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菌噬菌体论文-常继辰

基因工程菌噬菌体论文-常继辰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工程菌噬菌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拟除虫菊酯,噬菌体抗体库,单链抗体,重组表达

基因工程菌噬菌体论文文献综述

常继辰[1](2014)在《拟除虫菊酯噬菌体抗体库构建及基因工程抗体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抗体作为免疫分析的核心试剂,其制备技术一直是制约免疫分析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的瓶颈因素,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抗体制备方法对农残免疫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制备了拟除虫菊酯单链抗体,并对抗体的结构特点及其与抗原的特异性作用进行了分析。首先,从分泌拟除虫菊酯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G2E7中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利用兼并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长度约350bp的重链可变区基因和约325bp的轻链可变区基因,再经重迭延伸PCR获得了750bp左右的单链抗体(scFv)基因。经过内切酶SfiⅠ和NotⅠ对scFv和pCANTAB5E载体进行酶切、连接和热激法转化大肠杆菌TG1,最终获得了库容大小2.3×107的拟除虫菊酯初级抗体库,阳性率为100%。利用抗原对抗体库进行淘选,通过五轮淘选,有效地富集了拟除虫菊酯特异性噬菌体抗体,第五轮淘选后的噬菌体阳性率为95%;随机挑取五轮淘选后的单克隆进行测序,得到3个scFv基因。将3个基因进行PCR扩增、EcoRⅠ和XhoⅠ酶切后,与pET-26b载体进行连接,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scFv-pET26b。将重组质粒转入表达菌株BL21,最终得到3个scFv-pET26b重组表达菌株。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经超声破碎及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在0.1mM IPTG,200rpm,25℃低温诱导12h条件下,3个scFv蛋白能成功表达,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少量以可溶形式存在。利用间接竞争ELISA初步鉴定3个scFv的活性,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2号单链抗体(PBAscFv2)对氰戊菊酯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10μg/mL标品浓度下抑制率约为20%。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BAscFv2蛋白共245个氨基酸,重链123个氨基酸,轻链107个氨基酸,柔性连接肽15个氨基酸;经SOPMA软件分析,PBAscFv2二级结构中含α螺旋21处,p折迭109处,p转角23处,随机卷曲92处;利用CPH models3.2Server对PBAscFv2的空间结构进行模拟,并利用Discovery Studio2.5软件将PBAscFv2与氰戊菊酯分子进行对接,结果显示抗原抗体结合区域由叁部分构成:①抗体重链高可变区CDR3区(VH-CDR3)残基Met106、Asp107、Tyr108和Trp109;②轻链框架Ⅲ区(VL-FR3)残基Thr91和Ser92;③轻链高可变区CDR2区(VL-CDR2)残基Ala41、Ser42和Pro43。本研究的开展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及其在ELISA检测方法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4-03-01)

陈浩杰[2](2013)在《抗噬菌体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进行抗噬菌体筛选的时候,选择紫外诱变、自发突变、协同进化及紫外耦合合同进化四种方法进行试验。根据筛选的结果来看,效果较好的是紫外耦合协同进化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世界》期刊2013年01期)

姚云富[3](2012)在《神奇的噬菌体与基因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工程的研究人员正通过遗传密码的研究和使用,使得他们有机会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并给他们提供了操纵生命的工具,研究人员正准备将基因工程技术推进到更富挑战性的领域。(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世界》期刊2012年09期)

张劼,罗永艾,周丽蓉[4](2012)在《基因工程改造噬菌体应用于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作为细菌病毒,在细菌性感染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方面具有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人工改造噬菌体的理论和技术已趋成熟,研究者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噬菌体特异性高、半衰期短、释放内毒素等问题,使基因工程改造噬菌体具有了较强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主要就基因工程改造噬菌体在扩大宿主范围、增强抗生素疗效、延缓免疫清除、避免内毒素释放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在剂量确定、细菌耐受、宿主安全性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12年04期)

梅运军,牟艳华,石德太,胡纯,王文清[5](2012)在《抗噬菌体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发突变、紫外诱变、协同进化、紫外耦合协同进化4种方法对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WD0801进行了抗噬菌体筛选。结果表明紫外耦合协同进化法具有较好的筛选效果,筛选的42株稳定遗传的抗性菌株中有23株的长势高于出发株,11株的酶活优于出发株。(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吴晓文[6](2011)在《苏氨酸基因工程菌噬菌体抗性菌株选育及摇瓶发酵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基因工程构建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DH-6 VIC40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噬菌体抗性改造,并对筛选到的噬菌体抗性变株FCD13的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分别采用薄层层析法、荷移分光光度法对发酵液中的L-苏氨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荷移分光光度法中影响L-苏氨酸含量测定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实验条件,得出了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L-苏氨酸含量的最佳检测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发酵液中L-苏氨酸含量的方法。最佳检测条件下,L-苏氨酸在5ug/mL-30u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352nm=0.02414C+0.0597,相关系数为R2=0.9949。2.以基因工程构建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DH-6 VIC40菌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经初筛、复筛、产酸能力的测定和连续传代实验,定向选育出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既有噬菌体抗性的能力同时具有较高产酸能力的菌株FCD13。3.研究了菌株FCD13的摇瓶发酵工艺。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优化了种子培养基组成配比,采用单因素分析实验法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组成配比和发酵培养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菌株FCD13摇瓶发酵48h,可积累L-苏氨酸5.98g/L,相对于FCD13的原始基础培养基有一定的提高。4.研究了FCD13的质粒稳定性。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FCD13菌株在摇瓶发酵的过程中质粒的稳定性,并发现在保种培养基中添加链霉素对菌种的保藏有利。(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6)

吴晓文,郭艳红,刘峰[7](2010)在《抗噬菌体苏氨酸基因工程菌菌株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苏氨酸基因工程菌受噬菌体的污染的问题,以产苏氨酸的基因工程菌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经初筛、复筛和验证试验,得到1株抗噬菌体的产苏氨酸菌株。(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期刊2010年18期)

苗向阳,邵建军,朱瑞良,王建民[8](2009)在《天然鼠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羊抑制素基因工程单抗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单链抗体(ScFv)噬菌体表面展示文库,从中筛选抗羊抑制素单抗并进行表达,建立制备羊抑制素单抗的新方法。【方法】用未经免疫的多种小鼠脾细胞作为基因来源,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天然噬菌体表面抗体文库。用羊抑制素对其进行3轮吸附-洗脱-富集,筛选抗羊抑制素单抗,用ELISA检测其抗原结合活性。【结果】构建了天然鼠源噬菌体抗体库,为筛选和制备各种单链抗体提供了一个平台。用羊抑制素对其进行筛选,制备抗羊抑制素单抗,经ELISA检测,55/96克隆具有与羊抑制素结合活性,阳性率为57%。【结论】制备的羊抑制素可溶性ScFv及其表面展示噬菌体抗体有很好的抗原结合活性,为羊抑制素单抗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1期)

黎庶[9](2008)在《一株基因工程菌噬菌体(EECP)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是生物界中一类非细胞形态的低级生命形式。由于种类众多、结构简单、基因组较小且易于培养与操作,噬菌体已成为研究DNA、RNA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分子模型和理想材料,在基本生命现象的揭示、生物体多样性的研究、难治性耐药菌感染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治理等多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自上世纪20年代,Frederick W. Towrt(1915年)和Felix d’Herelle(1917年)首次发现噬菌体以来,噬菌体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一直处于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截止2008年4月底,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并登录GenBank的噬菌体就已有484株,但相对于噬菌体极大的生物多样性(有报道指出,生物圈中的噬菌体有1031之多)而言,这只是冰山之一角。因此,分离和鉴定新的噬菌体有着特别的意义。基因工程菌是采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了人工改造的菌株,它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与应用中重要的生物学工具与材料,被广泛应用生命科学研究、食品工业、医药卫生、农牧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工程菌之一,迄今为止,已构建成功的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已达近百种之多,常用的就有50种以上。在应用基因工程菌规模化制备生物活性制剂的过程中,需要高密度培养基因工程菌。而噬菌体感染是基因工程菌培养中最大的威胁,一旦生产车间或科研实验室被相关噬菌体污染,造成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分离和深入研究基因工程菌噬菌体,摸清其生物学特性,获取相关的实验资料,对于防御相应噬菌体的感染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已分离鉴定且完成测序的肠道杆菌噬菌体已达100+株,但迄今未见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噬菌体的任何报道。本研究报道了一株全新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理化耐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及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噬菌体的发现。EECP是我室在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BL21 (DE3)感受态细菌进行电转化实验时偶然发现的一株噬菌体。通过回收、克隆两条EECP基因组DNA经BamHⅠ酶切后的片段(分子量大小分别约为1,700 bp和700bp)并测序,测序结果的Blastn分析比对提示该噬菌体为一株全新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噬菌体(engineered E.coli phage, EECP)。2、噬菌体EECP可裂解我室保存的10株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对EECP的宿主谱研究显示:EECP能裂解我室保存的10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它们分别是BL21(DE3)、DH10B、DH5α、JM109、M15 (PREP4)、Rosetta、Rosetta-gami、S17-1、S17-1λPir+、TOP10。但对于5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仅裂解其中1株,也不能裂解用作对照的铜绿假单胞菌及葡萄球菌。因此,噬菌体EECP对于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具有相对广的宿主谱特性。3、噬菌体EECP可能是一株具有“运动”能力的噬菌体。电镜下观察,EECP有一个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直径约为79-83 nm)和一条呈波浪状弯曲的长尾(长约180-210 nm,宽约7-8 nm)。从形态上看EECP的尾部仿佛为一个具有柔性的结构,类似细菌的单鞭毛,给人一种噬菌体能借助该尾部进行运动的印象。在进行噬斑实验时,我们发现部分噬斑会出现“拖尾现象”,似乎是噬菌体定向移动后留下的痕迹,这一发现更强化了该噬菌体可以“运动”的印象。可以“运动”的噬菌体从未有人报道。4、EECP的基本生物学特性。①EECP为溶原性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多形成直径约1-2mm的圆形噬斑,噬斑呈双层环状,中心较为透亮,外环呈半透明云雾状,部分噬斑出现拖尾现象或呈条形噬斑。②根据噬菌体颗粒在电镜下的形态学特征、无囊膜以及双链DNA特性判断,该噬菌体应属于肌尾噬菌体。③EECP感染其宿主菌BL21 (DE3)的最佳感染复数是0.01。④根据一步生长曲线可知,EECP感染宿主菌BL21 (DE3)的潜伏期约为10-15 min,爆发期约为30-40 min,爆发量约为375±43。⑤酶切分析表明EECP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分子,分子量大小约为45 kb。⑥SDS-PAGE结果显示EECP至少含有9个结构蛋白,分子量分别约为136.38,91.47,63.91,45.20,36.66,29.19,24.20,21.88,15.84 kD(依次称为#1- #9蛋白),其中,45.20 kD蛋白(即#4蛋白)是其主要的结构蛋白。氨基酸测序结果显示#2、#3、#4、#6、#9蛋白的N-端5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别为ADQAA、TVNVD、SLTVF、GYQLP和MLDSI。⑦全基因组测序表明,EECP基因组由40061 bp序列组成, EECP基因组的G+C含量为54.65%,共发现225个ORF和59个推定基因。⑧结合结构蛋白的N-端氨基酸测序结果和59个推定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初步确定136.38 kD、91.47 kD、63.91 kD、29.19 kD、15.84 kD 5个EECP衣壳蛋白的编码基因分别是orf24、orf30、orf52、orf33、orf46。5、EECP的理化抗性研究。①EECP具有较强的温度耐受能力。在噬菌体滴度较高时,90℃45 min也不能完全灭活噬菌体。但温度越高,噬菌体失活越多,95℃5 min处理后即检测不到活的噬菌体存在。②EECP对乙醇的耐受能力较强,即使75%及100%的乙醇溶液处理45 min也不能彻底杀死所有噬菌体,提示EECP可能不具有脂质包膜。③噬菌体EECP耐碱不耐酸,PH 2~3环境对EECP的杀伤能力极强。在37℃下,EECP对酸性环境的敏感性高于25℃。④当培养基中有Na+存在时, EECP的裂菌活性弱于无Na+环境,且Ca2+及Mg2+能进一步的降低EECP的裂菌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鉴定了一株全新的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噬菌体;噬菌体颗粒形态学及噬斑特性提示该噬菌体可能是一株有“动力”的噬菌体;研究完成了该噬菌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部分理化抗性的初步分析;进而还进行了该噬菌体的全基因组测序,为随后的基因组注释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理化抗性参数的明确为大肠工程菌发酵产业中防止该噬菌体污染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08-05-01)

胡永飞,李铁民[10](2006)在《基因工程技术在建立噬菌体抗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发生的噬菌体抗性机制的基础上,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建立广泛的噬菌体抗性机制,为有效解决噬菌体感染问题提供了新的策略。噬菌体编码的抗性、反义RNA技术、自杀陷阱及限制/修饰系统的应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几种抗噬菌体策略,着重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其意义作一介绍。同时指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噬菌体抗性菌株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06年06期)

基因工程菌噬菌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进行抗噬菌体筛选的时候,选择紫外诱变、自发突变、协同进化及紫外耦合合同进化四种方法进行试验。根据筛选的结果来看,效果较好的是紫外耦合协同进化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工程菌噬菌体论文参考文献

[1].常继辰.拟除虫菊酯噬菌体抗体库构建及基因工程抗体制备[D].天津科技大学.2014

[2].陈浩杰.抗噬菌体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的筛选[J].生物技术世界.2013

[3].姚云富.神奇的噬菌体与基因工程[J].生物技术世界.2012

[4].张劼,罗永艾,周丽蓉.基因工程改造噬菌体应用于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2

[5].梅运军,牟艳华,石德太,胡纯,王文清.抗噬菌体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的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2012

[6].吴晓文.苏氨酸基因工程菌噬菌体抗性菌株选育及摇瓶发酵工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7].吴晓文,郭艳红,刘峰.抗噬菌体苏氨酸基因工程菌菌株选育[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

[8].苗向阳,邵建军,朱瑞良,王建民.天然鼠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羊抑制素基因工程单抗的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09

[9].黎庶.一株基因工程菌噬菌体(EECP)的分离与鉴定[D].第叁军医大学.2008

[10].胡永飞,李铁民.基因工程技术在建立噬菌体抗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06

标签:;  ;  ;  ;  

基因工程菌噬菌体论文-常继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