 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情况
        4.2.3 改革的总原则
        4.2.4 改革的具体方法
        4.2.5 林改的成效
        4.2.6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4.3 甘肃省林权改革的成效
        4.3.1 甘肃省林业概况
        4.3.2 改革的基本原则
        4.3.3 改革的具体做法
        4.3.4 改革成效
        4.3.5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集体林权流转与林权交易中心
    5.1 案例点基本概况
        5.1.1 江西省铜鼓县
        5.1.2 浙江省安吉县
    5.2 林权交易的类型和优缺点
        5.2.1 林权交易类型
        5.2.2 主要流转形式的优缺点
        5.2.3 林权流转的程序
    5.3 林权交易案例分析
        5.3.1 江西省铜鼓县的林权交易
        5.3.2 浙江省安吉县的林权交易
        5.3.3 递铺镇林权交易
        5.3.4 林权交易中心的经验和教训
    5.4 林权交易中心的SWOT 分析
        5.4.1 优势
        5.4.2 弱势
        5.4.3 机遇
        5.4.4 威胁
    5.5 关于推动林权交易中心运作的建议
        5.5.1 明确林权交易中心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5.5.2 对不同规模的林权流转实行分类管理
        5.5.3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林权交易中心的吸引力
        5.5.4 提高林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5.5.5 加强林权交易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和维护
    5.6 小结
第六章 集体林经营模式的改变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
    6.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和衡量标准
    6.2 产权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6.3 集体林不同经营模式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分析
        6.3.1 家庭经营模式
        6.3.2 联合经营模式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8)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独创或新颖之处
    1.6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经营
        2.1.2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2.1.3 机制和管理机制
        2.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2.3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2.2.4 机制方面的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动态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的历史回顾
    3.1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制度变革的历史
    3.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体制演变的历史
    3.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执行的历史回顾
    3.4 本章小结
4 南方集体林调研地区森林经营管理的调查分析
    4.1 林改后南方集体林调查区概况及林农调查
        4.1.1 调查区概况
        4.1.2 林农调查
    4.2 调查区森林经营管理调查分析
        4.2.1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调查分析
        4.2.2 林业合作组织建设情况的统计分析
        4.2.3 森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情况的统计分析
        4.2.4 林农森林经营融资情况的统计分析
    4.3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4.3.1 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4.3.2 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不足
        4.3.3 森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4.3.4 林农森林经营融资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影响因素的排序分析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和界定
        5.1.1 技术因素
        5.1.2 组织因素
        5.1.3 资金因素
        5.1.4 人力资源因素
    5.2 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5.2.1 影响因素的排序
        5.2.2 排序结果分析
    5.3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的框架设计
    6.1 框架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6.1.1 框架设计的目标
        6.1.2 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6.2 框架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6.2.1 框架构成各要素的选择及解释
        6.2.2 框架构成要素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6.3 本章小结
7 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机制
    7.1 方案的基本内涵及实施的意义
        7.1.1 方案的基本内涵
        7.1.2 方案编制与实施的意义
    7.2 完善方案编制理念传播机制
        7.2.1 发挥林业合作组织的宣传作用
        7.2.2 开展结合林农实际的多种宣传形式
        7.2.3 建立方案编制单位与林农的互动机制
    7.3 创新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机制
        7.3.1 方案编制的主体
        7.3.2 方案编制的程序
        7.3.3 方案编制的具体内容构成
    7.4 健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审批制度
        7.4.1 审批单位
        7.4.2 审批的程序及内容
    7.5 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实施机制
        7.5.1 方案解释机制
        7.5.2 方案督促机制
    7.6 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监控机制
        7.6.1 方案内部管理和监督
        7.6.2 方案外部监督和控制
    7.7 本章小结
8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森林经营合作组织
    8.1 日本的森林组合及启示
        8.1.1 日本森林组合的基本情况
        8.1.2 日本森林组合的启示
    8.2 发展森林经营合作组织应遵循的原则
        8.2.1 坚持以产权明晰为基础
        8.2.2 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
        8.2.3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8.3 构建和完善森林经营合作组织体系
        8.3.1 横向组织结构
        8.3.2 纵向组织结构
    8.4 健全森林经营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
        8.4.1 健全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
        8.4.2 健全组织的内部决策机制
        8.4.3 明晰组织的内部利益分配机制
    8.5 森林经营合作组织外部保障措施
        8.5.1 立法规范方面
        8.5.2 政府扶持方面
    8.6 本章小结
9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引进机制
    9.1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
    9.2 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9.2.1 构建分级分类培训机制
        9.2.2 建立人才示范带动机制
        9.2.3 构建林学专业大学生林农培训机制
    9.3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9.3.1 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的重要意义
        9.3.2 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模式
    9.4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后备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9.4.1 构建与农林生产相协调的义务教育培养机制
        9.4.2 构建技术骨干培养机制
        9.4.3 后备人力资源培养动力保障机制
    9.5 本章小结
10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融资机制
    10.1 专项基金制度的设计
        10.1.1 专项基金制度的内涵及设计的必要性
        10.1.2 专项基金制度的制定
    10.2 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信贷融资机制
        10.2.1 完善林权证抵押贷款制度
        10.2.2 发展林业贸易信贷融资机制
    10.3 创新林业合作组织合作融资机制
        10.3.1 改善林业合作组织的融资环境
        10.3.2 吸引民间借贷向合作社内聚集
        10.3.3 加大林业合作组织内部的集融资
    10.4 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风险防范机制
        10.4.1 发展森林保险的政策建议
        10.4.2 发展林产品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10.5 本章小结
11 结论与建议
    11.1 研究结论
    11.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一: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调查资料清单
附表二:林农情况调查表
附表三:森林经营措施规划设计一览表
附表四:林农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问卷
附表五: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
附表六:南方集体林区林农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南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林地流转政策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依据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林地
    2.2 林地所有权
    2.3 林地使用权
    2.4 林木林权
    2.5 林权
    2.6 林地流转
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概况
    3.1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3.2 南方集体林林权制度的历史
    3.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特征
    3.4 南方集体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林地林权制度对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的影响
        3.5.1 现行林业林权制度对经营主体积极性的影响
        3.5.2 现行林业林权制度对林地资源的合理流转的影响
4 林地使用权及林地流转概述
    4.1 林地使用权概述
    4.2 林地流转概述
    4.3 林地使用权流转的依据及流转形式
5 浏阳市林地流转调查
    5.1 浏阳市林业基本情况
        5.1.1 基本概况
        5.1.2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5.1.3 经营概况
        5.1.4 林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5.1.5 浏阳市林木和林地流转程序图
    5.2 浏阳市林地流转案例
        5.2.1 案例1:高岭林场(个人)
        5.2.2 案例2:汇丰林场(参股联营)
        5.2.3 案例3:铜围林场(外商独资)
6 资兴市林地流转调查
    6.1 资兴市基本情况
        6.1.1 资兴市林业管理体制
        6.1.2 资兴市经营概况
    6.2 资兴市林地流转情况
        6.2.1 资兴市林地流转概况
        6.2.2 资兴市林木和林地流转程序图
    6.3 资兴市林地流转案例
        6.3.1 案例1.白廊乡水垅村(集体所有)
        6.3.2 案例2波水乡水垅村(分山到户)
    6.4 资兴市林木林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
7 靖州县林地流转调查
    7.1 靖州县基本情况
    7.2 集体林经营概况
    7.3 林地流转概况
        7.3.1 靖州林地流转的历程
        7.3.2 靖州市林地流转的主要内容
        7.3.3 林地流转程序
        7.3.4 靖州县林地流转的主要成效和问题
8 南方集体林区林地流转的基本特征、机制及成因分析
    8.1 林地流转的基本特征
    8.2 林地流转的机制及成因分析
        8.2.1 林地流转的机制
        8.2.2 促进林地流转的原因
        8.2.3 阻碍林地流转的原因
        8.2.4 林地使用权流转所存在问题
9 促进林地流转的政策及其措施
    9.1 必须深入开展林地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
    9.2 政府引导,建立规范有序的流转市场和评估体系
    9.3 加强中介组织建设,满足流转市场的发展需要
    9.4 贯彻执行流转办法,完善和规范林地流转措施
    9.5 强化管理,妥善解决非规范流转的遗留问题
    9.6 成立收储中心,试行林木林地储备
    9.7 适当放开商品林采伐限额,改革木材流通体制
    9.8 加强政策扶植,建立可操作的林地流转实施细则
    9.9 抓好林地流转后的林地经营、管理和监督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国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外乡村林业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国外乡村林业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国内相关研究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内乡村林业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国内乡村林业研究的发展趋势
    1.4 乡村林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2 乡村林业及其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乡村林业的概念
    2.2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研究范围界定
    2.3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2.3.3 参与式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现状
    3.1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概况
    3.2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农村集体林权问题日益凸现
        3.2.2 民营林业难以达到规模发展
        3.2.3 农田防护林存在与农作物争肥夺水的负面问题
        3.2.4 乡村林业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牵动
        3.2.5 融资渠道不畅造成乡村林业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模式重构
    4.1 发展模式及林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4.2 对传统乡村林业发展模式的反思
        4.2.1 村民自发型发展模式及其缺陷
        4.2.2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及其缺陷
    4.3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环境的现实思考
        4.3.1 现行林业政策不活制约乡村林业发展
        4.3.2 科技支撑不强,林业技术推广和信息滞后
        4.3.3 充分反映村民自主参与林业管理的组织形式尚未建立
        4.3.4 林木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
        4.3.5 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4.4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模式设计
        4.4.1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模式设计的指导思想
        4.4.2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模式设计的方法
        4.4.3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模式设计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模式运行保障机制
    5.1 利益驱动机制
    5.2 宏观指导机制
        5.2.1 完善乡村林业产权制度
        5.2.2 充分落实村民主体参与自治制度
        5.2.3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
    5.3 市场运作机制
        5.3.1 实施“四围”造林模式,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
        5.3.2 活化民营造林的经营形式,拓展民营林业发展空间
        5.3.3 培植林业龙头企业,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
        5.3.4 实现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保证乡村林业建设资金
    5.4 配套服务机制
        5.4.1 编制乡村林业经营方案
        5.4.2 乡村林业站和护林大队的管护
        5.4.3 加强林业科技研发创新健全乡村科技推广体系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四、参与式林业在湖南的发展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效应研究[D]. 田逸飘. 西南大学, 2018(01)
  • [2]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以S省三个贫困村的农民组织化实践为例[D]. 向家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3]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D]. 金旻.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4]关于女性参与森林资源管理与决策的思考[J]. 和益开,陈云,白雪. 绿色科技, 2012(03)
  • [5]福建省社会林业发展模式的绩效评价研究[D]. 陈丽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6]贫困村发展中的村民参与研究 ——以四川省D村灾后发展为例[D]. 王志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7]中国集体林权改革与森林可持续经营[D]. 鲁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4)
  • [8]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D]. 周峻.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南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林地流转政策与机制研究[D]. 李红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3)
  • [10]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模式研究[D]. 钟昌福.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湖南参与式林业发展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