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煤矿粉尘综合治理的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葛少成,王卓龑,陈曦,范超男[1](2021)在《煤矿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矿尘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可导致尘肺病或粉尘爆炸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给一线工人、煤矿企业和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和损失。对泡沫除尘技术和风幕除尘技术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泡沫除尘技术的提出极大地改善了喷雾除尘的效率,之后不断研制出新型发泡剂、泡沫发生器以及将泡沫除尘的具体应用等,但是该技术的研究仍存在空缺,成本太高和抑制粉尘的扩散使其无法广泛应用,在对泡沫除尘的研究过程中,应继续考虑如何使其从源头上减少粉尘的产生,同时抑制粉尘的扩散。风幕隔尘集尘系统有抽出式和压入式系统2种结构,在控制风流时,可以达到隔断、引射风流的目的,并且可以对风流增阻。目前,矿井风幕的理论体系与评价指标尚未完善,未来研究开发在完善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将控制噪声技术、节能环保意识与自身的性能相结合。
马威[2](2021)在《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效果实验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为了研究气水喷嘴内部结构参数对雾化性能的影响,基于自行搭建的试验平台,以及多普勒激光雾粒测数仪来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喷嘴的雾化特性,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研究得出:在水压一定时,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喷嘴的3个关键内部结构参数尺寸与耗气量、射程成逐渐增加;压气喷嘴空气帽直径直径越大,喷雾雾化后粒径尺寸越大,粒径分布范围越广,小尺寸粒径占比越小;同时,在空气帽直径一定时,适当增加气道和水道直径能优化雾化效果。将试验结果中雾化效果最好的喷嘴4进行煤矿井下现场试验,得出在顺逆风割煤时,下风侧司机处与采煤机下风侧15~20 m处降尘效率分别为61%、62%、62%、63%,表现出较好的降尘效果。
邱俊,苏正通,吴代赦,李建龙[3](2021)在《煤矿粉尘健康风险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当前煤矿工人尘肺病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以及煤矿粉尘评价的不足等问题,本文根据影响煤矿粉尘危害的各种因素,从产尘的直接因素切入,确定客观因素、井下工序、作业人员、防降尘措施和监控体系五大类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评比的模型,并确定指标与分值的映射关系,对风险等级进行五个级别的划分,最终构建了一套综合内外因素的定量评价体系,并基于计算机语言开发配套软件。结果显示:评价系统在三组煤矿的评分差异显着,不同矿井粉尘危害等级不同,且等级划分与矿井实际粉尘现状相符,评价系统提供的决制支持客观且合理。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具有参考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矿尘评价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可以提高人们对煤矿粉尘危险程度的认识,促进煤矿做好粉尘防治工作。
栗海潮[4](2021)在《试论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优化改进》文中认为煤炭曾经被喻为是维系我国工业发展的"食粮",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力量。尽管近些年来,由于受到其他能源渐次兴起的影响,煤炭能源的影响力比从前有所下降,但是总的说来,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不可动摇的。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漫长历程中,煤炭能源仍将继续贡献积极的助力。在煤矿井下生产作业中,粉尘危害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危害内容,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煤矿井下在针对粉尘危害的评价方法中却暴露出了主观性较强、针对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对煤矿井下粉尘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的准确性,如不及时解决,还将进而危害到我国煤矿经济建设和煤炭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对煤矿井下粉尘危害的具体认识和了解,探究了当前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希望能对提升我国煤矿井下粉尘危害的评价质量、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稳健发展有所帮助。
王凯[5](2021)在《芦岭煤矿综掘工作面煤层分段注水及高压喷雾综合防尘技术研究》文中认为
翁安琦[6](2021)在《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粉尘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矿井粉尘爆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企业经济损失。因此降低矿井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浓度,是我国煤矿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水喷雾降尘是煤矿井下使用最多的喷雾降尘技术,但其降尘效果不佳,特别是对于疏水性强、粉尘粒径小的呼吸性粉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为提高矿井粉尘防治效果提供支持。本文选用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4种类型共计12种表面活性剂,针对焦煤样品,进行表面张力、接触角和反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可以大幅度提高溶液的润湿性,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表面张力和接触角都有所减小,浓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并且大部分单体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5%左右。根据实验结果优选出阴离子H95、阴离子AOS、阳离子1227、两性离子CAB-35、两性离子CHSB、非离子CDEA六种润湿性好的表面活性剂。为进一步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润湿性,将上述优选出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润湿性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复配溶液的润湿效果优于单体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润湿效果较好。其中阴离子H95+阴离子AOS、阴离子H95+非离子CDEA和阴离子AOS+非离子CDEA三种复配体系产生很好的加和增效的作用,其中阴离子H95+非离子CDEA的复配溶液润湿效果最好,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未产生好的润湿效果。实验选用NaCl、Na2SO4、MgCl2三种无机盐作为增效剂,在0.05%H95和0.05%CDEA的复配溶液中分别添加0.1%NaCl、0.1%Na2SO4、0.1%MgCl2进行反渗实验,结果显示添加0.1%NaCl无机盐的润湿性优于其他两种无机盐(各原料比例为其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通过自主搭建的喷雾降尘实验系统,研究阴离子H95+非离子CDEA+0.1%NaCl、阴离子H95单体、非离子CDEA单体和纯水四种体系的喷雾降尘效果。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H95+CDEA+0.1%NaCl复配溶液降尘率为77.69%,比H95单体溶液降尘率提高了 22.65%,比CDEA单体溶液降尘率提高了 25.07%。润湿剂复配体系0.05%H95+0.05%CDEA+0.1%NaCl对焦煤湿润效果最好。图[41]表[16]参[100]
刘硕[7](2021)在《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粉尘防治与井下职工的人身健康及煤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喷雾除尘是我国广泛采用的降尘措施之一,在喷雾除尘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降低宏观实验的盲目性和繁琐性,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两性表面活性剂BS-12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7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中雾化、捕尘和保水等环节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表面活性剂在矿井粉尘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微观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气-液界面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构型特征,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排布方式与各组分相对数密度以及分子的首尾角度分布有关,这种有序排布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原因。表面张力的降低使得雾滴的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从而提高雾化效果。(2)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通过煤尘自然吸水实验和构建的煤壁模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的影响。利用分子表面静电势,揭示了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增强了水与煤尘的结合能力,有利于雾滴对煤尘颗粒的捕获,煤分子吸附表面活性剂后,通过增大与H2O分子的电势差,提高煤表面润湿性,增强雾滴捕尘能力。对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使雾滴捕获能力提升最强。(3)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作用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H2O分子在表面活性剂头基及无机盐周围的排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实验,验证了表面活性剂的保水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极性头基周围形成的多层水合层起到保水作用,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无机盐会对降尘液的保水作用起到更有益的效果。根据H2O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头基的离解能垒判断四种表面活性剂头基的保水能力排序为:SDS>BS-12>AEO-7>DTAB。(4)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喷雾降尘实验平台,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在喷雾降尘实验中针对不同煤种煤尘的降尘效果,并进一步确定了SDS的最优添加浓度。结果表明,添加SDS后,黑岱沟长焰煤、镇城底焦煤、阳煤五矿无烟煤的全尘降尘率分别增加至94.57%、90.80%和87.96%,在实验条件下,确定了SDS对于这三种煤尘降尘的最优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和0.3%。
张泽鹏[8](2021)在《高压喷雾除尘技术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矿井下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由此带来的粉尘问题也愈加严重,综采工作面作为产尘量最大的场所,由于其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粉尘治理难度也相对较大,粉尘浓度过高不仅会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而且严重威胁职工的生命安全。因此,综采工作面的粉尘防治问题必须得到重视。首先,本文对高压喷雾雾化机理、除尘机理、喷雾除尘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河北工程大学流体实验室搭建高压喷雾实验平台,通过对喷雾系统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研究不同喷雾压力下出口直径为1 mm的直射式喷嘴、离心式喷嘴雾化角和有效射程变化情况,且对同一喷雾压力下不同出口直径的离心式喷嘴雾化特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同一喷嘴在喷雾压力增大时,有效射程逐渐增大,雾化角逐渐减小;喷雾压力为8 MPa时,随着离心式喷嘴出口直径的增大,雾化角和有效射程均随之增大,但有效射程变化不明显。其次,建立纵向旋流喷嘴仿真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喷嘴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旋流芯螺旋角以及收缩段与旋流段长度比对雾化效果的影响,旋流芯不同螺旋角度对出口速度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螺旋角有利于提高喷嘴出口速度,喷嘴收缩段与旋流段长度比对喷雾效果有一定影响,比值过大过小都不利于流体的雾化,取两者比值为1左右,即收缩段与旋流段长度相近时喷雾效果最佳。最后,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析了山煤集团铺龙湾矿一采区5102综采工作面产尘特点、粉尘特性以及粉尘运移规律,探究了该工作面喷雾除尘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组合式喷雾系统,现场应用除尘效果好,并对采煤机内、外喷雾进行了优化,改进后的内喷雾喷嘴布置方式对单个截齿均实现全覆盖,每个摇臂布置三个外喷雾喷嘴,分别指向滚筒中心及两侧截齿进行喷雾,大大增加了雾场与粉尘的接触面积。
任鹏[9](2021)在《掘进工作面气液两相流超声雾化降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对煤的需求量依然巨大,煤矿企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井下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加,对煤矿安全的投入也相应增加许多,煤矿瓦斯爆炸、透水等事故发生率降低,却忽视了煤矿粉尘对煤矿生产和矿工身体健康的危害。煤矿粉尘也是井下的主要灾害之一,粉尘达到一定条件就会引起爆炸,煤矿企业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而对尘肺病的防治少之又少,造成大量矿工患上尘肺病,受病痛持续折磨,尤其是在综掘巷道中致病性更高。工作时的综掘巷道,粉尘浓度最高会达到1000mg/m3,传统水力降尘和通风除尘方式的全尘降尘效率较高,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低,对尘肺病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粒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因此本文运用超声雾化降尘技术和数值仿真对除尘效果进行分析,并建立相似模拟实验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具体结论如下:环境温度对煤尘吸水率影响较大。在饱和水雾条件下,环境温度从20℃到40℃不断升高,同一种变质程度的煤的吸水率先升高后降低,最佳煤尘吸水率对应的环境温度为27.5℃。饱和水雾环境下的平均吸水率均比相对湿度97%环境下的吸水率高,表明饱和水雾环境确实利于降尘,这不仅是因为超声雾化产生的雾滴粒径接近于细微粉尘颗粒粒径,便于凝结,还因为异质冷凝作用加强粉尘颗粒与雾滴凝并。模拟结果显示当垂距H=1.1m、吸尘口直径R=0.2m、吸尘进气速度v=20m/s时的流场较为集中,吸尘口出口处没有明显分流场,流场呈现W型运动,粉尘较为集中,且运移时间相对合适,粉尘颗粒充分与水雾接触,不会发生粉尘和水雾积聚,进一步增加粉尘与液滴接触机率,粉尘浓度波动幅度较小且浓度低。相似实验结果显示在影响超声雾化降尘效率的因素中,煤粉颗粒粒径对降尘效果的影响最为显着。随着煤粉颗粒粒径的变小,降尘效率提高,特别对提高呼吸性粉尘降尘效果作用明显。随着吸尘口进气速度的增加,超声雾化降尘装置对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沉降效率不断升高。超声雾化降尘装置的降尘效果总体上要优于细水雾降尘效果,两种雾化方式的降尘效果在全尘上各有优劣,但超声雾化呼尘降尘效率明显高于细水雾降尘。研究成果表明了超声雾化技术的优越性,为降低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提供实验依据,对掘进面粉尘防治措施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刘亚丽[10](2021)在《旧工业建筑再生施工粉尘健康损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既有工业建筑面积约有120亿m2。近年来,城市更新进程不断加快,为了延长建筑寿命,推动我国既有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大量旧工业建筑需要重新改造,加以利用。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施工粉尘,而施工粉尘是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威胁较大的一个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再生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粉尘,探究不同施工阶段的不同工序产生的粉尘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影响。由于再生利用施工各个阶段施工活动不同,导致不同施工阶段之间的粉尘浓度分布以及粉尘的成分不大相同。为准确掌握再生利用施工过程中粉尘的浓度分布规律及健康损害程度,本研究将再生利用整个施工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拆除阶段、加固阶段、新建阶段、装修阶段。重点选取和新建工程具有差异性的拆除阶段和加固阶段进行研究。首先,论文根据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选取了9个高产尘工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拆除阶段和加固阶段制定了一套粉尘检测方案。然后,两个施工阶段各选取一个代表工序设计模拟实验,进一步研究粉尘扩散规律。研究选取北京市某旧工业建筑进行实地数据监测,获取了2个施工阶段共251点次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从而对拆除阶段及加固阶段的粉尘浓度分布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论文基于暴露参数法以及健康损害评价法,结合旧工业建筑特色,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整理出一套适用于改造工人的暴露参数,使得健康损害评价体系更加贴合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并且在健康损害程度的呈现上采用了改良后的人力资本法,综合人体健康损失成本和医疗费用成本,实现健康损害程度货币化表征。本研究构建出的健康损害评价模型,使用现场粉尘浓度数据能直接导出货币化评价结果,适用于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能更加准确的反映以及量化粉尘对改造施工从业人员的健康损害情况。最后,通过实例测算表明,不同工种的粉尘健康损害存在明显差异。在拆除阶段,人工拆除混凝土构件粉尘浓度最高,对工人产生的健康损害最大,其健康损害成本最高为0.58元/天/人元。加固阶段混凝土打磨工人健康损害成本最高,为0.98元/天/人元。五种疾病终端中,粉尘污染造成的最大健康威胁是死亡,占比达到72%。
二、某煤矿粉尘综合治理的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煤矿粉尘综合治理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粉尘研究 |
1.1 粉尘特性研究 |
1.2 粉尘危害研究 |
2 泡沫除尘技术研究现状 |
2.1 泡沫除尘机理和优点 |
2.2 近期泡沫除尘研究进展 |
2.2.1 泡沫发生器的研制 |
2.2.2 泡沫抑尘剂配方 |
2.2.3 泡沫除尘的应用 |
3 风幕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 |
3.1 风幕集尘原理 |
3.2 风幕集尘技术研究现状 |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5 结论 |
(2)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效果实验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系统及方案 |
1.1 实验方案 |
1.2 实验系统 |
2 实验结果 |
2.1 不同气压下的喷嘴耗气量 |
2.2 不同气压下的喷雾射程 |
2.3 雾化效果 |
3 现场试验 |
4 结语 |
(3)煤矿粉尘健康风险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1.1 指标的确定和分层 |
1.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1.2.1 确定综合评分方法 |
1.2.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1.2.3 粉尘风险权重的确定 |
1.2.4 确定指标备择集与评分集的映射关系 |
1.2.5 风险等级的划分 |
2 煤矿粉尘风险评测软件开发 |
3 应用实例 |
3.1 综合评分 |
3.2 结果分析 |
4 结论 |
(4)试论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优化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优化改进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必要性 |
三、当前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 |
四、对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优化改进 |
五、结语 |
(6)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喷雾降尘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煤尘润湿性研究现状 |
1.3.3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焦煤润湿特性及表面活性剂润湿理论研究 |
2.1 煤尘的组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
2.1.1 煤尘组成 |
2.1.2 煤的分类 |
2.1.3 焦煤的性质 |
2.2 表面活性剂润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润湿性实验研究 |
3.1 表面活性剂单体初选 |
3.1.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3.1.2 实验原料 |
3.2 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测定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 表面活性剂接触角测定 |
3.3.1 接触角测定实验方法 |
3.3.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 表面活性剂毛细反渗实验测定 |
3.4.1 毛细反渗测定实验方法 |
3.4.2 反渗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润湿性实验研究 |
4.1 表面活性剂复配理论 |
4.1.1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4.1.2 产生加和增效作用的判断依据 |
4.2 表面活性剂复配方案 |
4.3 复配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测定 |
4.4 复配溶液的毛细反渗实验测定 |
4.5 增效剂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5 煤尘喷雾降尘实验研究 |
5.1 喷雾降尘实验系统 |
5.1.1 实验系统组成 |
5.1.2 实验方案 |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煤尘润湿性研究现状 |
1.2.3 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分子模拟方法及理论基础 |
2.1 分子模拟软件及模拟方法简介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参数选择 |
2.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选择 |
2.3 量子化学计算原理简介 |
2.3.1 量子化学计算基本原理 |
2.3.2 密度泛函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
3.1 表面活性剂界面模型的构建 |
3.1.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基本性质测定 |
3.1.2 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设置 |
3.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3.2.1 表面活性剂界面构型分析 |
3.2.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机理分析 |
3.3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3.2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规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
4.1 煤尘自然吸水实验 |
4.1.1 实验设备及方法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2 煤壁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
4.2.1 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的选择 |
4.2.2 模型的构建及模拟方法 |
4.3 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研究 |
4.3.1 纯水在煤壁表面的吸附 |
4.3.2 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壁表面吸附的影响 |
4.3.3 水在煤中扩散特性研究 |
4.4 表面静电势与煤润湿性关联分析 |
4.4.1 不同煤的润湿性分析 |
4.4.2 表面活性剂影响煤润湿性的静电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机理研究 |
5.1 溶液模型的构建与参数设置 |
5.1.1 溶液模型的构建 |
5.1.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5.2 表面活性剂保水作用的分析 |
5.2.1 表面活性剂的水合作用 |
5.2.2 平均力势的计算 |
5.3 无机盐影响下表面活性剂的保水作用分析 |
5.3.1 无机盐离子的静电屏蔽作用 |
5.3.2 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水合作用的影响 |
5.3.3 无机盐离子的水合作用 |
5.4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能实验研究 |
5.4.1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方法 |
5.4.2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 |
6.1 喷雾雾化及捕尘机理 |
6.2 表面活性剂降尘效果监测方法 |
6.2.1 喷雾抑尘测试系统 |
6.2.2 测试方案 |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3.1 表面活性剂对黑岱沟长焰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
6.3.2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镇城底焦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
6.3.3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阳煤五矿无烟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压喷雾除尘技术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矿粉尘的概述 |
1.2.1 粉尘的分类 |
1.2.2 粉尘的来源 |
1.2.3 粉尘的危害 |
1.3 综采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喷嘴及雾化研究进展 |
1.4.2 喷雾除尘研究现状 |
1.4.3 综采工作面喷雾除尘存在的问题 |
1.5 本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压喷雾除尘理论基础 |
2.1 高压喷雾技术 |
2.2 雾化机理 |
2.2.1 液膜破碎机理 |
2.2.2 射流破碎机理 |
2.3 高压喷雾除尘机理 |
2.3.1 惯性碰撞 |
2.3.2 拦截捕集 |
2.3.3 重力沉降 |
2.3.4 布朗扩散 |
2.3.5 静电作用 |
2.3.6 总捕集效率 |
2.4 喷雾除尘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喷雾参数对除尘效果的影响 |
2.4.2 喷嘴对除尘效果的影响 |
2.4.3 水的特性对除尘效果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压喷雾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
3.1 高压喷嘴及雾化参数 |
3.2 搭建实验台 |
3.3 实验过程及步骤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不同喷雾压力对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 |
3.4.2 离心式喷嘴出口直径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FD的旋流喷嘴数值模拟研究 |
4.1 喷嘴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CFD理论简介 |
4.1.2 流体流动基本特性 |
4.1.3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4.1.4 湍流模型 |
4.2 旋流喷嘴参数优化及仿真研究 |
4.2.1 喷嘴结构及旋流方式 |
4.2.2 数学模型的描述 |
4.2.3 喷嘴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
4.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井综采工作面喷雾除尘系统设计 |
5.1 概况 |
5.1.1 铺龙湾矿井概况 |
5.1.2 综采工作面概况 |
5.2 工作面粉尘特性实验研究 |
5.2.1 粉尘湿润性 |
5.2.2 粉尘运移规律 |
5.3 铺龙湾矿喷雾除尘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
5.4 综采工作面高压喷雾除尘系统设计 |
5.4.1 矿井5102 工作面主要设备 |
5.4.2 组合式除尘器 |
5.4.3 采煤机内外喷雾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掘进工作面气液两相流超声雾化降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降尘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饱和水雾环境下煤尘吸水规律研究 |
2.1 饱和水雾条件下煤尘吸水率实验 |
2.1.1 实验煤样 |
2.1.2 实验仪器及装置 |
2.1.3 煤样干燥及吸水率实验 |
2.2 煤样表征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实验结果 |
2.3.2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正常环境下煤尘吸水率对照实验 |
2.4.1 实验过程 |
2.4.2 实验结果分析 |
2.4.3 结果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雾化降尘装置降尘规律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3.2 超声雾化降尘装置流场模型简介 |
3.2.1 DPM模型简介 |
3.2.2 混合模型简介 |
3.3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生成 |
3.4 数值模拟参数设定 |
3.5 网格无关性检验 |
3.6 稳态和非稳态选取分析 |
3.7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7.1 吸尘口垂直距离对风流流动及粉尘浓度分布的影响 |
3.7.2 吸尘口直径大小对风流流动及粉尘浓度分布的影响 |
3.7.3 吸尘口进气速度对风流流动及粉尘浓度分布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雾化降尘装置降尘实验研究 |
4.1 超声雾化降尘试验系统 |
4.2 实验方案 |
4.2.1 煤粉的制备 |
4.2.2 实验测点选择 |
4.2.3 实验方案及步骤 |
4.3 实验过程及分析 |
4.3.1 吸尘口进气速度对降尘效率的影响 |
4.3.2 煤粉粒径对降尘效率的影响 |
4.4 降尘对照试验分析 |
4.4.1 实验系统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4.3 雾化方式及降尘效率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旧工业建筑再生施工粉尘健康损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研究现状 |
1.2.2 粉尘健康损害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旧工业建筑施工粉尘监测方案 |
2.1 旧工业建筑施工粉尘 |
2.1.1 旧工业建筑施工特征 |
2.1.2 粉尘的种类 |
2.1.3 再生利用施工产尘工序 |
2.2 施工粉尘监测方法概述 |
2.2.1 施工粉尘监测原理及工具 |
2.2.2 施工粉尘监测指标 |
2.2.3 施工粉尘监测方法 |
2.3 施工现场监测方案 |
2.3.1 监测项目概况 |
2.3.2 拆除阶段监测方案 |
2.3.3 加固阶段监测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旧工业建筑施工粉尘浓度分布初步分析 |
3.1 拆除阶段粉尘浓度分布分析 |
3.1.1 全程测量分析 |
3.1.2 特定工序测量 |
3.2 加固阶段粉尘浓度分布分析 |
3.2.1 全程测量分析 |
3.2.2 特定工序测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健康损害评价方法 |
4.1 评价模型理论基础 |
4.1.1 暴露参数法 |
4.1.2 健康损害评价 |
4.1.3 人力资本法 |
4.2 评价模型 |
4.2.1 评价范围 |
4.2.2 评价框架 |
4.2.3 个人暴露评估 |
4.2.4 健康风险评估 |
4.2.5 健康风险表征 |
4.2.6 健康风险货币化 |
4.3 评价参数确定 |
4.3.1 调查问卷设计 |
4.3.2 问卷结果分析 |
4.3.3 健康损害指标参考值 |
4.3.4 评价参数汇总 |
4.4 本章小结 |
5.健康损害实例测算 |
5.1 拆除阶段粉尘健康损害测算 |
5.1.1 评价对象及范围 |
5.1.2 粉尘健康损害测算 |
5.1.3 粉尘健康损害分析 |
5.2 加固阶段粉尘健康损害测算 |
5.2.1 评价对象及范围 |
5.2.2 粉尘健康损害测算 |
5.2.3 粉尘健康损害分析 |
5.3 拆除阶段及加固阶段损害对比分析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改造工程施工人员暴露参数调研问卷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四、某煤矿粉尘综合治理的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 葛少成,王卓龑,陈曦,范超男. 能源与环保, 2021
- [2]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效果实验研究及应用[J]. 马威. 煤矿安全, 2021(11)
- [3]煤矿粉尘健康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 邱俊,苏正通,吴代赦,李建龙. 中国矿业, 2021(11)
- [4]试论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优化改进[J]. 栗海潮. 冶金管理, 2021(15)
- [5]芦岭煤矿综掘工作面煤层分段注水及高压喷雾综合防尘技术研究[D]. 王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研究[D]. 翁安琦.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7]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D]. 刘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高压喷雾除尘技术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研究[D]. 张泽鹏.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9]掘进工作面气液两相流超声雾化降尘技术研究[D]. 任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旧工业建筑再生施工粉尘健康损害评价研究[D]. 刘亚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