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钢板内固定论文-吴海洋,吴军豪,桂璟

切开钢板内固定论文-吴海洋,吴军豪,桂璟

导读:本文包含了切开钢板内固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切开钢板内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洋,吴军豪,桂璟[1](2019)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月30日,检索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经文献质量评价后,运用Review Manager(RevMan,versio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篇文献,共1 824例患者,其中,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929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患者895例,观察指标有影像学检查、Dienst腕关节功能优良率、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优良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影像学指标:钢板组在掌倾角[OR=-2.44,95%CI(-3.85,-1.02),Z=3.37,P=0.0007]、尺偏角[OR=-2.39,95%CI(-4.77,-0.47),Z=2.39,P=0.02]优于小夹板组;桡骨短缩两者无明显差异[OR=-0.52,95%CI(-1.06,0.03),Z=1.86,P=0.06];②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两者无统计学差异[OR=-1.78,95%CI(-5.75,-2.18),Z=0.88,P=0.38];③Dienst功能评分优良率[OR=0.54,95%CI(0.28,1.03),Z=1.87,P=0.06]、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分优良率[OR=0.95,95%CI(0.55,1.64),Z=0.18,P=0.86]、Cooney腕关节评分[OR=-0.36,95%CI(-9.28,8.56),Z=0.08,P=0.9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④不良反应事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OR=1.53,95%CI(0.56,4.16),Z=0.83,P=0.40]。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复位程度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但在骨折临床愈合、腕关节功能和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普遍不高,且观察指标欠统一和标准化,故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赵科平,陈国兆,王黎明,沙卫平[2](2019)在《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采用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病人,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为(44.13±8.64)岁(28~58岁),左侧6例,右侧9例,高处坠落伤7例,车祸伤8例。按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6例,前柱骨折2例,T形骨折4例,横行骨折3例,骨折移位均超过3 mm。术后采用Matta、Merle dAubigne和Postel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病人手术时间为(2.70±0.49)h(2.0~3.5 h),术中出血量为(413.33±130.20)ml(200~600 ml);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6.93±2.66)周(14~24周)。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00±2.95)个月(9~20个月)。依据Matta评定标准,优8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6.67%。按Merle dAubigne和Postel的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6.67%。异位骨化Ⅰ度1例。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予保守治疗。短期随访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复位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短期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9年06期)

常振超[3](2019)在《经皮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闭合性跟骨骨折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皮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闭合性跟骨骨折疗效。方法选取该院SandersⅡ~Ⅳ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68例(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4)与常规组(n=34)。常规组实施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实施经皮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微创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围手术基本情况、足跟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及手术用时较常规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常规组少(P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优良率(94.12%)高于常规组(76.47%),且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常规组(32.35%)(P <0.05)。结论经皮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微创钢板内固定应用于SandersⅡ~Ⅳ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可显着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恢复足跟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冯俊东[4](2019)在《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82例掌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掌骨骨折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1例。克氏针组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微型钢板组采取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失血量、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失血量、手术用时无明显差异(P>0.05);微型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较克氏针组短(P<0.05);微型钢板组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克氏针组高(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克氏针组低(P<0.05)。结论: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患者,手术情况相当,但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关节功能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0期)

桑泽坤,刁天月[5](2019)在《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在胫腓骨中下段骨折中治疗腓骨骨折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在胫腓骨中下段骨折中治疗腓骨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胫骨骨折治疗方法本文不作讨论。方法:此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就诊的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n=20例)和比对组(n=20),比对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来开展治疗,实验组给予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对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着高于比对组的55%;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相较于比对组的30%来说显着较低,P<0.05。结论: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来说,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腓骨骨折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0期)

于清波[6](2019)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在胫骨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92例胫骨骨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治疗,观察组实施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患肢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消肿时间等均较少,同时观察组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比较,LCP内固定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术后消肿时间,临床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凯,徐华[7](2019)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按手术方案分试验组(n=34)、参照组(n=34)。参照组采用L型切口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手术后2周试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手术后2周踝关节功能高于参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P <0.05)。结论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减轻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其踝关节功能及跟骨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0期)

孙建宏,王强,赵晨[8](2019)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4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A组)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观察B组)两种方式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时对2组患者腕部功能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2.46%,与观察B组的75.44%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在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A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均明显大于观察B组,关节面台阶高度明显低于观察B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均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内固定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开展功能锻炼,对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1期)

简蔚泓,丁健,沈峰[9](2019)在《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与经外侧“L”形切开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与经外侧"L"形切开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各40例。治疗A组采用经典的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B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B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着低于治疗A组(P <0. 05)。2组术后跟骨Bohler角、Cissane角均较术前显着升高(P <0. 05),但2组术前及术后跟骨Bohler角、C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B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术后12个月Maryfand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典的经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术与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效果相似,但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具有出血量少、引流量少和并发症少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魏嘉宏,吴洪宇,李根[10](2019)在《切开复位外联合“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跟骨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试验组采用切开复位外联合"Y"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L"型切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外联合"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能预防其发生感染、皮肤坏死或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8期)

切开钢板内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采用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病人,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为(44.13±8.64)岁(28~58岁),左侧6例,右侧9例,高处坠落伤7例,车祸伤8例。按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6例,前柱骨折2例,T形骨折4例,横行骨折3例,骨折移位均超过3 mm。术后采用Matta、Merle dAubigne和Postel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病人手术时间为(2.70±0.49)h(2.0~3.5 h),术中出血量为(413.33±130.20)ml(200~600 ml);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6.93±2.66)周(14~24周)。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00±2.95)个月(9~20个月)。依据Matta评定标准,优8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6.67%。按Merle dAubigne和Postel的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6.67%。异位骨化Ⅰ度1例。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予保守治疗。短期随访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复位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短期疗效满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开钢板内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1].吴海洋,吴军豪,桂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河南中医.2019

[2].赵科平,陈国兆,王黎明,沙卫平.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骨科.2019

[3].常振超.经皮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闭合性跟骨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9

[4].冯俊东.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82例掌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5].桑泽坤,刁天月.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在胫腓骨中下段骨折中治疗腓骨骨折的疗效对比[J].名医.2019

[6].于清波.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9

[7].王凯,徐华.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

[8].孙建宏,王强,赵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

[9].简蔚泓,丁健,沈峰.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与经外侧“L”形切开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10].魏嘉宏,吴洪宇,李根.切开复位外联合“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

标签:;  ;  ;  ;  

切开钢板内固定论文-吴海洋,吴军豪,桂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