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移电子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际产业转移,产业关联溢出,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效率
转移电子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奚贞子[1](2019)在《电子设备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阶段,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是该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要素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凭借各种优势和便利条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吸引了大批产业向此集中转移,但长此以往“中心”地区成本升高,挤出效应增大,就会发生产业分散转移。经测算我国工业行业空间分布情况整体表现为1999—2004年集中转移,2005—2014年分散转移,2014—2016年集中转移。电子设备制造业1992—2016年全国范围上呈现先集中转移再分散转移趋势。具体到八大区域层面,表现为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集中转移的趋势。同时大量研究发现产业转移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科技创新水平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强,同时空间布局变迁明显,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档口,努力发掘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潜力尤为重要。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素会通过关联产业流动,投入产出结构类似的产业对产业间的溢出吸收能力更强。通过对2002、2005、2007、2010、2012、2015年这六年的投入产出表及延长表中数据的测算对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关联产业进行识别,发现电子设备制造业对自身产业内生产活动比较依赖,除此之外不论是前向关联产业还是后向关联产业都多为工业和第叁产业。利用2004—2016年28个省市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关联产业间接投入对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关联产业间的溢出促使电子设备制造业趋于集中转移,关联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对产业转移存在显着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这种通过产业关联渠道产生的溢出效应对电子设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利用2004—2016年28个省市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由于测度生产效率是衡量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方法,首先对2002—2016年28个省市的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将全要素生产率引入计量模型表示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通过分析发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产业关联渠道产生的溢出会促进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其中特别是工业产业对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这种产业关联溢出表现较好。因此在分析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时应从产业链的角度,协调上、下游产业与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关系,利用好产业关联溢出效应对产业发展的提升作用,加快先进服务业与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融合,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加产业附加值,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5-13)
于禄丹,梁汝萍[2](2018)在《基于类石墨相碳叁氮四纳米片与砷的电子转移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基于类石墨相碳叁氮四纳米片(g-C_3N_4 NSs)与砷之间的电子转移效应的亚砷酸根电致化学发光(ECL)检测方法。g-C_3N_4在S2O2-8共反应剂中发射强的阴极ECL信号。将富含G/T碱基的DNA((GT)19)组装到金纳米粒子修饰的g-C_3N_4(Au-g-C_3N_4)电极表面,(GT)19可以特异性吸附亚砷酸根,并且其DNA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拉近亚砷酸根与Au-g-C_3N_4之间的距离。g-C_3N_4和亚砷酸根之间发生电子转移,进而使g-C_3N_4的ECL强度降低。据此建立了亚砷酸根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0.1~50mg·m-3,检测限为0.07mg·m-3,对实际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期刊2018年01期)
孔丽娜,张昕彤,王长华,万方旭,李岚[3](2017)在《基于Cu_xO电子转移助剂及TiO_2价带边调控的协同效应驱动可见光催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iO_2基光催化剂迈向实际应用的关键在于更加有效地分离电荷和拓宽光吸收范围至可见光区域.通过担载助剂促进光生电荷分离以及掺杂调控能带、提高可见光吸收是实现高性能光催化剂的两个重要途径.在众多助剂中,廉价、无毒且催化性能优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Co-,Ni-,Cu-和Fe-氧化物)助剂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水分解、CO_2还原等领域尤其引人关注.而氧缺陷作为氧化物的固有缺陷,可实现TiO_2的能带调控,提升可见光吸收性能.其中,常见的缺氧缺陷是通过导带边调控来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但其光生电子还原能力降低.因TiO_2价带空穴具有足够强的氧化能力,本文拟通过在TiO_2中引入富氧缺陷调控价带边及担载电子转移助催化剂的途径研制高效可见响应型光催化剂.本文利用超声喷雾热解过氧钛酸和湿化学浸渍法制备了Cu_xO负载富氧型TiO_2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_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手段对Cu_xO负载富氧型TiO_2微球的结构特征和光谱吸收性质进行系统研究.SEM,TEM和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结果表明,Cu_xO负载富氧型TiO_2微球是纳米颗粒紧凑堆迭的介孔微球,直径为200–2000 nm,Cu元素高度均匀分散于微球上.XRD和XPS分析表明,富氧缺陷TiO_2微球相比参照TiO_2微球具有更大的晶格参数,同时晶体中具有大量的过氧物种(Ti-O-O),证明了过氧缺陷的存在.UV-Vis-DRS和XPS的价带谱验证,富氧缺陷使得TiO_2价带顶上移,提高了可见光吸收性能.鲁米诺化学发光(CL)探针实验进一步证明,表面负载的Cu_xO助剂将表面吸附氧高效还原为活性氧物种(O2·–和H_2O_2),提高了光生电子利用率.因此,Cu_xO负载富氧型TiO_2微球表现出更快的可见光催化降解乙醛速率,分别为富氧型TiO_2、非富氧型TiO_2和Cu_xO-TiO_2的8.6、13.0和11.0倍.并且,Cu_xO负载富氧型TiO_2微球在可见光催化降解乙醛的五次循环实验中,活性基本保持不变.Cu_xO负载富氧型TiO_2微球在模拟太阳光和UV光辐照下光催化降解乙醛速率相比富氧型TiO_2微球也大幅提升,分别提升4.6和2.7倍.Cu_xO负载富氧型TiO_2微球光催化性能增强归因于富氧缺陷和Cu_xO电子转移助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其中,富氧缺陷使得TiO_2价带边上移,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Cu_xO电子转移助剂引入界面电荷转移和多电子氧还原过程,加速光生电子利用率,促进光生电荷分离.该策略也为开发其他高效异质结光催化剂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李志敏[4](2017)在《基于平面等离子共振效应的电子转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光致电子-空穴分离效率有助于实现太阳能转换效率的提高,对于发展高效的光催化剂和光电转换器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半导体器件是研究电子和空穴分离效率的传统方式,而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能量转换则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提高的电子-空穴分离效率的新颖方法。本论文研究了这两种能量转换方式,提出了一种在单纳米粒子水平上对电子转移过程进行实时成像研究的新技术,对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有助于新型高效光催化剂和光电转换器件的研制。本论文构建了单个硫化镉纳米粒子和金膜的肖特基结,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显微成像技术实时、原位地观察硫化镉纳米粒子电子转移过程中伴随的光学图像变化,进而探究了单颗粒界面的双向电子转移规律。利用静电吸附法将硫化镉纳米粒子以极低的密度(100×100平方微米的区域内均匀分布数十个纳米粒子)修饰在金膜上,置于以0.05 mM的硫化钠溶液中。当蓝光(λ<540nm)照射该金膜-溶液界面时,硫化镉纳米粒子对蓝光光子的吸收会导致光生电子和价带空穴的产生;由于硫化镉纳米粒子与金膜接触形成了肖特基结,产生肖特基势垒(电子陷阱),光生电子可以顺利的转移至金膜。光生电子的转移,有利于硫化镉纳米粒子的光生电子和价带空穴的分离,使硫化镉纳米粒子表面富集空穴。富集的空穴能够氧化溶液中的硫离子,生成单质硫沉积在硫化镉纳米粒子表面。单质硫的沉积改变了硫化镉纳米粒子的等效折射率,使硫化镉纳米粒子的成像对比度增强。而当另一种660 nm的红光对金膜光照时,在合适的激发角度下金膜内的自由电子与入射光发生共振,产生电子集体震荡(平面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这些具有较高动能的热电子又重新注入到表面价带空穴富集的硫化镉纳米粒子上,导致硫化镉纳米粒子表面沉积的单质硫被还原,使硫化镉纳米粒子的成像对比度减弱,从而实现了该肖特基结上电子双向转移的可视化。本论文利用了平面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技术成功地监测了单个硫化镉纳米粒子表面单质硫的沉积和溶解过程,从而实现了硫化镉纳米粒子/金膜构建的肖特基结之间的双向电子转移动力学的可视化研究。与金、银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相比,金膜的平面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能够很容易地通过调整光学和几何参数实现热电子激发效率的调节。同时,半导体纳米材料个体的形貌和化学组成可以被全面地表征,有利于肖特基结中电子转移规律的系统研究。这些优势将有助于对金属-半导体界面的电子转移机制的深入理解,并对于光催化、光伏器件和光电化学传感的相关应用研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20)
李星宇[5](2017)在《电子/离子—分子碰撞电离及电荷转移过程中分子多中心效应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离子与分子的碰撞过程是自然界中的基本过程,也是人们认知宏观现象的基础。其与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物理等众多学科都密切相关。分子体系的多中心特征以及其复杂的结构极大地增加了电子/离子与分子的碰撞过程理论计算的难度,理解此过程复杂的反应机制仍然是当前原子分子物理的最大挑战之一。本论文开展了电子-分子碰撞电离过程和离子-原子/分子碰撞电荷转移过程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分析了分子多中心特征对电子-分子碰撞电离截面的贡献。另外我们还研究了中高碰撞能区内离子-原子碰撞的自旋分辨的电荷转移过程。论文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概述了当前用于电子-分子碰撞电离过程及离子-分子碰撞电荷转移过程研究的典型理论方法,并简单讨论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第二章中,我们以电子-分子碰撞电离过程为线索,回顾并梳理了形式散射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理论推导建立了基础。第叁章给出了多中心扭曲波近似的理论推导。我们讨论了如何在分子离子的多中心势场下构建电离电子连续波函数的分波表达,并给出了利用改进的对数导数方法求解电离电子径向连续波函数的详细步骤。最后我们说明并给出了多中心扭曲波近似的计算程序的流程图。第四章中,我们将多中心扭曲波近似应用于HCOOH和N_2的电离叁重微分截面的计算。通过HCOOH电离叁重微分截面的计算,我们分析了核散射项中多中心特征对于电离叁重微分截面的贡献。以N_2的电离叁重微分截面为例,我们则考察了电离电子径向连续波函数的非对角项对于电离叁重微分截面的贡献。进一步我们还详细给出了 N_2电离过程中电离电子径向连续波函数的具体行为,分析了其行为与离子多中心势场间的关系。第五章回顾了离子-原子/分子碰撞电荷转移的基本理论,详细给出了双中心原子轨道密耦合方法的理论推导,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结合单中心展开法将原有双中心原子轨道密耦合方法的计算程序拓展至适中心分子靶情形的计算。第六章中,我们结合模型势方法和双中心原子轨道密耦合方法计算了 C5++H碰撞电荷转移过程的自旋分辨截面,其中利用不同的模型势来区分体系处于不同自旋态时碰撞动力学的差别。此部分工作的动机是获得较高碰撞能量下自旋分辨的电荷转移截面,通过在较低碰撞能量区域与全量子分子轨道密耦合计算的对比,我们看到当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反应了不同自旋态时碰撞动力学的差别。最后,论文的第七章是对博士期间从事工作的总结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5-01)
陶朝安[6](2017)在《成都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凭借其高度创新性、高度渗透性、高度倍增性等优势,实现了在全球的高速发展,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自电子信息产业兴起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就主导其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寻找投资洼地,将劳动密集、生产技术含量低的低端环节向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和开放政策等,大规模地承接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成都市作为四川省会城市实现了飞速发展,在基础设施、商贸环境、科技支撑、对外开放等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成都市抓住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向西部转移的契机,依托已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开始大规模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初步形成了配套完善、体系完整的产业格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成都市成功引进大批IT龙头企业,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成都市的支柱产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成都市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当前,成都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的传统比较优势,包括人工成本、土地价格、优惠政策等,正在逐步被东南亚一些国家或地区所取代,但其新的优势尚未形成,技术和业务始终依赖跨国企业,缺乏在相对独立领域内的核心竞争优势。成都IT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领军企业,形成核心技术优势,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以产业和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定性分析以及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按照“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进行研究。首先,全面梳理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总结了国内外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经验;其次,立足于当前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对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总体情况,如发展历史、产业总量、来源地及主要行业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承接电子信息产业对成都发展的贡献和作用;最后,根据成都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谢青季,覃晓丽,部丽娟,巢龙,肖红波[7](2017)在《电极界面上电子转移的短程效应及其应用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本质上来说,一切化学现象都源自物质分子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按照核外电子运动程度的大小,可试着分为4个层次:原子分子内的电子能级跃迁,对应于原子、分子光谱和光分析;原子分子间的电子弱相互作用,对应于所有已知的分子间/内弱相互作用和色谱分析;原子分子间的电子强相互作用,对应于共价键和合成化学;以及原子分子间的电子得失,对应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化学、离子化学和质谱学~([1,2])。化学中的价电子转移过程常发生在电子绝缘体介质中,电化学研究表明此时价电子转移的有效距离应在纳米级~([3]),具有短程效应。基于电极界面上电子转移的短程效应,我们研究和发展了超敏生物分析和非金属置换法研制贵金属超薄层电催化剂的新方法,会上将汇报相关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4-14)
李晓,刘恋,李艳芳,韩映辉,王建国[8](2017)在《抑制电化学法研究质子偶合电子转移反应过程中pH效应的缓冲容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PCET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质子,引起稀溶液中电极表面及附近溶液pH变化,产生pH效应,导致峰电位移动甚至出现新峰[1,2]。加入过量缓冲溶液浪费还会带入新的杂质,我们用循环伏安方法分别研究了对苯二酚,对苯醌,抗坏血酸,多巴胺在不同缓冲容量中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进行氧化反应时,质子受体起关键作用,质子受体浓度小时出现两个峰,当质子受体浓度与释放的质子相当时,变为一宽峰;达到释放质子2.5-4倍时,峰电流和峰位差不再受缓冲溶液影响。对苯醌还原反应时,质子给体起决定作用,当其浓度很小时出现叁个还原峰,而达到3-4倍时对苯醌的伏安行为不再受缓冲溶液影响。多巴胺在氧化之后,发生环化反应,释放出更多质子,质子受体达到6倍以上,才能消除pH效应。我们的结果为抑制PCET反应中的pH效应,合理使用缓冲溶液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4-14)
余林鹏[9](2016)在《电活性微生物与固体电极间的双向电子转移及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主要以浮游态和群聚在固体表面的生物膜状态两种方式存在。2004年,Logan发现从废水中富集形成的微生物膜电子传递效率是悬浮体系的数百倍。这种具有极高胞外电子传递效率的生物膜被命名为电活性生物膜(Electroactive Biofilms,EABs)。与传统生物膜相比,EABs除了物质交换、吸附等基本作用外,EABs与固体间还存在直接的电子交换过程。电活性生物膜既可以将电子转移给胞外固体如铁氧化物、电极等,也可从胞外固体吸收电子。因此,EABs胞外电子传递已成为环境领域关注的热点,并在环境污染物降解、废水处理和清洁能源生产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关于EABs电子转移环境效应与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深入探索EABs双向电子传递的效应与机制,对于全面理解EABs能量代谢多样性、环境功能、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EABs与固体电极间的双向电子转移为主线,分别从五氯酚还原脱氯、硝酸盐还原脱氮和二氧化碳还原固定(电合成有机物)等方面研究了四种EABs(硫还原地杆菌、粪产碱杆菌、脱氮硫杆菌和嗜热自养梭菌)与固体之间双向的电子转移过程及其效应,并初步探讨了其电子转移机制。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秸秆生物炭是否能够介导Geobacter sulfurreducens对五氯酚(PCP)的脱氯。结果表明生物炭可发挥固态电子穿梭体的功能加速PCP还原脱氯,脱氯产物为2,4,6-叁氯苯酚,2,4-二氯苯酚,4-氯苯酚和苯酚。但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的加速效果差异较大。制备温度(400~900°C)越高,生物炭导电性越好,电子交换容量越大。生物炭可被G.sulfurreducens用作胞外呼吸的电子受体,其电子接受容量越高,该菌生长量越大。降解动力学分析和生物炭表面基团修饰实验表明,生物炭介导能力与其电子交换容量和导电性均有密切关系,从而揭示了生物炭以表面氧化还原基团和导电性石墨区域结构两种途径介导电子转移的机制。该结果为厌氧环境PCP污染的原位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2)以NO3-为电子受体,电极为电子供体探讨了Alcaligenes faecalis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生物膜吸收固体电极电子进行自养脱氮的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电极生物膜均具有吸收电极电子的活性。电极电位越负,两种生物膜的NO3-还原速率越高。A.faecalis生物膜的脱氮性能(氮去除率71.6%)明显高于T.denitrificans(氮去除率17.8%)。前者以脱氮(Denitrification)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为氨(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两种途径进行NO3-还原,而后者不存在DNRA途径。电子传递抑制剂实验表明T.denitrificans生物膜吸收的电极电子跨细菌外膜后传递到了质膜上的复合物I、II、III及醌池。本研究为环境中硝酸盐污染的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化学方法。(3)以CO2为电子受体、电极为电子供体,研究了A.faecalis和Clostridium thermoautotrophicum吸收固体电极的电子进行CO2还原和有机物合成的能力。结果表明,电极电位越负,两种生物膜对电极电子的吸收能力越强,电合成速率越高。A.faecalis电合成产物包括丙酮酸和丁二酸等,但这两种物质都只是中间产物,最终可能被A.faecalis吸收利用而转化为微生物量。C.thermoautotrophicum电合成产物主要为甲酸和乙酸,温度越高,其电子吸收及电合成速率越快。金和中性红修饰电极分别将C.thermoautotrophicum甲酸合成速率提高了2.9、1.7倍。相反,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则将甲酸合成量降低了45%,证明电极表面基团对电子吸收具有较大影响。将C.thermoautotrophicum包埋至电极后,甲酸和乙酸电合成速率分别提升了41.3、9.6倍。因此,微生物包埋固定是提升电合成效率的有效方法,可为微生物电合成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4)以电极为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探讨了A.faecalis生物膜的双向电子转移及其机制。结果表明,A.faecalis电子输出能力明显弱于输入能力。电子传递抑制剂鱼藤酮、抗霉素A、奎吖因、双香豆素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均可抑制A.faecalis胞外电子的输出和输入,表明细胞质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即复合物I、II、III和醌池均参与了电子输出/输入过程,并伴随有ATP的合成。在电子输入/输出模式,A.faecalis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电子载体Rnf B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量在电子输出时显着性上调,而在电子输入(-0.5 V或-0.1 V)时显着性下调,表明该叁种蛋白在电子输入/输出时的功能不同。A.faecalis鞭毛蛋白(Flagellin)在两种模式下都被诱导大量表达(可高达13倍),证明Flagellin对电极生物膜的形成和电子转移具有重要功能。在电子输出时,A.faecalis菌毛蛋白(Cpa B)也被诱导大量表达,预示着其菌毛可能起到了Geobacter等属细菌纳米导线一样的电子输出功能。本研究为深入理解EABs双向电子转移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6-05-01)
韩鹏[10](2016)在《分子间电子转移增强吸附的复配缓蚀剂协同效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田集输管线常遭受严重的腐蚀,威胁人身、财产及环境的安全。添加缓蚀剂以其操作简单易行、用量较少及缓蚀效率高等优点,在油气田腐蚀防护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机物表面活性剂通常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组成,其在两相界面处易于聚集和吸附,从而改变了界面分子的组成和结构、表面自由能与界面张力、离子或电子在界面传输等性质,因此在科技领域、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条件混合以后,许多特性将显着优于单一纯组分的性质,这是表面活性剂复配所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因此,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人们一直以来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首先选用咪唑啉季铵盐(IM)作为缓蚀剂主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和苯并叁唑(BTAH)分别作为复配缓蚀剂添加助剂,研究了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一步通过模拟计算研究,获得了复配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的电子转移及成键相互作用,最终揭示了复配缓蚀剂的协同作用机制。通过研究,获得了如下成果: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IM+BTAH及IM+OP复配缓蚀剂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但IM+OP较IM+BTAH具有更好的缓蚀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协同效应与各组分外层电子轨道能量有关。与OP及BTAH分子相比,IM分子的EHOMO和ELUMO较低,因此,将IM+OP及IM+BTAH复配后,OP分子.和BTAH容易向金属表面捐献电子而IM分子获得金属表面专递的电子,但OP分子较BTAH分子具有更好的捐献电子能力,从而IM+OP体系与金属表面间的电子转移作用更强,成键作用更加稳定。复配缓蚀剂分子吸附后较单一组分添加时替换界面水分子能力增强,界面电容减小而界面电荷转移电阻增加,从而其阻碍溶液中腐蚀性粒子向金属表面迁移作用增强,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根据以上试验及计算结果,我们认为选用获得电子能力较强的的缓蚀剂组分和贡献电子能力较强的缓蚀剂组分复配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对IM+BTAH,IM+OP复配体系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配后缓蚀剂可自发吸附在金属表面,缓蚀剂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随温度增加,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吸附覆盖程度增大,但相同条件下IM+OP的缓蚀效率优于IM+BTAH的缓蚀效率,这与电化学及计算获得结果一致,为复配缓蚀剂协同作用机制提供了热力学依据。此外,选用IM、KL、BD作为复配缓蚀剂添加主剂,选用BTAH、SIK、OP、SDS、SLS作为复配添加剂,对复配缓蚀剂缓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电化学及失重测试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缓蚀效率大小顺序为:KL复配体系缓蚀性能优于IM复配体系缓蚀性能。复配体系各组分外层电子轨道能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BD复配体系缓蚀性能介于KL和IM两种复配体系缓蚀性能之间,这是由于BD分子自身既具有较好的捐献电子,又具有较好的获得电子的能力引起的。在H_2S腐蚀环境下进行了缓蚀剂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L245钢只有在添加有IM缓蚀剂的溶液中浸泡后才出现严重的点蚀。这是由于IM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容易发生脱附,金属表面缓蚀剂膜存在脱附和再吸附的动态过程中,局部缓蚀剂分子脱落位置容易遭受溶液腐蚀。氯元素富集区域电位较低,与周边电位较高区域形成小阳极-大阴极面积比而有限溶解形成点蚀源。在闭塞电池自催化作用下点蚀不断生长,孔内Fe~(2+)富集,形成指向孔外的局部电场,IM分子带有正电荷无法保护扩散吸附至金属表面从而基体继续溶解。此外,蚀坑外部缓蚀剂吸附区域电位较高,蚀坑内部基体电位较低,形成小阳极-大阴极面积比,从而蚀坑不断长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6-03-01)
转移电子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一种基于类石墨相碳叁氮四纳米片(g-C_3N_4 NSs)与砷之间的电子转移效应的亚砷酸根电致化学发光(ECL)检测方法。g-C_3N_4在S2O2-8共反应剂中发射强的阴极ECL信号。将富含G/T碱基的DNA((GT)19)组装到金纳米粒子修饰的g-C_3N_4(Au-g-C_3N_4)电极表面,(GT)19可以特异性吸附亚砷酸根,并且其DNA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拉近亚砷酸根与Au-g-C_3N_4之间的距离。g-C_3N_4和亚砷酸根之间发生电子转移,进而使g-C_3N_4的ECL强度降低。据此建立了亚砷酸根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0.1~50mg·m-3,检测限为0.07mg·m-3,对实际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移电子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奚贞子.电子设备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实证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2].于禄丹,梁汝萍.基于类石墨相碳叁氮四纳米片与砷的电子转移效应的亚砷酸根检测方法[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8
[3].孔丽娜,张昕彤,王长华,万方旭,李岚.基于Cu_xO电子转移助剂及TiO_2价带边调控的协同效应驱动可见光催化(英文)[J].催化学报.2017
[4].李志敏.基于平面等离子共振效应的电子转移研究[D].南京大学.2017
[5].李星宇.电子/离子—分子碰撞电离及电荷转移过程中分子多中心效应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6].陶朝安.成都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
[7].谢青季,覃晓丽,部丽娟,巢龙,肖红波.电极界面上电子转移的短程效应及其应用的初步探讨[C].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8].李晓,刘恋,李艳芳,韩映辉,王建国.抑制电化学法研究质子偶合电子转移反应过程中pH效应的缓冲容量[C].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9].余林鹏.电活性微生物与固体电极间的双向电子转移及其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
[10].韩鹏.分子间电子转移增强吸附的复配缓蚀剂协同效应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